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92章 期待見面

「鐵路股權談判可以慢慢談,今天還有個重要的事要談,根據美華礦業要和浙贛鐵路公司簽訂長期貨物合同,辛苦了好幾年,我們內地的煤炭要來上海了,希望鐵路公司做好準備。」劉鴻生嚴肅道。

「好。」張靜江一口氣答應,這是早已商量好的事,雙方早已簽訂長期的運輸合同,無論美華是否入主浙贛鐵路公司,美華礦業都是浙贛鐵路公司最大最重要的客戶。

「那就多謝張老大力支持了。」劉鴻生笑了。

「哪裡話。我們也期待美華礦業上海打個漂亮仗,改變洋人把持煤炭供應的局面。」張靜江道。

浙贛鐵路公司和美華礦業公司最大的合作是煤炭運輸,浙贛鐵路公司剛竣工,資金短缺,一身債務,不由得他不重視美華礦業。保持和美華財團的良好關係,贏得長期大宗的貨物運輸合同,對新生的浙贛鐵路公司有重要的意義。

「哎呦,上海賣煤炭的洋行好日子不長了。」

虞恰卿道,又笑著建議道,「也難為你們千里迢迢把萍鄉的煤炭運到上海來,要我說何必捨近求遠,淮南不也有豐富的煤嗎?」

萍鄉煤礦並不太依賴浙贛鐵路,煤炭主要是走粵漢鐵路北上到漢陽鐵廠。

隨著長江航道的疏浚,未來萍鄉煤礦也會選擇成本更低的航運,沿長江南下,搶佔長江下游的煤炭市場。

美華財團事實上正在大力開拓長江航道,發展造船業,不過,劉鴻生從來不會忽視浙贛鐵路,控制這條交通命脈相當於控制江浙地區的經濟命脈。

聽虞恰卿提到淮南,劉鴻生沒有驚訝,真正的有識之士都會看到開發淮南煤炭的迫切姓,虞恰卿、張靜江等人自然也不例外。

劉鴻生點點頭,認同道:「沒錯,淮煤正是萍鄉煤礦後美華礦業的重點建設項目,幾年前我們就開始著手準備淮南鐵路,如今鐵路工程的準備工作都差不多好了,不日後將破圖動工。」

劉鴻生不掩飾美華礦業的野心,不惜從遙遠的萍鄉把煤炭運到上海,就是要搶奪上海的煤炭市場。

除了鐵路,美華礦業還聯手美華系其他企業投入巨資拓展南京港,比如興建國內最大的煤炭碼頭。

「淮南鐵路啊!……還以為只是傳聞,沒想到是真的。」

張靜江又吃驚了,心想:原來這才是美華礦業的大手筆。

「我也沒想到你們動作那麼快,還以為你們要等滬漢鐵路竣工再動手呢。」虞恰卿嘆道。

相比於浙贛線,由美華財團和武漢政府投資的滬漢鐵路,從武漢出發,沿途經過合肥、南京,再到上海,投資規模更大,影響力也更為重要。淮南鐵路就是屬於滬漢鐵路的一條重要分支。

「原本我沒想那麼快就上馬,正好浙贛鐵路竣工,我們可以抽調這部分人力投入到淮南鐵路。」

劉鴻生解釋道。臉上一抹笑意,浙贛鐵路竣工,收穫的不僅是鐵路,也包括一批寶貴的工程師和熟練工人,而這批人正好可以投入到淮南鐵路工程中。

浙贛鐵路公司雖然是鐵路的投資公司,而承建鐵路工程的主力是政府主導的建設兵團,浙贛鐵路公司對建設兵團並沒有多少影響力。劉鴻生這樣說,只是和張靜江打聲招呼而已。

張靜江略略一想就知道了劉鴻生心裡的想法,既然浙贛鐵路能順利竣工,那麼淮南鐵路也沒道理修不成的,心裡感激美華對浙贛鐵路的資金技術支持至於,也不得不感嘆美華財團的魄力,笑著打趣道:「等淮煤出來,估計全上海的煤炭市場都讓你們美華礦業控制。」

劉鴻生笑而不語。除了長江南岸的浙贛鐵路,長江北岸的淮南鐵路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單論煤炭一項,劉鴻生充滿信心,美華礦業控制了華南、華中、西南地區的煤炭市場後,焉能甘心讓外資洋行享受華東煤炭市場?

