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幸福的建築》是英倫才子作家阿蘭·德波頓2006年出版的新書。拙譯的中文版已經擺在這裡,本不必再啰嗦什麼,不過在翻譯過程中有一種愈來愈強的感受,不吐不快,想跟讀者交代一聲。這絕非一本《西方建築××講》或是《××家居廊》,也不是一本教科書式的西方建築史,或教你如何欣賞建築的鑒賞手冊,更不是你可以拿來指導你新家裝修的實用指南。德波頓的雄心或者說野心絕不止於此。他是個真正意義上的才子和通才,在此之前,他已經用自己的著作打通了諸多領域:愛情、文學、哲學、旅行、人對自己的認識等等。經過數年的準備,他終於開講建築了,而一旦涉足這一領域,他就想通過自己的博識和深思一舉解決這個領域的根本問題,即建築對人到底有何重要意義,跟人的幸福又有什麼相干?枝節的、知識性或技術性的問題只有在解決了這個根本問題之後才能找到自己的合法性、具備自身的重要性,所以他根本不會或者說不屑糾纏於這些問題。因此,他從哲學、美學和心理學的深度來探討人為什麼需要建築,為什麼認為某種建築是美的,為什麼這種對於建築美的認識會改變;歸根結底建築與人的幸福到底有什麼關聯。德波頓毫不迴避這些最根本最難纏的問題,他以自己的睿智和學識勇敢地一一做出了解答。他探討建築問題的角度與做出的解答會整個顛覆你日常接受的那些有關建築的陳詞濫調,會促使你從根本上改變對建築,進而對人生和幸福的既定態度與追求。

上海譯文出版社於2004年4月推出的「德波頓作品系列」囊括了當時這位才子作家的全部作品,並於2004年5月邀請作者訪華。當時譯者作為陪同之一,在各項活動間隙跟德波頓也有過一些交流。不過英倫才子是真正的英國紳士,「nice」得不得了,事後想想,恐怕他當時的很多話都不過是客氣,當不得真的。我曾沒話找話問起他以後的寫作計畫,他說打算寫一本有關建築的書,我於是繼續沒話找話問他對上海和北京(我們出版社的同事曾帶他看過了紫禁城)的建築做何評價,他回答挺喜歡上海現代化的高樓(他指名要住金貿大廈的君悅酒店),然後話鋒一轉說他很不喜歡倫敦二戰後建的很多廉價醜陋的房屋。如今終於讀到他論建築的書後才明白他當初根本就「不過是客氣」,他根本就不喜歡如今這些毫無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水泥森林。譯完全書後我還曾心生一點小遺憾:他怎麼在書中對中國之行中看到的中國建築不置一詞呢?再一想,他一是行程太過匆忙,來不及細細考量周遭的建築細節,再則,顯見的也是他對如今的中國建築(起碼是)不太滿意吧。跟我客氣一句沒什麼,像「立言」這樣的大事哪能隨便敷衍?而且,德波頓特意為中譯本寫了序言,也算正式有了個交代。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有心的讀者在讀過他這本建築專論後,自然會大為提高自己對建築的鑒別品位,自然會對周遭的建築和環境做出自己的判斷,這倒是這本並不以「實用」為目的的著作自然而然的實用副產品了。

才子文章淵而且博,旁徵博引,體大思精,多的是優雅嚴密的英文長句,中文的翻譯是否妥帖尚祈讀書界方家批評指正。

馮濤

2006年歲末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