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流動 Flowing

互聯網是世界上最大的複印機。在最根本的層面上,它將我們使用它時所產生的一切行為、一切特徵、一切想法拷貝成了複製品。為了將信息從互聯網的某個角落傳輸到另一邊,通信協議讓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經歷了數次的複製。在平常日子裡,部分數據在內存、緩存、伺服器和路由器之間循環往複,期間或許已經被複制了數十次。科技公司們也在銷售這些永不停息的複製設備上賺到了大錢。如果一樣東西可以複製,那麼當它接觸到互聯網之後,就必然會被複制。

數字經濟就是這樣運轉在自由流動的複製品河流中的。實際上,我們的數字通訊網路經過設計,儘可能地減少了複製品流動的阻力。複製品流動如此自由,以至於我們可以把互聯網想像成一個超導體。進入這個系統的複製品能夠通過網路無休止地流動下去,就像超導電線中的電流一樣。病毒式傳播的含義便在於此。複製品經過複製,進而產生新的複製品——由此泛出一道道波紋,向外盪散開來。複製品一旦接觸互聯網,就再也不會離開。

這種超級分配系統已經成為了我們經濟和財富的基礎。信息、創意和資訊的實時複製加強了21世紀經濟中的主要部分。美國對外出口的軟體、音樂、電影和遊戲價值連城,都是易於複製的產品。而製造它們的產業是美國全球競爭優勢的所在。美國的財富因此建立在一台能夠迅速、混雜地複製信息的巨大機器之上。

我們不能阻止大規模的自由複製。這樣做不僅會破壞創造財富的動力,還會致使互聯網本身停轉。自由流動的複製品已經在互聯網這個全球通信系統的本質中留下了烙印。網路技術需要沒有約束的複製。複製品必然流動。

我們文明早先的經濟,建立在堆滿實體貨品的倉庫和工廠之上。這些實體庫存仍然必要,但對於財富和幸福來說,只有它們已經不再足夠。我們的注意力已經從實體貨品的庫存上,轉移到了無形產品(例如複製品)的流動上。我們考察一樣東西的價值,不再僅僅針對它所包含的原子。這件東西的非物質成分、設計,甚至是它根據我們的需求靈活變化的能力,也都會成為衡量價值的因素。

曾經用鋼鐵和皮革製造出的實體產品,如今已被當作不斷更新的流動服務來出售。馬路上停泊的實體汽車,已經轉變成了由優步、Lyft、Zip和RideShare 按需提供的私人交通服務。而這些服務的改進速度,遠比汽車要快。購買日用品也不再是買到買不到的問題了:現在,穩定的日用品補充流如同流水一般,可以定期送貨上門,不會間斷。而手機也每隔幾個月就變得更好,因為新操作系統可以持續地在智能手機上自我更新,而在過去,隨這些更新而來的新功能和新好處則可能會產生對新硬體的需求。而購買新手機之後,服務會讓你的操作系統和之前保持相似,把你的個性化設置注入新設備中。這種不間斷地更新序列延綿不絕。對於我們那不知足的人類慾望來說,夢想的確成真了:永無止境的改進,匯聚成了一條條河流。

在這種不停變動的新體制的核心,是更加細緻入微的計算。我們正在進入計算時代的第三個階段:流(the Flows)。

計算時代的第一階段,借鑒自工業時代。正如馬歇爾·麥克盧漢 所觀察到的:新媒介最初的形態,是模仿它所取代的媒介。第一批商用計算機從辦公室里借鑒了大量的比喻:我們的屏幕上有「桌面」和「文件夾」,還有「文件」;它們層級分明,秩序井然,和計算機將要顛覆掉的工業時代頗為相似。

第二階段的數字時代拋棄掉了從辦公室借鑒來的比喻,引入了網路組織原則。基本單位不再是文件,而是「頁面」。頁面並未被組織在文件夾里,而是分布在連接起來的網路當中。網路本身則是超鏈接聯繫起來的數十億個頁面,包羅萬象,既儲存信息,又傳遞知識。可以瀏覽任何頁面的統一窗口「瀏覽器」,取代了桌面界面。這種連接起來的網路,結構是平的。

現在,我們正在進入計算的第三個時期。頁面和瀏覽器遠不如從前重要。今天,最基本的單位是「流」(flows)和「信息流」(streams)。我們持續不斷地監視推特和臉譜網上的信息流。我們觀看流媒體視頻,收聽流媒體音樂。電視屏幕最下方是不斷流動的新聞滾動條。我們還在YouTube上訂閱視頻流(卻把它稱為「頻道」),通過RSS訂閱博客。我們沐浴在通知和更新組成的信息流里。我們的App也在更新流中不斷改善。標籤取代了鏈接,我們在信息流中標註、點贊、收藏不同的時刻。某些Snapchat和p 這樣的信息流甚至完全活在當下,沒有過去和未來。它們只是流向了過去。如果你想再看一眼什麼東西,還是算了吧,它消失了。

