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的跳舞》

《死的跳舞》

留心西洋木刻的人,大約都知道荷爾賓(Hans Holbein)的傑作《死

的跳舞》(Danse macabre),這是以「死」為題材的有連續性的木刻,

一共有四十多幅,不僅是最初的木刻連環圖畫,而且是最早的長篇諷刺

畫。荷爾賓是德國人,生於一四七九年,他的父親也是畫家,因此這以

「死的跳舞」著名的兒子常被人稱為「小荷爾賓」。他除了木刻之外,

還是人像畫家,為當時歐洲的各國帝王繪了不少有名的肖像,但他的《死

的跳舞》更普遍的為人所愛好,使他與當時的木刻大師丟勒(Albert

Durer)齊名,成為中世紀木刻發展的一對先驅。

以「死」為題材的繪畫,正是當時十五世紀歐洲流行的傾向。不僅

由於宗教觀念,勸善懲惡的寓意:而當時■漫於歐洲的天災人禍(瘟疫

和宗教戰爭),也使人們對於「死」有一種無可避免的親切。在荷爾賓

的筆下,「死」並不是冷酷無情,而是一個嘲弄世情的小丑。他隨時隨

地監視著人類,檢點著手中的沙漏,只等時間一到,他便毫不客氣的拖

你走,無論你是教皇也好,皇帝也好,農夫也好,小孩也好,他都是一

律看待,不分貴賤。

老年人憧憬著一個永久的安息,看見死神來到,他微笑著迎上去,

於是死神便小心的扶著他,將他當作朋友,送著他進墳墓。但是一位皇

帝留戀著他頭上的王冠,或是一位商人捨不得他的財產時,死神便以冷

笑的面孔,毫不留情的拖他走了。死神看透了人類的虛榮和貪婪,於是

便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執行著他的職務。

這便是荷爾賓的《死的跳舞》的諷刺。他對教皇帝王與農夫水手一

視同仁,都受著死神的支配,倒是人類自己對於人世繁華的留戀或達觀,

使得死神不得不採用和善或嚴峻的對付。

荷爾賓這種態度,當然遭受當時教廷的非議。因此脫稿之後,出版

家不敢出版,直到十二年之後這《死的跳舞》才冒著為他雕版的技師的

姓名與世人相見。

出版後立時風行,因此頗多翻刻,而且畫幅多少不一。但據考證,

最正確的該是四十一幅,其餘大都是後來加添進去的,已非荷爾賓的手

筆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