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202章 尋找劍與火

當然還見到了墨索里尼,聽這傢伙吹噓了一番。

在和辛克萊見面獲得利比亞油田的具體情況之前,他還不著急和義大利人談判,也不用出面談判。他參加完蘇格蘭高地阿奇拿卡里城堡石油秘密會議後來到地中海,(怎麼重要的會議居然沒有義大利人,義大利人存在感真低啊!)主要目的是考察北非和中東的石油情況。

齊亞諾被墨索里尼授予負責和雪佛龍石油公司談判,他也關心利比亞石油的情況,為此專程飛到的黎波里和利比亞總督府伊塔洛巴爾博就利比亞石油問題溝通合作。

在墨索里尼的支持下,利比亞總督府和義大利埃尼石油公司全力配合齊亞諾。

亨達布朗在羅馬短暫地停留了兩天,看到了墨索里尼的不少政績,嗯,就是大街上那些漂亮的公共建築,而在工業建設方面,成就不多,私底下認為羅馬比不過新唐山。

義大利雖然也號稱工業強國,但在技術和規模上水分比較大,和美國沒法比。

重工業不發達,石化工業也很落後,義大利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尼石油公司規模不及雪佛龍零頭,或許也因此更加渴望得到利比亞的石油資源。

在班加西,亨達布朗見到了辛克萊。

錫爾特地區發展石油後,班加西分公司就成了雪佛龍重要的海外公司之一,距離班加西不遠的錫爾特港就是生產基地,也是亨達布朗要視察的地方。

「祝賀你,辛克萊先生!你和你的同事們的努力給公司做了很大貢獻,我為我此前北非沒有石油的草率結論感到抱歉!董事會投入到利比亞的資金規模可能會達到5千萬美元!」

亨達布朗真誠道,用力地和辛克萊握手。

辛克萊心裡有些感動,聽到那個數字,驚訝得張大口——這次真的下重本了。

亨達布朗以及美國本土石油界的人士對自己印象不好,現在茶壺上石油醜聞案還沒有了結,自己被通緝不得不跑到海外,像個喪家之犬,被人看輕很正常。

現在能讓亨達布朗說出這樣的話來,真的不容易。

兩句好話還不足以讓辛克萊昏頭昏腦,他很快平靜下來,有禮有節地接待上司。

物質獎勵是不可少的,亨達布朗告訴辛克萊,董事會決定獎勵勞苦功高的辛克萊5%股份,這讓辛克萊吃了一驚。

「是啊,我知道這是一筆大獎勵,最近公司股票又漲了不少。趁股市行情好,公司準備發行新股,不用擔心資金問題。」

亨達布朗笑道。

除了辛克萊,利比亞和北非的職工們,因為業務出色,上上下下都獲得公司的股票獎勵,股價超過2美元一股的雪佛龍石油股票比美元更值錢。

亨達布朗通過「收買」手段重新獲得分公司職工們的好感,拉回董事局和海外職工的關係。

辛克萊提出自己好幾年沒回美國,家人還在美國,請求公司出面把他的官司了了。

亨達布朗答應,安慰辛克萊道:「老闆和梅隆家族的關係你知道的,只要他一句話就能搞定。但同時你也清楚,讓他開口求別人有多麼難。

不過就算不動用老闆的私人關係,董事會也會出面幫你了了當年的官司,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回到美國後會被司法部刁難幾天。

聯邦法律的權威還是要維護的,呵呵。」

打通關係讓司法部放辛克萊一馬其實挺麻煩的,不過誰叫辛克萊立下那麼大功勞,董事會不會拒絕辛克萊的這點要求的,也不會把如此出色的員工流落海外。

辛克萊聽了心裡一暖,司徒南的性格他也了解,不會輕易向梅隆家族開口,不然就不是雪佛龍石油公司常常照顧海灣石油公司,而是反過來了。

辛克萊也不埋怨司徒南,如果沒有司徒南收留和支持他,他流落到其他地方狀況會更差。沒有司徒南點頭,亨達布朗會好心幫自己了結官司?

說完私人事務,兩人注意力轉到公司事務。

再次來到錫爾特港,這裡又熱鬧了不少,在碼頭還碰到一艘船舷寫著中文字的客輪,船不大,排水量在七八千噸甚至上萬噸,讓人驚奇的是上面下來一群穿著藍色工裝的黑髮黃皮膚的華人。

來到異國他鄉,他們臉上流露出好奇拘謹的神色,在領隊的指揮下有秩序地登岸。

很快驚訝地發現錫爾特的街上有不少同樣黃皮膚黑頭髮的華人,彼此互相問候老家和全家。

街上的指路牌商鋪招牌除了上面兩行看不懂的英文和義大利文,下面還有熟悉的中文漢字。

船上還有一群年輕的軍官沒有下船,站在甲板上看著碼頭小鎮指指點點,有說有笑。他們的下一站在歐洲,英國皇家海軍格林威治學校或者德國慕尼黑軍校。

徐象謙默默地看著錫爾特港,背後就是歐洲心臟地中海。

也不知道上面怎麼想的,自己明明在南華參加完低強度的治安作戰中表現平平,上面居然又派他到德國留學?而不是表現出色,一次剿匪消滅匪徒2人的胡宗南?

