第七卷 第10章 核平莫斯科,三分世界,結局。

原子彈爆破後,如何將這種超級威力炸彈投送到戰場成了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利用大型運輸機。

作為最注重航空工業的國家之一,中國目前能造出類似美國B17空中堡壘的中型轟炸機,並且大量生產,裝備到海空軍,在對蘇作戰中發揮巨大作用,蘇聯烏拉爾工業區因為中國的轟炸損失慘重,蘇聯工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未能像歷史那樣急需足夠的力量對德展開戰略大反攻。

斯大林給全軍全國的指示中經常提到一個詞——苦守待變。

某種程度上,蘇聯扮演了歷史上抗日戰爭中苦逼的國民政府的角色,外國援助進不來,本國生產遭到破壞,腹背受敵,被強敵蹂躪,叫天喊地都沒用,除了苦苦堅持,還是苦苦堅持!

宋子文等人已經考慮利用原子彈結束對蘇戰爭,一舉奠定中國的亞洲霸主地位。

他們不得不佩服司徒南的戰略眼光,就連軍方都認為中型轟炸機足夠用的情況下,只有司徒南依舊堅持發展超大航程重型飛機。

這一重任落在美華航空公司上,儘管軍方有些詬病研製新大型戰機會佔有資源,但就算是在戰爭體制下,司徒南依舊是美華航空公司說話最有分量的人。

美華航空公司集飛機製造和航空運輸一體,是亞洲最大的航空工業壟斷組織,在三十年代獲得美國航空工業的大量技術,如今漸漸形成自己的特色。就飛機製造而言,以南華新唐山和中國武漢兩大基地為主。

武漢黃陂,自從30年代時候美華航空公司在當地建立飛機製造工廠,這裡就成了航空工業的聚集地。原居民被遷走後,航空公司特別建立一條2公里長水泥混凝土跑道,用來試飛新飛機。

美國B29超級空中堡壘不久前剛剛服役,波音公司和美國陸軍簽下第一批500架大單,他們要賺了,武漢這邊的進度也不慢。

天氣晴朗,試飛場一片肅穆,東湖過來不少重量級高官,這些大人物和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目光都被跑道上的大飛機吸引,長三十米,寬四十米,高三層樓,機頭微微昂起,人站在這鋼鐵怪獸下就像個螞蟻。

這飛機型號叫鯤鵬轟炸機,裝備4發美華動力研製的星型發動機,每個發動機功率達到1400千瓦,最大載重5噸,航程5200高達公里,性能可能比美國B29稍遜些許,但同樣有種俾睨天下的氣勢,看上去不可一世,至少從體型上看上去,讓人有種望而生畏的感覺。

的確也是如此。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試飛了,而是載荷試飛,特別受到政府高層的重視。

只見飛機發出怒轟,四個巨大螺旋槳相繼攪動,急速的氣流揚起地上的塵土。

滑行一段距離,隨著人群中一陣驚嘆「起來了!」,鯤鵬轟炸機離開地面,沖向雲霄,巨大的身影開始變小,漸漸遠去,過了一會兒,又從遠處天空出現,飛了回來,一點一點地變大,最後變成剛才那個空中巨無霸「嘭「的一聲重響「砸」在地面,揚起一陣煙霧,慢慢地滑行,停在跑到盡頭。

為了製造鯤鵬,美華航空公司不僅大量採用輕便堅固的鋁合金,還特意用大型超級液壓機鍛造起落架和大梁。

美華航空公司不僅自己花費上億元資金,還利用美華財團的影響力把政府拖下水,整個項目至少花費十億元,前前後後用了差不多十年時間。

這還是通過某種渠道得到美國有關飛機製造商的資源的前提下。

為了這個項目,司徒南差點和宋子文翻臉。

畢竟,美國大黃蜂號航母造價不過三四千萬美元,中國造的大型航空母艦造了十來艘,平均每艘造價也不超過五千萬元法幣,鯤鵬計畫花費的資金已經足夠打造小半個中華聯合艦隊了!

不過,南華政府積极參与進來,立場堅定地支持這項計畫,司徒南終究說服了宋子文,鯤鵬計畫和原子彈計畫是一體的。

宋子文原本對原子彈計畫有所懷疑,原子彈成功爆破後,他反而成為鯤鵬計畫最激進的擁躉。

看到那鯤鵬飛機穩穩地降落,宋子文緊握拳頭,心裡暗暗興奮:「成了!」

「從我們的阿拉木圖機場可以飛到西歐,不用從東部沿海就從武漢起飛,照樣可以把日本炸了個遍。如果部署在南華,同樣可以把印度和澳大利亞納入作戰範圍。」

看著那發著金屬光澤的鯤鵬戰機,軍委會主席李忠仁一臉憧憬地對身旁的宋子文等人道。

他口中的轟炸不是指一般意義上的轟炸,而是原子彈戰略轟炸。

「嗯。」宋子文點點頭,「是時候結束這場戰爭了!」

「沒錯,我們必須在美國重返亞洲前,奠定我們在亞洲大陸和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至於日本,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苦艾嚴肅道。

