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演錄 日本懸疑史與本格思考的意義

我是島田莊司。今天能到這裡,榮幸之至。

今天的話題是懸疑小說是什麼,本格推理小說在日本的歷史,何為本格,這類作品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我會根據我的理解談一些看法。最後我還會談一些關於這類小說的流派,現在這類作品的不足等。

首先,我根據何為「本格懸疑」小說這個命題,談一些基本的東西。

因為今天是口頭演講,所以很難表述一些很細緻的東西。我也知道可能會引起一些異議,但還是想簡單地說說。「懸疑小說」是在故事之中加入「懸疑」的成份,所以,不具備「神秘現象」的小說,不能被稱之為懸疑小說。

我們還可以聽到一類小說——「偵探小說」,這類作品可以被看成「懸疑小說」之下的一個很重要的分類。是一種以提出「謎題」,然後「解決謎題」為脈絡的小說。這其中的「謎題」就算並不具備「神秘」的要素,也並不影響其分類。

那「本格」又是什麼呢?其實指的就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進行的推理論證,也就是將追尋真相的理論提高到一定的認識高度所生成的產物。這類小說給人的印象是:故事通俗的要素較少,而推理的理論感較為強烈。

不管是作為一個職業懸疑作家、評論家,或者是以成為職業作家為目標的人,再或者是具有充分相關知識儲備的人,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什麼寫作規則是必須遵守的。縱觀日本懸疑小說歷史,有一些很好的沿著懸疑小說構成主幹寫成的作品,但更多的是,被當時的時代所左右,那感覺就像是鐘擺在左右搖擺一樣。我印象之中,在這麼長的歷史之中,可以很好地沿著中心路線展開的作品鳳毛麟角。

這樣的情況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就算是犯了錯,也沒有什麼好批判的。如果是抱著要遵守寫作規則進行寫作這樣的想法,恐怕也寫不出「本格推理小說」。其實這種情況在世界範圍之內也是廣泛存在的。「本格推理」這個名字,不知道是其文字本身精神的體現,還是言靈了,給寫作造成了一道無形的障礙。

從懸疑作品的產生到日本今日此類作品的繁盛,一共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就算是這樣,此類作品之中仍然有很多待開發的地方。所以就算是新人作家,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在創作之初,進行思考,尋找這些點,也是很具價值的。究竟未開發的點在哪兒?現在的作品還有什麼不足,這樣的思考會激發出人的創作熱情。

如果一本書遭到惡評或者賣得不好,你也會遭受挫折感。之前說過的日本懸疑史中,在沿襲構成主線的同時,根據時代的不同尋找當時讀者的喜好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情況。不管是怠慢創作、形式暴走、沿襲主幹,抑或是寫不出有趣的作品,其責任歸根結底都是作者的。其實構成主幹的價值,既不會凸顯出作家的高明,讀者也不會買賬。

其實,出版社也好,作家也好,都是相對弱勢的存在,他們很容易被讀者的喜好所左右。引導日本的懸疑走向,開發出其豐富內涵的,是讀者的意識,這一點和政治家與當權者的關係有幾分相似。

接下來說說日本懸疑小說的歷史,如果可以,我想說得盡量簡單一些。與歐美比較,有很多不同。

想要把握日本人的農耕性格,需要追溯到很久以前。這與日本以米作為主食的飲食習慣是息息相關的。在日本種植大米是需要遵守一定規律的。這裡不但有雨季,入秋之後還有颱風,冬天下雪之後,會變得十分寒冷。所以六月播種,九月收穫這樣的規則,是絕對不能違背的。比如,初春時期氣候宜人,全家人趁著這個好時節去海外旅行,到了初夏再進行播種,這樣的話,就要等到正月里才能收穫。這樣的情況如果換作日本,是完全行不通的。四季分明的日本,大米的種植是一年一季。某種意義上說,這便造成了這裡人隱忍的個性,必須同周圍的人協作行動,同時也造就了日本人不允許有其他不同性格的習慣。

不要說南方多濕的國家了,就算是柬埔寨,也有一年三季收穫的記錄。柬埔寨那裡還是缺水的,換作水量豐富,高溫過度的地方,簡直播下了作物,自然而然就能收穫。所以這樣國度的人們,也不會將協作作為一種道德規範,而是將獨立自主作為一種美德。

但是,要是說起同步協作的話,古代的日本,即沒有日曆,也沒有充分學習農耕知識的機會。連文字都無法識別的百姓,到底是如何生活的呢?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讓自己跟得上日本那種近乎神經質的耕種計畫呢?答案是——看鄰居家怎麼做自己怎麼做。鄰居家在種田,自己家也種:鄰居家在澆水,自己也澆水;鄰居家在收割,自己也收割。這樣的行為延續了數千年,造成了人類行為學上的「鄰百姓理論」。

