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新國新夢 第57章 由國債合同想到的(下)

坦克的使用算是一戰的一大亮點,在傷亡慘重之後,古板的英國人終於用上了他們的秘密武器,坦克。

這是專門為了攻破對方的鐵絲網陣地的利器,效果還不錯,總算有個閃亮的登場。

不過數量太少了,而且現在的坦克在技術上有很多問題無法解決,遠遠做不到二戰時候成千上百輛坦克衝鋒的壯觀場面。

一戰和二戰。坦克的使用有很大的不同,一戰的坦克是用來充當移動火力,掩護步兵佔領對方陣地的,說白了就是步兵保姆。

而到了二戰後,德國人首次把坦克作為突擊力量大規模使用,他們用坦克,裝甲車衝鋒突破敵人的防線,實現迂迴包圍的目的。

坦克不再是步兵保姆了,而是帶著步兵衝鋒的老大,在配合飛機壓制對方的炮火後,坦克變成了進攻的利器,猶如炙熱的刀子穿過黃油一樣。

二十多年後,古德里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據說他一指揮裝甲師衝鋒起來,連希特勒都不知道這個狗日的一下子跑到什麼地方了。

說的有些遠,不過現在的坦克確實不怎麼樣,跑的慢,鋼板薄,火力不夠猛,行程短,但就這樣,英國的人水櫃還是在索姆河嚇得德國佬屁滾尿流的。

嗯,威力挺猛的。

創新這個玩意,居然出現在古板的英國人身上,而且還是那個既頑固又反動的溫斯特·丘吉爾負責這項計畫的?

司徒南記得沒錯的話,丘吉爾在一戰中投入的坦克差點沒嚇死德國佬,不過N年前,德國佬的坦克差點沒把丘吉爾給嚇死,要不是他拼了老命搞了個什麼「發電機行動」,估計被德國坦克包圍在比利時的敦刻爾克的包括20萬英軍,9萬法軍和3萬比軍在內的三十多萬聯軍可能被再次強大起來的德國佬一鍋端了。

這算不算是一種報應呢?

歷史就是這樣,仔細回想,還有挺多有意思的東西的。

跟坦克相比,裝甲車很早就有了,1900年,英國把裝甲汽車投入到了正在南非進行的英布戰爭中。這玩意比坦克簡單多了。

如果在汽車上焊接幾塊鋼板,裝上一挺機關槍,豈不是裝甲車了?

司徒南想到自己不是有加汽車廠嗎?現在哪家汽車廠半死不活的,司徒南一時沒時間去整理他。如果可以拿來生產裝甲車,賣給英國人,法國人也不錯啊!就當給工人練練手吧!就算不賺錢也無所謂。

就是不知道英國人要不要呢?

這是一定要說服英國人法國人才行,估計他們現在什麼都缺,有人送貨上門會往外堆么?

怎麼我也在女王的旗幟下長大的嘛,為大英帝國出點力氣也使應該的。

司徒南心想,這事回頭還得問問查理·菲拉爾德,只要打動這個貪心的胖子還怕沒有訂單!

現在英國人窮得叮噹響,窮得只剩下錢了,揮動著支票在全球到處收購物資,沒有什麼他們不需要的。

憑藉著和英國軍方良好的合作關係,司徒南手下的產業幾乎都成了英國軍方物資供應的定點單位了,信用方面是完全沒問題的。

對於英國人來說,現金不是最重要的,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採購美國的物資。最後為了增加費格遜的說服力,在司徒南的暗示下,羅伯斯保證羅伯斯證券會投入一筆錢遊說美國政府對德宣戰。

這個保證讓費格遜像吃了人蔘果一樣甜,現在戰爭到了關鍵時刻,英國人,法國人盼星星盼月亮地盼望美國人加入他們的隊伍,可是美國奸商就是不肯,躲在大洋彼岸賺起協約國的錢來毫不手軟。

好像在說,英國人,法國人,其實你們還是很能打的嘛?

你們先把德國佬揍一頓,我拿著小板凳先看會戲,順便幫你喝喝彩!實在不行了我再賣給你點金剛大力丸,包你雄起,不過這價錢,有點貴,你懂得,呵呵……

羅伯斯能做出促進美國參戰的決定對英國人來說,無疑是個非常大的支持,費格遜甚至把羅伯斯和司徒南看成了自己人了。

從戰爭一開始,華爾街就一直向協約國貸款用來採購美國的物資,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要不是金額太大,英國有些肉疼,捨不得這麼大筆的錢被華爾街那幫人輕易賺走,談判也不可能僵持下來。

不過英國人已經走投無路了,今天7月發生在法國索姆河的索姆河戰役,從7月份一直打到了11月,雙方均損失慘重,交戰雙方損失的兵力就超過134萬,其中英軍45萬餘人,法軍34萬餘人,德軍53.8萬人,就是在這次戰役中英國人在人類歷史上首次運用了坦克作戰,但在開始取得一定戰果後一直寥寥無果。

現在哪怕是協約國佔優勢,但英法兩國已經無力進攻了,至於俄國人在即將進入的1917後幾乎就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了。灰色牲口再說也不夠德國佬的馬克辛重機槍射出的子彈多啊!

