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政治新聞

試行福利方案遭遇租戶欠租激增

議會《墮胎法》修改提案未獲通過

多管齊下的措施致力於恢複經濟平穩

歐洲人權法院達成移民裁定

議會支出「欠透明」

委員會將槍支權利條款入法

抗稅團體領導保守勢力

休會決定遭遇上訴

悉尼男子因食人和亂倫遭指控

BBC

1.

天剛蒙蒙亮。人尚未起身,手就伸向了電子屏,朝著新聞摸索而去。馬上就得晨浴,然後手忙腳亂地開始新的一天,但還是可以見縫插針地瞄上一眼。

遺憾的是,今天的新聞乏善可陳。入眼的第一條標題有點令人不解——「試行福利方案遭遇租戶欠租激增」——管它呢,點開看看,說不定奧妙在其中。

數據顯示,直接向租戶發放住房福利的某政府試行項目,遭遇大量租戶拖欠租金。某地區預計,如果新政覆蓋轄區內所有租戶,損失總計將高達1400萬英鎊。在這個醞釀中的「統一福利」計畫里,其中一項關鍵制度就是將住房補助金直接發放給租戶,而不是房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聲稱,該試驗有助於其確保該方案在全國的有效實施。

看完了仍然一頭霧水。政府決定改變對最貧困人群的住房補貼方式,這顯然是件重要的事情;這家正派的新聞機構也花費了時間和財力來向公眾介紹該方案的細節,但是要想對此產生真切的關注卻並不容易。

這絲毫不足為奇。我們經常看到似乎頗為重要的新聞標題,私下裡卻覺得那則新聞事不關己。閱讀現代民主國家的新聞機構出品的所謂「嚴肅」政治報道時,最常見的兩種反應就是乏味和困惑,這也是最令人羞恥,因而被竭力隱藏的兩種感受。

沿著新聞提要看下去,有一則澳大利亞亂倫食人案,卻一下子吸引了我們的注意。

也許在內心深處,我們就是這樣膚淺和不負責任的公民。

2.

但是,先別太過苛責自己,假設在同樣的情形下,我們看到的新聞標題是:「俄羅斯男子諮詢律師」,後面跟著這樣的報道:

房間里等著六個人,其中三個婦女分別是老婦、少婦、商販太太;另外三個男子分別是戴戒指的德國銀行家、蓄鬍子的商人,還有個身著制服、脖掛勳章的官員,看起來情緒不佳。兩名文員坐在桌前書寫,筆尖沙沙作響。寫字桌上的文具十分精美,惹得(對於文具卡列寧可是行家)他不停打量。其中一名文員坐在椅子上,朝卡列寧一瞪眼,不悅地問:「什麼事?」「我有事想請教律師。」

假設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並期待讀者就此產生濃厚興趣、迫切想知道後續發展,雖然不確定到底還會不會有「下文」。也許要再過好幾周,這個令人疲倦的故事才能又續上十數行。

在這樣的情形下,很難想像我們會對《安娜·卡列尼娜》產生真切的興趣,然而,從一則冗長敘事中隨意摘抄幾個片段塞給讀者,再將他們迅速拉開,且不提供任何事件發生髮展的背景闡述,正是當今社會許多最重要的新聞報道的講述方式,不論主題是競選、預算談判、外事政策提議,或是國家福利制度的變革。也難怪我們會覺得乏味。

3.

我們湊得實在太近了。以美術為比喻,這種新聞報道就好比讓我們隔著一兩厘米的距離欣賞一幅油畫,入眼只見模糊不清的藍紫色,上面零亂分布著邊緣染白的幾處黑色線條。以這種近距離觀察,我們真說不清畫中究竟是木星的表面,還是皮膚的淤青,或是某種史前生物的足跡化石——而且聽起來都不怎麼迷人。而實際上,我們凝視的也許正是西方藝術中最具心靈震懾力的肖像畫:提香的《吉羅拉莫肖像》之局部,只不過距離出了問題——因為你必須至少離畫一米,才能領略到這件大師作品的種種趣味。

4.

對於人類而言,乏味是一種全新的挑戰和負擔。在過往歷史中的大部分階段,基本就沒出現過讓人乏味的新聞。信息曾經是少數神秘的權貴統治階層的專屬,總共只有國王、大臣、軍隊統帥和貿易部門的上層才能接觸到。

而如今,新聞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但好奇心的車輪卻常常面臨在數據泥潭裡空轉的風險。這感覺就像是每天早餐前,總有個憂心忡忡的公務員帶著公文包衝進來找我們,包里塞著一堆眼花繚亂、到頭來又讓人筋疲力盡的爛事:「五家醫院預計在月末超出它們的信用額度」,「央行對於自身債券市場募集資金的能力感到憂慮」,「一艘中國軍艦剛剛駛離大陸前往越南」,「 加拿大總理將於明日來赴晚宴」。

對此,我們該作如是觀?該如何在大腦中安置這些信息?

