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嵇康集》考〔1〕

《嵇康集》考〔1〕

自漢至隋時人別集,《隋書》《經籍志》著錄四百三十五部四千三百七十七卷;合以梁所曾有,得八百八十四部八千一百二十一卷。

〔2〕然在今,則雖宋人重輯之本,已不多覯。若其編次有法,贈答具存,可略見原來矩度者,惟魏嵇,阮,晉二陸,陶潛,宋鮑照,齊謝朓,梁江淹〔3〕而已。嘗寫得明吳匏庵叢書堂本《嵇康集》,頗勝眾本,深懼湮昧,因稍加校讎,並考其歷來卷數名稱之異同及逸文然否,以備省覽雲。

一考卷數及名稱

《隋書》《經籍志》:《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三卷。(原註:

梁十五卷,錄一卷。)

《唐書》《經籍志》:《嵇康集》十五卷。

《新唐書》《藝文志》:《嵇康集》十五卷。

案:康集最初蓋十五卷,錄一卷。隋缺二卷,及錄。至唐復完,而失其錄。其名皆曰「《嵇康集》」。

鄭樵《通志》《藝文略》:《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五卷。

《崇文總目》:《嵇康集》十卷。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嵇康集》十卷。右魏嵇康叔夜也,譙國人。康美詞氣,有丰儀,不事藻飾。學不師受,博覽該通;好老莊,屬文玄遠。以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景元初,鍾會譖於晉文帝,遇害。

尤袤《遂初堂書目》:《嵇康集》。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嵇中散集》十卷。魏中散大夫譙嵇康叔夜撰。本姓奚,自會稽徙譙之銍縣稽山,家其側,遂氏焉;取稽字之上,志其本也。所著文論六七萬言,今存於世者僅如此;《唐志》猶有十五卷。

《宋史》《藝文志》:《嵇康集》十卷。

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嵇康集》十卷。……

案:至宋,僅存十卷,其名仍曰「《嵇康集》」。

《通志》作十五卷者,錄《唐志》舊文;《書錄解題》稱「《嵇中散集》」者,陳氏書久佚,清人從《永樂大典》輯出,因用後來所稱之名,原書蓋不如此。

宋時《嵇康集》大概,見王楙《野客叢書》(卷八),其文云:「《嵇康傳》曰,康喜談名理,能屬文,撰《高士傳贊》,作《太師箴》,《聲無哀樂論》。

余得毘陵賀方回家所藏繕寫《嵇康集》十卷,有詩六十八首,今《文選》所載才三數首;《選》惟載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一首,不知又有《與呂長悌絕交》一書;《選》惟載《養生論》一篇,不知又有《與向子期論養生難答》一篇,四千餘言,辨論甚悉。

集又有《宅無吉凶攝生論難》上中下三篇;《難張遼B自然好學論》一首;《管蔡論》,《釋私論》,《明膽論》等文。其致玄遠,悉根於理;讀之可想見當時之風致。《崇文總目》謂《嵇康集》十卷,正此本爾。

《唐藝文志》謂《嵇康集》十五卷,不知五卷謂何?」

楊士奇《文淵閣書目》:《嵇康文集》。(原註:一部,一冊。闕。)

葉盛《菉竹堂書目》:《嵇康文集》一冊。

焦竑《國史》《經籍志》:《嵇康集》十五卷。

高儒《百川書志》:《嵇中散集》十卷。魏中散大夫譙人嵇康叔夜撰。詩四十七;賦十(按此字衍)三;文十五,附四。

祁承爗《澹生堂書目》:《嵇中散集》三冊。(原註:十卷,嵇康。)《嵇中散集略》一冊。(原註:一卷。)

案:明有二本。一曰「《嵇康文集》」,卷數未詳。

一曰「《嵇中散集》」,仍十卷。十五卷本宋時已不全,焦竑所錄,蓋仍襲《唐志》舊文,不足信。

錢謙益《絳雲樓書目》:《嵇中散集》二冊。(陳景雲註:

十卷。黃刻佳。)

錢曾《述古堂藏書目》:《嵇中散集》十卷。

《四庫全書總目》:《嵇中散集》十卷。……

案:至清,皆稱「《嵇中散集》」,仍十卷。其稱「《嵇康文集》」者,無聞。

孫星衍《平津館鑒藏記》:《嵇中散集》十卷。每卷目錄在前。前有嘉靖乙酉黃省曾序,稱「校次瑤編,匯為十卷」,疑此本為黃氏所定。然……與王楙所見本同。此本即從宋本翻雕;黃氏序文,特誇言之耳。……

洪頤煊《讀書叢錄》:《嵇中散集》十卷。每卷目錄在前。

前有嘉靖乙酉黃省曾序。《三國志》《邴原傳》裴松之注,「張貔父邈,字叔遼,《自然好學論》在《嵇康集》。」今本亦有此篇。又詩六十六首,與王楙《野客叢書》本同。是從宋本翻雕。……

