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說,前言是一本書的畫龍點睛之筆,那麼我願選擇捨棄華麗的辭藻,而用幾位人物形象來描繪這本即將走進千家萬戶的手冊,在這些家庭中都養育著一個個正處於成長發育階段的孩子。因此,這裡我想提幾個頗具說服力的典型,其中兩位就是海倫·凱勒和安妮·蘇利文夫人。對於我本人而言,她們是最好的典範;對於世界來說,她們是教育奇蹟中活生生的證明。

事實上,海倫·凱勒在人類的普遍現象中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實例,她證明了:人們可以通過感知教育來解放被禁錮的心靈。這一主張也為本書的教育方法奠定了基礎,這本書將會對此做進一步的論述。

如果海倫·凱勒僅僅憑藉這種感知教育,就成為了一位卓越的、富有非凡修養的女作家,那麼有誰能比她更好地證明這種基於感官的教學方法的強大潛力呢?如果海倫·凱勒僅僅依靠自己非同一般的天賦就獲得了崇高的世界觀,那麼有誰能比她更好地證明,在人類的內心最深處,還藏著時刻有待開發的精神力量呢?

海倫,請讓你的心緊緊地擁抱孩子們吧!因為他們最理解你。他們是你的小弟弟妹妹。當他們悄悄地用帶子蒙住眼睛,用他們的小手觸摸這個世界時,就會在意識中升華出一種與你感同身受的體驗,他們會帶著從未體驗過的愉悅感,歡呼道:「我終於用雙手看到了一切。」只有他們能夠完全體會你曾經歷過的神秘而富有戲劇性的體驗。當孩子們安靜地處於黑暗之中,他們的精神在不斷蔓延,思維能力在成倍擴展,他們還沒有開始學習就會讀會寫了——這就是直覺的功效。孩子們,也只有這些孩子,能夠理解你在這種頗具啟發性的學習中所獲得的驚喜。

瑪麗亞·蒙台梭利

這本《蒙台梭利兒童教育手冊》(以下簡稱「《手冊》」)問世於50年前,是一本總結蒙氏幼兒教育方法的實用指南。在美國有成千上萬的父母和教師對此深感興趣,本書就是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撰寫而成的。

蒙台梭利博士在美國被譽為「傑出的教育工作者」。1907年,她在羅馬的貧民窟里建立了第一所「兒童之家」學校,開創了早期教育的先河。當美國教育者正討論她的理念是否適用於公立學校幼兒園四五歲的孩子時,她正在鑽研如何教導兩歲半的孩子。一般的讀者和教師認為她最暢銷的著作《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該書第一版於1912年4月出版,4天內就售出5000本)太過於理論化。有些父母的孩子和蒙台梭利最小的學生年紀相當,而《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卻沒有考慮到這個年紀孩子的需要。教師們也渴望擁有一本淺顯易懂的實用指南書,來講解如何運用頗有爭議的「蒙台梭利教育方法」。

這本《手冊》提供了在「兒童之家」歷經實踐檢驗、已具有顯著效果的教學用具及教育方法的詳細信息,也介紹了如何對孩子進行「自發性教育」的方法。有些母親和教師曾經在婦女雜誌的文章中間接地了解過蒙台梭利的教育觀念,他們也非常希望從蒙台梭利本人那裡得到較為權威的論述。大多數讀者對「母親的故事」「蒙台梭利對美國家庭提出的實用建議」頗感興趣。本書還簡明地闡釋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基本主題,這對當代的讀者——無論是父母還是教育工作者——都非常實用有效。

蒙台梭利稱,她創作這本書是要向安妮·蘇利文和海倫·凱勒致敬。有賴於這兩位教育家的啟發,她那「老師與學生」團隊教育新方法中的精華部分才得以面世。安妮·蘇利文清除了海倫·凱勒求知途中的障礙。為了適應和針對海倫·凱勒的多重障礙,安妮·蘇利文將她的教學重點從感知層面轉移到實驗層面。而且,安妮·蘇利文也設計出一些教學用具,蒙台梭利的著作也對這些教學用具做了進一步完善,因此,教師扮演著傳統觀念中「非教師」的角色,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卻也更深刻地演繹了教師的角色。

毋庸置疑的是,美國的學校中還沒有出現蒙台梭利稱為「非教師」或「女導演」的角色。「美國兒童研究運動協會」是負責檢查兒童思想狀況的組織機構,其中也沒有蒙台梭利式的教育人員,典型的「福祿貝爾式」幼兒園中也不曾有過這樣的老師。蒙台梭利坦率地承認佩斯特拉齊 、福祿貝爾和盧梭在老師轉換觀念方面賦予她很大啟發,但她也非常理性地提出以下主張:讓孩子們學會愛老師,而非畏懼老師,也能產生一定的推動性。蒙台梭利認為,為自己學習,為了實現自己成功的目標而學習,這才能讓幼兒在學習中體驗到滿足感。「幫助我,讓我自己去做」——這就是她在羅馬貧民窟里觀察過無數孩子而獲得的信息。

