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改變自我 第四章 自我認識,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

不論事情糟糕到何種地步,只要還有一線希望,我們都要努力挽救。但是如果常識告訴我們,事情已經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轉機時,為了保持理智,我們就要學會接受事實,承受它帶給我們的苦痛和挫折。

——戴爾·卡耐基

卡耐基箴言

記下自己干過的蠢事,提出自我批評。

我的檔案櫃中有一個私人檔案夾,標示著「我所做過的蠢事」。夾中插著一些我做過的傻事的文字記錄。我有時口述給我的秘書做記錄,但有時這些事是非常私人的,而且愚蠢到我沒有臉請我的秘書做記錄,因此只好自己寫下來。

每次我拿出那個「愚事錄」的檔案,重看一遍我對自己的批評,可以幫助我處理最難處理的問題——管理我自己。

我曾經把自己的麻煩怪罪到別人頭上,不過隨著年齡漸增,希望也長了一點智慧——我最後發現應該怪的人只有自己。很多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而認清了這一點。拿破崙被放逐到聖海倫島時說:「我的失敗完全是自己的責任,不能怪罪任何人。我最大的敵人其實是我自己,這也是造成我的悲慘命運的主因。」

我們可以是自己最嚴苛的批評家。在別人抓到我們的弱點之前,我們應該自己認清並處理這些弱點。達爾文就是這樣做的。當達爾文完成其不朽的著作——《物種起源》時,他已意識到這一革命性的學說一定會震撼整個宗教界及學術界。因此,他主動開始自我評論,並耗時15年,不斷查閱資料,向自己的理論挑戰,批評自己所下的結論。

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評而憤怒,有智慧的人卻想辦法從中學習。詩人惠特曼曾說:「你以為只能向喜歡你、仰慕你、贊同你的人學習嗎?從反對你的人、批評你的人那兒,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訓嗎?」與其等待敵人來攻擊我們或我們的工作,倒不如自己動手。

時刻反省,認識自己的錯誤

我要告訴你關於一位深諳自我管理藝術的人物的故事,他的名字是豪威爾。

1944年7月31日,他在紐約大使酒店突然身亡的消息震驚了全美。華爾街更是騷動,因為他是美國財經界的領袖,曾擔任美國商業信託銀行董事長,兼任幾家大公司的董事。他受的正式教育很有限,在一個鄉下小店當過店員,後來當過美國鋼鐵公司信用部經理,並一直朝更大的權力地位邁進。

我曾請教豪威爾先生成功的秘訣,他告訴我說:「幾年來我一直有個記事本,登記一天中有哪些約會。家人從不指望我周末晚上會在家,因為他們知道,我常把周末晚上留作自我省察,評估我在這一周中的工作表現。晚餐後,我獨自一人打開記事本,回顧一周來所有的面談、討論及會議過程。我自問:『我當時做錯了什麼?有什麼是正確的?我還能幹什麼來改進自己的工作表現,我能從這次經驗中汲取什麼教訓。』這種每周檢討有時弄得我很不開心。有時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莽撞。當然,年事漸長,這種情況倒是越來越少,我一直保持這種自我分析的習慣,它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豪威爾的這種做法可能是向富蘭克林學來的。不過富蘭克林並不等到周末,他每晚都自我反省。他發現過13項嚴重的錯誤。其中三項是:浪費時間、關心瑣事及與人爭論。睿智的富蘭克林知道,不改正這些缺點,是成不了大業的。所以,他一周訂一個要改進的缺點作為目標,並每天記錄贏的是哪一邊。下一周,他再努力改進另一個壞習慣:他一直與自己的缺點奮戰,整整持續了兩年。

難怪富蘭克林會成為受人愛戴、極具影響力的人物。艾爾伯特·哈伯特說過:「每個人一天起碼有5分鐘不夠聰明,智慧似乎也有無力感。」

承認自身缺點,及時修正

如果有人罵你愚蠢不堪,你會生氣或者會憤憤不平嗎?我們來看看林肯如何處理。林肯的軍務部長愛德華·史丹頓就曾經這樣罵過總統。

史丹頓是因為林肯的干擾而生氣。為了取悅一些自私自利的政客,林肯簽署了一次調動兵團的命令。史丹頓不但拒絕執行林肯的命令,而且還指責林肯簽署這項命令是愚不可及。有人告訴林肯這件事,林肯平靜地回答:「史丹頓如果罵我愚蠢,我多半是真的笨,因為他幾乎總是對的。我會親自去跟他談一談。」