5.

新聞機構羞於向我們承認,其每天交付給大家的不過是故事的只鱗片爪,要想看清廬山真面目,往往只能等待數月,甚至數年。所以明智的做法是等待連綴成篇後,以整體事件為單元來了解,而不是聽取零碎片段。對此,新聞機構如鐵板一塊地發出暗示:在眼下抓取一點話題的皮毛,永遠要比假以時日等待更可靠和全面的情況來得好。

鑒於這種做法可能造成讀者的困惑,此時最迫切需要的,乃是良好的標示。配上「俄羅斯男子諮詢律師」這樣的標題,就算是《安娜·卡列尼娜》這樣震撼的小說,其片段也讀來乏味。然而,如果我們知道正在閱讀的文字雖略顯平淡,但卻是取自某部偉大的長篇巨著,而全書探討的乃是婚姻的悲劇性,尤其是冒險的渴望與家庭生活、社會規範之間的緊張關係,我們在等待後續章節時,興許就多了幾分興奮。

我們需要新聞機構給出提示,告訴我們如何將割裂的報道納入更宏大的主題,從而生髮真誠的興趣。無論是什麼信息,要對之產生興趣,就必須予以「定位」,也就是將該信息與我們之前業已知曉的事務相關聯。不妨將人腦中的某一部分看做一座圖書館,其中分門別類地存放著各類信息。 我們日常聽到的大多數事務都明確標示了其應歸屬的門類,於是即刻被大腦下意識地歸檔:緋聞故事進入早已滿荷的《男女關係大全》,某位首席執行官的突然下崗插入《工作和地位》,以積累對該主題的理解。

但是,隨著新聞報道的內容變得越來越古怪和瑣碎,歸類工作也變得日益艱難。我們通常所說的「感覺乏味」其實是指大腦出於自我保護的反射,將不知如何歸檔的信息予以逐出的過程。舉例而言,面對「一群中國官員訪問阿富汗,並在巴達赫尚省討論邊境安全」,或者「某左翼智庫鼓吹降低製藥業納稅標準」這樣的新聞,我們恐怕有點不知該如何歸檔。此時,我們或許就需要幫助,來將這些信息孤兒護送到信息大家庭,以建立身世紐帶。

新聞機構理應承擔圖書館員的部分工作,讓大家約略知道,個別事件歸屬於何種宏大的主題。某外地城鎮周六晚上的毀壞公物案件(「貝德福德公交車站被年輕人塗鴉」),單獨看來並無引人注目之處,但如果納入名為「在缺少宗教援手的自由世俗社會樹立道德行為的困境」之系列劇,就會變得表情生動。同理,一則講述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腐敗案(剛果民主共和國被曝回扣指控)的報道,個別看來可能令人費解,但是如果能加上揭示大背景的宏觀標題:「西方概念中的國家與非洲觀念里的部落之間的衝突」,就會變得面目清晰。

加上恰當的標示後,就算是政府住房福利體制改革這種乏味的報道也不至遭遇淹沒。事實上,這篇文章的標題——「試行福利方案遭遇租戶欠租激增」—— 根本就不是這起新聞事件的焦點所在,就像《安娜·卡列尼娜》的焦點也不是關於俄羅斯男子諮詢律師。這起新聞事件的重點在於,現代國家如何不斷探索援助最貧困人群的最佳方式,歸屬於討論了上百年的議題:「福利到底是提供了尊嚴和支持,還是默默促成恥辱的依附關係」。因此,這則新聞片段也許可以被安放到名為「補貼對人品的影響」、「援助心理學」,或「窮人的責任」這樣更為朗朗上口的章回體敘事中。

6.

可惜的是,許多新聞機構都存在著一種打消受眾興趣的偏見,認為最能成就新聞聲望的,乃是以冷靜中立的方式陳述「事實」。例如,的口號是「給您帶來事實」;荷蘭的《新鹿特丹商報》強調其「傳遞事實而非觀點」;bbc則自詡為「全世界最可靠的事實來源」。

問題是,當今時代已經不缺少可靠的事實。重點不在於提供更多事實,而是如何處置手頭的事實。每天,新聞都像是在開閘放洪:標準普爾正在評估各國的信貸評級,政府開支法案獲得延期,劃分選區的提案被提交給委員會,天然氣管道計畫已經開始醞釀。但所有這些事實到底意味著什麼?與政治生活的核心問題又有什麼關聯?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些什麼?

事實的對立面是偏見。在嚴肅新聞單元,偏見的名聲極惡,與惡意構陷、謊言欺騙、剝奪受眾獨立思考自由的集權行為相當。

然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