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140章 你做了件好事

當晚,吳佩孚招來部下開會,直系將領們果然沒有對抗革命軍的決心,這幾年他們吃南方佬的虧太多了。?

一些人甚至暗想,反正撈夠了,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軍閥這個行當如果不好混乾脆轉行到租界當寓公算了。

聽說吳佩孚決定西進,大小軍頭們似乎覺得還有出路,轉行混寓公的想法暫時沒有實現,大多表示願意跟隨。畢竟,今日的局勢早不是他們這些直系殘兵敗將說了算的了。

對吳佩孚的決定,小嘉道理早有預料,也沒有和吳佩孚討價還價,直接給吳佩孚開出了一張500萬法幣的開撥費。

500萬買下了一個省,這價錢不貴。

如果再過兩天,第五師直接開進鄭州,滅了吳佩孚部隊,不僅可以省了那500萬,還多了幾萬免費勞動力。

小嘉道理還是認為這筆交易是值得的,因為這也是他的老闆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再說500萬法幣固然不是小數目,但還不美華銀行行的?說白了只是個數字。

而吳佩孚拿了這筆錢,還不是要向自己購買物資?

軍裝,軍械,糧食,藥品,這些物資美華銀行輕易就能從關聯的企業里採購得到。

吳佩孚似乎也很滿意小嘉道理的慷慨,除此以外,他從小嘉道理那得到保證,如果以後在西北安分守紀。南方政府願意每年提供數目不小的補貼。說白了。就是變相收編了吳佩孚。

具體的數目要看吳佩孚和武漢之間的談判結果。小嘉道理不用參與。兵臨城下,吳佩孚不得不退。

臨別前,他還好心提醒吳佩孚,武漢那邊好像對延長油田有興趣,正好延長油田不在武漢的控制下,如果吳佩孚把這個油田佔了,再把油田賣給美華相關企業,會有一筆不錯的收益。

吳佩孚的忍讓讓人意外。北方的軍頭們沒想到一向英勇無敵豪氣堪比關二哥的吳佩服把頭一縮,就輕易讓出了河南,然後一掉頭就闖進了西北,軍閥們一下子傻眼了。

據說馮玉祥氣得一口氣吃了十個饅頭,憤而提著大刀,連哄帶罵逼著手下的十三太保做好防禦。一邊聯繫張作霖,如果南方佬再北上就和他們拼了!

其實馮玉祥心裡暗暗祈禱,他不想和南方佬開戰。

張作霖媽的巴子,大罵吳佩孚沒種,他本想支援吳佩孚抗擊南軍北侵。現在只好拚命給馮玉祥打氣,饅頭、機槍子彈大炮。我都給你。無論如何再也不能讓革命軍再北上一步,不然大家都沒好日子過了。

一時間馮玉祥、張作霖、閻錫山等北方軍閥電報往來頻頻,許下各種諾言,締結秘密盟約,好不熱鬧。他們都感到了南面的壓力,再不團結起來,就會被人家一鍋端了。

馮玉祥擔心受怕了一陣子,見革命軍沒有繼續北上,懸在半空的心總算落了下來,卻不敢掉以輕心,反而加緊擴充軍隊。

鬆了口氣的不僅只有馮玉祥張作霖這些北方軍閥們,武漢的宋子文也鬆了口氣。

躲在幕後的司徒南卻不以為然,雖然他本人看不起革命軍的那些薄皮大餡的裝甲部隊,覺得這些時下的裝備都是一戰後的不成熟產物,和二戰中日軍用的豆丁坦克差不多,沒太多技術含量,遠遠談不上裝甲洪流。

不過話又說回來,日軍能以一當十,在中國所向披靡,「武運興隆」,那麼沒理由裝甲水平和二戰日軍差距不算太大的第五師收拾不了二十年代的軍閥部隊?

所以他一點都不擔心革命軍北上會引起中原大戰提前爆,更不擔心武漢這邊會輸。

結果不出意料,在革命軍軟硬兼施之下,吳佩孚明智地讓出了河南,退走西北,他這一走,一下子就馮玉祥勢力暴露在革命軍的打擊範圍之內了。

「這次事件總算告一段落,不過下一次中原大戰估計要來真的了,馮玉祥、張作霖、閻錫山這些人不會輕易罷休的,到時候就熱鬧了,甚至可能吳佩孚也不甘寂寞的。」

宋子文預測道,臉色嚴肅。

「主動權在我們這邊。我們不動手,估計北方那些軍頭們也不敢輕易挑起戰爭的。時間還是在我們這邊。你什麼時候做好準備,就什麼時候動手!」

司徒南一臉輕鬆對宋子文道,他不是偏好大一統的那種人物,不過南方半個中國的工業建設度之快出乎他的預料,單憑漢陽兵工廠和石井兵工廠就可以爆兵百萬。

如今的南方政府統治面積兩百萬平方公里,人口兩億多,上百萬噸年鋼鐵產量,建成相對健全的工業體系,論實力也算得上一個小列強了!

