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117章 初見楊永泰

樓下的宴會是熱鬧的。此刻,樓上司徒南的書房裡卻是另一種安靜。司徒南正饒有趣味地看著上海的新市長——楊永泰。

在自己熟悉的國民黨歷史上,楊永泰這傢伙很不簡單,作為老蔣的幕僚長,老蔣的很多政策都出自楊永泰的手筆。

比如對付蘇區赤軍的「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策略就非常狠辣,成效卓著,可謂老謀深算。

對付赤軍還是國內其他軍閥,老蔣得勢的背後都少不了楊永泰這個狗頭軍師出力!

有人甚至說,要不是楊永泰死得早,國民黨的歷史或許會改寫,國民黨最後未必會崩盤?

「金子總會發光的,但願我沒看錯他!」

司徒南心裡想道。

楊永泰心情頗不平靜,走進嘉道理花園的一刻起,他的心就就難以平靜,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為何被幕後的大老闆看重,得以當上上海市市長?

抬起頭,看了司徒南一眼,和很多美華系的幹部一樣,眼前的男子也很年輕,不過三十來歲,面容清秀斯文,看起來沒什麼王八之氣,稍稍特別的是長相有些西化,想到他有海外背景,楊永泰很容易想到「混血兒」一詞。

讓楊永泰驚艷的是,司徒南締造的美華奇蹟已經改變了中國的命運,武漢致公黨政府雖沒北上一舉統一全國,但所有人都知道,決定中國命運的肯定是武漢,而不是燕京!

「楊先生似乎有很多不解?」司徒南笑著問。

「為什麼是我?」

楊永泰問道。

是啊,照理說,上海市市長這樣的肥缺無論如何也落不到自己頭上?自己既不是宋子文的嫡系,和美華財團不熟,又沒做出什麼讓人驚艷的政績,只不過糾集了政學系的一幫政客,跑到武漢抱人家的大腿罷了。

影響力固然有,但還不至於讓人如此看重?更何況,自己還是這幾天才知道致公黨背後有隻黑手,一直隱藏不露的就是眼前這個叫司徒南的人?

楊永泰目光從司徒南的臉上划過,又落在一旁的宋美齡臉上。

除了司徒南,書房裡還有外交部長宋美齡,前任市長、軍情局的副局長王亞樵,稅警團總團長王庚,這三個人地位都不必楊永泰低。

這些人表情各異,作為主人,司徒南似笑非笑,眼神深邃,似乎隱藏著無數秘密——這是楊永泰的直覺!

宋美齡似乎對楊永泰有些興趣,不過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司徒南身上,似乎一點也不掩飾和司徒南親密關係。

而楊永泰的前任,王亞樵臉色冷峻,眼睛眯著,薄薄的眼睛後,用審視的目光打量著楊永泰,似乎想看看楊永泰這傢伙何德何能能接自己的班。

這傢伙是軍情局的人,是條毒蛇,千萬可不能得罪!

楊永泰暗暗告誡自己。

來上海前,他對王亞樵有所了解,王亞樵雖卸了上海市長,但一點也沒有失勢,反而自己要想儘快掌握上海,還離不開王亞樵的支持。

稅警團總團長王庚無疑是其中分量最輕的,見楊永泰看過來,王庚友好地笑了笑。

他對楊永泰的態度要平和些,不像前面的幾位需要楊永泰仰視。

稅警團背後是財政部,王庚從張作霖手下一個小小的警察廳長南下一躍成為稅警團總團長,顯然背後也有來頭,這樣的人也要楊永泰交好才行。

這些來頭不凡的人中,最重要的還是司徒南,儘管司徒南身上沒有咄咄逼人的氣息,但說話是最有分量的,他說話時,連宋美齡、王亞樵等人也很少插嘴。

楊永泰的目光又回到司徒南臉上,他在等司徒南的解釋,為什麼會看重自己呢?

「有人說楊先生有卧龍之才,所以我向子文推薦了你。如今見楊先生天庭飽滿,是多智之人。上海華洋雜居,情況複雜,楊先生的才智應該能用得上。」

司徒南淡淡一笑,好像是在解釋。

這解釋似乎有敷衍的味道,楊永泰卻不好繼續追問,他不知道是誰向司徒南推薦了自己,很想問是誰那麼好心把自己推薦出去的?

想到這,楊永泰的目光忍不住落在王亞樵冷峻的臉上,王亞樵是個特務頭子,自己的底細估計早被他查得一清二楚了吧?

