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北宋四川行政區域

北宋地方行政區劃,中央以下,基本設置分為路、州、縣三級。

最高一級區劃為路(相當於現在的省級),下轄府,州,軍、監等。路不設長官,設轉運使司(漕司)、提點刑獄司(憲司)、提舉常平司(倉司)、安撫使司(帥司),沿邊地區則設經略安撫使,實行軍、政、財、刑分立而治。

二級區劃為州。州雖設有刺史之名,實同虛設,實際掌事的是知州。各州設有通判,與知州同領州事,以文臣任之,被稱為「監州官」,為宋代之特殊制度。這一級區劃還包括府及帶縣的軍、監。宋代在重要地方設府。有的是將重要之州升格為府;有的是某一皇帝即位前之封地或曾任官之地,即位後即升為府;有的是沿用唐、五代之舊名,在同一府地另有軍、監等地方機構。

三級為縣及不領縣的軍、監。縣設有縣令之名,而實際任事者則為知縣。宋代的縣有赤縣、畿縣、望縣、緊縣、上縣、中縣、中下縣、下縣之分。

北宋初年,宋太祖曾分全國為13道,基本沿用唐制。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分全國為21路。至道三年(997年)改為15路,即京東路、京西路、河北路、河東路、陝西路、淮南路、江南路、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兩浙路、福建路、西川路、峽西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

巴蜀地區,宋初置西川路,後分峽西路。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把15路中的西川、陝西兩路合併,重劃為4路:即益州路(後改成都府路)、梓州路(後改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總稱四川路,為「四川」得名之始。

四川4路所轄州縣如下:

成都府路(益州路),路治成都(今四川成都),轄有1府、12州、1軍、1監,分別為:

成都府,治成都。領9縣:成都、華陽、靈金,廣都、雙流、溫江、郫縣、新繁、新都。

彭州,治九隴(今四川彭縣)。領3縣:九隴、導江、蒙陽。

漢州,治雒縣(今四川廣漢)。領4縣:雒縣、德陽、什邡、綿竹。

綿州,治巴西(今四川綿陽)。領8縣:巴西、羅江、鹽泉、魏城、彰明、神泉、龍安、石泉。

茂州,治汶山(今四川茂縣)。領7州2縣:塗州、恭州、宕州、直州、璫州、時州、靜州;汶山、汶川。

簡州,治陽安(今四川簡安)。領2縣:陽安、平泉。

眉州,治眉山(今四川眉山)。領4縣:眉山、青神、丹棱、彭山。

嘉州,治龍游(今四川樂山)。領5縣:龍游、峨眉、夾江、洪雅、犍為。

雅州,治嚴道(今四川雅安)。領5縣:嚴道、榮經、名山、百丈、盧山。

邛州,治臨邛(今四川邛崍)。領5縣:臨邛、蒲江、安仁、火井、依政。

蜀州,治晉源(今四川崇慶)。領4縣:晉源、江原、新津、永康。

威州,治保寧(今四川理縣薛城)。領2州2縣:霸州、保州;保寧、通化。

黎州,治漢源(今四川漢源青溪)。領1縣:漢源。

永康軍,治今四川都江堰。領1縣:尋江。

陵井監,冶仁壽(今四川仁壽)。領2縣:仁壽、井研。

梓州路,治郪(qī)縣(今四川三台),轄有14州、2軍、1監,分別為:

梓州,治郪縣。領9縣:郪縣、中江、鹽亭、涪城、安泰、射洪、銅山、飛烏、通泉。

果州,治南充(今四川南充)。領3縣:南充、相如、西充。

渠州,治流江(今四川渠縣)。領2縣:流江、鄰山。

合州,治石照(今四川合川)。領5縣:石照、巴川、銅梁、漢初、赤水。

遂州,治小溪(今四川遂寧)。領5縣:小溪、長江、蓬溪、青石、遂寧。

普州,治安岳(今四川安岳)。領3縣:安岳、安居、樂至。

昌州,治大足(今四川大足)。領3縣:大足、昌元、永川。

資州,治盤石(今四川資中)。領4縣:盤石、龍水、資陽、內江。

榮州,治榮德(今四川榮縣)。領3縣:榮德、資官、威員。

戎州,治僰(bó)道(今四川宜賓)。領1州2縣:商州;僰道、南溪。

祥州,治慶符(今四川高縣北)。領2縣:慶符、來符。

瀘州,冶瀘川(今川川瀘州)。領3縣:瀘川、江安、合江。

純州,治九支(今四川合江先市西)。領2縣:九支、安溪。

滋州,治承流(今吏州習水土城)。領2縣:承流、仁懷。

廣安軍,治渠江(今四川廣安)。領3縣:渠江、新明、岳池。

懷安軍,治金水(今四川金堂淮口鎮)。領2縣:金水、金堂。

富順監,治今四川富順。

利州路,路治南鄭(今陝西漢中),轄有1府、9州,分別為:

興元府,治南鄭。領4縣:南鄭、褒城、城固、西縣。

洋州,治興道(今陝西洋陽)。領3縣:興道、真符、西鄉。

巴州,治化城(今四川巴中)。領5縣:化城、恩陽、曾口、通江、准江。

蓬州,治蓬池(今四川儀隴復興)。領4縣:蓬池、營山、伏虞,儀隴。

閬州,治閬中(今四川閬中)。領7縣:閬中、南部、新井、西水、蒼溪、奉國、新政。

利州,治綿谷(今四川廣元)。領4縣:綿谷、昭化、嘉元、葭萌。

劍州,治普安(今四川劍閣)。領6縣:普安、劍門、陰平、武連、普成、梓潼。

龍州,治江油。領2縣:江油、清川。

興州,治順政(今陝西略陽)。領2縣:順政、長舉。

文州,治曲水(今甘肅文縣)。

夔州路,治奉節(今四川奉節),轄有13州、4軍、1監,分別為:

夔州,治奉節。領2縣:奉節、巫山。

施州,治清江(今湖北恩施)。領2縣:清江,建始。

達州,治通川(今四川達縣)。領6縣:通川、新寧、永睦、東鄉、巴渠、通明院。

開州,治開江(今四川開縣)。領2縣:開江、清水。

萬州,冶南浦(今四川萬縣)。領2縣:南浦、武寧。

忠州,冶臨江(今四川忠縣)。領4縣:臨江、墊江、豐都、南賓。

黔州,治彭水(今四川彭水)。領2縣:彭水、黔江。

涪州,治涪陵(今四川涪陵)。領3縣:涪陵、樂溫、武龍。

恭州,治巴縣(今四川重慶)。領3縣:巴縣、璧山、江津。

溱州,治溱溪(今貴州習水溫水北)。領2縣:溱溪,夜郎。

珍州,治樂源(今貴州正安東北)。領1縣:樂源。

播州,治播川(今貴州桐梓城南)。領3縣:播川、琅川、帶水。

承州,治綏陽(今貴州綏陽)。領5縣:綏陽、都上、義泉、洋川、寧夷。

雲安軍,治雲安(今四川雲陽)。領1縣:雲安。

梁山軍,治梁山(今四川梁平)。領1縣:梁山。

南平軍,治南川(今四川綦江東溪鎮趕水)。領2縣:南川、隆化。

遵義軍,治遵義(今貴州遵義縣東北馬家灣)。領1縣:遵義。

大寧監,治今四川巫溪。領2縣:大寧、大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