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繁榮 第186章 利好消息

司徒南的擔心在羅伯斯看來沒有必要,羅伯斯公司最不缺的就是時間了,作為華爾街排名前幾的商行,羅伯斯公司完全有能力吃下這一億美元的股票,不需要其他大公司參與,也可以把雪佛龍石油股票賣給無數的美國投資者。

時間稍微長一點,但利潤肯定比賣給摩根商行這些實力相當的「大批發商」多。

作為股票發行商,羅伯斯證券公司從雪佛龍石油公司手中拿到97折,一轉手就是300萬美元利潤。

實際上,羅伯斯證券公司賣給別人的雪佛龍石油股票價格不止100美元/股,從中賺取的利潤遠遠比300萬美元要多。

羅伯斯肉緊的樣子一絲不漏地落在司徒南眼裡,他微笑著搖頭,心道:「這小子,一直等著自己的石油公司上市,不捨得輕易分一杯羹給別人。」

不過話說回來,雪佛龍石油公司的潛力擺在那裡,股價肯定不止120美元/股,摩根商行他們也可以說吃了現成的,角色跟羅伯斯公司差不多,從別人手裡買來股票,轉手賣給別人就行了。靠的就是充實的資金和強大的發行能力。

從羅伯斯公司批發股票再轉手的不止摩根商行,還有穆迪——惠譽公司。

穆迪——惠譽公司是做信用評估的,間接里也在做股票債券買賣。

拿著穆迪——惠譽公司的評估報告,拍了拍,司徒南有些得意:「真是給面子啊!雪佛龍石油的信用等級全為a,真好!」

廢話,自己開的公司能說壞話么?

羅伯斯白了司徒南一眼。

不僅雪佛龍石油公司,南華的鐵路債券在美國發行也非常順利,除了羅伯斯公司的強大發行能力,把南華鐵路計畫包裝得漂亮誘人,也離不開穆迪——惠譽公司的配合的給了全a信用評估。

經過評估公司的鑒定,無論是雪佛龍石油還是南華的鐵路債券,投資者心裡有了保證:他們迷信權威的判斷。

「對了,去年南華的那批鐵路債券銷售情況良好,環爪哇島鐵路工程資金有了著落。如果南華有意,羅伯斯公司可以承銷其他建設債券。」

羅伯斯提議道。

「不錯的想法。」司徒南點點頭,打算把這個問題反映給南華,能從美國人那裡借錢最好不過了,雖然大部分資金都流入美國企業的口袋,不過能換回南華需要的物資和設備也是值得的。

怕就怕到處被人封鎖,干點屁大的事也要自力更生。

南華市場幾乎對美國公司(大部分是威廉財團的企業)敞開,和美國的貿易關係良好,加上國內局勢穩定,適合投資,所以南華從國際市場上投資比較容易。

如果是蘇聯就不可能了,他們正被全世界封鎖。日本的口碑也不太好,因為缺乏資源,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就算重建東京也不太容易獲得國際資金。

「最好能像現在的德國和二戰中的蘇聯一樣,拿著美國人大筆援助,一翻臉一分錢也不用還了。

反倒是英國人比較慘,最後差點連內褲都被美國奸商剝削光。南華最好能從美國爭取長期的借款,越長越好,二戰一來,美國人需要南華頂住如本南下,到時候也自然不用還錢了。」

司徒南受羅伯斯啟發,一下子想得太多了,一點也沒有作為美國佬的覺悟。實際上美國貸給南華的錢不是也有部分從他的口袋裡出來的么?」……

「格達斯,公司情況怎麼樣?」司徒南把電話打到洛杉磯。

「一切很順利。紐約的情況我也知道了,我們的股票發行得很好。」電話里傳來格達斯興奮的聲音。

對於那些長期在西方石油公司分不到花紅的股東來說,選擇雪佛龍石油公司股份實在太明智了。

公司一上市他們就可以獲得相當於當初的投資幾十倍的回報,一下子什麼牢騷也沒有了。

「股市的事情先不說,還記得我跟你聽過原來雪佛龍石油公司的那片爛地嗎?」司徒南問道。

「當然!我正為此頭疼呢。」格達斯道。雪佛龍石油公司原本以為開出了一片豐產油田,結果沒想到只過了一段時間,產量就下降的厲害,貯量遠沒有此前預料的那樣多。

「聽著!專家的與預測是沒問題的,只是差了點小差錯。我找人重新勘探過,位置是沒錯的,儲量也沒錯,只是預測的那片油田應該還要往地下深幾百米。」

「真的?」電話那頭的聲音高亢了幾分,司徒南幾乎可以聽到話筒里傳來的急促的呼吸聲。

「你現在馬上組織人手,至少要往下鑽500米,不,一公里!」

司徒南肯定道。

他後來確實找人核對資料,覺得有戲。

石油勘探就像一場賭博,贏了一本萬利,輸了傾家蕩產,只有那些實力強大的石油公司才敢往裡面砸錢,大片面積地勘探,探井數量多,下鑽深度深,一般的個體商人如果鑽幾口探進依舊沒有湊效的話,馬上就果斷放棄了。

