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174章 敲打

宋美齡辭去政府職務後,姐妹兩關係緩和了許多。

這天,大姐告訴宋慶齡,姐夫要和她商量點事。

「姐夫不是忙著要建石化工廠嗎?怎麼有空來找我?」

宋慶齡疑惑地問宋靄齡,姐妹之間碰到面說說知己話沒什麼,宋慶齡和大姐夫一向沒有公事往來,不得不暗暗疑惑。

「還不是為了石油公司的事?」宋靄齡也不隱瞞,直接道,「美華石油公司也在建煉油廠,南華的原油肯定首先供應美華石油公司,就怕武漢這邊煉油廠建好後卻原油,這不未雨綢繆有所準備嗎?你和蘇聯人有關係,你姐夫就想通過你和蘇聯接觸,看他們態度怎麼樣?」

「原來是這樣啊!行!」宋慶齡一口答應道。

這是舉手之勞,對雙方都有利的事。就算她不插手,孔祥熙也能找到蘇聯人合作。

「那謝謝二妹了!我這就告訴你姐夫去。」

宋靄齡高興地離開了。

孔祥熙得知消息後,心情也很愉快。

很快便和蘇聯人搭上了關係。

蘇聯在遠東負責銷售石油的公司叫聯合石油信託公司,為便於行事,聯合石油信託公司在第三中立國註冊,孔祥熙找上門之前,這家公司在中國的負責人正頭疼美華石油公司又對自己壓價。

得知中國國家石油公司要合作,進口巴庫油田的原油,蘇聯人喜出望外,終於不用接受美華石油公司的單一報價了。

在美孚美華亞細亞西方,石油四姐妹的激烈競爭下,蘇聯賣到中國的「洋油」一直不順利,很多時候不得不低價賣給美華石油這個地頭蛇。

蘇聯人也願意這樣做,畢竟美華石油採購量大,給錢痛快,能提供蘇聯急需的外匯。

通過美華石油公司,蘇聯能買到在國際市場 上不容易買到的一些物質,比如磺胺類葯,機床,甚至軍火。

蘇聯人不清楚美華石油公司和中國國家石油公司的關係,但多一個買家是個好消息。

雙方几乎一拍即合。

孔祥熙早已清楚石油聯合信託公司和美華石油公司交易內幕,所以他開出來的價錢僅僅比美華石油公司給的價錢高一點點。

除了未雨綢繆的原油供應,孔祥熙更在意的是,他可以直接購買蘇聯人的成品油和石油製品,直接放在國家石油公司的銷售網路賣掉,這項交易效果立竿見影,很快就能賺到錢。

同時,以資金壓力大為由,孔祥熙還押後支付給蘇聯人的貨款,從中又謀取了不少利益。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孔祥熙除了經營國家石油公司以外,還經營一家石油銷售公司,叫光華石油公司,無論是和蘇聯人合作還是和美華石油公司合作,光華石油公司賺不少原本屬於國家石油公司的錢,在國內石油銷售市場上頗有影響力。

這大概也是司徒南和宋子文對孔祥熙心中有所芥蒂的原因之一吧,畢竟那傢伙太油了,一內一外,內外配合,玩得太漂亮了。

一旦國家石油公司併購光華石油公司,以孔祥熙的性格,必然會以股份交換的形式進行,他暗中持有的光華石油公司股份就會轉化成國家石油公司的股份。

在合併之前,光華石油公司發展越大,至少把數據做大,他以後持有的國家石油公司股份就越多。

就算宋美齡和吳曼麗給孔祥熙說清,司徒南都沒有決定把西方石油公司在華業務賣給國家石油公司,他要熬一熬孔祥熙那個傢伙。

一連幾天,又過了好幾天,都沒收到司徒南的回覆,孔祥熙有些著急了。

吳曼麗和宋美齡給司徒南發了電報,兩人都自信滿滿的保證一定會成功的,依舊沒有打消孔祥熙的擔心。

在武漢石化工業區項目上,美華石油公司也同意提供資金和技術,但落實過程中很不積極,反而是優先考慮他們在廣州和上海的煉油項目。

美華石油公司態度不積極,配套的揚子機械公司也積極不起來,揚子機械公司生產的煉油設備也首先考慮供應給美華石油公司,暫時不搭理孔祥熙。

孔祥熙一時焦頭爛額,幸好宋子文和林一民支持他,在林一民的推動下,財政部組織美華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國內大型銀行組成銀行團,給武漢石化工業項目貸款。