最終費格遜還是屈服在華爾街面前,不過在此之前,不妨礙他把其中一塊肥肉劃給羅伯斯證券,(他自己也可以從中喝口湯,這個是關鍵),更何況有羅伯斯促成美國政府向德國宣戰的這一有力保證後費格遜就有充足的理由說服倫敦方面。

司徒南相信摩根那幫人也沒什麼話好說的,他們已經賺的太多了,就拿這次國債買賣來說,儘管羅伯斯證券吃了塊肉,但大部分的肉都落入了摩根那幫人手中了。在宰人方面,摩根和羅伯斯沒有什麼兩樣,只不過刀子大小不同,割下的肉也不同罷了。

那幫人手中還控制著一個叫美聯儲的大殺器呢!美元都是這個大殺器裡面嘩啦啦地印出來的。美國參戰後,政府為了湊集軍費又會向銀行大舉借債,這些數額高達幾百億美元的國債很大一部分會落入華爾街銀行家的手中。

這是一個瘋狂的時代,沒什麼比投機戰爭更暴利的了,反正手快有手慢無,為了從中搶到一杯羹,司徒南和羅伯斯只好冒險投入這場大賭博中。

「來,為我們合作愉快乾杯!」在陰暗的書房裡,三個狼狽為奸的男人舉杯痛飲。

葡萄美酒夜光杯。在燈光的照耀下,司徒南怎麼覺得手中的紅酒顯得特別血腥呢?

事情果然不出司徒南所料,一個星期後,倫敦方面終於傳來了好消息,正式批准了這筆交易。

按照司徒南的想法,這事不宜太公開,免得羅伯斯證券成為眾矢之的。就算不能阻止也要盡量拖延公布的時間。不過精明的英國人怎麼會讓司徒南他們賺錢賺得怎麼爽快呢!

為了給華爾街的其他銀行壓力,在費格遜的要求下,羅伯斯證券只好在3天後公布這次合作計畫。

當然合同的細節要保密的,特別是有關國債換物資的條例更不好讓其他的企業眼紅。至於羅伯斯證券爭取美國政府對德宣戰的承諾更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了,這是不可能寫進合同裡面的。

對於這個承諾,司徒南也是惠而不實,應該說是說道做到,得了便宜賣乖的那種,因為就算羅伯斯證券不去花錢請人遊說,美國政府一樣會參戰,羅伯斯證券只不過賣給英國人一個必然發生的結果罷了。

現在協約國和同盟國雙方的血都留得差不多了,美國工業經過兩年多的動員,已經做好了戰爭的準備。司徒南終於如願以償得到了羅伯斯家裡收藏的那個青花瓷還有那幅中國古代珍貴的書畫。

過億的生意都做成了,羅伯斯還會在意那兩件收藏品嗎?他家裡的那些收藏品都是前主人收藏的,對這些東西羅伯斯可有可無,還不如把他們放在真正賞識它們的人手中。

在和羅伯斯證券達成交易不久,費格遜接著就和J·P摩根花旗它們達成了協議,除了賣給羅伯斯證券的3億美元美國國債,剩下的27億都落入了摩根為首的華爾街銀行團手裡了,摩根通過收取1%的手續費,一次性就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回報!

「頂!」

羅伯斯跟司徒南提起的時候,儘管早有預料,但司徒南還是忍不住驚嘆,這就是差距啊!

要知道根據英格蘭銀行和羅伯斯證券的協議,在合同生效的第一月內,羅伯斯證券要提供對方第一筆5000萬美元的現金,為此司徒南不得不從漢尼拔基金中拿出部分大企業的股票抵押給銀行。

還好除了拿出第一次這麼大錢之後,其他的款項可以用分期付款或者用物資來抵押的方式支付給英國人。

遠在洛杉磯的詹姆斯幾乎被這一份天價的訂單砸暈了,他沒想到老闆司徒南去了紐約不久就爭取到了這樣一份大單子,怎麼不叫他心花怒放?

幸福!

他恨不得天天蹲在車間,看著那些工人把生產出來的鋼鐵,迫擊炮等物資從生產線上留下來,包裝好馬上就運到港口。

不僅是詹姆斯,就是在休斯敦的亨達得到司徒南的電報後,高興得幾乎跳起來。

司徒南從英國人那裡爭取回來的訂單正是時候,西方石油公司剛剛在產業有所擴張,已經有足夠的生產能力消化這張單子。

英國本土不產石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