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37章 太平輪:富貴與貧賤

「周先生哪裡人?」

朱五樓好奇地看著面前的周天成,青年三十歲,皮膚有些黝黑,有種事業有成的自信,寧波話不太地道,聽口音應該是溫州一帶的。

「祖籍浙江溫州,不過家祖百年前到海外謀生了,我從小在日本長大,後來去了美國,到處闖蕩,算是小有成績,只是沒想到去年東京地震……」

周天成說到這裡,一陣黯然,似乎勾起傷心往事:他的父親周萬順可是日本溫州商會會長,在地震中,有上千名中國僑民不僅死於地震,更是死於日本暴民的毒手,周家的產業也在這場天災人禍喪失殆盡。

儘管周天成沒說下去,但朱五樓、陳果夫等人也從中感到悲戚,暗暗感嘆。

去年東京大地震,震驚全球,中國僑民遭受種種非人虐待在華人世界中廣為傳播,南洋以及致公黨控制的南方地區更是掀起一股反日浪潮。

在南華,日本人可是最讓人反感的對象,抵制日貨成為主流輿論,新唐山、棉蘭、泗水等華人人口占多數城市,大批的日本酒館、商店遭到破壞,日本人開的妓院更是成為眾人發泄的對象,短短一個月就有1萬名日本妓女被驅逐處境。

焦頭爛額的日本政府無暇顧及,直到後來失態幾乎失控,日本軍艦訪問南下訪問新加坡,事情才告一段落。

「國家興旺,匹夫有責。只是奈何形勢不如人意啊!」陳果夫嘆道。

「嗯。」周天成點點頭,臉色一凜,「我更相信事在人為。」暗暗握緊拳頭,眼中閃過一絲仇恨,馬上放鬆,臉上恢複了平靜。

地震後北洋政府以及大幫軍閥頭頭有閑心施捨他們的仁慈,積極救援日本,卻無心理會在海外遭難的華人同胞,已經讓周天成傷透心了,他這個「天朝棄民」決心加入南華,結束了國外的事業後,準備在南華再次創業。

不快的話題點到即止,朱五樓向周天成請教如何在南華投資,他是個有著豐富閱歷的老狐狸,雖然作風比較保守,思想有些僵化,但看人比較有一套,覺得這位周天成敢闖敢拼,又有豐富的海外經歷,應該是個不錯的合作夥伴。

「南華經濟發展飛速,就像一個大工地,人人講究效率,做生意非常方便,開工廠,開礦山,開農場是時下最流行的,把申請往商務部遞交,不用三天就批下來了。

這兩年,有錢的人都願意把錢投資到南華,很多都是上海廣州等地的士紳,也有北方的豪強,聽說還有滿清貴族呢。北方人一般喜歡買地,買房,有錢人幾千畝買下來,一點也眨眼,而南方人更熱衷開工廠,做生意。」

周天成介紹道,說起生意他就興奮起來,順便還給朱五樓他們分析各省的人在南華的特徵。

比如愛做生意的一般是廣東人,江浙人人數少些,一般做生意和從事教育,喜歡當兵的一般是山東人和廣西人。

還有福建人,內地省份的人,各有各自的特點,越是靠近沿海地區,思想開放的人,在南華越容易混得如魚得水,因為南華政府鼓勵和營造出良好的商業氛圍。

這些軼事雖不一定準確,經過周天成的口說出來,也饒有趣味。

聽到北方的滿清貴族都跑到南華投資,朱五樓動容了,感覺自己是不是太后知後覺了,應該早點到南華看看。

「北方的那些人和南洋華人不是死對頭嗎?怎麼?」

朱五樓疑惑道。南洋華人一直都是反清的大本營,怎麼——?

「都是老黃曆了,現在沒講究那麼多了。

現在國內的那一套在南華根本不一樣,這裡講究商業競爭,當官的不如經商的吃香,不瞞你說,南華有個笑話,政府其實是美華公司的管家。陳先生在上海美華銀行做過,你應該知道美華公司的事情的。」

