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166章 過南海

海鳥在天空翱翔,成群結隊,魚兒在水裡遨遊,各式各樣,還有豐茂的海底動植物,形形色色,構成難得的資源寶庫。

這是一支船隊,一艘巡洋艦帶領一艘驅逐艦在前,上面懸掛著黃藍兩色的南華海軍旗幟,跟在他們身後的是一艘大型郵輪,上面同樣懸掛南華國旗。

還有一艘驅逐艦跟在郵輪後面。

經過幾艘漁船時,上面的漁民看到軍艦經過,臉上浮現出凝重的神色。在南海國際海域捕魚,不僅要面對海上風浪的風險,還可能被其他國家的軍艦調戲。

萬一碰到某些缺德的傢伙,狀況就很倒霉了。

黃藍兩色旗迎風飄揚,漁民鬆了口氣,感到親切。在南海,在中國漁民看來,看到黃藍兩色旗就看到了自己國家的國旗。

一艘巡洋艦,兩艘驅逐艦組成的護航艦隊看起來有些寒酸,也是南華海軍比較拿得出手的家當,難得的是,這幾艘軍艦都是南華國產的戰艦。

跟在護航艦隊後面的還有七八艘輪船,噸位在兩萬噸到三四千噸,大小不一,有從唐山港、巨港、泗水等南華幾大港口北上運送客、貨的輪船,也有從馬六甲海峽過來的歐洲商船。

最大的兩艘噸位都超過兩萬噸,一艘是巨港出發的油輪,上面載滿了巨港煉油廠生產的汽柴油,另一艘同樣來自蘇門答臘島,不過載的不是石油,而是蘇門答臘島出產的煤礦。

美華礦業公司每年都從海外進口大量的石油和礦產等大宗商品,供應資源缺乏的珠三角、長三角工業區,因此在南海上看到美華的油輪和礦石運輸船一點都不奇怪。

吳曼麗在甲板上站了一會,海闊天空。讓人心曠神怡,目光時不時地落在旁邊正在寫生的小男孩臉上,看他專心致志的樣子,她的目光很是溫柔慈愛。

「小楠畫的像模像樣嘛!」何文秀走過來看了看吳思楠的畫作。笑呵呵的評價道。在他身後的還有好幾個人,都是隨行的人員。

吳曼麗笑著迎上去,摸了摸兒子的頭,有些得意道:「他在這方面有點天分,不過畫畫不能當飯吃。閑時消遣一下就夠了。心思還得放在學習上。」

「你啊,把孩子管得太嚴了。」何文秀搖搖頭,吳曼秀沒有接話,不想談論這個話題,何文秀也不好再說什麼。

「前面就是永興島了?」碰見陸地,心情一陣振奮,何文秀指著不遠處的一座島嶼道。

島上比較荒涼,隱約幾間臨時搭建的草屋,沒看見什麼人,倒是鳥比較多。在上面飛來飛去,好不熱鬧。

「沒錯!就是永興島,南海最大的島嶼。」蔣偉記趁機答道。

「哦?你倒是知道得清楚啊!說一說?」何文秀回頭一看是最近立功不淺的蔣偉記,笑問道。

「卑職幾次南上北下,經過這個小島,聽別人談起過,也就記得了。可惜一直沒機會上去看看。」

蔣偉記謙虛道,「不過倒是知道島上的一點情況,島上沒什麼人,上面都是鳥。日積月累下,島上鳥糞非常多,日本商人就偷偷跑上去採集鳥糞。

後來南星輪船公司得知這一情況,把日本人趕跑了。組織工人上島採集鳥糞運回本土。這生意做得還不小,我家新開的莊園就用上鳥糞來肥田。」

南華經濟種植業發達,華人又熱衷經營土地,像蔣偉記這樣熱衷仕途的人也不例外,再說華人一邊開墾莊園,一邊從土著人那掠奪土地。拉動肥料市場。

美華化學公司大力興建化肥廠是一個解決辦法,而缺乏實力但嗅覺敏銳的商人就把目光放在海島鳥糞,南星輪船公司只是恰逢其時,永興島正好處在南星輪船公司的航線上。

「南星輪船公司幾次打報告要在南海航線上做點事情,建燈塔,建航標什麼的,不過南海不是我國領土,要開發南海,還是要和武漢那邊商量再說。」

何文秀道。

「宋子文要搞金融改革,整頓稅務,發行貨幣,都離不開我們的支持。他們沒辦法開發南海,西沙群島都落在法國人手裡了,還不許我們熱心一點?」

吳曼麗自信道。

「說的也是,畢竟這次我們可是帶了大禮物的。他們求我們,比我們求他們要多。」

何文秀笑道。

回頭看了看身邊的隨從,何文秀小聲對吳曼麗道:「船上運的東西可要看好,保密也要做好。」

「沒問題,我親自到船艙檢查過,里里外外都安排了人。」

吳曼麗點點頭。

「那就好。」

蘇門答臘島也叫金島,盛產黃金,這次北上訪問艦隊里就有從南華秘密運送到中國的大量黃金,規模達到100噸!

