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171章 兄弟情誼與合作

「這孩子……」吳曼麗瞪了吳思楠一眼,吳思楠馬上住口,頭微微低下去,又忍不住希冀地看了看宋美齡。

這孩子一路上一直惦記要看弟弟,在他看來,弟弟似乎是一件新奇的玩具。

「好好好!」宋美齡抬起頭看了看吳曼麗,見她臉上表情和善,便笑道,「不過弟弟剛剛睡了,你要小聲點,不能吵醒他,知道嗎?」

吳思楠點了點頭。

「還沒恭喜宋家妹子喜得貴子呢,我心裡為你高興。這次回國訪問,特意帶上思楠過來看望他宋阿姨和弟弟,他們兄弟兩也應該親近親近。」

吳曼麗微微一笑,吩咐隨從把禮物都帶上來,她送給宋美齡一串珍珠項鏈,珍珠是黑珍珠,顆粒飽滿,富有色澤,宋美齡很喜歡。

吳曼麗還送給嬰兒一對長命鎖,禮物簡單不繁瑣,釋放了她的善意,這讓宋美齡心情很好。

「還有我的陶娃娃呢?」吳思楠提醒吳曼麗道,有些迫不及待要炫耀的樣子。

宋美齡打開盒子一看,果然有一個手巴掌大體態笨拙憨厚的小人狀的陶瓷,並不精美,有些粗糙,一看就知道製作人的水平比較業餘,笑問吳思楠:「娃娃是你做的?」

吳思楠點點頭,說自己玩泥巴玩了好幾天才做出來。

「思楠真厲害,能做陶娃娃呢,阿姨都不會呢。」宋美齡讚賞地摸了摸吳思楠的頭,心裡暗暗點頭,越來越喜歡這孩子了。

陶娃娃可能不值錢,但吳思楠和吳曼麗母子的心思尤為難得,讓宋美齡感動。

在對兒子的教育上,宋美齡也不甘人後,暗下決心,不能讓宋青峰比吳思楠差。

「阿姨替弟弟謝謝思楠哥哥了。現在弟弟還小,不會玩陶娃娃,阿姨先幫他把禮物收起來。現在我們去看弟弟好不好?」

宋美齡熱情地拉著吳思楠的手,進了嬰兒房。

房間很安靜,吃飽喝足的嬰兒這會睡得真香,小拳頭微微握著,不知道吳思楠趴在嬰兒床邊瞪大眼睛好奇地看著自己。

吳曼麗看著嬰兒,就像看到了剛出生時候的吳思楠,在看看滿臉柔情的宋美齡,心裡有些感慨。

當初也是這樣,孩子就像身上掉下來的肉,心疼無比,有了他就有了希望。

「他好小啊!笨笨的,我看了他那麼久都沒睜眼看我。」吳思楠小聲道。有些不滿,想要伸手去摸嬰兒的臉,把他弄醒,和他玩一玩。

「你以前也和他一樣笨笨的,沒少哭鬧,把媽媽折騰不輕,還沒弟弟乖呢」吳曼麗白了吳思楠一眼,笑罵道。

「是嗎?我怎麼不記得了?」吳思楠疑惑地摸了摸後腦勺,有些無辜地看了吳曼麗一眼。

「那你現在知道了嗎?」吳曼麗問道。

吳思楠點了點頭。

宋美齡和吳曼麗莞爾一笑,在她們的教育下,吳思楠知道自己以前也像弟弟那麼小,慢慢地長大,能跑能跳,以後就會和媽媽一樣大。

宋美齡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專門派人買來鴨脖子等武漢特色小吃,滿足了吳思楠的小饞嘴。

晚飯的時候,宋家的人都過來美廬,宋老太太大姐二姐下面的兩個弟弟,和吳曼麗母子見了面,從宋美齡口中得知吳思楠親手做了禮物送給弟弟後,大家都喜歡上這個熱情的孩子,送給他不少禮物。

送給吳思楠的禮物中,大姐宋靄齡的態度最為熱情大方。

他們夫婦不是第一次送東西給吳思楠,在南華時沒少上門拜訪,似乎每次也都能從吳曼麗那裡得到不少好處。

吳曼麗心知肚明,宋家人的熱情可能處於客套,也對得起自己進門後的釋放的友善,不是么?

