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輝煌 第36章 陳果夫南下

上海。

銀行職員是讓人羨慕的工作,體面而薪水不菲,多少青年都夢想著進入銀行工作。

如果是外資銀行,地位好像要更高一點,得到洋老闆的賞識,說不準能成為銀行大班,躋身上流社會。

美華銀行作為上海金融界的新貴,特別是兩年前的信交潮中,美華銀行名聲鵲起,兼并了上海的好幾家華資銀行、錢莊,他的母公司美華公司更是厲害,一舉吞下大生紗廠在內的華資紡織工廠,霸氣十足,讓人瞠目。

在很多人的眼中,這家發跡於南洋的華資銀行背後有著新近崛起的南華國家為後盾,實力能比肩於滙豐等老牌銀行,所以近年來留洋回來的或者本土的年輕人都渴望進入美華銀行這家國際巨頭工作。

陳果夫就是的一員,工作勤奮,態度踏實,贏得同事和上級的好感。最近他剛升職,從一名普通的銀行職員成為投資部的副主人。

副主任是最低級的幹部,算是有點權力,待遇也比上海的大多數白領要好,下班後,他提著公文包,西裝革履地走出美華銀行,朝新買的二手汽車走去。

那是一輛克萊斯勒牌汽車,陳果夫的上司升職後,便把這車轉手賣給陳果夫。據說是在南華組裝,再運到上海銷售,不過就這二手貨也花了陳果夫足足400南華元!

嗯,南華元也在上海灘的主要幾種貨幣之一,近年來越來越普遍了,是美華公司結算的貨幣。作為美華銀行的職員,陳果夫每個月都能領到不少南華元。

「兩年了,突然要離開真的有點捨不得!」

陳果夫回頭看了看佇立在頭頂傲氣凜然的美華銀行大廈,心中有些感慨,搖搖頭,鑽進車裡,發動汽車在別人羨慕中向浦東中學駛去。

回來的時候,車裡多了一位清秀的少年。

「陳叔,我們要到南華,你不騙我我?」

14歲的蔣經國興奮地看著陳果夫,這幾年,在上海一直都是這位世叔照顧蔣經國,而那位整天忙著幹事業的父親一直不知所終。

「怎麼?看你的樣子好像很樂意啊!」陳果夫轉頭寵溺地對身旁的少年笑道。細看之下,這少年面形方厚、額高嘴大,眼睛細長,有點蔣偉記的影子。

「那倒不是。只是最近班裡有同學父親去南華做生意,他們全家都搬走了,還寫信回來,說新唐山很好玩!」

蔣經國眼中閃過一絲嚮往,少年人總貪心新鮮自由,他也不例外,這幾年總呆在學校,要不就是會奉化老家,實在太悶了。

陳果夫看在眼裡,微微一笑:「你喜歡就好。我受到你父親的來信,他已經在南洋謀得不錯的職位,要把你接過去。」

「你辭職了?糊塗!」回到家,朱五樓聽到陳果夫要辭職,就像被踩著尾巴的貓一樣跳起來,一臉恨鐵不成鋼。

「下午我已經交辭呈了。蔣叔現在在南洋謀得比較重要的職位,他寫信讓我過去,我決定帶經國去一趟南華。上個月,我弟弟從美國回來,也到了南華,我順便去看看他。」

陳果夫耐心解釋道,蔣偉記催得緊,他沒時間考慮那麼多就先斬後奏,感覺有點對不起這位一直照顧自己的老丈人。

事實證明,兩年前的那場為革命炒股是行不通的,陳果夫和蔣偉記合辦的茂新公司不僅讓他們傾家蕩產,還欠了屁股債。

陳果夫破產後回到老丈人的小錢莊重新成為無趣的小職員,後來在老丈人的幫忙下,跳槽到美華銀行。

「要不,你老也一塊?上次你不是說,上海錢莊生意不好做,找機會去南洋看看嗎?」陳果夫唆使朱五樓道,一邊跟旁邊的妻子打眼色。

「是啊,爹。你不是說,五表叔家的六姑奶奶的侄子在南華髮展得很好,小小年紀就當上了老闆,家裡還有良田萬畝嗎?去散散心也好,反正不遠,來回也就半個月。」

陳果夫夫人朱明勸道,她是為賢良的妻子,在家裡很受敬重。

朱五樓有些意動,撫著長須,又問陳果夫道:「這麼說你那把叔混得不錯了?靠得住嗎?」

「要不是他太忙了,還想親自會上海一趟呢,對了,他還問候你老來著呢。你看看!」陳果夫把信交給老丈人。

「陳弟親啟……?兄此次出洋諸多波折,其中細節日後詳談。現已謀得一有利發展機遇,暫不能脫身北返,望弟速來,促膝詳談……另,南洋華人經濟發展甚好,朱老若在滬不順,可轉身南投,兄或能助一臂之力。」

