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改變自我 第六章 自我管理,抓住時間的小偷

懶惰的心理,比懶惰的手足,不知道要危險多少倍。而且醫治懶惰的心理,比醫治懶惰的手足還要難。因為我們做一件不願意不高興的工作,身體的各部分,都感到不安和無聊。反過來說,如果對於這種工作有興趣、愉快,工作效率不但高,身心也感覺到十分舒適。因不適宜的勞動,使身心憂鬱而患成的病症,醫生稱為懶惰病。

——戴爾·卡耐基

卡耐基箴言

人不會因為工作過度疲勞而死亡,但是會死於浪費和憂慮。

有一個事實可能會令你很吃驚,單單腦力勞動不會讓你疲勞。聽起來好像很可笑,但是幾年前,科學家們試著找到人腦工作多長時間會感到「超負荷」,也就是疲勞的科學定義,結果令這些科學家震驚。他們發現在大腦工作時,血液在通過人腦時絲毫沒有疲勞的跡象,但是從正在工作的工人血管里抽出的血液,就會含有很多疲勞毒素和疲勞產物。如果你從愛因斯坦的大腦中取出一滴血,即使是在一天的工作之後,也沒有任何疲勞毒素。

就大腦而言,在8小時甚至12小時之後,它的工作效率會像剛開始工作時一樣高。大腦是完全不知疲倦的。那麼是什麼使你疲勞呢?

心理治療家認為,我們感到的疲勞,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引起的。英國最有名的心理分析學家海德費在他的《權力心理學》里說:「我們感到的大部分疲勞,都是心理影響的結果。實際上,純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勞是很少的。」

美國著名的心理分析學家布列爾博士說得更詳細。他說:「一個久坐的工人,如果健康情況良好的話,他的疲勞百分之百是受心理因素也就是情感因素的影響。」

哪些情感因素會導致疲勞呢?當然是刻板、懊恨、一種不受賞識的感覺以及忙亂、焦急、憂慮,等等。這些感情因素使人容易疲勞,易於感冒,使工作成績下降。我們之所以感到疲勞,是因為我們的情緒使身體緊張。

歐樂威·梯德的高效管理

歐樂威·梯德是紐約高等教育委員會主席,每天都有許多工作等著他去做決策。你也許以為他會被一大堆工作包圍著吧?恰恰相反,他不但沒有被工作捆住手腳,反而以高效著稱。

那麼,梯德又是如何做到高效管理的呢?下面就是他的做法,他說:「憂慮是一種習慣,而我在許久以前就打破了這種習慣。我認為我之所以能解除煩惱,應當歸功於下面三項舉措。我太忙了,以至於根本沒有時間沉溺於那些自我毀滅的焦慮之中。」

我有三項主要活動:第一,在哥倫比亞大學講課,同時擔任紐約市高等教育委員會主席,又掌管哈潑出版公司的經濟及社會叢書部門。每一項活動的本身實際上就是全天性的工作。這三項主要工作,使我根本沒有時間去自尋煩惱。第二,變換新的活動。我是一個很放得開的人。當我放下一項工作去干另一項工作時,我會完全拋開以前所想的問題。我發現,變換新的活動可以令人振奮,使我得到休息,神志為之一清。第三,剔除大腦中的煩惱。當我離開辦公桌之後,我就訓練自己把所有的煩惱從大腦中剔除出去。這些問題都是連貫性的,如果我每天晚上都把這些問題帶回家,並且為它們而煩惱的話,那我的健康就全完了,同時也將失去解決煩惱的能力。

歐樂威·梯德這三項很好的工作習慣,對你是否有借鑒意義?

康尼·邁克是如何解除憂慮的

和梯德有著類似經驗的還有棒球老將、美國某棒球俱樂部經理康尼·邁克。邁克在職業棒球界已經活躍了63年,當他首次加進球隊時,完全沒有薪水,只能在空地上打球,常常被地上的廢棄物絆倒。比賽結束之後,他們就摘下帽子,傳過去向大家收錢。但是這些錢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尤其是邁克,還得承擔養活寡母及弟弟妹妹的責任。有時候,球隊為了賺錢,必須做一些逗笑的演出,才能使球賽繼續比下去。但是,這些困難並沒有嚇住邁克。他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不僅成為美國歷史上著名的棒球運動員,後來還當上了俱樂部的經理,將一支三流的俱樂部帶進了一流隊伍。

那麼,邁克又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他後來回憶說:

