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221章 北方鋼鐵公司

不包括北方其他軍閥的軍隊,革命軍陸軍總兵力達到7萬,加上海空軍稅警團,總兵力萬左右。

預備役人數2萬,包括民兵建設兵團等,因過去幾年大力發展教育,在控制的十幾個省份的中小學建立軍國民教育系統,各省市建立陸軍中小學,樂觀估計,未來武漢致公黨政府經過動員,在一年內能武裝3萬陸軍,而國內軍工產業也能保證絕大部分武器產能。

建設北方,鐵路先行,重點投資中原鄭州和華北北平,以這兩座城市為樞紐,擴展鐵路,東出東北,北上山西內蒙,西進蘭州新疆,為最後統一全國打下基礎。

同時,利用北方豐富的資源,鋼鐵工業和軍工業的新投資建集中在鄭州洛陽天津北平和唐山等地。

在過去的幾年裡,軍方和鐵路總公司合作,派遣大量的人員對北方的鐵路資源進行詳細的調查,鐵路和工廠的規劃早已做好。

建設兵團修建中的京漢鐵路武漢至河南段複線工程即將竣工,他們講繼續度過黃河,把新的鐵軌鋪到北平城。

「坐鎮北方,需要一個靠得住的大將,老兄弟你就辛苦一點吧!」

李宗仁找到白崇禧,笑著對他道。

「好!」白崇禧爽快地點頭,又加了一句,「不過我要第五師。」

第五師由南洋子弟和國內知識青年組成,在南華時候就受過德國教官嚴苛訓練,司徒勇等人帶著第五師參加北伐,功勛卓著,此後一直駐守武漢,人員裝備都是最好的,是革命軍第一個實現裝甲化的部隊,難怪白崇禧一眼就看中它。

「第五師留在武漢,改為第三師吧,第三師也是我們兄弟兩從廣西帶出來的部隊,也配有坦克裝甲車和重炮,不比第五師差!」

李宗仁笑了笑,搖搖頭拒絕道。

「這不還差個飛行員嘛?第五師可是有飛行團的,軍中獨一號。」

白崇禧撇撇嘴,心裡明白,從廣東廣西起家的幾個師中,只有第五師第六師擁有最多的美華背景。

總理府的那些人無法直接插手軍隊,但無可否認,宋子文林一民等人更相信第五師第六師。

「嗯。以第三師為主,再從南方華東調一個一線師,足夠我在北方撐場面了。」

白崇禧道。

革命軍一線師採用大師編製,滿編近兩萬人,類似日軍師團,白崇禧和軍委會商議後,將以第三師為基礎,調遣北方籍貫的軍校畢業生到北方警備軍區,同時以河南山東河北三地兵員為主,用三到五年,建立一支精銳的配有大量重火力和機械的部隊。

坐鎮北方,統帥十幾萬革命軍的精銳部隊,雖談不上天高皇帝遠,但的確是一番諸侯,位高權重,不少人都看中這個位置。

李宗仁和幾位大佬們商議後,認為白崇禧堅韌強硬,機變,鎮得住麾下的驕兵悍將,壓得服閻錫山馮玉祥等地方軍閥。

白崇禧一向驕橫,不怕外國人,由他坐鎮北方,能扛住日俄兩國的壓力。

白崇禧自認為自己勝任,於是以總參謀長身份去兼任北方警備司令,總參謀部工作由副總參謀長兼首都警備司令司徒勇承擔。

而兩廣福建的南方警備司令則是鄧仲元鄧鏗擔任,民國諸多粵籍將領都在他麾下。

致公黨不玩異地為官的制度,各省都保留相當多的自治權力,政府官員多由當地人擔任,軍隊根據籍貫編製成師,這做法和日本英美等國差不多。

白崇禧坐在飛上上俯瞰,十架戰鬥機組成的護航編隊正圍繞客機,這是美華航空公司從美國引進技術製造的第一款國產全金屬戰機,金屬蒙皮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儘管深處內陸,沒有空戰作戰任務,戰鬥機編隊還是按照戰場要求一絲不苟地飛行,白崇禧看在眼裡,心裡滿意。

對於戰鬥機使用經驗,南方和武漢兩國空軍是世界上最豐富的,也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意識到空中力量的重要性。

像美華航空工業這種既製造飛機,又壟斷國內國際航空市場的巨頭不僅沒有收到制裁,反而被鼓勵,發展壯大,軍方為此專門撥款,委任這家公司研發戰鬥機,於是誕生了亞洲最大的飛機製造商和航空市場壟斷者——美華航空!

