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六朝佛教文化的遺迹

東漢在黃巾起義中滅亡後,代之而起的是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這段群雄逐鹿的歷史是如此富於傳奇色彩,以致於後人還根據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情節,附會出不少三國的遺迹。

三國古迹很多,其中最膾炙人口的自然是赤壁和武侯祠。

有真假之分。真赤壁在湖北蒲圻〔qi 奇〕縣西北36公里的長江南岸,這裡就是當初赤壁大戰的古戰場。公元208年,曹操統一黃河流域後,又奪取了荊州。這時與曹操對抗的只有江東的孫權以及原在荊州的劉備。曹操號稱有80萬大軍,但北方士兵不習水戰,荊州降兵又軍心不穩。孫權的輔臣魯肅向孫權建議和劉備聯合,劉備用魯肅的計策,進駐鄂縣的樊口。曹操準備率軍從江陵順江東下。諸葛亮到柴桑去見孫權,共謀合力抗曹。孫權在魯肅和周瑜的堅決支持下,發三萬精兵,交周瑜前往樊口,與曹操在赤壁相遇。當時曹操軍中已有疫病,初戰不利,暫駐江北。周瑜在南岸,採用部將黃蓋的火攻計,用10艘裝滿引火物的戰船,假裝投降,乘著颳得正急的東南風直奔曹營,燒盡了連在一起的曹操戰船,火勢一直蔓延到岸上,曹操只得引兵逃走。劉備周瑜水陸並進,一直追到南郡,迫使曹操北歸。這一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現赤壁山已闢為遊覽地,山上有拜風台、鳳雛庵等,都是根據《三國演義》添造的。假赤壁有好幾處,名聲最大的是東坡赤壁。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縣)時,見到長江北岸的赤鼻磯,當時傳說是赤壁遺址,產生了懷古的感慨,寫下了前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著名作品。《前赤壁賦》用主客問答的形式,描寫秋夜泛舟大江的美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暫的慨嘆,談論自然界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文章詩情畫意與哲理融為一體,形成了優美高朗的意境。《後赤壁賦》寫冬夜在赤壁江岸踏月的情景,刻畫景物字字如畫,境界幽奇蕭瑟,與前篇各異其趣。《赤壁懷古》是一首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guan 關〕 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lei 累〕江月。

這首詞讚美周瑜的英俊雄姿以及江山的壯麗雄偉,在追懷古人功業的同時,流露了自己政治失意的苦悶。但詞境極其闊大,氣勢奔騰豪放,歷來被譽為赤壁懷古的絕唱。所以這裡雖是假赤壁,同樣吸引了後代無數遊人來此題詠。清康熙年間,為與真赤壁相區別,在此重修紀念樓亭,定名為東坡赤壁。

是為紀念諸葛亮而修的祠廟。三國中盡人皆知的人物是諸葛亮。他原來隱居隆中,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後,他為劉備定下了東與孫權聯盟,西取荊州、四川,等待時機再北圖中原的方針大計,並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劉備病死後,他輔助後主劉禪,進軍雲南,改善與西南少數民族的關係。又六出祁山,與曹魏爭奪關隴地區,最後因操勞過度,病死在軍中。諸葛亮死後,四川紀念他的祠廟很多,其中成都市的武侯祠最負盛名。祠堂佔地37000平方米,是西晉末年十六國時成國的李雄興建的。現存殿堂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時重建。祠堂前半部分是紀念劉備的昭烈廟,旁有劉備和甘夫人、吳夫人的合葬墓,叫做惠陵。昭烈廟後是諸葛亮殿,稱靜遠堂。殿內三龕奉祀諸葛亮及其子諸葛瞻、孫諸葛尚的貼金彩塑坐像。諸葛亮端坐正中,手執羽扇,面容安詳。祠內遍植古柏,高大茂密,象徵著諸葛亮忠正的品格和不朽的功業。

劉備託孤的白帝城,在四川奉節縣城東四公里長江北岸。公元219年,關羽被東吳殺害,公元221年,張飛遭部下暗殺。劉備為替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吳,從巫峽建平到夷陵界,結800里連營。遭東吳大將陸遜火攻,蜀軍大敗,劉備逃入白帝城。次年病重,命諸葛亮輔佐太子,不久去世。白帝山上現有白帝廟,原為西漢末公孫述所建的祠,清代改為寺。明良殿內塑有劉備、諸葛亮等人的像。據蘇軾《東坡志林》說:諸葛亮還在白帝城附近的平沙上造八陣圖。這是一種作戰的陣法,大約有百餘丈,壘石八行。從山上俯視,有64個位次。近看則都是卵石,不可辨識。據記載,諸葛亮八陣圖遺迹有三處:一處即白帝平沙上,今奉節縣南江邊;一處在陝西沔縣(今勉縣)東南諸葛亮墓東;一處在四川新都縣北30里彌牟鎮。彌牟鎮的八陣圖遺址至今尚有五磴半石壘。

