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繁榮 第155章 造船

「我對克虜伯公司沒有太多想法,克虜伯公司是克虜伯家族的,是屬於德國的,旁人是奪不走的。我的建議是我會入股20%——30%,這些全部現金支付,保證克虜伯公司應付目前的危機。」

司徒南慷慨道。

他的話讓古斯塔夫警惕,猶豫一下,還是沒出口反駁,耐心聽下去。

司徒南掃了古斯塔夫一眼,似乎看出了對方的擔心,繼續道:「股份的問題好商量,如果你有異議的話,合同里可以加一條,克虜伯家族未來可以從我方手裡回購股份,直到我方保留5%的股份為止。我們有很多時間談。」

古斯塔夫點點頭,心裡鬆了口氣,又聽到司徒南道:「我這樣做,一是同情克虜伯公司的遭遇,更多的是希望克虜伯公司在南華工業建設中發揮讓人愉快的作用。

所以我有個要求是,克虜伯公司把國內的技術轉移到南華,和美華公司成立合資公司。」

「就這個條件?」

古斯塔夫有些驚喜地看著司徒南,要不是現在境況困窘,古斯塔夫有心思在南華投資。現在好了,自己的心思和對方几乎一拍即合,克虜伯公司不僅得到司徒南的資金支持,還可以順利地進入南華市場,這再理想不過了。

「這個條件不簡單,先生,南華需要的是全方位徹底的合作,不僅是軍工工業合作,也包括教育人才等方面的合作。

目前我們的總理司徒美登已經在跟魏瑪政府談判了,相信很快就有好消息傳來了。我希望克虜伯公司能為兩國的合作出更多力。」

說完,司徒南意味深長地看著古斯塔夫。

古斯塔夫點點頭,看著司徒南清澈的眼神,明白此人對克虜伯公司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更多的是希望克虜伯代表的德國工業界對南華工業建設的援助。

這是件好事!古斯塔夫心裡想道。

「克虜伯先生對石油怎麼樣看?」司徒南突然問了個不相干的問題。

古斯塔夫想了一下,凝重道:「很重要,足以確定未來。」

「那橡膠呢?」司徒南又問道。

「不可或缺。」古斯塔夫道。

「這兩樣東西都是德國沒有的,而南華卻有的是。對了,還有你想了很久的鎢礦。我們真心對待朋友,如果也得到真心回報,那雙方的合作——我很期待!」

司徒南道,眯起眼睛,有些嚴厲地看著面前的古斯塔夫,心道:如果德國人不拿出點真傢伙來,他們也休想得到這些東西。

古斯塔夫點點頭。

他心滿意足,帶著點點感激之情,離開司徒公館。

司徒南沒有插手南華和克虜伯公司的具體談判,自然地這一重任落在實業部長餘明鈺和美華公司高級副總裁曾立民頭上。

古斯塔夫很快明白司徒南提及的真心對待朋友是什麼了,在南華軍方也參與其中的談判中,美華公司提出要從德國引進潛艇製造技術,並要求克虜伯公司在新潛艇研究中心放在南華。

「據我所知,克虜伯公司正在荷蘭實驗新潛艇,不如在南華重新開始吧!我們可以提供所有周到的服務,而且沒有任何限制。」曾立民笑著對古斯塔夫道。

古斯塔夫臉色一變,有些換亂問道:「你怎麼知道的?」

「我們跟荷蘭人打過仗,自然從他們那裡得到不少消息了。再說,這應該不算太難的事情。我估計英國人也知道不少,只是以德國目前的狀況,他們不想理會罷了。」

曾立民道。

聽他這樣一說,古斯塔夫覺得有道理。

現在亂鬨哄的德國,別說對抗英國,連波蘭就敢欺負上門。古斯塔夫意識到在歐洲秘密搞武器試驗,確實不安全,顧慮重重,看著曾立民志在必得的樣子,他乾脆順了對方的意思。

「好吧!我同意。不過在資金上……」古斯塔夫有些為難道。

「資金方面我方會負責的。貴方提供全套潛艇技術,包括鋼板生產技術、柴油機技術、技術員培訓服務還有為潛艇訓練提供必要的幫助。」

曾立民道,「同時雙方設立新型潛艇開發項目,資金方面也由我們提供,貴方出技術,共同研究,成果共享。你看怎麼樣?我們已經充分考慮到克虜伯公司目前的遭遇了。」

「這個我要考慮一下。」古斯塔夫道。

「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相信德國在這方面已經丟失了不少時間了吧?如果我們在你們那裡得不到,那隻好找美國人了,大不了花多點錢。」

