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繁榮 第82章 礦工隊與自由貿易

棉蘭成了一座軍營,隔海相望的濱城也人聲鼎沸。如果有哪座城市最像棉蘭一樣,有大量的華人聚居的話,那肯定是檳城無疑。

從清末開始,大量的華人下南洋,用辛勤的汗水開闢了這座城市。美華公司的不少產業集中在這座檳城,李氏錫業公司、美華銀行、南星輪船公司、橡果國際、美華葯業公司都在檳城設有分支機構。

近幾年,檳城一直和棉蘭保持密切的交流。朝發夕至,華人把馬來半島的橡膠、錫製品、糧食等物資大量地輸送到棉蘭,換回棉蘭的香料、煙草以及鋼鐵產品。

棉蘭宣布獨立後,荷蘭艦隊忙著封鎖、鎮壓泗水的叛亂,無暇及顧對棉蘭進行封鎖封鎖。不過,如果他們看到那一艘艘輪船上懸掛的米字旗或者星條旗,敢不敢攔阻這些船隻還另說。

檳城輸送到棉蘭的不僅有大量的物資,還有當前最緊缺的兵員。今天早上,一列火車從錫都怡保駛來,火車上滿載這3000多名華人礦工。

他們都是李氏錫業礦業公司的員工或者來自華人錫業公會的礦場,到達檳城後,在附近的振華中學休息後,下去繼續坐船到蘇門答臘去「開礦」。

檳城港上空船笛轟鳴,港口雲集了大量的華人,有滿臉皺紋的老人、天真活潑的小孩,依依不捨的女人,他們送別親人、同鄉到海峽對岸參加民族獨立戰爭。

一名英國警官看著碼頭上那些心情激動的華人,眼神複雜的。他身後是包著紅頭巾,饒有趣味地看熱鬧的印度警察。

附近的軍港好像也戒備了,只是不知道為何沒有阻攔。

南星號巨大的身影停泊在檳城港,這艘巨輪不僅裝載著大量的物資,還即將迎來幾千名即將登船的華工。

「啪!」攝影機開動了,《一個國家的誕生》攝製組正在船頭對著港口登船的華工錄像,這些美國攝影師最近愛上了這份工作,他們已經去過棉蘭的很多地區了,拍攝了幾十箱的膠捲,但仍然樂此不疲,專程趕到檳城來拍攝。

隨著鏡頭的推移,一群衣著樸素,身穿美華工場流行的牛仔布工裝的工人出現了,他們表情或拘謹或嚴肅或興奮或害怕。回望港口的時候,眼神多了些留戀。

轉頭看著茫茫的大海時,眼神又變得激動、充滿自信。

當然他們不是,只是礦工隊,沒有攜帶任何武器,只是背著簡單的行囊,在礦工隊長的帶領下,依次排隊登船,整齊劃一,宛如一支軍隊。

這些皮膚黝黑,身材健壯,長期的勞動養成他們堅韌的性格,在美華軍事化管理下,他們學會了令行禁止,欠缺的只是最後的射擊訓練和見一點點血。

胡茂春,此刻回望人山人海的港口,想到正在參加一項偉大的事業,這個三十來歲的男人心情激動不已。

他是錫業大王胡國廉的兒子,胡國廉去了棉蘭參加南華政府的組織工作後,他就執掌胡家的產業。

作為華人錫業公會的秘書長,他義不容辭地組織了這次的礦工隊,準備帶領錫礦工人打出一片新天。

港口一片忙碌,各式的旗幟揮舞著,有米字旗,有星條旗,還有剛剛冒出來不久的棉蘭旗。棉蘭的南華旗幟很簡單,一半是黃色,一半是藍色。

黃色象徵他們的膚色,還有那片魂牽夢繞的黃土。

藍色代表海洋,既代表他們艱難的出洋路,又代表漢民族走向海洋的夢想。

這些旗幟都是檳城的一家英國布商臨時印製的,不過原料來自美華公司在上海的大生紗廠。檳城的華人制衣廠正在趕製軍裝,剩下大量的腳料。

一名精明的英國商人從中看到了商機,提出可以為美華公司生產一批小旗幟,他只收取一筆加工費。

美華公司自然應允。馬上支付了500美元讓那個熱情的英國商人趕製一批歡送的旗幟。

簡樸的礦工不會懂得太深刻的道理,他們只知道打勝仗,他們就出人頭地了,可以分到田,可以獲得好的工作,可以把家裡貧苦的親人、鄉親接過來,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

看著港口歡送的人群,站在甲板上的礦工意識巨大的榮譽,此去棉蘭,不僅代表著他跟人,他的親友,更代表了一個民族的獨立富強的希望!

