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提問 Questioning

我對人性和知識本質的諸多認識都被維基百科顛覆了。剛開始,我和許多人一樣,認為維基百科不可能成功,如今它卻已經眾所周知。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在線參考資料,出人意料的是,無需許可,全世界任何人都能隨時對它的內容進行補充或修改。雅加達的一個12歲孩子如果願意,也可以編輯「喬治·華盛頓」這個詞條。我過去認為年輕人和無聊的人愛搗亂,而網上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他們會讓人人都能編輯的百科辭典成為泡影。我還認為那些盡責的內容提供者免不了會誇大或記錯事實,讓我們更難獲得可靠的內容。根據自己20年的上網經驗,我覺得不能信賴一個隨機的陌生人提供的內容,而一群隨機內容提供者聚集在一起將造成一團混亂。由專家創建的網頁,如果沒有編輯過也不能讓我信服。一部未經編輯的百科全書,完全出自業餘人士乃至不學無術者之手,似乎註定沒有價值。

基於對信息結構的了解,我深信,沒有刻意的大量精力和智力活動投入帶來的轉變,知識不會自發地從數據中產生。我曾經參與過盲目的集體寫作,結果都只會產生平庸、劣質的內容。這種形式發生在網路上又有什麼區別呢?

因此,當第一部標準的在線百科辭典(當時叫做Nupedia)在2000年推出時沒有大獲成功,我並不覺得意外。儘管人人都能編輯辭典,但是Nupedia要求新內容必須由一批其他內容提供者花費漫長的時間進行重寫,這讓新手感到氣餒。然而,Nupedia的創始人另外建立了一個易用的維基網站,方便人們編輯內容。令人倍感意外的是,由於任何人無需等待他人審核就能自行編輯或發布內容,人們主要的活動反而都在維基網站上。我當時對這個網站的期望值並不高,如今它已經換了一個名字——維基百科。

我當時的想法大錯特錯。維基百科的成功不斷超越我的期許。根據2015年的最新統計,它擁有3500萬篇文章,涵蓋了288種語言。這項成就值得炫耀。美國最高法院引用它,全世界的中小學生依靠它,所有的記者和終身學習者藉助它迅速了解新知識。人性的種種缺陷沒有阻止它的持續進步。因為最少的規則限制,人們的弱點和美德都轉化成了公共財富。維基百科的成功說明,藉助恰當的工具,重新找回被破壞的內容(維基百科上的恢複功能)比創建一篇破壞性的文章(蓄意搗亂)更容易,因而好的文章會更普及並且質量逐步提高。人數相同時,藉助恰當的工具,合作團體的成就能超越一群有野心的競爭個體。

集體向來能夠放大某種力量,就像城市和市民之間的關係一樣。但讓我驚訝的是,我們對於工具和監管的需求如此之少。雖然在最初10年有所增加,維基百科的行政系統規模相對來說依然很小,人們幾乎看不見。然而,最讓人驚喜的是,我們並不知道維基百科這股力量能走多遠,不知道「維基化」智力活動的極限在哪裡。它能編寫教科書,製作音樂或電影嗎?它能制定法律或實施行政管理嗎?

別急著說「不可能!」,讓我們等著瞧。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業餘人士不可能制定法律,但是維基百科已經讓我的想法改變了一次,我不會再輕易下結論。我們認為維基百科不可能成功,但它卻成了現實。它屬於理論上「不可能」做到而實踐中卻能完成的事情之一。一旦經歷過這種事情,你不得不改變想法,期待其他類似的事情發生。說實話,其他的出版領域也嘗試過維基模式,但並未獲得廣泛成功。方法和程序的錯誤導致維基百科最早版本(Nupedia)失敗,有鑒於此,合作的教科書、法律以及電影或許需要更先進的工具和方法。

我並不是唯一一個改變想法的人。一旦你在成長過程中已然了解維基模式的可行性,一旦你認為開源軟體顯然比精打細磨的專門產品更好,一旦你確信分享自己的照片和其他數據比保管它們更有意義,那麼,這些想法將使我們更激進地傾向於秉持公共財富的觀念。曾經被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已變得理所當然。

維基百科還改變了我的其他看法。過去,我是一個堅定的個人主義者,一個傾向於自由論的美國人,而維基百科的成功讓我對社會力量產生了新的認同。如今,我更關注集體的力量以及個人在面對集體時產生的新義務。除了拓展公民的權利,我還想拓展公民的義務。我深信維基百科的影響力還沒有被完全發掘,它改變人們想法的力量正在潛意識中影響著全世界的千禧年一代,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有益的蜂巢型心智的實例,並且使人們相信,「不可能的事」也能夠做到。

