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125章 潛伏

鄧小個子陪同他們說話,一邊給宋慶齡斟茶,一邊笑道:「最近稅警團找杜月笙的麻煩,接連查扣了青幫的好幾條走私鴉片船,還驚動了洋人,找上海市政府抗議了幾回,被頂了回來,搞得氣氛有些緊張。市面傳說青幫要對稅警團開戰,不知道杜月笙有沒有這個膽量了?」

調侃青幫的話從他嘴裡說出來,帶有濃濃的四川口音,聽起來別有一番趣味,還有一絲幸災樂禍的意思。嘴上說著,一邊留意著宋慶齡的表情。稅警團的後台是財政部,財政部的老闆是宋子文,宋子文是這位夫人的胞弟,最近這位夫人回宋家了,說不準能從她那得到一些消息。

「夫人你那弟弟設立的這支稅警團很不簡單,切斷長江的鴉片通道不說,還敢直接出手對付青幫鴉片貿易,林則徐虎門銷煙以來這可是第一遭。」

伍豪用讚賞的語氣道,臉上帶著微笑像春風,有種讓人覺得舒服的氣度。

他心裡卻想:撇開稅警團和青幫的矛盾不說,稅警團把兩個團駐紮在上海,可見武漢方面對上海的重視。打擊上海鴉片貿易大概只是順帶的,給青幫這些地頭蛇一個下馬威,主要目的還是控制上海的經濟,和目前上海市政府推行的大上海建設計畫相互呼應。稅警團這些動作背後的意圖,不知孫夫人體會幾分呢?

伍豪心裡想著,卻沒有和宋慶齡明說。像青幫這種頑固的勢力被削弱了,有利於黨組織打入上海底層人民中去,他留意事態並樂見其成。

「黑幫賣鴉片不好,真該好好打擊他們。」

宋慶齡說了一句,對鴉片雖然厭惡,表情卻不大激動。青幫,怎麼說呢,曾經也是孫先生的支持者,辛亥那年的陳其美……

想到這,她厭惡的情緒又淡了下來,突然又想到孫先生對幫派勢力多有籠絡,最後卻難以成事,她的心又冷了下來,道:「從前先生跑革命的時候,多和上海青幫交往,不過這些江湖幫派成分複雜,龍蛇混雜,容易見利忘義,不能成事。」

「夫人的話一針見血,先生也是看到了幫派不能依靠,這才有了和我黨的合作,不是嗎?」

伍豪道,看了看宋慶齡,提到那位孫先生,見她臉色有些感觸,接著又遺憾道,「可惜先生英年早逝,不過他的精神依舊鼓舞著我們。」

「據說致公黨和洪門淵源深厚?」鄧同志插了一句,有些八卦地問道,似乎對此事有興趣。

宋慶齡點點頭,又搖搖頭,解釋道:「洪門和致公堂是有點淵源,致公堂是在舊金山發展起來的,後來改成了致公黨。致公黨成立後處事方式大不同於一般江湖幫派,反而和美華公司走得很近,得到美華的資金支持,中間有什麼內幕,外人難以知道,我知道的也不多。」

想到同樣有幫派背景的致公黨和國民黨,怎麼偏偏他們就成事了呢?

她有些鬱悶,不過據她猜測,子文當年在美國時候,和致公堂這種華人社團應該沒什麼聯繫,後來回國後反而和致公黨攪合在一起去了,大概也是因為宋家和美華公司生意上的往來造成的吧?縱觀這幾年致公黨處事方式根本不同於社團幫派,規矩、正派,很難把他們和一般社團幫派聯繫起來,比如青幫。

致公黨、致公堂,一次只差,差別真大!

她腦子裡突然浮現出司徒南那雙冷峻的眼神,子良好像說過稅警團查扣青幫鴉片跟他也有關係。

宋慶齡不知道致公黨是經過司徒南和美華的改造,早已超越江湖幫派這低等程度。什麼洪門、青幫那一套,司徒南看不上眼,覺得無非就是一群古惑仔,混來混去都是流氓!

鄧同志聽宋慶齡提及到致公黨和美華公司,雖沒聽到什麼內幕,隱隱也有些領悟,如果致公黨繼續洪門那套幫派傳統,哪有今日的成就?

美華才是背後的黑手。致公黨搭上美華財團而蛻變,這和自己這些人旅法學習因而接觸到共產黨而蛻變,有相似的味道。當然自己這些在法國做豆腐乳的工人回國後日子過得清苦,不像致公黨那些傢伙財大氣粗。

如今在國內,美華的強大眾人皆知,銀行、鐵路等大批工礦業都被美華公司控制著,政客、資本家、無數工人都深受美華的印象,如何不讓人忌憚?