楊永泰隱約想出了答案。

「卧龍之才?怎麼沒聽說過?」宋美齡有些驚訝地看了楊永泰一眼,沒想到司徒南對這個傢伙的評價那麼高,於是疑惑的目光又落到司徒南臉上。

司徒南微微攤開手,似乎無奈地聳聳肩,一點沒有解釋的意思。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司徒南的確很難解釋,為什麼他從來不認識楊永泰,卻一口咬定楊永泰有本事,並且信任楊永泰,有時候只好用半是開玩笑的方式回答別人的疑問。

「大上海的計畫,楊先生應該知道了吧?」司徒南又問道。

「是的。因為身負重任,我有些惶恐。」楊永泰凝重道,臉色卻是堅定。

「呵呵,惶恐大可不必,做事但求儘力,問心無愧就好了。」

司徒南淡淡一笑,鼓勵地看了楊永泰一眼,「楊市長,大上海建設計畫和寶山新港工程就靠你多多費心了。」

「沒錯。我也希望楊市長大膽作為,不辜負黨中央和總理對你的信任。」

宋美齡叮囑道,相比於司徒南,她的語氣更公式化些。

「卑職一定聆聽宋部長的教誨。」

楊永泰忙不迭點頭道,態度很是恭敬,如果能搭上眼前這個中國最有權勢的女人,他的前途也無可限量了。

相比於神秘的司徒南,楊永泰了解的不多,只知道對方美華財團的幕後老闆,在致公黨內人脈很深,要不是帶著宋子文的囑咐來到上海,他還不知道有這樣一個人呢。

司徒南的出現,多少顛覆楊永泰對國內政壇的認識,從迷霧重重的美華財團露出的一些信息看,這個財團對致公黨政策有超乎想像影響力。

如果把美華的影響力放大到全國範圍,楊永泰感覺到商人階層的力量正迅速崛起,正改變中國的傳統,多少印證了梁啟超說的「千年以來前所未有的變局」。

悄悄看了看司徒南,這樣一個念頭很自然地閃現在楊永泰的腦海里。

又聽到司徒南道:「楊市長上任的第一件事可能有點奇特,最近美華基金會和海南鶯歌海鹽場實施加碘鹽計畫,要在上海、武漢、廣州三地收集百姓的尿液樣品,得到平均數據後,鹽場就會生產加碘鹽,向全國推廣。」

楊永泰臉色一囧,沒想到自己新科市長上台第一件是竟然是「收尿」?」

「該死的鶯歌海鹽場!」楊永泰心裡吐槽了一句,他是廣東茂名人,鶯歌海鹽場在海南,隔海相望,楊永泰自然知道鶯歌海鹽場,南方關稅同盟區一半以上的鹽就產自鶯歌海鹽場。

司徒南開了口,楊永泰無法拒絕鶯歌海鹽場的加碘鹽計畫。

「這是件好事,加碘鹽能預防一些疾病,在歐美各國已經是成例多年了。」

宋美齡道,適時顯示她的博聞,宋女士的形象一向都是親民的,在民生方面的當然有所關心。

只是她看楊永泰的眼神似乎有些調笑的意思?

一旁的王亞樵和王庚都不做聲,心裡暗笑——新市長一上台就著急收尿,肯定讓上海市民一個驚喜!

司徒南一點沒有調笑的意思,反而有些重視,在他心裡,鹽務和茶葉同樣重要,在經濟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畢竟在民國,鹽挺不便宜的,不像百年後那樣一塊五一包隨處可買。

美華投入巨資開發鶯歌海鹽場幾年後,現在邁入高回報期,每年從中獲得三四千萬元的收益,這不得不引起司徒南的重視。

「美華實驗室最近還研製出味精,打破了日本味之素壟斷中國人的廚房,張嘉璈家裡好像開醬園的吧?找個機會和他們談談!」

司徒南心裡想道。

「王庚,聽說昨天你扣了青幫的船,杜月笙沒找你麻煩?」司徒南轉過頭又問王庚。

「我巴不得他來找我麻煩呢?我們不進入租界,法國人也奈何不了我們。」

王庚有些得意道。在他的策划下,稅警團出動水警隊,在吳淞口查扣了青幫的一艘鴉片船。這會估計杜月笙等人都在罵娘了。

「那就好,繼續保持。」司徒南鼓勵道。

「還得注意日本人的動向。上海的日本鴉片商人也不少,他們最是麻煩,最近從台灣過來的鴉片也不少。」一直默不作聲的王亞樵出言提醒,說到日本人,他眉頭皺了一下,似乎感覺到為難。

「是啊,日本人最麻煩!陰險又不講道理。我看有必要加強在福建的軍事力量,把空軍和潛艇調一部分到福建去。嗯,還有稅警團,緝私隊也要動一動!」

「福建的緝私隊就不要期望了,那些傢伙不參與鴉片運輸就不錯了。」王亞樵冷冷一笑道,撇了撇嘴,似乎很是不屑。

福建海軍的那幫人從北洋過來,得不到武漢政府的信任,所以海軍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