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龔果爾弟兄日記

龔果爾弟兄日記

法國龔果爾弟兄合著的小說,我彷彿只讀過一種,這還是多年以前

的事,我那時還年輕,所以還有那麼好胃口。其實不看也罷,因為當時

我所看的是一部什麼小說,內容是講些什麼,現在早已忘得乾乾淨淨了,

可知這樣的小說實在是不看也沒有什麼損失的。若是別的小說,那就不

然了,隨便舉一個熟悉的例來說,如果是《茶花女》或是《少年維特之

煩惱》,看了之後,誰又會忘記呢?

因此龔果爾弟兄合作的那些小說,實在不看也罷。至於他們兩人合

寫的那部日記,那倒是值得我來讀的。

已經不只一次有人說過,他們弟兄兩人在四十多年間合作的五十多

部作品,最好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兩人所寫的這部日記。這裡面的原因很

奧妙,又很簡單,一句話來說,兩人是文藝愛好者,是文藝家,但不是

文藝作家。他們的那些作品,並非為了非寫不可才寫的。他們不必依賴

寫作來糊口,也沒有非寫不可的熱情。兩弟兄一再合作寫下了那許多作

品,絕大部分是由於經常同當代那些文人往來,自己見獵心喜,不甘緘

默而已。因此所寫下的那些作品,都是可有可無之作。

但是兩人每晚隨手記下的那些日記,卻是性質全然不同的東西。我

們要知道,龔果爾弟兄在十九世紀法國文壇上佔了一個重要的地位,是

由於他們家道富厚,而又愛好文藝、了解文藝,所往還的全是當代文人

和藝術家,又肯對新作家加以鼓勵和支持,他們的文藝沙龍儼然成了巴

黎的文壇中心。兩人又有收藏癖,當時正流行東方色彩的小藝術品,他

們熱衷於此,又喜歡購藏精本書籍,因此每晚在燈下所寫的日記,其中

就充滿他們與同時代作家的交遊往還。這些人物的言論、活動、癖好和

軼聞,以及他們自己對於當代人物、書籍和藝術品的評介。

龔果爾弟兄不是第一流的文藝作家,但是他們對於文學和藝術作品

的見解卻很精闢。有了這個條件,使得他們兩弟兄所寫的日記,內容就

更加充實。龔果爾弟兄日記,會成為法國古今無兩的一部作品,就是由

於這樣的原因。

龔果爾弟兄日記,開始於一八五一年十二月,一直 繼續到一八九

六年。不過,這裡面有一點是該特別說明的:龔果爾弟兄兩人是分不開

的。他們弟兄兩人的聲譽,以及這日記的引人之處,全是由於弟兄兩人

的合作。可是,到了一八七零一月二日,弟弟茹萊?龔果爾生了病,寫

了這一天的日記便不曾再寫下去,到了六月二十日便去世了。於是這部

日記就中斷了一些時候,後來再由哥哥愛德蒙一人寫下去,一直寫到一

八九六年。

我們今日所讀到的龔果爾日記選本,總是選到弟弟去世的時期為

止。這就是由於他們弟兄兩人在文藝的成就上是分不開的。一八七零年

以後的龔果爾日記,那只是愛德蒙個人的日記,已經不是龔果爾弟兄日

記了。

很少人曾經讀過龔果爾日記的全部。這不僅因為全部的卷帙很多,

更因為其中有許多涉及當時人的隱私,怕這些有關者的後人讀了難堪,

所以一直至今仍保留著不發表。今日通行的龔果爾日記,無論是法文原

本或是外國語的譯本,都是經過相當刪節的,並不是全部。

茹萊?龔果爾在一八七零年早死,哥哥愛德蒙卻多活了二十六年。

到一八九六年才去世,活了七十多歲。他在晚年捐出自己的私財作基金,

組織一個學會,用來鼓勵青年作家的寫作。這個學會就是今日有名的龔

果爾學會。有一時期與法蘭西學士院處於對立狀態,壁壘森嚴,一個尊

重舊的,一個代表新的。他們所設立的龔果爾文學獎金,至今仍是法國

作家認為最高的榮譽。龔果爾弟兄日記,按照哥哥愛德蒙的預定計畫,

本來是規定要在他死後二十年才開始陸續發表的。可是後來,拗不過朋

友們的要求,尤其是都德的慫恿,愛德蒙曾選了一部分先行發表。

愛德蒙曾在他們日記的序文上說:

"這全部原稿,可說是在我們兩人口授之下,由他兄弟一人執

筆寫成的。這正是我們用來寫這些回憶錄的方法。當我兄弟去世後,

我認為我們的文藝工作已經結束了,因為我決定將我們的日記在一

八七零年一月二十日這天封筆不寫。因為他的手在這天已經寫下了

他的絕筆。"

可是愛德蒙後來終於又繼續寫下去,一直寫到一八九六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