在日本越後地區的庄內平野附近有個很有趣的故事。從平野可以看見島海山,這座山冬天是覆蓋著白雪的。這些雪一到春天就會融化,其下面黑色的山體就會暴露出來。那裡的人把這個山體稱之為「播種的老爺爺」。只要看到白雪覆蓋的島海山的山頂,出現「播種的老爺爺」,庄內平野的百姓便一起開始播種。這種習俗,從古代一直沿襲到今天。

所以說,在日本,如果不是所有人一同工作,大米是絕對收穫不好的。雖然比不上寒冷的北國,我們的國家也是存在著間歇性的惡劣氣候,這就造成大米的種植必須有嚴格的規定。相比高溫高濕國家一年幾季的作物,我們國家只能做到一年一季,這一點不是靠努力就能改變的。對比西歐國家以小麥製作的麵包為主食,我們的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時,產量也並不理想。以大米為食的日本人,要比別的地方的人付出更多的辛苦,這就是客觀造就了必然。

稻子在數千年前被引入日本。大家一起學習種稻,如果和周圍人的行為不一致的話,會給大家添麻煩。正是因為有這種道德意識存在,在追究一些問題上也是格外的嚴格。鎖國就是在國際之間採取孤立政策,造成了日本人完全看不到還有別的道德體系存在。在產業革命方法論引入之前,日本除了稻米以外是不進行其他作物大規模種植的。自己的行為要和周圍人完全一致,不一樣的行為是不可以做的,要受到嚴格的道德追究。這些思想在農耕時期的日本是很嚴重的存在,是不允許懷疑的,是絕對的。

了解這一點,對解讀日本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利用這條線索可以使很多日本人行為的謎題迎刃而解。日本的懸疑創作的特殊性,基於這個基礎進行思考,也是可以解讀的。接下來,我將說說關於日本推理文學的歷史。

推理懸疑在最初被稱作「偵探小說」。第一個真正原創的日本偵探小說是黑岩淚香的《無慘》。後來有人以「日本偵探小說之嚆矢」為題為其作序。以這部作品為起點,真正以日本文字書寫的偵探小說才慢慢陸續出現,所以說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日本偵探小說之源」。

淚香作品出現的三年前,有一部叫做《人耶鬼耶》的作品,這是一部「法理小說」。但是這部作品並非原創,而是翻寫自一部法國小說。

但是,在那個時代,偵探小說並沒有在日本大眾之中引起很大的反響。這與今天小說出版物之中有將近七成的作品都是與懸疑有關的情況不同。推理小說被大眾所接受,是在「大正民主主義」興起的時代。那一時期,封建意識對人們的束縛變弱,軍國主義被取締,大眾文化充滿著自由化氣息。江戶川亂步憑藉著大正十二年(1923年)寫的短篇小說《二錢銅貨》走入人們的視線。這標誌著實質意義上的日本偵探小說走上歷史舞台。

亂步在之前也寫過短篇,但是真正刊印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是大正十二年的這部《二錢銅貨》。這部暗號小說是一部邏輯脈絡十分清晰,推理的論理感十足,解決也極為合理的作品。這一時期的日本政府也在以「文化成熟」為目標進行著努力。根據東京的「都市建設計畫」,建造了一批諸如御茶水公寓、同潤會公寓這樣的居住區。

御茶水公寓是擁有洗衣房、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齊全的歐式公寓。當時北海道大學的教授森本厚吉提出了發展日本文化生活的主張,並請美國建築師W.H.沃利斯幫助設計,於大正十四年(1924年),在東京的御茶水地區建造了這樣的公寓。後來亂步在這樣的場所獲得靈感,考慮寫一些可以提高日本人精神文化的作品,於是他成為了十分西化的作者。後來他還寫了《D坂殺人事件》《心理實驗》這樣的充滿知性的偵探小說。

但是,亂步他也沒有一味地朝著西化的方向寫作,相比較西歐的模式,他著眼於江戶地區庶民的生活方式,寫出了《白晝夢》《閣樓里的散步者》《人間椅子》這樣充滿江戶通俗趣味的作品。他還根據江戶時代鈴木春信 的作品,寫成了熱賣的《招衛門》,裡面描述了一個可以藏匿於各處的小人,藏在別人的卧室里窺視他人隱私的故事。

亂步似乎對屍體和奇怪變態的事情抱有特殊的興趣。《蟲》《石榴》《全景島奇談》《蜘蛛男》《一寸法師》,人們都以為這些作品的構思是他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