周天成把頭轉向陳果夫,經過交談後才知道,陳果夫居然放棄了在上海的職位,心中暗暗為之可惜。

「嗯。美華職員規矩多,也有面子。同事們甚至開玩笑說,先有美華公司才有南華這個國家的。」

陳果夫點點頭。

「其實我也是美華的職員,不過不是在國內,而是新加坡。在那,我在也算說得上話,如果陳先生有興趣到馬來亞和印度支那發展的話,可以找我。」

周天成爽快地給了陳果夫自己的名片,上面寫著美華物產(新加坡)投資部經理。

「美華物產?」

陳果夫似乎在哪兒聽說過這個名字,一時想不起來了,但肯定這家公司不簡單。

「美華物產是美華系統的一個分支,經營的範圍很廣,涵蓋貿易、製造、技術、金融等等,幾乎什麼生意都做,不過我們一般直接經營,而是通過投資相關公司。

以前業務重點在廣州、香港,現在準備轉向馬來亞、暹羅和法屬印度支那。陳先生有在美華銀行工作的經驗,如果能加入我們,對我們是大有裨益的。

同時呢,銀行業也是我們的經營業務之一,不過不在南華本土,而是和當地華商合作。」

周天成說完微微一笑,他的任務就是利用華人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在南洋扶持華人資本,讓南洋的華人勢力統籌到美華財團來,完成美華銀行不方便出面做的事情。

陳果夫暗暗感激周天成的看重,旁邊岳父朱五樓鼓勵地看著他,他猶豫要不要答應周天成的時候,一個儀態莊重的老夫人在一個二十來歲的虎頭虎腦的青年人攙扶下過來。

「娘,這是上海的朱五樓老先生,他的女婿陳果夫先生。這是我娘,和我表弟周大福。」

周天成介紹道。

他母親范氏是浙江紹興人,據傳是陶朱公范蠡之後,去年地震後,周天成就把母親接會老家,這次又把她接到新加坡。

他的表弟周大福讀完商科後,也跟著周天成一起南下發展,周天成準備派他去緬甸開展珠寶生意。

老一輩比較念舊,朱五樓和范氏見面就嘮叨起來,期間還談到周天成頭疼的相親。他找了個借口,和陳果夫、周大福溜了出來,到船頭去看海景。

「看得出來,陳先生對此行應該有所安排了,我也不勉強你到新加坡。同船便是有緣。朱老先生要在南華投資銀行,我建議最好從小做起,這兩年,江浙一帶的人到南華也漸漸多了起來,特別是浙南溫州一帶的,他們可能沒有太多資本,不過敢打敢拼,如果對這些人進行資助,發放小額貸款,幫助他們做小生意,相信不用幾年他們就能站穩腳跟,肯定能給以豐厚的彙報。」

周天成抽了跟煙,作為溫州商人的後代,他對祖輩在異鄉打拚的辛苦深有體會,雖然他本人的人生軌跡和祖輩們大不相同。

短短几天相遇,他覺得陳果夫是那種謹慎的人,廉明的人,還打聽過陳果夫的經歷,陳果夫在兩年前投機上海證券,公司破產後,走投無路,已經吸取教訓,不再盲目投機性,這樣的人應該能勝任一家以小資產階級和農民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銀行的掌舵人。

「說得有道理。周先生為什麼不自己做呢?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做到的。」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陳果夫警惕地看著周天成,這傢伙好像很看好自己啊。

「我?」

周天成微微一笑,看著陳果夫有些戒備的樣子,心中大概明白對方的心思,這種事幾年前在他身上就發生過一次。

易地而處,一下子有個認識不深的人對周天成特別熱情,周天成自然也會有戒備心。

「我自然能做,但我太忙了,沒時間。所以就想找有個穩重、可靠的人合作。為那些條件艱苦的同鄉們提供一點幫助一直是我的願望。」

周天成感慨道,一臉真誠地看著陳果夫。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構想,我還準備找多幾家一起合作,晚上我帶你去見個人,或許你感興趣也不一定。」

周天成神秘一笑。

晚上的時候,陳果夫終於在船上見到了周天成口中神秘的合作夥伴,一個三四十歲,一臉富態的男人出現在他面前,饒有興趣地看著他。

「火柴大王劉鴻生?」朱五樓驚訝地出聲,態度變得有些討好起來。

江浙商人中,要說幾年前,最出名的肯定是開銀行的虞洽卿等銀行家,但現在最炙手可熱的卻是劉鴻生,他和宋家宋子良創辦的火柴廠從小小的蘇州河旁的小工廠起家,現在已經是能和瑞典、日本火柴企業並肩的火柴企業了,被人稱作火柴大王。

「呵呵!朱老過獎了。」劉鴻生謙虛道,熱情背後更多的是客套。對於上海經營錢莊的朱五樓,他是認識的,不過不深而已。他暗暗奇怪,為什麼周天成好像陳果夫他們很熟絡?

「劉先生應該當之無愧的煤炭大王才對!」

陳果夫沒想到能在船上見到劉鴻生,跟劉鴻生創辦的萍鄉礦業公司相比,北方最大的煤礦開灤煤礦現在也被萍鄉礦業公司控股,上海的煤炭有一半以上來自萍鄉礦業公司,小小火柴算得了什麼。

只是讓人奇怪的事,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