這次收拾小小的吳佩孚,還不輕而易舉?自然也不把馮玉祥這些國內軍閥勢力當成對手了。

「你只在旁邊動動嘴皮子,忙到焦頭爛額的還不是我們這些人?我可沒你那麼樂觀。趕跑吳佩孚進軍河南不難,難的是又背負上兩三千萬人口的包袱,如今光旱災就讓政府頭疼了!」

宋子文皺著眉頭道。

西北乾旱,河南是重災區,花在救災的資金就遠比打一場仗花的錢要多。還有黃河常年失修,要搞水利工程,這又是一個吞錢的窟窿。

司徒南想到中國二十年代連年旱災,如今才是開始呢就已經很難民向南逃荒了,死人是必然的,不過境況再差也不會比歷史上的同一時期差。

這年頭司徒南只能心裡想想罷了,無法和人細說。

打心裡司徒南為國家實力漸漸強大感到欣慰,儘管宋子文嘴上說花費巨大。但司徒南相信武漢致公黨政府肯定會組織救災建設的。

「不勞動者不得食。區區幾斤米就能僱傭一個壯勞動力。大大減低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本,再把一部分人口轉移到南華,饑民的問題應該部分得到解決。」

司徒南淡淡道。

救援不可能全方位的,在這過程中會有一部分饑民會餓死,被淘汰的大多數是老弱病殘。

他心裡想:「饑荒能讓我們以低廉的成本獲得所需要的青壯勞力,從某種程度上說,也算是件好事?呵呵!在自己的指導下,宋子文和致公黨這樣做。一旦做出效果後幾年後估計也會被希特勒、羅斯福採用吧?」

「政府把基建和救災結合起來是好辦法,我打算通過行新一輪建設債券,從民間吸取資金。」宋子文說道。

在第一個五年建設計畫期間,建成許多大型基建工程,南方鐵路網逐步建成,經濟展迅猛,他宋子文和致公黨政府的信用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是啊,當初購買鐵路債券的人都財了,不僅國內資本,連外國資本都6續湧入國內。這裡面不僅僅只有美華財團、威廉財團,滙豐、花旗、乃至華爾街的摩根都參與進來。交通運輸是他們投資最多的項目。外國資本家都看好武漢致公黨。」

司徒南笑道。

宋子文點點頭,淡淡地笑了笑:「你知道不,讓那麼多外資參與進來,就算是政府內部,也有一些人說我賣國賊了。」

「大股東不還是美華么?」司徒南不以為然道。

致公黨高層和美華財團早有共識,宋子文在政府領域出台政策法規,小嘉道理在金融領域提供融資平台,張靜江負責鐵路建設拓展京漢鐵路,增強運輸能力,劉鴻生負責開採煤礦,通過鐵路把北方的煤炭運送到武漢、馬鞍山等地的鋼鐵廠以及美華電氣建設中的火電廠,最終實現電氣化生產。

「如此龐大的工業建設計畫在人類歷史上不多見,能相提並論的只有北方的蘇聯了,不過我們的國際環境要比他們好。」

司徒南感慨道。想到自己能規劃參與一個大國的工業建設,心裡很是自豪。中華民族雖然脾氣不好,有不少劣根,但人口基數大,有足夠多便宜的農民工。

如今有三個地方的農民最苦,分別是中國、日本和烏克蘭。中日兩國都是地少人多,吃飯的人太多了,農民負擔重,而烏克蘭是歐洲糧倉,產糧多卻落不到農民手裡,糧食被收集起來用於出口,從國際市場上換回蘇聯工業建設需要的機器設備。

有趣的是,烏克蘭的糧食居然有一部分流入中國,而中國製造的一些機器設備和工業產品居然也能出口到蘇聯。

儘管司徒南對蘇聯沒好感,武漢致公黨政府考慮到西方的壓力沒和蘇聯建交,但雙方的經濟往來沒受阻礙,蘇聯人能從他們看不起的中國人手裡買到不少物美價廉的產品。如大生集團製造的紡織機械就很受蘇聯人歡迎,蘇聯從中國進口紡織機械,這是很罕見的事。

「和蘇聯人的一點交易不算什麼,我還是比較擔心外資對我們經濟的滲透,畢竟我們對外行那麼多的債券,一旦到期我們又拿不出足夠的資金支付以前行的債券,那些債券將會轉化為公司股份,我們辛苦撿起來的鐵路、碼頭等成果有可能被外國資本控制。」

宋子文突然提到了鐵路債券,他的擔心不是多餘,因為就算是司徒南,迫於資金壓力,也把大量關於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債券轉手賣到華爾街,摩根銀行就很看好中國的鐵路,於是大量從美華銀行買入中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