更重要的是,維基百科讓我更願意相信「不可能」發生的事能夠實現。在過去幾十年中,我不得不接受那些曾經被認為不可能實現結果卻能夠實施的好點子。比如,1997年,我第一次遇到在線跳蚤市場eBay的時候就曾疑惑:為買一輛從未親眼見過的二手車,我難道要把幾千美元轉賬給一個遠方的陌生人?以我對人性的了解,我覺得這件事情行不通。可如今,陌生人之間的汽車交易已經成了頗為成功的eBay公司的主要利潤中心。

20年前,我或許會相信,2016年時我們的手持設備上會有全世界的地圖。但是,我不太可能相信設備上有許多城市建築的街景圖,有顯示公共廁所位置的「應用」,還有關於步行和公共交通的語音提示,並且地圖及這些功能竟然都是免費的。這在當時看來似乎完全不可能做到。如今,豐富的免費內容已經出現在億萬台手機上。這聽上去似乎還是難以置信。

那些被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如今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過去,大家都曾經認為,人們不會分文不取地工作。即便真的不要報酬,沒有老闆,也製造不了有用的產品。然而今天,一些在軟體工具上實現的經濟成果完全是由志願者不計報酬或是在沒有老闆的情況下創造的。過去,大家都曾經認為,人們天生希望保護隱私,但現在,從早到晚完全公開分享這種「不可能」的事情還是出現了。過去,大家都曾經認為,人們大多數時候總是懶惰的,他們寧願觀看而不願意去創作,永遠不會離開沙發創作自己的視頻,數百萬業餘愛好者製作的幾十億小時的視頻應當不可能出現——和維基百科一樣,YouTube在理論上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不可能」的事又一次在實踐中成為現實。

每天都有過去不可能的事變得可能,並且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但,為什麼是現在?是什麼打破了「可能」和「不可能」之間古老的界限?

在我看來,如今發生的那些「不可能」的事都體現了一種更高級的新型結構。它們是大規模分享帶來的,更準確地說,是大規模合作和大量實時社會互動的結果。相對於一堆細胞,組織是一種更高級的新型結構;相對於人類個體,新的社會結構好比組織。在兩種情形中,新的層級結構都會醞釀出新的事物。新的層級中發生了低層級中不可能出現的行為,就好像組織能夠做到細胞完成不了的事。維基百科、Linux、臉譜網、優步、互聯網,甚至人工智慧這類群體結構能夠完成工業時代人類無法完成的事。

長期以來,人類都在發明新的社會組織形式——從法律、法庭、灌溉系統、學校、政府、圖書館直到文明本身這個規模最大的組織。這些社會工具讓我們成為人類,使我們的行為從動物的視角看來是「不可能」的。比如,人類發明了書寫記錄和法律後,一種在我們的靈長類近親中不可能實現的公正變得可能,這種公正在口頭文化中同樣不會出現。灌溉和農業系統中的合作與協調產生了原本更加「不可能」的諸如預測、事先準備這類行為,以及人類對未來的敏感。人類社會向生物圈展示了各種先前不可能實現的行為。

在現代的文化與技術體系中,技術元素正通過不斷發明新的社會結構加速創造新的「不可能」事物。eBay的高明之處在於發明了廉價、易用、快捷的信用評價體系。人們有了這種技術手段,能夠快速給予交際圈之外的人永久的信用評價,從而放心地與遠方的陌生人進行交易。這項微不足道的創新開啟了一種更高級的、新型的協作方式,實現了一種以前不可能做到的新交換模式(陌生人之間的遠程買賣)。與此類似,技術保障下的信用加上實時的協調功能成就了打車服務軟體優步。維基百科上的「恢複日誌」按鍵使得修復一篇被蓄意破壞的段落比故意破壞內容更加容易,由此釋放出一種信用的新的更高級組織形式,凸顯出一種過去從未大規模實現的人類行為。

人們改變社會交往方式的步伐才剛剛啟動。超鏈接、無線區域網以及全球衛星定位服務事實上都是通過技術形成的連接關係,而這類創新剛剛開始,大多數有可能實現的最令人讚歎的交流方式還沒有被發明。人類還處於發明真正的全球組織的初期階段。一旦我們把自己置身於全球實時同步的社會,之前不可能的事將真正開始以爆發的方式變成現實。我們沒有必要刻意創造某種全球意識,只需要讓每個人都能隨時與他人以及其他事物相聯通,並能共同創造新事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