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改變自我 第五章 自我規劃,在迷途中前進

一個人不能沒有生活,而生活的內容,也不能使它沒有意義。做一件事,說一句話,無論事情的大小,說話的多少,你都得自己先有了計畫,先問問自己做這件事、說這句話,有沒有意義?你能這樣做,就是奮鬥基礎的開始奠定。

——戴爾·卡耐基

卡耐基箴言

一個人之所以偉大,首先在於他有一個偉大的目標。

不能保持正確目標而奮鬥的人,就猶如玩耍得意志消沉的兒童一樣,他們不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麼,總是茫然地撅著嘴。行動的本身左右著人生。確定明確的人生目標,不論是對人生,或是對任何的行動,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缺乏明確的目標。他們就像地球儀上的螞蟻,看起來很努力。總是不斷地在爬,然而卻永遠找不到終點,找不到目的地。同樣,在生活中沒有目標,活動沒有焦點,也會使你白費力氣,得不到任何成就與滿足。沒有目標的活動無異於夢遊,沒有目標的生活只不過是一種幻象。許多人把一些沒有計畫的活動錯當成人生的方向,他們即使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由於沒有明確的目標,最後還是哪裡都到不了。

要攀到人生山峰的更高點,當然必須要有實際行動,但是首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的地。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更高處只是空中樓閣,望不見更不可及。如果我們想要使生活有突破,到達很新且很有價值的目的地,首先一定要確定這些目的地是什麼。只有設定了目的地,人生之旅才會有方向、有進步、有終點、有滿足。

設定明確的目標,是所有成就的出發點。很多人之所以失敗,就在於他們都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並且也從來沒有踏出他們的第一步。社會無疑具有強大的同化作用,使得我們許多人都背離了人生的真諦,喪失了真情和本性。但唯有我們自己真正想要的才能使我們得到滿足。放棄了自身的願望和需要,我們就變得麻木不仁,對任何事都無動於衷。

每個人都做過夢。真實的夢,睡眠中的夢,小時候在作文本上寫出的夢,與朋友閑聊時做的白日夢。然而,做夢的年齡過了之後,面對現實,為什麼會有惆悵或失落?當然,最理想的是「美夢成真」,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但也並非做不到。

人一旦有夢想有目標,自然就會為了實現它而發揮更大的心力,人生的光輝由此粲然可見。為什麼呢?在為實現理想而奮鬥的過程中,人生的樂趣昭然若揭,而生活就會更加精力充沛,此時人類原已潛在的腦力也會得到發揮。經常有意識地創造出這樣的情勢,使人生更成功、更豐富且充滿樂趣的原則,就是所謂的目標催化作用。

人生因夢想而偉大

1952年的《生活》雜誌曾登載了約翰·戈德的故事。戈德15歲時,偶然地聽到年邁的祖母非常感慨地說:「如果我年輕時能多嘗試一些事情就好了。」戈德受到很大震動,決心自己絕不能到老了還有像老祖母一樣有無法挽回的遺憾。於是,他立刻坐下來,詳細地列出了自己這一生要做的事情,並稱之為「約翰·戈德的夢想清單」。

他總共寫下了127項詳細明確的目標。裡面包括著10條想要探險的河、17座要征服的高山。他甚至要走遍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還想要學開飛機、學騎馬。他要讀完《聖經》,讀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狄更斯、莎士比亞等十多位大學問家的經典著作。他的夢想中甚至還要乘坐潛艇、彈鋼琴、讀完《大英百科全書》。當然,還有重要的一項,他還要結婚生子。

戈德每天都要看幾次這份「夢想清單」,他把整份單子牢牢記在心裡,並且倒背如流。戈德的這些目標,即使從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來看,仍然是壯麗且不可企及的。但他究竟完成得怎麼樣呢?在戈德去世的時候,他已環遊世界4次,實現了127個目標中的103項。他以一生設想並且完成的目標,述說他人生的精彩和成就,並且照亮了這個世界。每當我們讀起戈德的故事,便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句話:「人生因夢想而偉大。」