「看來美華的確是個神秘而強大的財團,他們通過致公黨控制政府,擁有種種特權,實際壟斷了國內工礦業。美華公司的霸道,致公黨的專制,他們是一丘之貉,他們同時交好外國財團,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剝削國內百姓,這種的敵人很危險。」

伍豪評價道,臉上的微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嚴肅。宋慶齡和鄧同志跟著點了點頭,根據組織的理論,美華這種反動財團正是他們的死敵。

「當然了,美華財團帶來國內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國內工人數量也在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增長著,組織也日益發展。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

伍豪接著微微一笑道,他的微笑很是自信,片言隻語之間,就把剛剛有些嚴肅的氣氛扭轉過來了,體現了他的說話藝術,和對氣氛的掌控。

宋慶齡點了點頭,贊同伍豪的話。看了看伍豪一眼,這個男子真的很有魅力啊!

心裡嘆了口氣:「原來財團是我的敵人啊,如果當年先生有財團支持就好了,如果國民黨得勢,能做的也是目前致公黨推行的這一套政策,而且未必就能做到這種程度。可惜那幫粵商、還有江浙財團……」

想到這,她心情有些複雜,因為她既是國民黨員也是共黨員,有些東西讓她留戀,同時也很佩服伍豪這樣的信仰戰士,願意和他們往來。對了,還有家庭,如今不同往日的宋家——子文他們也是敵人么?是吧?大概是!

伍豪似乎從宋慶齡眼神里感覺到一些東西,這個女人身份太複雜了,從北方回來,身份也不宜公開,不過到哪兒,都會有人賣她的面子。

見她不說話,也沒問,正如他剛才所說的那樣,目前致公黨只是赤黨潛在的對手,雙方還沒到撕破臉的地步,於是話鋒一轉,轉而問道:「夫人北上考察蘇聯,收穫如何?」

這個問題引起了宋慶齡的興趣。

「大開眼界,我真是受益良多,從來沒想到那裡居然是一個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剝削的社會,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天地……雖然它目前有些困難。」

宋慶齡興奮道,想到共產主義和三民主義結合在一起,那肯定是中國的未來,她臉上浮起一絲紅光,用肯定的語氣道,「只要堅定不移地走「聯俄聯共輔助農工」道路走下去,三民主義就會實現。」

伍豪似乎被宋慶齡的樂觀感染了,微笑著點點頭,很是認同宋慶齡的話。

這位孫夫人看來還是值得信任的。

在國民黨內她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她又是宋家的人,無論局勢如何變,她都是天然的難得的盟友。

「是啊,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我們要向蘇聯學習,英特納雄奈爾一定會實現的。」鄧同志點頭道。

「夫人以後要注意身份保密,免得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伍豪叮囑了一句,顯示他縝密謹慎的姓格。

宋慶齡突然想起第一次見面和司徒南的不歡而散,聯想到宋家乃至致公黨對組織的敵視,一旦自己加入某黨的身份暴露,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至少在宋家是這樣,便點點頭,把伍豪的提醒聽了進去。身份,還是不公開好。

三人探討形勢,從上海說到了全國,相談甚歡。

「我對武漢政權看法有些複雜,一方面他們具有鼓勵工商,發展工業,在外交方面有些強硬的表示,表現出一定的革命姓,但同時也看到他們受英美資本財團控制,骨子裡是剝削壓榨老百姓的反動勢力,具有很高的欺騙姓,一般人容易受蒙蔽,對之產生好感。」

伍豪道。

「為了改善蘇聯的外部環境,我們仍有必要和武漢方面合作,希望夫人能促使武漢政府和蘇聯建交,這對我們事業有好處,對兩國也有好處。」

伍豪又道,看宋慶齡的眼神有些期待。

「我儘力吧!多年未見子文,到底能去到那步我也說不好。」宋慶齡雖沒打包票,卻點了點頭道。

「總不能連姐姐都不認了吧?說出去他宋總理的面子可沒了哦!」鄧同志詼諧一笑道,搖搖頭又補充了一句,很是肯定滴說「宋子文不是那樣的人。」

這話讓宋慶齡聽了舒服,微微一笑。

「對了,你還忘了宋家三小姐才是管外交的呢?」伍豪贊道。

「夫人一家可是一門豪傑。」鄧同志笑著點了點頭,樣子很是樂觀。

宋慶齡笑了笑,沒說什麼,也沒有生氣,心裡有那麼一絲不確定——蘇聯要和武漢政府建交?宋子文會同意嗎?

「對了,夫人,你認識一個叫司徒南的人嗎?」伍豪突然問道。

「啊?」

宋慶齡搖了搖頭,馬上又點了點頭,沒著急回答,反問道,「你也認識他?」

「在德國的時候有過一面之緣,當時他似乎就知道我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