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53章 北伐(一)

廣州南郊,一處偏僻的軍營,一場別看生面的軍事演習馬上就要上演,空氣中隱隱有種壓抑肅殺的味道。

古德里安走出指揮部,臉色刻板高挺的鼻樑,灰色的眼睛,兩鬢的金髮從帽檐下露出,類似的德國軍官在粵軍中並不罕見,身後的衛兵看著這位德國人將軍眼中帶著敬意。

在他們身後,一隻裝甲部隊整裝待發,包括100多輛坦克、裝甲車組成的裝甲兵,他們躍躍欲試,恨不能立刻摧毀對面的第一師第一旅。

第一師是粵軍王牌師,裝備精良,按照一戰時期的德國精銳陸軍師標準配置,堪稱國內一流,黃埔軍校畢業的軍官被大量分配其中。

四年來,黃埔軍校的年輕軍官一直接受德國教官的悉心教導,比起歷史上的那家黃埔軍校的學生還沒畢業就送到戰場做炮灰,他們的情況要好得多,受到的軍事教育更全面。

「未來的陸戰由裝甲力量決定!」

古德里安心裡想到。沒想到在萬里之外的中國,能有機會組建一支實驗性質的裝甲兵團,裡面的軍官由清一色黃埔軍校生擔任,他們都是古德里安專心挑選出來的。

作為這支裝甲力量的締造者,他自信中也生起幾分驕傲。

這時,天空中響起三發奪目的信號彈,演習開始了。

一時間戰場硝煙瀰漫,數十輛坦克在嶺南大地上向預設陣地發起衝鋒,而對面的工事里,粵軍第一旅的炮兵把大炮拉出來,一支支殺氣騰騰的炮管瞄準了預設陣地,場面異常震撼。

司徒南特意穿著一身軍服,手持望遠鏡,李宗仁、鄧鏗、司徒勇、白崇禧等人也站在山崗上觀看,這些將軍不像司徒南心情悠閑,舉著望遠鏡,神情嚴肅得多。

前世今生,司徒南還是第一次見到真正的裝甲兵團衝鋒,比起後世電影裡面看到的鐵甲洪流,眼前裝甲演習只是小兒科,不過身臨其境的感受要比好萊塢大片來得更深刻。

「這種科目在南華也有,裝甲兵指揮官素質不錯,沒有硬碰第一旅的陣地,而是選擇迂迴。」

司徒勇點點頭,評價道,這位在南華立下赫赫戰功的年輕將軍加入粵軍,即將在國內戰場上大展身手。他眼中精光閃爍,暗暗打算把這支裝甲兵划到麾下。

「第一師的表現也很頑強,他們的防禦工事建得很好,他們布置了大量的重火力,有炮兵配合,對付那些坦克應該不成問題。」

鄧鏗反駁道。

第一師是他一手訓練的,對這支一手打造出來的嫡系,他信心滿滿。

不過他不得不承認,在平地看見裝甲兵團衝鋒,那股氣勢的確讓人震撼。

「可惜他們的大炮碰上飛機,火力被壓制,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戰爭一旦落入被動就麻煩了。」

白崇禧的話引起司徒南的注意,回頭笑道:「白將軍對飛機有深刻的認識啊!」

「這沒什麼,我從南華回來的,參加過獨立戰爭,如果沒有壓倒性的空軍,我們不會輕易取勝的。」

白崇禧淡淡笑道,看著司徒南自信睿智的眼神,對於大量向南華提供飛機的大人物,他心裡充滿敬意。

在空軍建設方面,南華走在世界前列,同樣地,這種良好的影響力也蔓延到廣州,廣州方面,擁有的空軍實力比吳佩孚、張作霖等勢力加起來還多得多。

北伐軍對上國內軍隊,應該是牛刀殺雞!統一全國應該有望吧?

白崇禧心裡想道,默默地推演北伐作戰計畫,心思一下子飄到波瀾壯闊的北伐戰爭去了。

「哦?是他啊!」

司徒南小小驚訝道,沒想到大名鼎鼎的裝甲兵之父居然出現在廣州,心想道:有趣的蝴蝶效應!德國佬現在混得夠慘的。

在中國拼起一支龐大的裝甲兵是不現實的,不過眼前的簡陋版裝甲兵用來對付國內的軍閥應該效果不錯吧?

司徒南充滿信心,擴大地盤後,就可以把美國的工廠搬到國內,埋頭十年八年建設,通過威廉財團和美華財團大規模投資鋼鐵工業,相信能帶動中國工業快速發展,機槍大炮都會源源不絕地出現在未來的戰場上!

一定要扭轉那段苦逼的歷史!

司徒南豎起望遠鏡,若無其事,繼續觀看演習,只有他才知道眼前的良好局面是多麼來之不易!