武漢政府以極高的效率派遣規模一萬人的建設兵團進入施工現場,涵蓋港口碼頭鐵路公路廠區平整等好幾個工程隊伍,石化工業區的基建工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給孔祥熙很大的鼓舞,可以暫時忘卻收購西方石油公司在華業務停頓帶來的痛苦。

「這樣一大筆錢投資下去,估計能給武漢市今年的gdp增加十個八個百分點,最近武漢的建材漲了不少。人力成本也跟著漲,不過很快隨著大批北方過來的災民被組織起來,武漢的工價有跌了下來,漲起來不容易。

一旦兩期項目竣工,相當於再造一個武漢鋼鐵公司啊!」

宋子文對林一民道,對石化工業區的前景他是樂觀的。宋子文雖然在軍界影響力比較微弱,在致公黨內武漢政府文官系統里,有很高的聲望。

尤其在武漢,他被稱為奇蹟締造者,盤活漢陽鐵廠,建立武漢鋼鐵廠為核心的武漢工業集團,修建長江大橋,建立以武漢為核心樞紐的鐵路網路,修建水電廠等,一些列耀眼的政績拿出來,都會讓黨內其他競爭者黯然失色。

「所以啊,在鋼鐵鐵路機械造船等領域打下基礎後,石化化工成了你工業建設大滿貫最後一塊拼圖,身處大工業時代,你是不是有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呢?」

林一民調侃宋子文道。

「我當然迫不及待,我的目標是工業大滿貫,這種人生際遇不是每個施政者都能碰到的,我就是極少數的幸運者。不敢說名垂千古,但一百年後,這座城市都留有我宋子文的印記。」

宋子文自豪道,「當然,成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感謝全黨同志努力那樣的套話就不說了,你和司徒南才是我身後最有利的支持。

我心裡還是清楚的一路過來我們付出了多少努力,才讓腳下的這座東方芝加哥名副其實!不比芝加哥遜色!

雖然你們倆不愛出名,但遲早有一天,我的回憶錄里有你們倆濃墨重彩的篇章。」

林一民淡淡一笑:「就算沒有你的回憶錄,我也逃不掉,你我都是要上歷史書的人,不過我們到底是建設者呢還是掠奪者呢?由時間來判斷吧!看吧!」

宋子文點點頭,林一民說的沒錯,自己這些人都是官商一家親。

以歐美的經驗,將來肯定也有類似的扒糞運動,把宋子文和宋家一干人等從歷史裡揪出來好好的「研究研究」一番。

以建設兵團的效率,基建工程不會拖太久,也就兩三個月的事,江漢油田的產量也跟著上來,石化工業區的一期煉油項目也是一年半載後投產,到時候銷售是個問題,有必要提前整頓好石油公司的銷售網路。

「都一個多月了,大姐都提醒我幾次了,孔老二那事有結論沒?司徒南不是要整理西方石油公司和美華石油公司國在華業務重合問題嗎?賣不賣就一句話,不賣給國家石油公司,賣給美華石油公司也成。」

宋子文問林一民,看他有消息沒?

「你問我我問誰呢?」林一民白了宋子文一眼,意思在說「你不是不知道你姐夫手腳不幹凈,美國那邊不太情願把東西落在他手裡,故意為難一下他?」

「不過,也是時候給你大姐夫一顆定心丸了,免得他疑神疑鬼,越往下拖,效率就越低。」

林一民又道。

「這事我不管了,你看著辦吧!還有,對國家石油公司一定不能放鬆。」宋子文道,回去暗示一下大姐他們,光華石油公司那些事人家清楚呢?想得到別人信任,首先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做得乾淨點。

以大姐兩口子的腦子,他們不難想不通自己的暗示。想通了,事情就好辦了。

難的是如何管理像國家石油公司這些日益龐大的國有資產,在這方面,宋子文和林一民等致公黨政府高層都認同有必要對國產黨產進行監管。

負責此事的自然是林一民為首的財政部。

國家石油公司涉及龐大的國有資產,在財長林一民的推動下,財政部在其下設立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把國家石油公司國家鐵路總公司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國有股份全部併入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統一管理,並對此立法。

這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和某個面位的國資委不能相提並論,持有的股份未必超過5%達到控股水平,比如國家鐵路總公司的控股股東就是美華銀行,滙豐花旗銀行排名隨後,然後才是國家。

國家資本在鐵路公司內份額不會比張靜江虞洽卿等江浙富商多多少,但幾乎在每家大銀行大型壟斷公司里佔有股份,彰顯政府的影響力。

政府有機會增持股份,把鐵路公司工商銀行等民間外資持有的股份收回來,這是一種可能,當然,一旦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