曾立民淡淡道,有些挑釁地看著故作矜持的古斯塔夫。

「好吧。原則上我沒意見。具體的我會派人過來詳談的。」古斯塔夫想了想,覺得沒什麼問題,沒多做堅持,表示會逐步把潛艇技術轉移到南華。

克虜伯公司是個龐大的軍工體系,除了潛艇,也是德國的四大造船廠之一,擁有製造大型水面輪船的實力,這也是南華垂涎的。

不過受資金技術限制,南華沒條件上萬噸以上的商船項目,只把目標定在7000噸上。當南星輪船公司提出要從德國引進相關的造船技術時,古斯塔夫欣然應允,南華人的要求在他看來,只是小兒科。

克虜伯公司連幾萬噸的戰列艦都可以生產,幾千噸的商船還不是動動手就可以了。他靈機一動,便把旗下的一個造船廠打包賣給了南星輪船公司。

「克虜伯先生,你把船廠設備賣給我們,我們自然高興。只是我們缺少足夠的工人啊!」餘明鈺為難道。

這是個好機會,不過南華最緊缺的就是技術工人,從國內過來的移民,讓他們去農場、工地沒問題,但去船廠那就不行了。

「沒問題。我可以提供足夠的工人,還可以為你們培養一批工人。」古斯塔夫慷慨笑道。

克虜伯在基爾擁有龐大的造船基地,設備都是一戰時的,不少都已經淘汰了,與其讓那些工廠放在國內報廢,還不如賣給南華,換回寶貴的資金,同時也可以進行技術更新。

至於工人,德國現在幾乎是全民失業,最不缺的就是工人了。

那些可憐的德國工人不詳工程師或者教授,可以輕易地移民到美國去謀得跟更好的發展,只能留在國內為幾片麵包掙扎著,而南華無疑是德國龐大的失業大軍的好去處。

古斯塔夫沒少為克虜伯公司的失業工人頭疼,現在他終於不用頭疼了。對克虜伯公司而言,最寶貴的財富是少數頂尖技術人員,而工人,無論技術多麼精湛,在德國這個高素質的國家,技術工人就像中國農民一樣普遍,要多少有多少。

「克虜伯先生,我想在德國招聘10萬技術人員,你覺得可能嗎?」餘明鈺試探道。

十萬技術人員?

古斯塔夫一愣,又點點頭,心道:「單是克虜伯公司就有上萬人失業了呢?南華招聘十萬技術人員對德國數百萬失業工人來說,一點壓力也沒有。」

「十萬人可不是個小數目,先生,你真的有辦法安置他們嗎?」古斯塔夫問道。

「沒問題。」餘明鈺笑了笑,解釋道:「克虜伯先生,南華的工業建設決心非常大,我們和克虜伯公司的合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單是南華的鐵路建設,就創造了20萬個就業崗位,而且我們未來還有礦山、機械、造船等大工業計畫,對人力的需求是無限的。

我知道你在德國的工商業界很有地位,希望通過和你的合作,讓更多的德國公司意識到南華的潛力,同時也希望由想你這樣的有力人士給以我們在德國招工幫助。

至於來南華的德國技術人員,我們提供了周到的服務,他們的太太可以在我們開設的單位里工作,比如在學校教授外語什麼的,總之我們真的非常歡迎德國朋友。」

餘明鈺真誠道。

大批的德國技術人員到來,肯定會讓南華的工業發展提速的。不但在工業方面,在教育方面,餘明鈺也希望未來南華能培養出大量的高素質的技術工人。

「是的,我非常欣賞德國的職業教育制度,有心在南華模仿德國的職業教育制度。除了工廠,我們也在建設大批的技術學校,非常需要德國老師。拜託了,克虜伯先生。」

餘明鈺說完微微鞠躬,他說的全是肺腑之言。

古斯塔夫凝視餘明鈺,感覺到對方的真誠。這種對知識的渴望的精神實在讓人難以拒絕。

在這個年輕得過分的南華官員身上古斯塔夫看到了南華的希望,朝氣蓬勃,渴望改變,用盡全力以求強大,不用得心裡有些感動,默默點點頭。……

工業化是需要大量的資金積累的,南華四處開花般的工業建設讓古斯塔夫驚嘆,他有些擔心南華哪裡來那麼資金。

不過,幾天後,他出現在巨港,考察合資公司的船廠的建設項目時,他有些明白了。

「克虜伯先生,看到了沒有,那就是西方石油公司正在修建的油港,管道聯通附近的煉油廠。沿著穆西河流域,上游正在幾乎鋪建油管,直到不遠處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