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繁榮 第171章 8月,寫在東京大地震前

在沒有富裕起來之前,南華想擁有強大海軍一點不現實。一支世界前茅的空軍和數量足夠的潛艇部隊可以保證南華不受侵略,再加上能保障南華商業海運航線通暢的驅逐艦隊(打海盜),足以滿足南華未來十年的發展需要了。

司徒南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把美國的戰列艦出售給南華,南華咬咬牙也能買下一兩艘戰艦,美國政府自然也願意把這些要拆解的戰艦轉給南華這個美國在西太平洋上的唯一盟友,增強美國在西太平洋上的影響力,只是南華受用得起么?

就算白送,承受維護這樣一艘大艦的代價也不是南華可以輕易做到的。況且把這樣的大型的水面戰艦拉回去,不是討英國人打么?

面對司徒美登熱切的目光,司徒南只能漠視。

「看來,我們只能用荷蘭人的破船將就了。」司徒美登自嘲道。

南華已經成功地把擊沉在巨港不遠處的荷蘭人的巡洋艦打撈起來了,修修補補估計能用上十年八年。

「叔,其實荷蘭人那兩艘艦挺好的,雖然老是老了點,還被我們打成破窟窿,但這樣的貨色用起來不心痛!

甲午那年,日本人還不是靠著幾艘破船把我們打得潰不成軍。海軍官兵素質才是最重要的!南華派人去英國學海軍是對的!英國人在這方面比較在行。」

司徒南點頭道。寧願花可以建一艘艦的錢訓練出一艘有戰鬥力的軍艦,也不願擁有兩艘漂亮的軍艦,上面養著一群不堪的孬兵孬將!

結束對美國一個月的訪問後,南華代表團的下一站就是東京。大部分華人都不喜歡日本人,但有些人非常願意和日本人合作,比如中國北方的軍閥,因為日本人比較捨得出錢出力。

南華對日關係不友好,也談不上敵對,只是出了保持基本的外交和經濟交流外,南華對日本的態度不積極而已。

日本也明白南華對他們的戒心,沒辦法,誰叫日本是西太平洋上海軍最強大的國家呢。

美國人離得太遠,英國人的版圖已經不能再擴大了,唯一能對南華動手的只有資源貧乏的日本了,而南華恰恰是資源最豐富的國家。

南華的橡膠、石油簡直讓日本人氣得罵老天不公,對南華妒忌極了,但不得不承認日本人在禮貌這方面,功夫做得很好。

南華代表團剛到舊金山的時候,日本的外交部已經發來邀請涵,這已經不是第一封了。

「這日本人真是熱情啊!又不是不去,面子上總得過去客套一番嘛。」

從弗朗西斯科造船廠回來,司徒美登拿著電報對司徒南有些不耐煩道。

類似黃種人共同扶持,東亞共榮的話,最近常在東京發來的電報里出現。對於日本人的邀請心裡總覺得有些滑膩。

「去看看也好。日本人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的,態度要認真點。他們在學習西方的時候,那種堅決的態度我很讚賞。」

司徒南笑道。南華的市場只會有限度地向日本開放,日本人想得到南華的橡膠、石油只能用錢或者機器購買,絕對不會讓日本企業在南華從事石油勘探開採業務的。

「還是那句話,日本是南華的死敵。我們可以對美國人、英國人甚至荷蘭人妥協,絕對不能對日本人掉以輕心。要防止日本人對南華的滲透,他們可能勾結那些爪哇土著作亂。」

司徒南告誡道。

在他前世,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可是把日本人當成解放者一樣看待,日資公司在東南亞可比華資公司待遇好多了。

平心而論,印尼等國和日本的關係友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南華取代荷蘭,成為印尼群島的統治者後,爪哇土著對荷蘭人的敵視自然地轉移到南華身上,而且會更加刻骨銘心。

「放心吧!我們那十幾萬建設兵團不是吃素了,十幾萬的退伍士兵在各地擔任基層官員,有什麼風吹草動,馬上就滅了他們。」

司徒美登眼中閃過一絲狠色,司徒南在幕後策劃,但落實到明處還是司徒美登等人。

爪哇土著已經恨死了司徒美登為首的南華政府了,不過他們分散各地,大大小小的部落種族內鬥不止,根本沒法對付越來越強大的華人勢力,不少識時務的少數種族已經主動成為華人的盟友了。