蒙台梭利在做臨床醫生時就對教育學開始了研究。她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衛生學和學校實踐之間聯繫,儘管這種聯繫一直沒有受到公眾的重視。這位年輕的內科醫生在發育遲鈍的孩子身上取得了成效,這鼓勵她又用了七年的時間對人類學和心理學開展了進一步的研究。這一切研究都為她教育正常的孩子打下了基礎。

雖然,蒙台梭利的洞察力並不是僅由其觀察內容的準確性而得到了驗證,但是她在教育領域中卻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她主張:在影響生命體的因素中,「環境」尤為重要。這一主張是她的從醫背景和對科學方法的理解相結合的產物,再加上老師與孩子新角色的理論,就誕生出了一種獨特的教育理念。

在新的環境中,老師不是居高臨下地站在主導地位上,而是要根據孩子的需要為他們準備環境,孩子們發展的自由程度取決於老師的準備情況。蒙台梭利也設計了若干教學用具,藉助這些教學用具,孩子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發地進行訓練,通過這些訓練實現感官能力、運動能力與智力等方面的發展。她的理念當中有很多是沿襲了法國醫學前輩愛德華·塞甘的觀點。儘管蒙台梭利的追隨者和推崇者都把焦點放在了教學用具上,但她本人還是認為:教學用具只有在合適的環境中才會發揮效用。

在這種環境的準備與調解當中,老師的首要角色是觀察者。蒙台梭利認識到:大人們準確觀察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有能力自發地去做什麼事。在研究生物體的實驗中,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觀察」,因為「實驗的科學總是觀察的科學,在不打擾觀察對象的前提下進行,才可以準確地了解對象的活動」。美國出版家麥克盧爾形象地對蒙台梭利進行了描述:「這位女性觀察兒童的方式,就好似自然學家在觀察蜜蜂。」

在蒙台梭利「非教師」的理念中,她將「觀察」視為最重要的教學工具。她本人的醫學背景使她相信:探知孩子們行為上的細微差別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差異會給大人們一些暗示,讓大人們採取與之相應的反應。在1913年羅馬的第一堂培訓課上,蒙台梭利反覆強調了「觀察」起到的重要作用。很顯然,她相信觀察技能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技能。但在這節課上,她並沒有向聽者介紹如何習得敏銳的觀察力。「你在『兒童之家』觀察孩子的同時,也在工作和努力中學到新的能力,我無法給你這些能力,你的助手也無法給你,其他人也無法給你。這種能力能讓你從孩子的一舉一動中就觀察出:什麼事很重要,什麼事值得特別關注。如果你還沒有這種能力,那麼你必須努力讓自己去具備這種能力。」她接著說,「誰能夠幫助你準確地觀察到這些現象呢?只有你自己可以做到,這就好比孩子們必須通過自己的經驗來開拓自身的潛能一樣。」她又說,「你會知道,在我們這種教學方法中,老師扮演得更多的是『觀察者』的角色。因此,老師先要學會的就是——如何去觀察。」

老師的任務就是讓每個孩子自發地學習,由於每個孩子各自機體的內在法則不同,他們各自的成長也會因人而異。如果老師不了解每個孩子的行為和習慣上的差別,就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在蒙台梭利的理念中,不會觀察孩子的老師就不能勝任教師這一職責。

蒙台梭利「非教師」的理念能夠針對所接觸的每個孩子給老師的暗示來提供回應。但蒙台梭利所說的「孩子」不是廣義上的群體,而是具有「個體特指」含義的。孩子個體的「特點」就是蒙台梭利理論上以及實踐中所關注的焦點。

蒙台梭利將老師的角色與理論中「工作的有序性」聯繫在一起,但沒有將「工作」與「玩耍」放在對立的位置上。對她來說,「工作」意味著「正在進行著的生活」。因此,老師需要尊重每一個孩子的生活,並讓他們的生活有進一步的提高。在這一點上,蒙台梭利與美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的理論是一樣的,學習過程的終極目標就是成長與發展。

「……我們應該留意到,孩子具有努力向外拓展的個性,也很有自發性,他能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並能堅持到底,他可以根據內在的需要調整自己要做的事。他也敢於付出努力,甚至還會奮力尋求,用他的能力去克服困難,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自得其樂。」蒙台梭利提出,教育者們的座右銘應該是「關照孩子,留心觀察」。

一位老師如果想給孩子們提供自由的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