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5章 入山西發現大慶

熬過漫長的冬季,讓人絕望的冰雪世界消退,又是花開的季節。

黑龍江,松嫩平原遼闊蒼茫,一架老式的雙翼木質的飛機掠過野林,飛入草地,一條寧靜的河流流過森林草地,沿途留下大大小小不規則的沼澤。

值得注意的是,沼澤冒出黑色粘稠的液體,偶爾會被雨水帶走,不知道飄到什麼地方。

這是油苗,預示地下可能蘊含豐富的石油。

這點,中國人知道,日本人也知道,俄國人和美國人也知道。

讓人沮喪的是,誰都沒能找到石油。

外國人來了,又走了。

態度最積極的日本人也中止在「北滿」的地質考察,回到溫暖的「南滿」。

因為,根據權威的海相油田理論,「靠海的南滿比北滿更可能蘊藏石油」,最近舉世震驚的東德克薩斯大油田也有力地佐證了這一理論。

除了海相油田,應該還有陸相油田。

飛機上,一個三十歲的男人眉頭深鎖,看著下面蒼茫蔥鬱的松遼平原,心思已經飄到了千里之外。

美孚公司曾宣稱,中國是貧油國。

江漢油田是中國石油工業的驕傲,中國人甚至在武漢建立起先進的石化工業區,但遠不能滿足國內工業需求,中國每年都要從南華進口石油。

就石油資源,地大物博的中國,其實和國土狹小的小島國日本沒太多優越感。

中國地質考察隊不是來得最早的,可能是最用心的。

地質考察隊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心血就要白費了嗎?