「亞齊人表現不錯,他們的士兵在爪哇島上很聽話。美華公司在亞齊地區的資源開發和移民計畫也很順利。」

司徒美登笑道,說起南華的事情他就興奮。只需要提供簡陋的武器,亞齊等少數種群士兵就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務,大大減輕了華人的人口壓力,可以更多地從事工業建設和參與政府工作。

司徒南饒有趣味地聆聽司徒美登簡述南華的情況,他平時更多關注南華的工業規劃,對具體的事情了解自然不及司徒美登了。

回到美國後,對南華的關注也會減少很多。

「對了,今天幾號?」司徒南突然問道。

「8月20。」司徒美登道,有些奇怪地看著司徒南。再過兩天南華代表團就前往日本了。

「哦!」司徒南抬起頭,有些擔心地看著司徒美登,如果他記憶沒錯的話,九月初,日本就發生關東大地震了,據說是由於海嘯引起的。萬一這南華代表團剛進入東京港就碰到地震怎麼辦?

失去了南華內閣的大半高級官員後,那歷史可能又要改寫了。

司徒南皺起眉頭,不知道如何向司徒美登解釋。

「是不是有什麼事?」司徒美登有些擔心道。他自己都沒發現,萬一離開司徒南後,他會怎麼辦。

「沒事!我剛好有些有意識的東西,我想讓你們多留幾天,見識一下美國工業化大生產的真正內涵。」司徒南眼光一閃,想出一個挽留南華代表團的辦法。

「這麼神秘?伯利恆公司的船廠、鋼鐵廠我都去看過了,還有什麼更稀罕的?」司徒美登笑道。

「當然!你們只看到了表面,還有直觀的感受而已。我要說的是,對生產管理的研究,這在美國已經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了。現在各大公司都很流行。」

司徒南凝重地點點頭。

他說的就是生產管理大師泰羅提倡的科學管理制度,簡單地說就是把生產線分成具體的工序,每道工序都由專門的人操作,工人就像機器一樣,不停的重複著單一而枯燥的操作,這是一來就可以得到生產線率極大提高。福特公司的汽車流水線就是泰羅制的成功運用典範。

在大工業時代,泰羅制就像空氣一樣滲透到世界任何一個工廠。如果再往大方面講,蘇聯不久後即將實施的計畫經濟,某種程度上也是泰羅制的範疇。

接下來的幾天里,無論願不願意,南華代表團都得在威廉大學裡接受泰羅大師的講課,後來成為佳話。

中國人工於心計,在小處計算精明,但缺少分工合作的精神,在生產領域,很少能像德國或者二戰後的日本人那樣專註。

司徒南組織南華代表團接受泰羅制的培訓,某種程度上,也是加強南華政府這個集體的凝聚力,讓它成為一台分工合作的機器。

這是一種期望,或者只是為了拖延他們的行程而想出來的無聊做法,效果如何司徒南不知道,不過在威廉大學做教授的泰羅先生為能給一個國家的內閣講課感到非常興奮。

當然,這是在秘密的情況下進行的,除了少數人,大部分學生都不知道學校來了一群貴客。

在威廉大學秘密上了三天課後,司徒南又親自帶領這幫人去考察長灘工業區的規劃建設,康明斯公司在長灘的一個發動機生產線也被當做泰羅制應用的示範。

看著一台台飛機發動機從流水線上組裝起來,不少代表想著那洋鬼子說的泰羅制若有所悟。

最後帶著50多個飛機發動機一起坐船離開美國,這些發動機運到南華後在組裝成運輸飛機。

「這幾天的收穫真不錯啊!」司徒美登笑呵呵道,揮手告別洛杉磯。亞洲首家航空公司——南華航空公司,即將在新唐山誕生,屆時將建起覆蓋南華各大城市的郵件服務。

包括在馬來半島的濱城、新加坡等大城市建立郵寄業務,也在美華航空公司的計畫中,就看英國人度量大不大了。

還有,從婆羅洲的坤甸到菲律賓的馬尼拉航線比較容易實現,這方面美國人倒是好說話。

長灘工業區的數千名華人到港口相送,留下了感人的一幕。

他們從長灘港出發的時候已經是8月25號了,估計到達東京,肯定有更大的驚喜。

司徒南心裡鬆了口氣,開始憧憬著東京的股市。

早在兩年前,他就安排美華公司在東京投資金融業務,21年的時候,東京經濟普遍不景氣,司徒南暗中吸納了三菱造船等大公司的股份,也有一些陷入困勁的紡織企業的股份,現在兩年過去了,日本經濟雖然還不算太景氣,但在國家資金救助下,已經慢慢恢複了元氣,至少要比信交案風波後,半死不活的上海金融市場要好多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