「有許多原因值得我去煩惱。例如我曾是連續7年都排在最後一位的唯一一位棒球俱樂部的經理,而且曾在8年之內輸了800場球。經過這一連串的失敗,我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但是,我認為自己必須找到一種新的管理辦法。後來我真的找到了,結果我在25年前就不再煩惱了。我相信,如果我不停止煩惱,那麼我早就進棺材了。」

「現在回憶起我漫長的生命歷程(我是在林肯總統時代誕生的),我認為我之所以能夠征服所有煩惱,並且快樂地活到現在,是得益於下面這些方法:

第一,我認為煩惱對人毫無益處。除了對我的棒球生涯造成威脅之外,煩惱對我毫無幫助。

第二,我認為煩惱會損害我的健康。

第三,我讓自己忙著計畫籌備如何在將來的比賽中獲勝,因此,沒有時間為已經失敗的球賽去自尋煩惱。

第四,我給自己定了一個規則:在球賽過後24小時內,我不得批評球員所犯的過失。以前我總是和球員們一起穿衣、更衣。如果球隊在比賽中輸了,我總會忍不住批評球員們,而且毫不留情地與他們爭論為什麼會失敗。後來我發覺這樣只會增加我的煩惱;而且在其他球員面前批評某位球員,只會使他以後更不願合作,因為我確實使他大丟面子。因此,我決定既然我沒有把握在球賽剛結束時控制我的舌頭和我自己,那我只好給我自己立下一個規則:在比賽失敗之後,絕不能立刻和球員見面;一直要等到第二天,我才和他們討論為何失敗。到那時候,我已經頭腦冷靜下來,不會擴大錯誤,而且我可以和球員們冷靜地討論事實,球員也不會因此而生氣,或為自己辯護。

第五,我會讚揚球員們,激勵他們,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總是挑他們的毛病。我想對每個人都說些好聽的讚揚的話。

第六,我發現,當我身體疲倦時,煩惱就更多。所以,我每天晚上要休息10小時,每天下午還要午睡一小會兒。即使是5分鐘的小睡時間,對我來說也大有幫助。

第七,我相信,由於我不斷地忙著,已經不再受各種煩惱的干擾,因而延長了我的壽命。現在我已經85歲了,但我還不想退休。等到我把同樣的故事講了一遍又一遍時,我才知道自己確實已經老了。

在我看來,康尼·邁克並沒有讀過《克服憂慮快樂生活》這一類書,但他能夠給自己訂下一些規則,使自己成為一位高效管理者,那你為什麼不能做到這一點呢?你是不是可以像他那樣,把你以前覺得很有幫助的一些事情,也給自己列成一張規則表呢?

卡耐基箴言

清除你桌上所有的紙張,只留下與你正要處理的問題有關的東西。

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做事。當你碰到問題時,如果必須作決定,就當場決定,不要遲疑不決。

學會如何組織、分層管理和監督。

如果你在工作的時候總是被情緒困擾,感覺疲憊不堪。不如看看下面的內容,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的。因為我們忙得團團轉的時候,並不是繁重的工作本身,而是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一個規劃,沒有弄清楚自己有多少工作,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什麼是必須做的?什麼又是可以暫時擱置的?

這一切讓你在工作的時候找不著北的原因就是因為不良的工作習慣引起的。其實,人並非生來就具有某些惡習和不良習慣,而是後天慢慢養成的。對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來說,有些習慣雖然不好,但它們可能對大事無礙,不會對我們的人生產生直接的衝突和嚴重危害;而有些則是我們幸福與成功的阻力。對於後者,我們應該努力改正,並堅決摒棄。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四個值得警惕的工作惡習,希望在看完下面這些內容後,你有所改正。

不良工作習慣一:辦公桌亂七八糟

芝加哥與西北鐵路公司的總裁羅蘭德·威廉姆斯說:「一個桌上堆滿很多種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開來,留下手邊待處理的一些,就會發現他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實在。我稱之為家務料理,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如果你走進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圖書館,你就可以看到天花板上懸掛著幾個字,這是著名詩人波普曾寫過的一句話:「秩序,是天國的第一條法則。」

秩序也應該是商界的第一條法則。但是否如此呢?一般生意人的桌上,都堆滿了可能幾個星期都不會看一眼的文件。一家新奧爾良的報紙發行人有一次告訴我,他的秘書幫他清理了一張桌子,結果發現了一部兩年來一直找不著的打字機。

光是看見桌上堆滿了還沒有回的信、報告和備忘錄,等等,就足以讓人產生混亂、緊張和憂慮的情緒。更壞的事情是,經常讓你想到「有100萬件事情待做,可自己就是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