一位大學生經常在報紙上發表作品,他從事新聞工作的天分很高,有從事新聞事業的潛力。這位大學生在畢業時卻沒有選擇從事新聞行業,他覺得新聞工作就是報道一些瑣瑣碎碎的事情,而不願去做。可是5年後,他卻不無懊悔地說:「老實說,我現在的待遇也不算低,公司也有前途,工作又有保障,但是我壓根兒心不在焉,我很後悔沒有一畢業就參加新聞工作。」從這位學生的身上,你可以看出,他對於現在的工作心存不滿,三五年就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厭惡情緒。他將來根本沒有什麼前途。除非他立刻辭職,參加新聞工作。

如果這位學生當初在新聞行業上制定準確的目標的話,或許他早就在這方面小有成就了。他失敗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早日定下事業的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成功。目標是你所期望的成就與事業的真正動力。

威廉姆·瑪斯特恩,一位非常傑出的心理學家曾經向3000人問過同樣的問題:「你為什麼而活著?」結果表明有94%的人說他們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94%啊!正像有句諺語所說的:「每個人都會死,但並非每個人都真正地活著。」瑪斯特恩的調查也不幸證實了這一點。許多人過著如梭羅所說的「寧靜的絕望生活」。他們忍耐,等待,彷徨於生活的真諦,期望他們的人生目標在某個神靈的激發下瞬間降臨。同時,他們只是在生存著,重複著生活的機械動作,他們從未感受過生命的閃光。他們看著自己的生命之光迅速地飛逝,變得越來越恐懼,害怕他們還沒有體會到任何真正的喜悅和生命的內涵,就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

從發現目標到擁有目標,這是一個過程,整個過程並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自省和耐心——這兩種品質對我們多數人來講很難做到。但一旦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就像為自己的靈魂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安定和方向感頓時產生。

確定你自己的目標也會對你產生同樣的效果!下面的練習是我自己在尋找目標時確立的步驟,您不妨一試,看看效果如何。取出一張白紙寫下「我希望給人留下什麼印象」。列出你願意讓你的朋友、配偶、孩子、合作夥伴、團體,甚至是整個世界所希望記住你的品質、行為和特徵。如果你與其他一些團體有特殊的關係的話,如教堂、俱樂部、球隊等,把他們也列入表中。在列表的過程中你將漸漸地發現你自己真正的價值和生活意義的源泉。

如果要制訂長遠的計畫,最好是把五年作為一個階段,這樣便於管理和實現。你可以這樣來制訂計畫:傑姆要在五年之內獲得大學學位,準備著提升;他要在十年之內晉陞為小主管,等等。

一位太太說:「我希望我的丈夫永遠不要感到滿足,不要停下他進取的步伐。在我們這五年的生活中,每年都會為一個目標去努力——首先是他的學位,其次是進修課,然後是謀取一個自由投稿的工作,現在則是他的事業。如果有一天他對我說,他已經滿足了,那麼我們的蜜月也就結束了。」

「無論你做什麼,只要牢牢記住自己最終的目的,就會獲得無窮的動力向前進。」實現一個目標之後,馬上再為自己訂立一個新的目標,這就是成功的要訣。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不斷地追求新的目標。

卡耐基箴言

有一份地圖,你能找到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

喬治·蕭伯納說過:「征服世界的將是這樣一些人,開始的時候,他們試圖找到夢想中的樂園,當他們無法找到的時候,他們親手創造了它,就像在出外旅遊之前你會很自然地帶上地圖一樣。」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帶領我們穿越迷霧,走向成功的地圖,我們只有依靠它的指導,才能夠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一個職業目標與生活目標相一致的人是幸福的,職業生涯設計實質上是追求最佳職業生涯的過程。

職業生涯即事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連續擔負的工作職業和工作職務的發展道路。成功的職業生涯規劃要求你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點,將自己定位在一個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個人職業規劃要在了解自我的基礎上確定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目標並制訂相應的計畫,以避免就業的盲目性,降低從業失敗的可能性,為個人走向職業成功提供最有效率的路徑。

著名管理專家諾斯威爾對職業生涯規劃內涵的界定是這樣的:個人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眼前的制約因素,為自己實現職業目標而確定的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職業規劃的好處主要有3點:

第一,它可以減少許多焦慮與情緒波動(高漲與低落)。

第二,它可以使生活與工作的效率更高,更易獲得成就。

第三,它可以使自己集中優勢資源,避免一切干擾,使自己更容易獲得成功。

那麼,我們該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呢?

成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