拿戰鬥機的製造來說吧,美華電氣旗下的美華動力提供直列液冷發動機,廣西的蘋果鋁業提供飛機製造的鋁合金,揚子機械公司參與機身製造,和飛機組裝,這三家公司也是美華航空公司旗下負責飛機製造的子公司的股東。

此外,還有漢陽兵工廠提供航空機槍,美華輪胎公司提供飛機輪胎等十幾家相關公司參與其中。

由於過分參與航空工業,美華電氣不得不放棄了汽車整車市場,美華動力公司專門研發生產發動機,既製造汽車發動機,又製造飛機發動機。

可能有不少德國工程師參與的原因,他們比較偏愛簡單牢靠的直列發動機,走液冷路線,而相對複雜的星型發動機則有國內另一家公司和南華合作研發。

隨著航空市場發展,軍方訂單增多,美華動力的發動機部門貢獻的業績日益增強,雖然利潤大頭還在民用發電領域,但不少人樂觀估計,飛機發動機部門和船用動力部門將是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部門。

據說海軍就很期待美華動力船用動力部門製造的蒸汽輪機為動力的巡洋艦,湛江造船廠正為此而努力建造國內第一條國產動力的巡洋艦。

除了大型船舶動力採用的蒸汽輪機,中小船舶以及潛艇採用的柴油發動機,美華動力也佔了國內和南華的近一半市場。

國內和南華的百姓絕大多數都不領悟到,專註於動力研發製造的美華動力其實是汽車船舶飛機等重大領域的領導者。

在諸多方面的縱容下,美華電氣已經成為一個壟斷多行業的康采恩,以致司徒南回過頭來看,這簡直就是後世通用電氣的翻版嘛!

聽起來容易簡單地以為是做電氣和電子產品的,實際包含二次工業革命中的電和內燃機兩大項。

不過由於宣傳的原因,電氣二字作為總公司的名稱,動力二字作為子公司的名稱。

如果放在美國,涉嫌跨界經營,壟斷市場的波音航空公司康明斯—林肯航空公司,已經有消息傳出,政府要對這些航空巨頭們進行反壟斷調查。

白崇禧不關心美國,也不過多關注軍方擔心美華電氣一家獨大,有意要扶持競爭對手,由有軍方和國家資本背景的漢陽兵工廠和廣東江浙一帶的財團聯合出資,打造一家或者數家能和美華系抗衡的軍工企業,只為國內航空工業終於能獨立製造出第一款完全國產戰機高興。

雖然據說技術未必能比美國那幾家飛機製造商先進,如果他們全力研發新戰機的話,可能會很快得出更先進的戰機。

「哼,為爭論飛機製造廠的選址,廣東江浙和武漢的那些財主們吵個不停,還沒個結果,找我說,直接放在北方,中原省或者京津都行。」

白崇禧心裡冷哼道。

沿著京漢鐵路,地面的景色從關峽險要的中原大地換成遼闊的華北的平原,越往北飛,南北差距越大。

到了北平,在上空繞了一圈,這座所謂有王八之氣的城市真不像樣,那些頗有氣勢的宮殿還好,普通的民區就和鄉下差不多了。

這讓習慣了武漢上海廣州等地,鋼筋水泥混凝土,高樓大廈玻璃窗,處處是現代工業文明氣息的白崇禧有些失望,甚至懷疑武漢報紙上譏笑北平城「街上破土屋路邊臭,沒有地方下腳」的傳聞是否確有其事!

不過,從滿清過來的白崇禧明白,或許八卦報紙為了最近「武漢北平誰適合當都城」的議論而故意貶低對手,但自己即將要踏足的城市,王朝衰落,二十年城市建設毫無建樹,無論文人筆下多有歷史味道的王氣都散得差不多了。

不然,致公黨不用一兵一卒,憑藉工業優勢就把東北軍壓得喘不過氣來,主動退回關外。

經過致公黨和美華財團十幾年的教育政府官員和軍官們大多算是工業黨的外圍成員或者半個工業黨人,他們明白工業化時代,那些所謂的具有王八之氣的n朝名都都抵不過飛機大炮,珠三角長三角兩湖中原,只要找個頗具規模的城市,附近有幾個衛星城組成城市群,資金足夠,大力發展工業,其實都可以做首都。

符合這種條件的城市,起碼有十幾個。

也就蜀地條件差些,不過疏浚長江航道,修建水庫和入川鐵路後,蜀地不比北平差多少,蜀地的經濟這些年已經把河北給拉開距離了。

「北方諸城,也就天津拿得出手了!」

白崇禧心裡遺憾想道,手指有節奏地敲打膝蓋,心情並不如臉上那樣平靜,腦子裡響起近幾年流行的一句——大國崛起,必有一戰!

當務之急,是發展工業,利用國家之力在短時間內建設一批有規模的軍工產業。

如今致公黨政府算是比較有錢,能承擔相當多的建設資金,倒也不用像幾年前那樣,諸多國家命脈的產業都交給私人企業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