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218章 中國汽車時代

宋子安檢查汽車工廠生產情況,來到總裝車間看著工人們把發動機懸掛系統等配件組裝起來,看著自己的上海牌汽車下線,心裡滿是成就感,公司已經走上正軌了。

為提高汽車銷量,他請上海的計程車公司老闆們「喝咖啡」。回到家,就被三姐抓住詢問:「你把上海的計程車公司老闆都收編了?還給他們貸款?」

「收編?勉強算得上吧,上海十來家計程車公司加起來汽車保有量不到1,實力有限,收編他們綽綽有餘。

我看好未來的計程車市場,至於貸款,我和二哥商量過了,他也同意由我們家的上海商業銀行出面,向計程車公司提供貸款,用於購買我們的汽車。

如今銀行業也看好計程車市場,如果這種模式成功,我們就可以在全國推廣開來。」

宋子安笑道。

「有汽車抵押,銀行也不怕計程車公司跑路,說不準計程車公司在為汽車廠和銀行打工呢。」

宋美齡很快想通了兩個弟弟的心思,點點頭笑道。

「雙方不過是互惠互利罷了。」宋子安淡淡道,又有些不滿地說了一句,「說起來真不公平,我們汽車公司要自力更生,人家大生汽車公司輕輕鬆鬆就可以接到軍方5輛卡車的訂單!」

宋美齡看弟弟不服氣的樣子笑道:「人家載重能達到一噸半,技術來自美國道奇公司,動力採用美華電氣和揚子機械公司合作的發動機,你得承認大生的卡車載重動力都比你們那個不倫不類的皮卡要強很多。就運算元文出面幫你爭取,勝算也不大。」

「皮卡怎麼不倫不類了?上海的服裝廠酒廠的老闆就喜歡皮卡,可以載人也可以載貨,價格有便宜,郊區的菜販子還用來運菜呢!」

宋子安見姐姐貶低自己公司生產的皮卡,不得不反駁道。

上海牌皮卡也是t型車的變型,把車屁股砍掉,裝上車斗,載重四五百公斤,客貨兩用,非常適合城市小老闆小店主們使用,是上海汽車公司繼上海牌轎車成功後因地制宜推出的另一款車型。

「喲,還像老母雞一樣護著你的汽車廠呢?容不得別人說一句壞話。」

宋美齡白了弟弟一眼,對於大生汽車和上海汽車兩家汽車公司的競爭,她和宋子文都不好公開表態,與聲名鵲起的上海汽車公司相比,實力更雄厚的大生汽車公司更偏向於和軍方合作。

大生汽車公司選擇和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合作,從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引進汽車製造技術,多少是因為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在一戰時期就製造過坦克和裝甲車,在軍工方面有優勢。

大生汽車公司也在製造民用汽車,引進克萊斯勒汽車的氣流牌汽車技術後,走的是中高檔汽車路線,製造的汽車售價都在兩三千元以上,受到富豪們的歡迎,銷量狀況相對要平淡不少。

有些秘密宋子文和宋美齡是知道的,卻無法告訴弟弟宋子安,不過這樣也好,上海汽車公司走民用路線,正好讓宋子文減少來自政敵的攻擊。

「三姐,別看上海牌汽車銷售不錯,很受市場歡迎,但我們基本上沒賺錢,都是靠貸款和前提投資在支撐。」

宋子安提起汽車 公司的情況,他又抱怨道,抱怨完,臉上卻一點不著急,反而有些自信。

「如果缺錢的話,姐的報業集團能借給你。」宋美齡慷慨道。

「不,這倒不用,資金問題不是主要的,限制汽車廠發展的是市場環境,準確滴說是道路問題。」

宋子安說到這裡,看了看姐姐一眼,三姐雖然辭職了,但在武漢政府的影響力,一點不比當總理的大哥差,甚至還要強些,如果三姐出面,政府出台鼓勵汽車發展的政策或許會容易很多。