南華一行成了同學們前途的分水嶺,有人繼續在南華作戰,有人回國受到重用,也有不少幸運兒被派遣到國外留學。

徐象謙覺得自己運氣不錯,細心的他也發現,胡宗南蔣鼎文等留在南華,被吸納進內務部一下子升官發財的同學,都是心思靈敏,手段靈活的人,更有名利心,因此在剿匪行動中,更不擇手段!

相比之下,自己這些留洋的同學大多是老實人,軍人氣質更純粹一些。

如果留在南華,跟胡宗南他們干,自己很快就身家過萬,良田百畝了吧?

徐象謙不想評價在南華「剿匪」的經歷,有太多的貪婪殘暴的負面元素了,但同時,他也知道從中原南下,國內那些嗷嗷待脯的饑民有多麼慘!

「如果我們不剿匪,沒有足夠的土地耕種,那麼在家鄉的親人就會餓死!」

回想起上司這句話,徐象謙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有種解脫的輕鬆,走過新加坡孟買蘇伊士運河,看到趾高氣揚的白人,和無數在海外艱難謀生的華人,他對南華的那段經歷似乎沒那麼反感了。

「你啊,心思太重,別想太多。原本就苦巴巴的臉,再不開朗些,小心德國妹子不搭理你!」

徐象謙身邊一個清秀青年冷不丁蹦出一句話來,他是徐象謙在船上認識的,同樣不愛說話的,兩人反而成為「話比較多」的朋友,不過學的是海軍,他要去英國。

「胡說什麼呢?國家派我們去學習的,不是玩的。」徐象謙道。

德國因為戰敗,經濟不好,戰後有大量德國人移民南華。法國因為死得男人多,男少女多,戰後有很多華工把法國女人拐到南華定居。

在南華軍中,洋人妹子常常和戰爭聯繫在一起,軍中教官也會開玩笑說,這是戰爭的代價。如果你不能像美國佬那樣躲得遠遠的,那麼就要把自己武裝起來,迎接下一波的戰爭。

「一路過來,大大開了眼界啊!」

感慨道,「在國內的時候,想的最多的是推翻軍閥,趕走洋人,讓百姓過好日子。看了外面的世界,思想有點變化,看問題的角度也有所不同,覺得老盯著那一畝三分黃土地沒什麼意思,還是馳騁於萬裏海疆,爭霸於大洋,更波瀾壯闊!人生才精彩!」

「誰當初還說被逼著學海軍,現在說話都是濃濃的海軍味了?看不起咱土鱉是不?」徐象謙取笑道,「可惜啊,你期待的海洋爭霸已經落幕,現在全世界海軍都在放假呢?」

「不!總有那天的!你沒發現今年來國家越來越多地投資造船業嗎?財政還大量鋪貼漁業公司,管理他們到外海作業,海運公司就更不用說了,銀行大量給他們貸款呢?

這些都說明海軍的潛力正快速增長,等我們學成歸來,肯定會有用武之地的!」

自信道。

「國家?你現在是哪國的?」徐象謙突然笑問。

聞言一窒……

「走吧!下去看看!看看下面的餐館有沒有老醋?」徐象謙回味道。

「也好!聽說為了利比亞的石油,美國人都快和義大利人打起來了!」道,想起今日美國艦隊訪問地中海的消息,忍不住道。

在利比亞,他們只是過客,見證華人在非洲積極開拓一幕後,他們繼續前往歐洲,尋找傳說中的「火與劍」!

「這裡中國人很多啊!感覺走在洛杉磯的唐人街似的。」雪佛龍石油公司大樓,錫爾特港最高建築,亨達布朗放眼街道外的錫爾特城笑道。

「當初建設這裡的時候,除了白人工程師,七八成的工人都是從南華找來的。」

辛克萊笑道,心裡補充了一句,沒有這些便宜好用的華人工人,如果靠總部撥給自己的錢從美國招來工人開發利比亞油田,估計利比亞分公司早就破產了。

因為有共同成長的友誼,辛克萊和利比亞分公司對華人工人態度友好,除了必須的技術人員,一般的工人職位都願意提供給華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