朱學勤《結一廬書目》:《嵇中散集》十卷。(原註:計一本。魏嵇康撰。明嘉靖四年,黃氏仿宋刊本。)

案:明刻《嵇中散集》有黃省曾本,汪士賢本,程榮本;又有張燮《七十二家集》本,張溥《一百三家集》本。黃刻最先,清藏書家皆以為出於宋本,最善。

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嵇康集》十卷。(原註:舊抄本。)晉嵇康撰。……今世所通行者,惟明刻二本,一為黃省曾校刊本,一為張溥《百三家集》本。……然脫誤並甚,幾不可讀。……此本從明吳匏庵叢書堂抄宋本過錄。……余以明刊本校之,知明本脫落甚多。……書貴舊抄,良有以也。

江標《豐順丁氏持靜齋書目》:《嵇中散集》十卷。明汪士賢刊本。康熙間,前輩以吳匏庵手抄本詳校。

繆荃孫《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嵇康集》十卷。魏嵇康撰。明吳匏庵叢書堂抄本。格心有「叢書堂」三字。……

案:黃省曾本而外,佳本今僅存叢書堂寫本。不特佳字甚多,可補刻本脫誤;曰「《嵇康集》」,亦合唐宋舊稱,蓋最不失原來體式者。其本今藏京師圖書館,抄手甚拙,江標雲「匏庵手抄」,不確。

二考目錄及闕失

抄本與刻本文字之異,別為校記〔4〕。今但取抄本篇目,以黃省曾本比較之,著其違異;並以概眾家刻本,因眾本大抵從黃刻本出也。有原本殘缺之跡,為刻本所彌縫,今得推見者,並著之。

第一卷。五言古意一首。四言十八首贈兄秀才入軍。

案:刻本以《五言古意》為贈秀才詩〔5〕,是也。

《藝文類聚》卷九十引首六句,亦作「嵇叔夜贈秀才詩」。

秀才答四首〔6〕。幽憤詩一首〔7〕。述志詩二首。遊仙詩一首。

〔8〕六言詩十首〔9〕。重作六言詩十首代秋胡歌詩七首〔10〕。

案:刻本作《重作四言詩》七首;注云,一作《秋胡行》。此所改甚謬。蓋六言詩亡三首,《代秋胡行》則僅存篇題,不得雲「一作」。

思親詩一首〔11〕。詩三首,郭遐周贈〔12〕。詩五首,郭遐叔贈。五言詩三首,答二郭〔13〕。五言詩一首,與阮德如〔14〕。□□□〔15〕。

案:一篇失題。刻本作《酒會詩》七首之一。

四言詩。

案:十一首。刻本以前六首為《酒會詩》;無後五首。〔16〕五言詩〔17〕。

案:三首。刻本無。

又案:抄本多《四言詩》五首,《五言詩》三首。

《重作六言詩》兩本皆缺三首;《代秋胡歌詩》七首並亡。《秀才答詩》「南厲伊渚,北登邙丘,青林華茂」後有缺文,下之「青鳥群嬉,感寤長懷,能不永思」云云,乃別一篇,刻本輒銜接之,遂莫辨。

第二卷。琴賦〔18〕。與山巨源絕交書。與呂長悌絕交書〔19〕。

案:此卷似原缺上半,因從《文選》錄《琴賦》以足之。刻本並據《選》以改《與山巨源絕交書》;抄本未改,故字句與今本《文選》多異,與羅氏景印之殘本《文選集注》多合。

第三卷。卜疑〔20〕。嵇荀錄(亡)。養生論〔21〕。

案:此卷似原缺後半,《嵇荀錄》僅存篇題;後人因從《文選》抄《養生論》以足之。

第四卷。黃門郎向子期難養生論〔22〕。

案:康答文在內;刻本析為兩篇,別題曰《答難養生論》。然宋本蓋不分,故王楙雲「又有《與向子期論養生難答》一篇,四千餘言。」唐本亦不分,故《文選》《江文通雜體詩》李善注引「養生有五難」等十一句〔23〕,是嵇康語,而雲《向秀難嵇康養生論》也。

又案:《隋書》《經籍志》道家:梁有《養生論》三卷,嵇康撰。是《養生論》不止兩篇,今僅存此數爾。

第五卷。聲無哀樂論〔24〕。

第六卷。釋私論。管蔡論。明膽論。〔25〕

第七卷。自然好學論,張叔遼作。難自然好學論。〔26〕

案:刻本作張遼叔《自然好學論》。

又案:第六第七似本一卷,後人所分,故篇葉特少。

第八卷。宅無吉凶攝生論。(原註:難上。)難攝生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