林肯真的去看史丹頓,史丹頓指出他這項命令是錯誤的,林肯就此收回成命。林肯很有接受批評的雅量,只要他相信對方是真誠的,有意幫忙的。

你我也應該歡迎這樣的批評,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都是正確的。連羅斯福總統也只敢期望自己能在四次裡面,有三次是正確的。當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坦承他的結論99%都是錯誤的。法國作家拉勞士福古曾說:「敵人對我們的看法比我們自己的觀點可能更接近事實。」

我認為這句話常常是正確的,可是被人批評的時候,如果不提醒自己我還是會不假思索地採取防衛姿態。每次我都對自己極為不滿。不管正確與否,人總是討厭被批評,喜歡被讚賞的。我們並非邏輯的動物,而是情緒的動物。我們的理性就像狂風暴雨下汪洋中的一葉扁舟。

聽到別人談論我們的缺點時,想辦法不要急於辯護。因為每個沒頭腦的人都是這樣的。讓我們放聰明點也更謙虛一點,我們可以氣度恢宏地說:「如果讓他知道我其他的缺點,只怕他還要批評得更厲害呢!」

我曾討論過如何應對惡意的攻擊。現在提出的是另一個想法:當你因惡意的攻擊而怒火中燒時,何不先告訴自己:「等一下……我本來就不完美。連愛因斯坦都承認自己99%都是錯誤的,也許我起碼也有80%的時候是不正確的。這個批評可能來得正是時候,如果真是這樣,我應該感謝它,並想法子從中獲得益處。」

接受批評,做更優秀的自己

美國一家大公司的總裁查爾斯·盧克曼曾經用100萬美元請鮑伯·霍伯上廣播節目。鮑伯從不看讚賞他的信,只看批評的信,因為他知道可以從中學到一點東西。福特汽車公司為了了解管理與作業上有何缺失,特地邀請員工對公司提出批評。

我認識一位香皂推銷員,甚至主動要求人家給他批評。當他開始為高露潔推銷香皂時,訂單接得很少。他擔心會失業,他確信產品或價格都沒有問題,所以問題一定是出在他自己身上。每當他推銷失敗,他會在街上走一走想想什麼地方做得不對,是表達得不夠有說服力,還是熱忱不足?有時他會折回去,問那位商家:「我不是回來賣給你香皂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意見與指正。請你告訴我,我剛才什麼地方做錯了?你的經驗比我豐富,事業又成功。請給我一點指正,直言無妨,請不必保留。」

他這個態度為他贏得許多友誼,以及珍貴的忠告。想知道他的發展嗎?他後來升任高露潔公司總裁,高露潔公司是當代最大的香皂公司。他就是立特先生。

只有心胸寬大的智者,才能向豪威爾、富蘭克林及立特看齊。四下無人時,你何不自問你到底屬於哪一種人?

卡耐基箴言

人類內心的力量驚人的強大,只要我們加以開發,它就能助我們戰勝一切困難。

環境本身無法讓我們快樂或者不快樂,我們對周圍事物的反應才能決定我們的情感。如果有必要,我們能夠承受災難和悲劇,並且戰勝它們。人類內心的力量驚人的強大,只要我們加以開發,它就能助我們戰勝一切困難。

小的時候,我曾跟小夥伴們到北密蘇里州一棟荒廢的老木屋的閣樓上做遊戲。從閣樓上下來的時候,我在窗欄上站了一會兒,然後往下跳。由於我左手的食指上戴了戒指,當我跳下去的時候,一顆鐵釘絆住了它,結果我的那根手指就拉斷了。

當時我嚇死了,馬上叫了起來,想著我可能會死。可是,等我的手好了之後,我再也不為這事難過。難過還能解決什麼呢?我只能接受這個已經發生的事實。

幾年前,我在紐約市中心一家辦公大樓中看到一個開運貨電梯的人,他整個左手都沒有了。我問他是否會為缺了一隻手而煩惱,他回答說:「不會的,我根本就沒意識到它,除非我穿針的時候注意到這件事。」

事實上,一般我們都能接受任何糟糕的情況,然後讓自己適應這個事實,或者根本就不去考慮這件事。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座建於15世紀的老教堂,在廢墟上有這樣一行字:「事實就是這樣,不是別的樣子。」我經常想起這句話。

歷史發展到今天,誰都難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果它們已經是這個樣子了,就不再是別的樣子了。即便如此,我們仍然有選擇的機會:完全把這些不幸當作無法避免的事實接受,並逐漸適應;或者讓憂慮使我們精神崩潰,摧毀我們的人生?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給人們這樣的忠告,我非常喜歡,那就是:「快樂地接受事實就是這樣。能夠接受發生的任何事,就是克服下一步不幸的第一步。」

伊麗莎白·康麗:把悲傷藏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