「我在美國考察時,美國大城市都修建高速公路,公路四通八達,但是上海呢——公路交通未必能比得上新唐山,也就江灣到寶山新港工業區一帶好些。」

宋子安道。

「你的意思是……」宋美齡大概明白弟弟的心思,宋美齡心裡想道,宋子安投身汽車工業這條路算是走對了。

在大生集團和宋家把汽車公司設立在上海,他們本身是上海本地的大企業,也是因為看中了上海汽車市場潛力巨大。

「公路方面不用你操心,美華銀行交通銀行和政府已經有所準備,投資力度不亞於當年投資鐵路。」宋美齡笑道。

「姐,原來你早有準備,害我貓捉老鼠白操心。」

宋子安抱怨道,一臉好奇,追著宋美齡打聽關於公路的事。

……

小嘉道理和沙遜第二次見面,落實了合作開發江灣二期項目的協議,美華銀行給沙遜公司貸了一筆款。

完事後,小嘉道理問沙遜要不要投資高速公路,上海市政府要建高速公路,給高速公路公司諸多政策優惠,原則是誰投資誰受益,擁有優先開發沿線土地的機會。

沙遜眼前一亮,沒有投資高速公路的打算,卻看到高速公路項目帶來周邊土地升值帶來的商機,於是沒有一口拒絕小嘉道理。

「滙豐銀行肯定很喜歡這個項目,他們當年不也投資了粵漢鐵路嗎?」沙遜笑著建議道。目的達到了,他心情很放鬆,給小嘉道理推薦滙豐銀行。

滙豐銀行歷來有投資中國基礎建設的傳統,清朝的鐵路計畫就少不了滙豐參與。要不是美華銀行橫空出世,粵漢鐵路已經被滙豐銀行吞下了。

小嘉道理當然知道滙豐銀行有興趣,除了美華銀行,滙豐銀行是投資中國最大的外資,兩家關係經過多年磨合,既合作又鬥爭,非常熟悉對方。

面對沙遜的好心提議,小嘉道理淡淡說了一句:「事實上我們雙方已經就高速公路達成共識,組成銀行團聯合投資高速公路。」

「那也算我一份吧,我投資2萬元法幣。」沙遜聳聳肩道。

正如小嘉道理所言,和沙遜見面後不久,美華銀行就帶頭組建銀行團,滙豐銀行花旗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四明銀行浙江興業銀行等十幾家大銀行參與其中,就高速公路計畫和交通部談判。

上海交通發達,航運和鐵路覆蓋長三角地區,甚至輻射到整個長江流域,為了促進公路運輸業,帶動旗下鋼鐵汽車建築等相關企業的發展,美華銀行聯合上海的各大銀行組成銀行團,和政府合作,組建高速公路公司,其中就有上海——南京上海——杭州兩條高速公路。

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也與此相關,和高速公路連接起來。

1930年初,武漢政府提出全國高速公路建設計畫,拉開中國歷史第一次大規模建設高速公路的序幕。

宋美齡不甘寂寞,以上海女子銀行的代表參加會議,女子銀行也是銀行團的一員,同時她也是美華銀行的股東之一,在銀行團和政府支持下,宋美齡有信心取得這一戰略項目的主動權。

「姐,情況怎樣?上海的高速公路什麼時候開工?」

宋子安一回到家就問宋美齡。

汽車公司就是高速公路計畫受益者之一,雖然不像寶山鋼鐵馬鞍山鋼鐵啟新水泥揚子機械這些原料提供商,工程機械提供商那樣直接受益,但絕對是上海汽車公司的一次機遇。

試想,上海——南京,上海——杭州高速公路修通後,華東地區汽車市場將會急劇暴增,除了上海,還有武漢和廣州呢,也啟動高速公路計畫。

宋子安越想越覺得投資汽車公司太正確了。

「大原則早就談好了,還有一些小問題,估計得吵幾天。」

宋美齡打了個呵欠道,一連開了幾天會她臉色有些疲倦。

如無意外的話,她會主導這次高速公路計畫,政府銀行工業界已經認可了宋美齡在這輪高速公路計畫中的角色。

「真是個好消息。我就說嘛,老姐出馬,誰敢不服?」宋子安拍馬屁道,有些撒嬌地搖了搖宋美齡的手臂,一臉得意的樣子。

宋美齡點點頭:「嗯,又一輪新的財富盛宴,誰不動心呢?做法和早些年鐵路計畫差不多,這次公路計畫參與的企業更廣了,不少企業都在幾年裡發展起來了,連沙遜的那個英國人居然也大量認購高速公路公司的債券。

洋人都如此,江浙上海的土財主也是不甘落後啊!」

說到這裡,宋美齡自信地笑了,鼓勵宋子安道:「大家都看好公路運輸業,捨得花錢建高速公路。和現實反差的是,國內汽車數量嚴重不足,不用我說你該懂了吧!」

宋子安點點頭,又問:「聽說修公路要大量採購卡車,訂單都發到大生汽車公司了?」

宋美齡點點頭:「不然你以為為什麼大生汽車公司主要精力放在卡車製造上,除了軍方的訂單,人家一早就為高速公路工程做準備了。

武漢那邊的五斗拖拉機廠放棄汽車計畫,主要也是接到拖拉機和工程機械的訂單。我從武漢過來的時候,鋼鐵公司和水泥廠就不用說了,揚子機械美華電氣旗下的美華電機美華動力這些企業也把部分產能轉向建築工程方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