原來的地質考察隊負責人李四光已經放棄了,認為「北滿」沒有石油,但黃汲清一直堅信陸相油田理論,他沒走,繼續帶領勘探隊奮鬥在荒蕪偏僻的東北大地。

直到來到這個不知名的地方,打了兩口井。

條件艱苦不算什麼,讓他難受的考察隊的經費要告罄,隊伍也人心不穩,有人打退堂鼓,不想再繼續浪費時間。

甚至有人還說:「不如跟李四光去黃河口勘探。」

「黃先生,我相信你一定找到石油的!就算瀋陽不再支持了,武漢那邊也會支持的。」

飛行員說了一句。

飛行員知道機上唯一的乘客是個了不起的工程師,他們這些地質人在東北野外吃了好幾年的苦頭,精神讓人敬佩。

黃汲清回過神來,友好地點點頭。

回頭一看,身後的鑽井平台已經不見了,飛機已經飛出了勘探區,遠方的城市輪廓隱隱可見,馬上要降落在哈爾濱機場。

幾天後,北平,南苑機場,黃汲清從飛機上下來,眉宇之間依舊留有憂色。

嶄新的南苑機場,北平城可喜的變化,未能讓他興奮。

事情得從早些天說起——

在瀋陽,沒有見到張少帥,瀋陽當初熱情邀請地質考察隊到東北勘探石油,如今熱情已經消退,他們不願繼續用錢砸水漂。

回到武漢,武漢經濟狀況不好,地質研究所當然支持黃汲清他們,可惜有心無力,他們沒有經費。

唯一能靠得住的是國家石油公司,黃汲清好不容易找機會向孔祥熙回報考察隊工作。

無論他說得多麼動人,考察隊精神多麼可嘉,孔祥熙還是沒能給出肯定的答案。

不是沒錢,只是孔祥熙的目標是擴大延長油田規模。延長油田規模不大,開發潛力有限,但從清末開始就發現了,是個成熟的油田,只要把管道建好,石油公司就能獲得收益。

就算勘探,也以延長油田為中心,加大勘探範圍,這比千里之外的東北,要可靠得多了。

在二三十年代,武漢政府大力組織國內地質勘探工作,派出好幾支隊伍,走遍西南、西北、中原、華東、華北和東北。

得出結論是:中國是個貧油國,鐵礦勉強夠用,富含煤炭和有色金屬,資源分布嚴重不均,煤鐵資源主要在北方。

所以,武漢政府和美華財團加大投資北方,集中精力建設北方鋼鐵公司,圍繞北方鋼鐵公司發展金屬冶煉、煤炭化工、機械製造、汽車和軍工產業。

黃汲清沮喪地回到國家地質研究所,聽聞李四光從山東回來,山東地質勘探隊還沒找到石油,不過國家石油公司爽快地批給他們經費。

連北方軍政界也對他們關心,希望他們在華北找到石油。

黃汲清忍不住發牢騷,東北方向的一支,簡直是後娘養的。

這天,李四光請黃汲清吃飯。

「儘管你我有些不愉快,不過這都是學術上的分歧。

如果事有不期,我希望你們來我這邊。這是營口那邊的地質狀況,你看看。」

李四光誠懇邀請道。

黃汲清翻完資料,點點頭:「很有可能會成功。」

馬上又道,「不過,我還是堅信東北有石油,我不想太早放棄。」

李四光凝視黃汲清數秒,見他一臉堅定,還在堅持所謂的陸相油田理論,對他又是佩服又是可惜,嘆了口氣:「好吧!華北那麼大,我這裡隨時歡迎你!」

堅持是痛苦的,尤其是堅持等別人施捨錢的時候。

這天,黃汲清回到武漢大學地質系,李四光突然來找他,給他指了一條路子。

「我回去想了想,如今能幫你的只有丁文江丁部長了,丁部長和美華石油公司關係不錯……」

丁文江是國內鐵路、礦產、能源等領域的大人物,正在北方視察工作。

於是,黃汲清飛到北平。

李四光的話迴響在黃汲清的腦子裡,上了車,黃汲清亟不可待地問起丁文江的行程。

「部長剛考察完開灤煤礦,明天還要出席北方開發工作會議,時間很緊。聽了你的事,特意抽出一個小時見你。」秘書提醒道。

「我知道,謝謝。」

黃汲清心裡感動,丁部長派出秘書來接自己,說明對自己的重視,這種感覺,和在武漢受到冷遇相比,太難得了。

一定要把握住這次機會!

丁文江的秘書就興奮地講述這兩年北平的變化,北方鋼鐵公司重組,石景山鋼鐵廠獲得重生。

一批大型工廠也相繼落戶京津,最有名的莫過於成立不到兩年的北方汽車公司,利用從美國買來的生產線,和進口零部件,成功組裝出華北製造的第一輛汽車。

隨著更多的美國、德國工程師到來,北方汽車公司不久後就能製造出國產的發動機等汽車零配件。

丁文江的秘書感嘆:「北平也能製造汽車了,這話在兩年前,誰信呢?」

「這車子不錯。」

黃汲清稱讚屁股下的所謂國產汽車,北方汽車工業的驕傲!

心想:這也算是支持自己的石油勘探隊的理由吧!

見到丁文江,黃汲清詳細彙報地質考察情況。

丁文江默默地聽完,遞給黃汲清一份報紙,報紙是日本人辦的東亞日報,報道了東北石油勘探消息。

「石油勘探一無所獲,中國人在北滿的愚蠢行動結束。」

對於中國人的失敗,日本人當然要挖苦一番,要不是中國人阻撓,滿鐵的地質考察隊或許還可以繼續留在「北滿」呢。

「這——是污衊!勘探還在繼續,我們還沒有失敗!」黃汲清一臉激動,氣得站起來。

「你有這口氣就好!」

丁文江欣賞地點點頭,東北,鑒於東北軍的關係,不是中央政府主要投資方向,但丁文江不想輕易就放棄。

又對黃汲清道:「明天正好有個宴會,我為你介紹一些有力人士,美華石油公司的高層也出席,讓他們聽聽你的計畫。」

宴會在香山皇家園林內,皇家沒了,園林還在,景色依舊很美,不過早就被人圈了起來,一般不對外開放。

「穿這一身,不會太不莊重了呢?」

黃汲清扭扭捏捏,身上穿著樸素的牛仔服,平時在野外穿這身做地質勘探沒什麼,不過出席宴會嘛,就未免——

上了車,他有些不安地問丁文江,見丁文江一襲青色長袍,「要不還是換身長袍?」

「就這樣挺好!」丁文江笑道,「這是比較私人的聚會,不要緊張。」

黃汲清無奈,汽車來到香山別墅門口,門口就有衛兵把守,估計整個皇家園林都封鎖起來了。

進入之前,連丁文江本人還被檢查一番,除了警衛,別墅還有一些西服漢子來回巡邏,這還算是私人的聚會?

裡面的大人物來頭得多大啊?

放在前朝,大概大內侍衛也是這樣吧?

黃汲清腦子裡滿是疑問,再看看丁文江,發現他臉色也一臉嚴肅。

「丁先生,司徒先生在西廳。」王辰對丁文江微笑道,又警惕地看了一眼黃汲清。

「你們先在外面等會,覺得悶可以去收藏室和電影院,待會我叫你。」

丁文江吩咐秘書和黃汲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