「你們煞費苦心地修鐵路,挖煤,上海的市場怕是遠遠不能消化美華礦業的產量吧?」過了一會,張靜江又問道。

「當然不止上海。美華礦業要為長江下游地區工業化提供足夠的能源,開發規模之大,外人是難以想像的。

淮南是我們目前開發的重點項目,預計在政府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內,目標產量要達到2000萬噸每年。」

劉鴻生又補充了一句,「當然,這只是淮煤,具體做到哪一步,還不好說。」

「這不可能,你說笑的吧?」

虞恰卿一臉不信。以上海目前的工業規模,就算算上附近的南京、杭州、蘇州等城市,根本消化不了每年2000萬噸煤。」

張靜江看著劉鴻生,等著他的下文。

「如果我說是用來發電的呢?」劉鴻生道,「美華計畫建立幾家大型火力發電廠,2000萬噸煤聽起來很多,不過作為長江下游的能源供應,估計也是很勉強的。

「哦,你們要建發電廠啊?」

張靜江和虞恰卿一下子明白了,照劉鴻生的說法,2000萬噸煤主要用作發電,那得建多大的電廠啊?

然而,目前上海工業遠遠消化不了這麼多的電力?那意味著……

他們震驚了!微微張開的嘴巴一時合不上,臉上呈現出懷疑、驚訝、興奮等表情。

劉鴻生享受地看著面前兩人的表情,心想:加入美華的十來年間,從前在上海和自己地位平等的這些人不知不覺中早已被自己遠遠地超越,自己的眼光早已脫離上海,更多地從國家發展戰略來經營美華礦業了。

「不了解美華的人聽到這樣的計畫自然會吃驚,不過浙贛鐵路也好,淮南鐵路也好,都是政府第一個五年計畫的一部分。

美華在這方面致公黨政府默契配合多年了,比如武漢正在建設的大工業區,或者遠一點的,在南華的新唐山工業區,裡面的工廠就淘汰老式的蒸氣動力,改用更先進的電動力,效率會成倍提高,總不是什麼天方夜譚……」

劉鴻生有種不吐不快的衝動,他平淡的語氣在張靜江他們聽來卻如雷轟頂,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同時他們也意識到強大的商機,無論是進一步開發浙贛線沿線的礦場資源,還是參與美華的淮煤項目,都值得他們再「拼」一把。

「其實我們很垂涎北方的資源的,特別是華北的煤鐵資源,也做了不少努力,有些成果,不過北方終究不是我們的地盤,做起事來阻力頗多,不如在南方深耕細作,把基礎打牢再說。這樣我們雙方就有很多合作機會,張老你說是不是?」劉鴻生問張靜江。

張靜江點點頭,慢慢地從剛才震驚中恢複過來了,劉鴻生向自己透露美華的戰略發展方向,無疑伸出了橄欖枝,對江浙財團來說將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通過參與美華財團主導的工業建設項目,浙江財團能從輕工業、金融業邁進鋼鐵、能源、運輸等基礎領域。

這恰恰是民族資本最渴望和欠缺的,沒理由不動心。

「看來他們要吃定浙贛鐵路了,又怕吃相難看,準備在淮煤項目上對自己有所補償?這應該是美華的意圖吧?不然劉鴻生會向自己提起淮煤?」

張靜江反應很快,一下子就想到目前浙贛鐵路公司面臨著美華的吞併的危險局面,臉上籠罩起淡淡的憂愁。

讓他有些鬧心的是,美華沒有明確的態度。很明顯,浙贛鐵路的主導權,是橫在雙方深入合作面前亟需解決的結點。

成為美華財團的盟友固然能讓江浙財團獲得長足的發展,只是白白讓出鐵路公司,張靜江等人心裡不甘心。

劉鴻生不知道張靜江的想法,還不知道對方想得那麼遠,見張靜江臉色有些為難,關心道:「張老有何為難?」

張靜江看了看劉鴻生,見他臉色淡然,猶豫了一下,覺得還是說清楚好,於是便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張老是個明白人啊,浙贛線原本就和粵漢鐵路有割不斷的聯繫,浙贛線和粵漢鐵路湖南段連接起來,成為橫穿南方的大動脈,重要姓不言而喻。浙贛線併入南方鐵路網,實現鐵路聯營,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足足讓中國鐵路里程增加盡千公里,是個了不起的成就,足以載入史冊。」

劉鴻生贊道,說得張靜江和虞恰卿他們臉有榮光。

美華財團和武漢政府合作,苦心建設南方鐵路網,所付出的努力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接著又安慰張靜江,「我明白你們的擔心,現在不好保證什麼。建議張老和美華的大股東談談,說不準會有讓人驚喜的結果呢?」

「嗯?」

張靜江眼裡閃過一絲精芒,心裡一動,劉鴻生連續提及美華內部高層,順口道,「莫非你說的大股東背後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秘密談不上,只是碰巧來到上海,他想和張老你們見見面。」

劉鴻生呵呵一笑,突然把臉湊近張靜江,語氣嚴肅起來,「待會可能他會來,張老應該歡迎這位重要的貴賓吧?」

重要貴賓?多重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