「小春子,好好乾,給我狠狠地揍荷蘭佬!」一名白髮蒼蒼的老人,捧著一碗白酒,鼓勵胡茂春道。

「三叔公,你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打敗荷蘭人的,到時再接你過去,看看我們的土地。」胡茂春自信道。

他捧著那盤壯行酒,一飲而盡,「啪」的一聲把酒盆扔在地上,依然轉身登船。

「鄉親們在為我們壯行,大家要精神點。來,唱首山歌,下南洋,預備唱……」

隨著胡茂春一聲令下,滯留在甲板上的礦工齊聲高唱:

「阿哥出門往南洋漂洋過海去外鄉。

祝哥身體要保重,有了身體好返鄉。

人爭口氣佛爭香,人爭口氣佛爭香,爭口氣,出人頭地!

嘿!

嘿嘿!

嘿嘿嘿!」

當這陣吶喊在檳城上空響起的時候,就好像聽到一群的身處絕境的勇士毅然走上戰場,用鮮血和勇氣撕裂命運的不公!

在場的人都動容了,幾十年後依舊記憶猶新。

「太棒了!就是要這種效果,夠悲壯,就像華萊士勇敢地面對英國的入侵一樣。太棒了!一定要錄下來,還有把那聲音也錄下來。」

攝影組的導演興奮地拍手掌,連連感嘆道。

對他們而言,沒有什麼比得上親手記錄一個國家的誕生更讓人自豪的了。

雖然主角是那些華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記錄的東西越來越多,攝影組也感覺自己被「同化了」,忍不住要為之喝彩。……

「場面很大,市場也好像很大!」

費德南默默地看著港口發生的一幕,微微一笑道。

他是一名商人,英國商人,從孟買到檳城視察的公司在檳城的布行的,他在印度經營一家規模頗客觀的洋行,把印度的紡織品、茶葉等產品賣到南洋、中國去。

這幾年生意有所發展,開始和美華公司接觸多了,剛剛跟美華公司談了筆小生意,港口那些揮動的黃藍旗就是他提供的。

此刻,他就站在碼頭,手裡拿著一面精緻的南華黃藍旗不時地揮舞著,眼神偷偷地留意起他身邊的一個西裝革履的華人的臉上。

30歲左右,身材不高,模樣端正,默默地看著正在登船的那些華工。他就是李光前,美華公司的高級經理,姚宏民等公司高層遷往棉蘭後,就把李光前調到檳城,負責馬來半島事務,實際上是負責把南洋的資源輸送到棉蘭去。

「費德南先生,謝謝你為我們提供的歡送旗幟,我很喜歡它!」

李光前回過頭來,有些沉重地揮動黃藍旗,送別剛剛從礦山、農場出來的華工,他們都是即將是走上戰場的戰士。

「喜歡就好!我們公司還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務,希望我們能有更多的合作機會。」費德南笑道,有些期待地看著李光前。

心道:一定要抓住美華這條大魚!跟美華公司搭上了關係後,今後的生意就好做多了。

這個英國商人態度殷勤,就是想從美華公司手裡獲得更多的訂單,印尼群島局勢動蕩,讓這位嗅覺靈敏的英國商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機。

衣服、布匹、鞋帽、糧食、甚至軍火,他都願意提供。就算他不能生產,但也可以從其他英國商人那裡得到,再轉手賣給美華公司。

「我也喜歡和費德南先生這樣的熱心人士合作,要不我們回辦公室再詳談。」李光前笑道。

回到辦公室後,他開門見山道:「美華公司需要大量的物資,我們手裡有數不盡的美元、英鎊甚至黃金,只要你能滿足我們的要求,他們統統都是你的。」

「明白!」費德南點點頭。儘管心裡有些迫不及待,但他還是耐著性子等待李光前的下文。

「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交貨地點在棉蘭,需要你把貨物送到那裡。」李光前笑道,仔細打量著眼前找上門來的英國商人,好像在說,機會就擺在你面前,就看你敢不敢冒險。

費德南眉頭一皺,眼看棉蘭的華人跟荷蘭人就要打起來了,到時海上也會封鎖,把貨物運到棉蘭可不容易啊?

費迪南有些遲疑,又聽到李光前道:「第一筆10萬美元,布匹、糧食都可以。如果合作愉快的話,下一筆是100萬美元。我想大英帝國的商人是擁有自由貿易的傳統的,不會給區區荷蘭人干涉的,你說是嗎?」

李光前微笑地看著費迪南。

這次物資美華公司本身也可以提供給南華,不過多花點錢收買英國商人也是值得的。如果英國商人能從這場戰爭中獲利的話,海峽殖民地總督府的態度也會有所傾斜。

「你保證下一筆是一百萬美元?」費德南目光炯炯地看著李光前。

「只要你有本事,一千萬美華都給得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