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贗幣犯》和《贗幣犯日記》

《贗幣犯》和《贗幣犯日記》

一九二六年出版的紀德的《贗幣犯》,我曾讀了再讀。這是一部小

說,紀德認為是自己重要作品之一。雖然嚴格的說,這部作品有點不象

小說,因為除了第三人稱的敘述之外,書中又插入了人物的日記,書翰,

以及片斷的第一人稱的自白。但我當年就愛它的那種清新的描寫、結構

和形式,所以讀了再讀。

也許由於著力太過,紀德這部自負很大的小說,出版後的反應並不

如他所期望的那麼好,當時法國年青的一代作家甚至對這部書有反感。

紀德的書中描寫那種有國際組織背景的贗幣犯,專門唆使法國青年和少

年來兜售和行使贗造的貨幣。他好象藉此來諷刺當時法國青年作家的思

想和作品都不可靠,都是象書中人物那樣的在兜售「贗幣」。這使得馬

爾洛等人著惱了,認為是一種惡意的誣衊,他們公開的指責紀德,表示

年青的一代雖然存意在「製造新的價值」,但所製造的卻是清白乾凈的

東西,並不是「舊貨幣」的模仿和贗造。

紀德受了打擊,為了表示他寫作這部《贗幣犯》時所花費的精力,

特地將寫作時所作的札記和搜集的資料,整理了一下發表出來,取名《贗

幣犯日記》。

有人嘲笑他,《贗幣犯》已經失敗了,《贗幣犯日記》的出版,恰

好成了紀德這部作品怎樣失敗經過的供狀。我雖然早已讀過紀德的《贗

幣犯》,但是一直沒有機會讀一下他的《贗幣犯日記》。後來看見倫敦

嘉賽爾書店的預告,說是將有奧勃郎氏的英譯本出版,便去訂了一本。

寄來的是限定版,薄薄的六七十頁一小冊,雖然裝幀排印和紙質都很考

究,而且註明這是限印五百冊之中的第三一七冊,但是代價很高——三

十先令。

翻閱了一遍,六七十頁的小書是經不起幾翻的。紀德的寫作計畫對

我並不發生興趣,我注意的乃是他為寫那部小說所搜集的資料,如下面

這樣的記載,最使我感到興趣:

「如果對於他們之中的有一些人,這種犯罪的生意乃是可以取

得家中所給的零用錢之外的較高生活享受的一種方法,但是對於另

一些人——至少他們自稱如此——這乃是一種人道主義的工作:『不

時,我會施捨一點給那些經濟困難的人,以便他們用來補助他們的

家庭生活……這舉動並不曾使任何人受損害,因為蒙受損失者乃是

國庫,並非個人』。」

我就喜歡紀德對於生活所持的這種態度,誠如他自己所說,這種態

度可愛之處,乃是好象一柄對於天堂的大門和地獄的大門同時都適用的

門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