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橄欖公路

---------------

橄欖公路

---------------

操作(圖五)

操作(圖六)

橄欖公路——發誓不再買罐頭裝的橄欖!

不知怎的有一次大膽地在超市貨架上隨便拿了一罐黑橄欖,心想試試一向買的玻璃瓶裝與專櫃散裝的有什麼不一樣,果然就吃到了最糟糕最沒有生命最軟弱的橄欖。

也許不是橄欖本身的錯,把它們裝罐密封才最致命。橄欖原有的那種富有彈性的口感一旦消失,就像在嚼人家嚼過的口香糖。

愛吃義大利菜、西班牙菜,興奮前奏往往就是餐前那一小盤各式橄欖。饞嘴貪吃的當兒沒有怠慢,面前油綠的、亮黑的、深棕的、暗紫的、啞灰的,甚至酒紅的橄欖光是看已經高興,細細嚼起來你可以分辨出不同層次的咸和甘,脆和嫩,這顆用紅辣椒漬腌過,那顆釀進了杏仁,這顆跟橘子皮一起,甜甜苦苦的,另一顆應該用月桂葉和俄立岡(ano)香油浸過,清香獨特……橄欖一小顆一小顆,都有來處都有學問,連同更精彩更高貴的橄欖油,研究專書可以放滿一櫃。

最放肆是那一回跟朋友租了車從西班牙巴塞羅那一路南下到馬德里到塞維亞,甚至最後渡海到摩洛哥,出發前瘋起來在巴塞羅那最漂亮的傳統市場LaBoqueria裡面的橄欖專售攤買了兩「桶」不同口味的橄欖。人家辛辛苦苦地開車,我坐在后座舒舒服服,而且一路忍不住把橄欖吃呀吃的,偶爾給前面的司機一點獎賞。一味地吃,當然不知道走的是第幾號公路,但也很守規矩,沒有把橄欖核隨手往外扔——也許不必,因為沿路山野間,都是蒼勁十足的矮小綠樹,樹,就是橄欖樹,那一種綠,就是橄欖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