不多時,戰場上已經分出勝負,坦克、裝甲車組成的裝甲兵團在空軍配合下,輕易地衝破鐵絲網戰壕構建的陣地,成功迂迴到敵方身後,粵軍第一旅極力抵抗,顯示出頑強作風,但終究落在下風。

「我早已告訴他們應該進攻再進攻,該死的,剛才那些笨蛋怎麼停下來。」

那位古德里安似乎對裝甲兵的表現有些不滿,臉上卻掩飾不住的興奮,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這位德國佬沒想到,在落後的中國,居然有計畫讓他實踐自己的裝甲兵理論。

這場戰鬥只是小規模的,對抗雙方都不是嚴謹的德國陸軍,麾下裝甲兵犯了不少錯誤,不過成功地驗證了裝甲力量的威力!

該死的,如果當初德國有這樣的裝甲師兩個,不,哪怕一個,德軍就把巴黎打下來了吧?

古德里安從一輛坦克上跳下來,臉上沾著一絲油污,汗水混雜著汽油的味道,黏糊糊的,廣州的秋天可沒什麼涼意,不過這位古板的軍人衣服整齊,一身將服扣得嚴實,顯示嚴謹的作風。

「你就是古德里安?」

回到指揮部,司徒南看著這位風塵僕僕,臉上帶著亢奮的德國佬,點點頭,贊道,「唔,果然是非常優秀的德國軍人!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德意志復興的希望!」

「謝謝!」

古德里安心裡有些感動,雖然不清楚司徒南的身份,這位英俊的青年身上的軍服沒有任何軍銜,但能出現在一群核心將領中,那股理所當然的氣勢,說明此人地位肯定很高。

一戰後,克虜伯等德國工業巨頭受到重創,不得不把視線轉移到南美以及新興的南華、兩廣市場。

雙方一拍即合,諸多中德合作項目進行順利,眼下的裝甲兵團實驗背後就有德國陸軍的關注。

演習過後,自然要進行總結,司徒南沒興趣參與下面的會議,鼓勵古德里安兩句就離開了。

「歐洲的戰爭、南華的戰爭還有剛才的演習都說明裝甲兵的威力,這是未來陸軍的發展方向。」

司徒勇繼續評價道,眼中閃出絲絲神采。可惜,南華的地形決定,未來國防發展向海軍空軍傾斜,裝甲兵團終究不是主要方向。

只有廣袤富饒的神州大地才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他義無反顧地離開南華,重返廣州,有南華政府和致公黨多位元老在背後支持,和軍中的南華歸來的軍官有著密切聯繫,迅速成為軍方三巨頭之一,地位僅次於鄧鏗、李宗仁兩位大佬。

這是一次成功的跳槽!當然,在南華國防軍中,還有很多的人渴望回到故土。對司徒勇而言,無論在南華還是國內,都有大好前途。

他了解致公黨在國內的戰略,清楚司徒南在幕後傾注了多少心血才創造出眼下大好的局面,一場波瀾壯闊的偉業擺在眼前,功名榮華等待志士奪取!

古德里安剛剛取得演習勝利,臉色有些得意,倒是對面臉色不大好看的第一旅的旅長蔡廷鍇有些不爽,坐在會議室里表情有些不忿,不過心裡倒是佩服那個刻板的德國佬。

四年來,廣州政府從德國引進德國軍事顧問,經受歐洲戰場戰火考驗的德國軍事顧問都是有本事的人,古德里安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德國佬用行動證明了德意志軍人的實力,贏得中國人的尊重。

「坦克雖好,就是太貴了!南方地形不適合這種鐵傢伙。」

鄧鏗搖搖頭,一臉可惜道,眼下粵軍中有個裝甲團,見司徒勇有擴成裝甲旅的意思,不由得婉拒。

一個不到5000人的裝甲旅的費用相當於粵軍第一師的費用,粵軍第一師差不多3萬人,人數比差不多一比六!

粵軍的師是德式大師編製,一師四旅一直屬炮團一直屬警衛團,加上後勤醫療等單位,滿編三萬人,貨真價實,不大折扣,比日本甲等師團編製還要強悍。如果有五六個粵軍第一師,足以在國內橫著走了!

「眼下不是擴編裝甲部隊的好時機,工廠生產有限,最主要的是我們的後勤壓力很大,怕跟不上。」

李宗仁皺著眉頭道,粵桂兩省的部隊擴張得厲害,已經超過了20萬,按照參謀部的布置,這20萬大軍每天都得消耗大量物資,因為規格要比國內的其他軍隊強一籌不止。

意識到口氣生硬,李宗仁又補充道:「不過北軍中應該沒人見識過裝甲部隊,我們可以把要求降低一點,比如用汽車改裝成裝甲車。」

「好吧!」司徒勇點點頭。把汽車改裝成裝甲車,條件雖然簡陋,不過考慮到對手更加不堪,在野戰中應該夠用了!

再說,陸軍師才是北伐作戰的主力,裝機部隊可能是點綴,沒有發揮重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