為了支援武漢的貨幣改革,南華可是出了大血,這也是為什麼何文秀說帶了大禮過去。

船隊北上遇到不少外國戰艦,有英國的遠東艦隊,也有日本的軍艦,所幸沒發生意外。到了海南,海南島對面的廣州灣的南海艦隊派出軍艦迎接,一路護送到廣州南沙港。

船上載著那麼多黃金,為避免經過台灣海峽,黃金就秘密在南沙港裝上鐵路,走粵漢鐵路送到武漢。

接替宋美齡的外交部長伍朝樞在廣州隆重迎接了南華總理何文秀一行人,並陪同他們坐上北上的豪華列車。

宋子文一直忐忑不安,得知黃金上岸後欣喜若狂,在辦公室里一個人好好地高興一通。

何文秀走出武昌車站,看了看周圍一圈,點了點頭,對吳曼麗道:「這車站比唐山站還要大。」

「中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美華在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投資比爪哇鐵路多十倍呢,而武昌站正是中國鐵路網路核心樞紐。比唐山站大也是應該的。」

吳曼麗羨慕道。

提醒何文秀南方鐵路網路可是花了十億美元的超級工程,如今的武漢鐵路,規模足以把奠基者張之洞從地底下嚇出來。

「也是,祖國大陸的底蘊可不是南華能比的。但是我們也有我們的長處,我們沒有歷史包袱,資源豐富,可以任意規劃發展方向。我們的海運發達,造船業也比這裡發達嘛。」

何文秀道。

沒等何文秀走過來。宋子文、林一民等人就主動上前去。某種程度上說,南華過來的不像是國家領導人,而是美華的「同事」。

雙方不僅認識,而且還比較熟,更有外有難以理解的緊密關係。

何文秀、吳曼麗都是宋子文的親戚,和何文秀一起過來的南華交通部長黃仲涵和林一民是翁婿,而林一民和司徒南又是主僕、朋友兼合伙人——這幫人是一夥的。

「何總理,總算把你盼來了,到了武漢,一定要好好招待南華的朋友們。」

宋子文熱情地拉著何文秀的手道。

「多年未見。子文還是急性子,一點沒變。我叫你子文,你直接叫我何大哥也可以嘛。」何文秀笑道。

宋子文笑著點點頭回應。

雙方像老朋友一樣寒暄後,宋子文感慨道:「最近和洋人打金融戰,武漢、上海等大城市的黃金被一些洋行兌換走,何大哥這次可是給我們送來寶貴的彈藥,很及時啊!」

「投機分子哪兒有,早幾年南華也是這樣過來的,那些跳樑小丑翻不了天。」何文秀豪氣道。

一邊走出火車站,何文秀不由得讚歎武昌車站。順便也讚揚武漢政府在交通基建做出的成績。交通部長黃仲涵更是拉著中國鐵路總公司董事長張靜江的手讚不絕口,交流火車集裝箱的經驗。

「長江大橋建成後,原本叫武漢站的車站改名武昌車站,幾次擴容後。規模可容納上百個火車頭,連最近流行的集裝箱也能日裝載2000多個。下關、寶山、南沙等幾大港口碼頭我們已經和正在裝備新型龍門吊,通過集裝箱把水運和鐵路連接起來,這是偉大的創舉。」

黃仲涵接著張靜江的話道:「是的,是的。我們南華鐵路也在努力,和南星輪船公司合作。把中國的集裝箱送入南華的鐵路網路,還可以把南華的集裝箱送到美國加州。南星輪船公司和加州海運公司合作,合資在舊金山和長灘建設可裝卸集裝箱的碼頭。」

黃仲涵的作態讓一旁的林一民看了直搖頭,雖然你是南華鐵路的大股東,份額僅次於司徒南,但這會你能不矜持一些啊!

老岳丈不像是威嚴的政府高官,而像是鐵路公司的老總,他和張靜江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林一民聽司徒南說過,在美華財團和政府的支持下,南華和中國實現了海陸聯營,運輸效率大大提高,還搞了集裝箱實驗,似乎已經成功了,但集裝箱這種模式受限於機械設備和世界工業發展水平,要想大範圍鋪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鐵路之後,美華財團和致公黨政府達成共識,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公路運輸領域,一是修路,二是發展汽車工業。

心裡藏著這種想法,林一民和老岳丈打了個招呼後,注意力轉移到吳曼麗,準確滴說是轉移到吳曼麗身後,被蔣偉記牽著小手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