與會的還有林一民夫婦,以及林一民的岳丈黃仲涵。

大家都是公務員,茶足飯飽之餘,不免談起公事。

客廳里頓時咖啡香味,韻味來自得天獨厚的蘇門答臘島,物美價廉的蘇門答臘咖啡在大陸市場所向披靡,搶下亞洲七八成的咖啡市場。

美廬也是蘇門答臘咖啡的擁躉之一,這是司徒南的引到南華統治階級不遺餘力地推銷的結果。

雖然蘇門答臘咖啡成了中國各大城市第二個飲料,受到越來越多的現代化的國人青睞,貿易額也非常可觀,想取代茶葉在國人的地位是不可能的。

南華糧行在江浙地區收購無數茶園,向東南亞出口的茶葉賺回來的錢遠超過買到國內的蘇門答臘咖啡。

黃仲涵和吳曼麗代表南華一方,林一民和宋子文等人代表中國一方。

「黃老曼麗,這幾天我們招待還算熱情吧?」

宋子文笑著問道,用很輕鬆的語氣。

「熱情,當然熱情了。何總理都說武漢給他留下影響很深刻,沒想到國內變化如此之大。」

黃仲涵道。

「我雖多年未回上海,通過武漢廣州的所見所聞,也知道上海發展更快。祖國大陸,卧虎藏龍,底蘊要比我們南方要厚實啊!」

吳曼麗點了點頭。

又道,「如今南華對內地開發遇到不少阻力,人力不足是最大問題,還望祖國娘家人多多幫助我們啊!畢竟,土人不堪用,洋人居心叵測,還是中國人靠得住。」

「嫂子,這是雙方都有利的事,你不說,我們也會幫助你們。」林一民答道,對吳曼麗笑了笑,用商量的口氣道,「我知道南華那邊生產黃金,金礦你們也一時開發不出來,正好我們欠了你們不少金子,為何不幹脆用我們的勞動服務來抵償呢?」

「哦?」黃仲涵和吳曼麗互看一眼,沒有貿然答應,雖然同是華夏一脈,美華財團在兩邊都參與並主導黃金業務,但畢竟還是分了家。

不過黃仲涵和吳曼麗都沒有反對林一民的提議,表示要和何文秀等人商量後再給答覆。

「既然你們願意過來幫我們開礦,不如幫我們剿匪?我們人力有所不足,如果武漢能派一定數量的官兵南下幫我們整頓治安的話,我想何總理和國防軍的將士們不會著急找武漢要回黃金的。」

吳曼麗建議道。心想:等南下的官兵在南華得了土地,安居樂業後,這些官兵心回不回大陸還兩說。這兩年南華陸軍人數大量削減,除了把更多資源投向海軍外,還因為把大量的基層官兵退役到新占的土地建立基層政權。

為了不和工業建設搶勞動力,從大陸引入一定數量的軍警是有必要的。說白了也就是僱傭軍,順便還把僱傭軍給收編了。

……

這幾天,黃仲涵等南華訪問團在武漢參觀考察了不少地方,漢陽鐵廠那邊的鋼鐵工業區,漢陽兵工廠也在鐵廠邊上,製造機車和船舶動力的揚子機械公司也在漢陽工業區,這些單位自然不會不去。

南華人對鋼鐵聯合體以及大型機械製造並不陌生,總的來說,武漢工業規模和發展水平和新唐山差別不大,新唐山的美華鋼鐵廠規模也達到年產鋼鐵百萬噸,在機械製造方面,雙方算是一脈相承,南華有的東西,中國也有,差別也就是兩者側重有所不同而已。

中國市場更龐大,人才貯備更多,民間的財富更是龐大,關稅改革後,外國商品不能在國內(南方關稅同盟區)傾銷,民間資本大量投資到實業,越來越多的民族資本嘗到了甜頭。

雖然他們技術不高,但生產的國貨開始取代洋貨,把洋貨逐出國內市場,尤其是對同樣低端的日本產品的打壓,沒能在中國市場賺取大量利潤,日本重工業化進程比原來歷史上要慢不少。

相對於比較保守的國內市場,南華的經濟要開放得多,以出口為導向的外向型經濟更鮮明。

種植園經濟本身就是瞄準國際市場,南華建國前,香料咖啡橡膠棕櫚油等大宗商品大量出口到歐美,建國後,種植園經濟規模進一步放大,還引入了大量的農業機械,取代人工,提高生產效率。

僅僅咖啡一項,向美國出口的蘇門答臘咖啡規模就達到1萬袋,總產量僅次於巴西和哥倫比亞,為南華換回外匯1萬美元,新唐山期貨交易所里大宗咖啡交易日益活躍起來。

新唐山已經取代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和貨物集散地,比咖啡貿易量大得多,而且更具影響力的是石油和橡膠貿易,這兩者是新唐山期貨交易的主力,每年成交量都超過了1億美元。

美華財團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石化工產業和橡膠產業,高附加值的商品油和化工品橡膠製品取代原油橡膠,成為南華的出口主力,南華對美貿易里,石化和橡膠工業產品佔了半壁江山。

對日貿易也是如此,儘管貿易額沒有對美貿易大,但一想到寶貴的外匯儲備都用來進口南華的石油橡膠煤炭錫等物質,日本人就羨慕嫉妒恨,對南華垂涎不已。

也讓宋子文等人羨慕不已,單憑石油出口一項,南華就有資格做土財主。

為了平衡南華貿易,還掉從南華進口的原油和石化工品的欠賬,武漢政府不得不把各類農礦產品大量廉價地出口給南華。

當然,還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