美華航空公司鬆了口氣,來自政府的訂單讓他們興奮不已,公司上下和相關的合作企業,如美華動力等公司立刻投入到緊張的生產中。

儘管造價不菲,每架售價超過100萬元法幣,武漢政府還是一口氣發出100架鯤鵬轟炸機的訂單。

南華政府也發來30架鯤鵬轟炸機的訂單,並要求美華航空公司在南華本土開設生產線,但遭到武漢政府和美華航空公司的抵制,理由是,生產能力有限,不能分散資源。

為了調和雙方矛盾,美華航空公司的大股東之一,南華總理何文秀的妹妹何仙姑來到武漢,見到宋子文和宋美齡,她向宋家兄妹強調南華戰略的迫切性。

「南華不是中國的附庸,我們在核子工程和鯤鵬計畫中付出巨大,就算暫時不能獲得生產能力,也要獲得使用能力。我們迫切需要來自盟友的支持,就像盟友需要南華的石油和橡膠等資源支持一樣。」

何仙姑做了母親後,雖不熱衷拋頭露面,但在商業上的頭腦估計是司徒南女人中最好的,為人也最低調,現在她也被這場戰爭卷進來了。

「何妹妹性子最柔順,現在連你都急了,看來我們此前有些疏忽了,忽略了南華的聲音。」

宋美齡對宋子文笑道。

中國地大物博,戰爭催化工業發展,如今國內工業實力僅次於美國, 國防軍規模達到一千萬,對蘇聯作戰不負眾望,取得的勝利,中國人成為世界大戰的主導力量。

但如果沒有來自南華的石油和橡膠以及全方位的支持,局勢會變得艱難,中華聯盟如果分裂,後果將不可設想。

面對南華方面的威脅,宋子文不得不認真,他點點頭:「南華是我們的盟友,中華是一家,我們不會虧待盟友,不讓兄弟吃虧的。」

「南華處在危險的境地,我們無從選擇。上個月新加坡一家華商因和美國有聯繫,把橡膠賣給美國公司,而遭到日本屠殺。

消息傳回新唐山,群情洶湧,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南華上下已經決心解決馬六甲海峽。」

何仙姑感嘆道。

雙方經過協商後達成妥協,南華方面獲得第二枚原子彈和偶數架次的鯤鵬轟炸機,比如第一枚原子彈交付給武漢方面後,第二枚就得交付給南華,第一架鯤鵬戰機交付給武漢方面,第二架就歸南華所有。

南華方面尤其需要新的戰略武器來保證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經過幾年積蓄力量,南華上下野心勃勃,要對外擴張,他們已經向日本提出要求,要求日本退出馬六甲海峽。

無獨有偶,武漢方面也向日本提出歸化台灣島的要求。

中國戰機開始集結東海,中華聯合艦隊也在南海集結,北上東海,進入廣袤的太平洋,兵鋒所指向台灣。

中國潛艇在台灣海峽和東海出沒,這給日本清晰的信號——德國用潛艇戰絞死英國,固然沒有完全成功,但中國用潛艇戰,卻可以絞死日本!

日本將得不到海外的任何資源!

如果中國人高興,或許某天他們會出現在日本外海。而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聯合艦隊在和美國人作戰中元氣大傷,無力阻止中華聯合艦隊北上……

風雨欲來,形勢危急,面對中華聯盟的突然發難,東京陷入風聲鶴唳之中。

儘管他們在澳大利亞經營得不錯,一直叫囂「我會回來的」麥克阿瑟無法登陸澳大利亞,但所有人都知道,美國人當面打來的子彈固然不要招架,而中國人背後捅來的一刀才是致命!

御前會議上,裕仁天皇臉沉如水,陰鷙目光在大臣們的臉上掃過,大臣們低下頭,好像個個都犯了頸椎病一樣,渾身難受,抬不起頭來,誰也不說話,場面壓抑。

事到如今,日本人明白了,已經中了中國人的圈套。

中國人鼓勵慫恿日本南下,如今看到日本人落難了,他們就落井下石。

「中國人態度強硬,如果我們不交還台灣,他們就採取行動,帝國可能面臨新的戰爭。

到時候不僅失去了南方的石油橡膠等資源,還可能失去朝鮮,本土也會面臨威脅。

孤懸海外的幾十萬澳洲方面軍將孤立無援,被美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