朱五樓對蔣偉記的印象不算太好,因為其經常慫恿陳果夫,陳果夫不安分守己離不開蔣偉記的影響,不過卻知道蔣偉記是個有本事的人。

雖然蔣偉記在信中說得不是太清楚,但朱五樓大概猜到對方混得應該不錯,不然不好誇下海口。

「嗯!」朱五樓點點頭,笑道,「趁這把老骨頭還能動,也應該多出去見見世面。這幾年滬商全讓粵商比了下去,我們也去看看傳說中的南洋花花世界。」

朱五樓接著又給老朋友打電話,邀請他們一同去南華「旅遊」,接到他的邀請,上海的一些紳士財主也欣然嚮往。

「當家的,你說世叔在南華幹什麼來著?不會又是——我聽說南洋那裡的土人很兇惡的。」

臨床前,朱明悄悄問陳果夫,此行關係一家前途,她不得不擔心。

「兇惡?那倒不用擔心,你沒見江浙一帶的士紳都往南邊跑嗎?上海的碼頭,那些勞工一船一船地往南邊跑,就像歐洲人跑去阿美利堅差不多。」

陳果夫嗤笑道。

他在美華銀行工作,美華銀行不時的有職員被調去南華,也有不少職員從南華、廣州等地調到上海,跟那些人接觸多了,陳果夫對南華的了解要比普通人多。

「既然沒事,我就放心了。」跟所謂的升官發財相比,朱明不要求丈夫太多,只希望全家平平安安。

她的話引起陳果夫的思索,蔣偉記在黃金榮死後一度銷聲斂跡,陳果夫擔心不已,以為他遭遇不測了,後來接到蔣偉記從美國寄回來的信件,而後不久,蔣偉記又到了南華,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還得當面問當事人才行。

唉,有些可惜的是,好像要放棄當初的理想了,受孫中山控制的民團一直窩在福建山區,周圍強敵林立,嘗試幾次返回廣東,可惜沒有成功,只得跟福建的北洋勢力互相爭鬥,最後誰也奈何不了誰,只得苦苦盼望新的機會。

無論是和致公黨一體的南洋財團還是越來越受到美華財團滲透的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財團都日益疏離難成氣候的國民黨,經濟上國民黨陷入困頓,在平行空間依附國民黨的外圍勢力轉而他投,越來越多人才為致公黨所接納,在廣東,就連孫文的老鄉們也不支持他。

陳果夫心底一聲太息,慢慢地閉上眼睛。……

滴滴滴汽車來到碼頭,速度不得不降低下來,隨著擁擠的人流緩慢前行。

上海是亞洲最時髦的地方,碼頭就是上海對外交往的一個濃縮版的窗口,汽車、化妝品、香煙、電器等各種外國商品大量湧入上海,從內地輸往國外的茶葉、絲綢、礦產等農產品沿著長江、鐵路一路到達上海,再轉運到世界各地去。

組織這場大貿易的主要是各國大洋行,以及和他們有著緊密生意往來的中國商人,這從街道兩邊各式各樣的廣告牌就看得出來了。

從廣告牌上,南華製造的貨物在上海佔據了一定的市場,特別是橡膠製品,上海所有的雨傘、雨衣、膠鞋都是從南華進口的,此外香煙、小五金、布匹等也大量從南華輸入。

數目繁多的南華商品正在和日本、英國等國商品激烈競爭,大多數中國其實分不清那些商標上寫著漢字的貨物到底是南華生產的還是從珠三角的工廠提了個標籤直接運送過來的,不過他們還是願意購買這感覺親切的國貨。

陳果夫自然知道這其中的道理,為了避免關稅,減少沿途高額的厘金,珠三角的工廠大多走海運運到上海、天津等北方城市出售,不僅是交通問題,主要還是怕了沿途的各路軍閥剝削。

或許為了尋找一個穩定統一的市場,廣州政府在商人的壓力下也希望儘快統一國家。不過,這些現在這些因素都跟陳果夫無關,他小心地駕駛汽車,不時地回頭跟身後的老岳父說話。

「好多人啊!陳叔,你看,好多大輪船啊!」

副駕駛席上的蔣經國把臉貼在車窗外,一臉興奮地向外張望,心中充滿了對這次海上旅途的嚮往。

「呵呵!這不算什麼,國外的輪船更大呢?」

陳果夫笑著道。

「有多大?」

「幾萬噸吧!船駛到海上就像一座海上城市,什麼東西都有。」陳果夫解釋道。

汽車終於熬到了港區,在美華公司的碼頭,他們終於見到了要搭載的輪船,流暢的船體,長200多米,通體藍白色,佔了大半個美華一號碼頭。

船中間兩根發著金屬光澤的煙囪高高豎起,上面象徵南華的黃藍兩色旗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