流動的時間同樣也發生了轉變,在第一階段里,任務往往以批處理模式完成。你每個月都會收到賬單;稅金總是要在每年的同一天申報;電話費以30天為單位收取一次——事情總是堆積起來等待一次完成。

而在第二階段,隨著網路的到來,我們很快就變得期待所有事能在當天完成。收到退款後,我們會希望這筆錢當天就能出現在賬戶里,而不必等到月末。發送電子郵件時,我們也期望能在當天晚些時候收到答覆,而不用像普通郵件那樣等到兩周之後。我們的循環時間從批處理模式跳轉到了日清日畢模式。這是一件大事。因為期望轉變得太快,許多機構都措手不及。人們不再有耐心排隊填寫必需的表格。如果表格沒法當天填完,人們乾脆就置之不理了。

如今是第三階段,我們已經從日清日畢模式轉換到了實時模式。給別人發信息的時候,我們希望立刻就能收到答覆。花錢的時候,我們也希望我們的銀行賬戶能立刻結算。醫療診斷為什麼不能當時就下,反而還要等上好幾天呢?如果我們在班級里展開一場問答競賽,比分為什麼不能實時顯示呢?對於新聞,我們不再需要得知上個小時的事情,而是需要了解當下每一秒的一切。要麼實時發生,要麼不存在。推論下去,想在實時中運轉良好,所有事情就必須流動起來——這至關重要。

比如說,按需觀看電影意味著電影必須是流動的。像大多數訂閱flix服務的家庭一樣,我們都對實時欲罷不能,都會忽視不是流媒體播放的電影。flix的DVD出租目錄,是流媒體播放目錄的10倍,而且質量也比後者更好。但我們情願實時觀看更少的節目,也不願意為了DVD上更好的東西等上兩天。速度為王,質量靠邊站。

實時的圖書也是如此。在數字時代來臨之前,我會在想要閱讀很久以前購買紙質圖書。如果在書店裡看到一本好書,我就會買下來。起初,互聯網擴大了我那巨長的待讀書單,因為我在網上接觸到了越來越多的書評推薦。Kindle上市之後,我就主要購買數字圖書(digital books)了。不過我還保持著老習慣: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碰到好的推薦,就會把電子書買下來。畢竟這很簡單!點擊一下,書就到你的設備上了。

然後我就醒悟過來了(我保證別人也和我一樣):如果提前購買一本電子書,它存放的位置和我沒有買它時存放的位置是一模一樣的(都在雲端),區別只是付款和沒有付款而已。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讓它保持未付款狀態呢?所以現在,不是半分鐘內非要讀到不可,我是不會買下一本書的。這種即時購買模式正是實時數據流的自然結果。

在工業時代里,公司通過提高自己的效率和生產力來最大化地節省自己的時間。這在今天已經遠遠不夠。現在,組織還要節省它們的顧客與公民的時間。它們需要盡其所能來進行實時互動。實時就是人類的時間。雖然和銀行櫃檯相比,從ATM機上取錢的速度要快上很多,效率也會高上不少,但我們真正想要的,是在我們指尖上流動的現金。這就像是Square、Paypal和Apple Pay 這樣的數據流公司所提供的實時貨幣一樣。名詞需要變成動詞。固定的實體事物需要編程服務。數據不會保持靜止,萬物如今都要流動成為數據流。

信息混雜的上萬億條信息流匯聚一起,相互流動,便是我們口中的「雲端」。雲端的軟體流於你,就像是升級組成的信息流。你的文本信息流在到達朋友的屏幕之前,會先進入到雲端。你賬戶下的大量視頻在雲端安睡,等待你的呼喚。雲端還是歌曲彙集的海洋,是和你交談的Siri的智能所在。對於計算機來說,雲端是一種新的組織比喻。而數字體制第三階段中的基本單位,便成了流、標籤和雲端。

向實時的轉變,以及複製品組成的雲端破壞掉的第一個產業,是音樂產業。這或許和音樂本身就在流動有關(音樂是音符組成的溪流,它的美麗只能在音符的流動中展現出來),這也使得音樂首先具有了流動性。隨著音樂產業不情願地發生了轉變,起變化的故事在圖書、電影、遊戲、新聞等其他媒介中一遍又一遍地顯現出來。這種向著流動性的必然轉變現在幾乎改變了社會的方方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