張飛死後,劉備追謚他為桓侯。張桓侯廟在四川雲陽縣城外瀕長江南岸的飛鳳山麓。這裡依山臨江,環境清幽。傳說張飛的部下張達、范強在閬中暗殺了張飛後,帶著他的頭顱東奔,到雲陽時將張飛頭拋入長江。被漁人撈到,埋在江邊,有「身在閬中,頭在雲陽」之說。所以後人立祠紀念。相傳唐代以前已有此祠,清同治年毀於水災。現存廟宇多為洪水後修建。廟內建築宏麗,氣勢巍峨。有結義樓、望雲軒、大殿、助風閣、杜鵑亭等主要建築。廟內存有許多碑刻,其中有岳飛草書的諸葛亮前後《出師表》、蘇軾墨跡前後《赤壁賦》等。廟前江中有一塊龍脊石,是長江中上游一處著名的枯水位歷史水文題刻遺迹。冬春枯水部分露出水面,像龍脊一樣。石樑東西長約200米,寬約10米。石上能看到的題刻有從北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以來的遊人、詩人石刻題記170多段,其中在平均枯水位以下者68段,由此可以看出長江歷史上水位變化的情況。張飛廟杜鵑亭後的石壁上,有公元1870年摩崖石刻「大清同治庚午洪水至此」十字,提供了同治年洪水水位的珍貴資料。

荊州古城即江陵古城,漢代始建。相傳三國時關羽在舊城邊築起新城。東晉時桓溫鎮守荊州時,把舊城和新城合為一城,以後屢經毀廢和修復。現在的城牆是清初重建的,一直保存完好。全城周長大約10公里,城牆下用條石砌基,以大城磚砌外殼,內填黃土夯實。有六座城門,三座藏兵洞,24座敵樓炮台。城牆外環繞深三米以上、寬五至十米的城壕。城牆東南角有一座著名的「仲宣樓」。仲宣是東漢末年文人王粲的字。董卓死後,其部將在長安作亂,王粲為避亂,南下荊州依附劉表,不被重用,便登上此樓,觀望周圍景色,寫了一篇《登樓賦》,抒寫自己懷才不遇、思歸故土的心情。王粲後來成為曹操的幕僚,他在文學上的成就較高,被稱為「建安七子」之冠。建安七子是漢獻帝建安年間的七個著名文人,其中六個都在曹操幕中。他們和曹操父子一起開創了建安文學的繁榮局面。王粲登樓的故事在元代還被改編成劇本上演。

西晉統一三國之後不久,即在北方少數民族的混戰中滅亡。此後北方經歷五胡十六國、北魏、東西魏、北齊北周等朝代更替,南方經過東晉、宋、齊、梁、陳的變遷,基本上處於分裂動亂的狀態。戰火燒毀了無數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唯有佛教文化藉助部分石窟和寺塔傳留至今。

佛教何時傳入中國,眾說紛紜,很難確定。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派遣使者去西域求佛法,歸來後在洛陽城西造白馬寺藏經,是我國一向公認的佛教傳入中國的開始。

建於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我國第一座佛寺,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據記載,漢明帝夢見金人頭頂放射白光,在殿內飛行,問大臣傅毅是什麼原因,傅毅說西方有神名佛,樣子就是這樣。於是漢明帝就派人到西域求佛法,到月氏〔zhi 支〕國,遇見迦葉摩騰和竺法蘭這兩個高僧。二人受漢使邀請,帶經42章,用白馬馱回洛陽。明帝在西門外造精舍迎接,這就是白馬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住在這裡翻譯佛經。現在的白馬寺是明嘉靖時重修的,僅存四座大殿,山門東西兩側有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後院毗〔pi 皮〕盧閣內的斷文碑,刻有白馬寺的歷史,是寺內重要古迹,所傳唐經幢〔g 床〕、元碑刻都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白馬寺正門有一對青石圓雕的白馬,是宋代所雕。

魏晉南北朝時,佛教傳播十分迅速。南北朝帝王都崇信佛教,並大造寺廟佛像。南朝多用金屬造像,遺迹很少。北朝多用石刻,不易損壞,所以這一時期的古迹主要集中在北方。北魏時崇佛達到極盛,繼十六國的前秦、後秦開鑿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之後,北魏又在首都平城(今大同市)開鑿雲岡石窟,遷都洛陽後開鑿龍門石窟。洛陽寺院達1000多所,整個北方寺院有三萬多所。寺院後來都被燒毀,但云岡、龍門石窟、北嶽懸空寺、嵩岳寺塔等則歷經修繕,依然完好,成為北朝文化最重要的見證。

在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多尊。開鑿時代在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間(公元460—465年)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之前。開始是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