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56章 北伐(四)北京政變

廣州政府毅然出兵北伐,成為時下最熱點的話題,大報小報紛紛轉載《北伐宣言》,一時洛陽紙貴。

在昏暗的時代,廣州政府不僅把矛頭指向北洋政府,還對列強放出強硬的信號,無疑是大快人心,激起無數人的義憤,贏得好名聲,造成席捲全國的聲勢。

消息傳到上海,外灘的外國人不得不稍稍收斂他們的傲慢,各國公使頻繁聯繫,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他們心思複雜,隱隱有些忌憚。

寧為太平犬,莫做亂世人!

對於有隻角逐天下的人來說,亂世恰恰是他們施展手段的舞台。

奉軍的指揮部里,張作霖的心情不錯,連日來繃緊的臉終於有了些笑意。

形勢對他們有利,現在奉軍突破了長城防線,攻陷赤峰,交戰到了白熱化程度,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士兵被炮火吞噬,但雙方都得咬牙堅持。

相比第一次直奉大戰奉軍兵敗如山倒的情況,捲土重來的奉軍表現極為頑強,戰鬥力的確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如果沒有發生轉折的話,奉軍可能無功而返,畢竟吳佩孚是塊難啃的骨頭。

「媽的巴子,廣州那些人倒是弄出了不小聲勢!20萬大軍啊!吳佩孚應該很頭疼吧!」

張作霖冷笑道,隨即命令部隊加緊進攻——勝利已經不遠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張作霖的興奮正好跟吳佩孚的鬱悶。

直軍,中軍大營,吳佩孚手裡捏著從南方傳來的電報,一言不發,英武的臉繃緊,眉頭緊鎖,陰沉得快要滴水。

他剛視察完陣地,回到指揮部,散發出淡淡的硝煙味道,接到廣州出兵消息,馬上趕回指揮部。事關重大,他不得不重視。

吳佩孚沉著應對,儘管臉色陰沉,但一點也沒慌亂,下令道:「電令蕭耀南,堅守防線,武漢絕對不容有失!」

蕭耀南是吳佩孚手下大將,身經百戰,吳佩孚北上作戰的時候,特意留下蕭耀南節制湖南、湖北的十多萬直系軍隊,就是提防兩廣北伐。

「另外,電令馮玉祥加快北上,逾期不到,軍法處治!」

吳佩孚殺氣騰騰道,開戰以來,馮玉祥的軍隊一直在磨洋工,窩在後方不肯輕易挪窩,對此吳佩孚極為不滿,馮玉祥雖然同屬於直軍系統,但自成一體,要處治他恐不易,只能秋後算賬了。非常時刻,吳佩孚要把馮玉祥這顆定時炸彈調開,萬一對方發難,吳佩孚的後路就斷了。

想到這裡,吳佩孚繼續命令道:「令總統府加強北京監控,防止叛亂分子生事。同時也把這份電報發給北京警備司令孫岳。」

吳佩孚真不愧是一代名將,有條不紊地下達命令,副官不敢怠慢,立即把電報發出去。

副官出去後,吳佩孚冷靜下來,心想:事態緊急,不能再和奉軍托下去了,要一舉打垮他們,好抽出手來,對付北伐革命軍。

這幾年,吳佩孚沒少從美華公司購買武器物資,兩廣軍工業發展著有成效,吳佩孚豈能不察覺,只是所圖甚大,北洋內部、外部都是都是敵人,沒把他們一個個打趴下之前,吳佩孚沒有精力南下,因此只能在心裡暗暗防備。