因為不清楚那片油田的情況,原來的雪佛龍石油公司不僅被西方石油公司收購,重組的時候,資產還大大縮水,便宜了司徒南。

「哦……」格達斯好像還有些疑問,畢竟這是一場新的冒險。他記得司徒南提過此事,但當時的口氣並不很有把握。

「一定要把石油找出來,這會讓我們的股價飆升!」司徒南不容置疑道,放下電話微微一笑。

這些年,石油勘探技術發展迅速,西方石油公司的普拉特實驗室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領先的技術,配合司徒南的靈感,西方石油公司幾乎無往不利。就連司徒南也不止一次暗嘆不知是上天對他太好,還是這金手指開得太容易了。

20年代的勘探開採技術沒有達到百年後的水平,所以很多時候明明根據地質報告,某處蘊含豐富石油,可是就是打不出來,實際上因為他們沒堅持或者沒能力再往下鑽十米或者100米。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開採商,西方石油公司在石油開採方面技術領先,被它控股的哈里伯頓油田服務公司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固井技術和開鑿技術,還有大名鼎鼎的休斯鑽頭也是他們生產的最好的鑽井設備。

司徒南知道這些人不會讓自己失望,他很有信心,私底下表示如果這次開採成功,他會通過一項百萬美元的研究項目——近海勘探和海上鑽井平台。

「少爺,海底也會有石油嗎?」何仙姑有些懷疑。從海里抽出石油在她看來是難以想像的。

「相比於一千幾百米深的探井,海面只是厚厚的地殼上鋪著一層薄薄的水層而已。海底的石油其實比陸地上豐富,我們遲早會走到哪一步的。」

司徒南笑著解釋道。

過了聖誕,華人的春節也近了。司徒南他們來到南華駐紐約領事館的時候,門口已經貼出了鮮紅的春聯,心裡一暖。

「看來今年要在這裡過節了,洛杉磯一時半會回不去了。」司徒南惋惜道,心裡想念遠在南華的吳曼麗和他們的兒子。

「少爺去哪裡,我也去哪裡,我陪你。」何仙姑一臉真誠地看著司徒南,眼波泛起一絲水霧,很是動情。

「嗯。我帶你進去蹭飯吃!」司徒南欣慰一笑,點點何仙姑凍紅的鼻子,雙雙走進南華領事館。

司徒南的到來讓駐美大使穆先明驚喜,沒想到除夕夜司徒南竟然來到府上。

「還想去東方文華酒店拜訪你呢。」穆先明熱情地握著司徒南的手笑道。

「剛從公司里出來,肚子餓了,便過來蹭飯了。」司徒南風趣一笑,讓他意外的是,飯局裡還有民國駐美大使施肇基以及他的家人,好不熱鬧。

飯後沒多久,寒暄一番,約定拜訪日子,施肇基一行人便走了。

司徒南不想太早回到酒店,儘管知道晚上美華公司紐約分公司也有熱鬧的慶祝活動,留了下來,有些事要跟穆先明交流一下。

「這樣挺好的。」看著施肇基的車子離開,司徒南笑道。

「嗯。中華一體,互相友好也是應該的。施先生是個資深的外交官,從他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穆先明笑道。

這兩年,在僑務事務上,南華駐美領事和民國駐美領事合作愉快,他和施肇基也談得來。其中的交情,從顧維鈞在美國的時候就接下了,現在顧維鈞做外交部長,雙方肯定有很多共同語言了。

「今天來,主要有個好消息告訴你,羅伯斯公司發行的南華鐵路債券很順利,華爾街投資者比較看好南華潛力,公司建議你們再接再厲。」司徒南笑道。

「太好了!我這就把消息發回去。」穆先明高興得直搓手,說著就要起草電報。

「等一下。」司徒南勸阻道,淡淡一笑,又問道:「聽說過道斯計畫嗎?」

「什麼?」穆先明有些疑惑地看著司徒南,他還沒聽說過什麼道斯計畫。

「道斯計畫是華爾街扶持德國經濟的一個重大戰略計畫,每年會提供數億美元給德國工商業,穩定德國經濟,讓德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