兩廣是大敵,他們有充足的資金,有成熟的政府系統,而這兩樣恰恰是吳佩孚缺少的,畢竟他只是將軍,有很多問題是不能靠打仗解決的,比如老大曹錕就成了他的拖累。

曹錕公開賄賂選舉,視國法無物,在天下人面前丟進臉面,北京政府大失民意,政權的權威降低到最低點。

這不僅造成直系軍隊士氣低落,軍中將領不滿,同時也讓對手更理直氣壯。

吳佩孚有種跟時間賽跑的感覺,心裡升起一絲疲憊,事態發展不如人意,只能咬牙堅持下去了。

下午,吳佩孚召集張福來、彭壽莘等悍將開會,組織軍隊反攻。

「……危急存亡關頭,我們不能再留後手了,各部集中兵力,準備決死反攻!」吳佩孚堅決道。

張福來、彭壽莘等將領都是吳佩孚嫡系,從北洋三師跟著吳佩孚一路殺過來,不用吳佩孚督促他們就生起決死之心。

接下來的幾天里,吳佩孚陣前督戰,直軍拚死反撲,噴發的能量讓奉軍上下忌憚不已,不敢怠慢。

吳佩孚的命令傳到古北口馮玉祥處,馮玉祥撇嘴冷笑:「吳佩孚頂不住了,他現在已經無暇顧及我們了,就讓他跟奉軍死磕吧!」

馮玉祥在電報里客氣地敷衍幾句後再也沒有任何回應,暗地裡已經發生驚人的變化,麾下的軍隊開始掉轉槍口,準備殺回北京。

陰謀或者大事即將來臨的時刻是難熬的,時間好像被一點一點地放慢,一種凝重的壓力撲面而來。

馮玉祥著急地等待北京方面的回應,表面上卻要裝出信心十足的樣子,一名軍官拿著電報,興沖沖地闖進來。

「大帥,好消息,孫岳將駐守大名的軍隊調到北京南苑了,我軍返回北京一路暢通了!」

馮玉祥馬上從椅子上騰起來,奪過電報一看,身體興奮得微微顫抖:「真是天助我也!」

「曹錕無道,吳佩孚助紂為虐,國家不能落入這些人手裡,現在正是我軍奮起,拯救國家的時刻。命令鹿鍾麟部立刻返回北京,聯合孫岳將軍控制北京。」

10月19日,前線直軍正合奉軍死磕的時候,飽受吳佩孚擠兌的馮玉祥部倒戈北京,此前奉命監視馮玉祥部的胡景翼部,和助手北京的孫岳部聯合起來,裡應外合,輕易控制北京。

總統府被包圍,曹錕被軟禁,結束小丑般的總統生涯。

孫岳走進總統府,面見老上司曹錕,幾天不見,從風光無數的總統淪為階下囚,如同從天上掉到地獄,曹錕蒼老了幾歲,見到孫岳不禁怨恨,還有疑惑——「曹某待你不薄,多次在逆境中提拔你,還把北京城交給你,你就是這樣對待我的!為何?」

「老帥對我,我感激不盡,但這是私恩,不能抵消我對你的所作所為的不滿,那是大義,我問心無愧。

如果吳佩孚再勝一場的話,別說他不容我,就是老帥你也容不下了吧?功高震主啊!」

孫岳坦然道。

吳佩孚在北洋獨樹一幟,跟諸多北洋老人關係不和,孫岳就是其中之一,實際上直系分為曹錕的保定系和吳佩孚的洛陽系,曹吳兩人關係好,並不代表兩派之間的利益糾紛。

曹錕死死地盯著曾經信任無比的將領,對方的眼神坦蕩,一點也沒有避讓,更沒有愧疚。

良久,曹錕一臉死灰,長嘆中夾帶無窮的悔恨:「唉。他看在我的面子上沒把你調走!我對不起子玉啊……」

23日,馮玉祥、胡景翼、孫岳等人,聯名發出了呼籲和平的漾電,發動「北京政變」。

25日,馮玉祥等人在北京北苑舉行會議,決定組織中華民國國民軍,推馮玉祥為總司令兼第1軍軍長,胡、孫二人分任副總司令兼第2、第3兩軍軍長。

據說,馮玉祥看紫禁城的小皇帝非常不順眼,準備要給溥儀一點顏色看看。

消息從北京傳出,中國政壇大地震,就連南方火熱朝天的北伐戰事幾乎不為輿論關注。

最震驚的莫過於吳佩孚了,早在前一天,吳佩孚受到後方發來的電報,駐守保定的16旅旅長,曹錕侄子曹世傑發來電報,所部被不明軍隊包圍,和北京的聯繫中斷。

吳佩孚意識不妙,頓感事態嚴峻,拚命聯繫後方,可惜發去的電報如石沉大海。

次日凌晨四點,吳佩孚還在夢中的時候,電報主任臉色慘白地闖進他的帳篷。

「反了,馮玉祥他們造反了。」電報主任顫抖的聲音像子彈一樣穿過吳佩孚的腦袋,他拿著電報,一時天旋地轉,不敢相信是真的。

「國家建軍,願為禦侮,自相殘殺,中外同羞……抗爭愈烈,元氣愈傷,執政者苟有天良,應促進和平,與民生息……玉祥等午夜彷徨,欲哭無淚,受良心之驅使,做彌戰之主張,決意回師,聯合各部所屬另組中國民國,誓將為國為民效用……馮玉祥、胡景翼、孫岳等十六人等。」

嘭!

吳佩孚氣得猛擂桌子,咬牙切齒大罵:「馮——玉——祥!天殺的,真後悔當初怎麼沒殺你?!」

罵著罵著,一腳踹翻桌子,瓶瓶罐罐打碎一片。

就像一頭雄獅,猛地咆哮,心有不甘,老帥啊老帥,你慣出了一群白眼狼,他們要斷北洋的根啊!我辛苦打下的江山,全毀了……「媽的,我要千刀萬剮了那三個混蛋!」

吳佩孚抱怨一通後,當機立斷道,把軍隊交給張福來指揮,親自率軍回去救援北京。

不過,縱使他有天大的怨恨,都改變不了失敗的命運。

吳佩孚等人叛變的消息傳開了,前線的將士得知後路被斷,好不容易鼓起的士氣像皮球被戳穿一樣——盡泄,面對奉軍強大的攻勢,兵敗如山倒。

「媽的巴子,馮玉祥終於幹了一件好事,真是大快人心啊!二郎們,加把勁,很快我們就要進北京城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