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造紙術的故鄉。我國古代不但為世界各國提供了製造紙的技術、設備和完整的工藝體系,還提供了有關造紙技術的豐富的文獻記錄。我國古代數量繁多的文獻典籍中,不少與造紙技術有關,有的是談論造紙的專門著作。這類原始文獻,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關於紙譜的著作,第二類是關於造紙技術的著作。
眾所周知,紙、墨、筆、硯四者,我國古代號稱「文房四寶」。古代的文人墨客對文房四寶甚為重視和講究,在使用和欣賞之餘,常有考據其源流,收羅其典故,籍文房四寶以著書立說者。宋代翰林學士蘇易簡的《文房四譜》,就是從歷史典故的角度論紙的早期代表作。此後,有關文房四寶的譜錄著作越來越多,其中亦含有相當多的關於造紙技術的資料。如果說,紙作為文房四寶之一,引起文學家和考古學家的興趣的話,那麼同樣可以說,紙作為一種手工業產品,也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成為他們研究的對象。明代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的《殺青》卷,就是專門從技術角度論紙的代表作。這兩方面的著作,成為研究我國造紙技術史的有價值的文獻來源。下面僅就其中有代表性的常見著作,按成書年代的先後順序,介紹它們的內容,供對造紙技術史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文房四譜》 撰者北宋人蘇易簡(公元958—996年),字太簡,綿州(今四川綿陽)人。宋太宗時進士,以文章知名,累官翰林學士承旨,出入秘府,得以閱讀其中所藏各種圖書典籍,後來寫成此書。
原書五卷。卷四為《紙譜》,專門論紙。全書按筆、硯、紙、墨四者的順序,分為敘事、製造、雜說、辭賦四項加以述說。引用古書,集以雜說、逸事,尤其是作者記述當時耳聞所及的事例,更值得我們注意。其中所引用的書,有的今天已經散佚,但仍然可以在其他類書中尋得。
有關造紙的資料,早在唐宋時已經有人搜集整理。如虞世南(公元558—638年)的《北堂書鈔》卷一○四,歐陽詢(公元557—641年)的《藝文類聚》卷五十八,徐堅(公元659—729年)的《初學記》卷二十一,李昉〔fang紡〕(公元925—996年)的《太平御覽》卷六○五,在論紙的條目下,都收集了紙史的資料。這些書屬於百科全書式的類書,不是論紙的專書。
較全面論紙的專書,是從蘇易簡的《紙譜》開始的。作者在書中提出:「漢代已有幡紙代簡……至和帝元興(年),中常侍蔡倫剉〔cuo錯〕故布及魚網、樹皮而作之彌工,如蒙恬以前已有筆之謂也。」他認為蔡倫前已經有了紙,蔡倫的時代不過是對造紙的技術進行改進,如蒙恬以前已經有了筆一樣。這個結論1000年後被證實了。《紙譜》中關於黟〔yi一〕、歙(今安徽境內)間制巨幅良紙,江浙間以嫩竹為紙,浙人以麥莖和稻桿造紙,蜀人造十色箋的方法等記載,都是作者以其耳聞目見,所提供的新穎資料,對於後人探討竹紙、麥桿紙、稻草紙的起源,有重要參考價值。
《文房四譜》問世後,雖受到歡迎,但後世流行不廣,傳本稀見。清代《四庫全書》的《子部·譜錄》類,道光年刊本《學海類編·集餘六》(有影印本)中,收錄了這部書,但誤漏較多。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路心源將此書收入《十萬卷樓叢書》中時,才進行文字校勘。1936年,此本收入《叢書集成·初續·應用科學類》。1941年,日本刊行便利堂本。
《蜀箋譜》 撰者費著(約1303—1363年),生卒年不詳,元末時(14世紀後半期)蜀(今四川)華陽人。進士及第,後授國子助教,歷任漢中廉訪使、重慶府總管。1362年,明玉珍攻城、立大夏於蜀時,費著遁居犍為(今四川樂山)而卒。
《蜀箋譜》一卷,即在四川時所作,約成書於1360年。顧名思義,此書專講蜀箋,旁及蘇州箋、廣州箋。書中詳細介紹了謝師厚十色箋、薛濤小紅箋。還談及蜀箋的沿革、種類。
此書曾收入《續百川學海·癸集》、《說郛》(宛委山堂本)卷九十八,《寶顏堂秘籍·歲華紀麗譜》,《美術叢書·三集·五輯》中,《墨海金壺·史部·歲華紀麗譜》(嘉慶本)中亦有附錄,還附於東京便利堂本《文房四譜》之末。北京圖書館藏康熙時顧氏秀野草堂刻閭邱辯囿本,書名題為《紙箋譜》。後來為避免與鮮於樞的《紙箋譜》相混淆,遂稱之為《蜀箋譜》。元代書法家鮮於樞的《紙箋譜》一卷,抄錄古籍中關於紙的紀事,價值不大。
《格古要論》 撰者曹昭(約公元1354—1410年),字明仲,明代松江(今江蘇松江)人。該書基本上是一部關於鑒賞古代器物的書,凡13門,計古銅器、古畫、古墨跡、古碑帖、古琴、古硯等,門下又分子目,多者三四十條,少者亦五六條,論述古今器物的優劣,考究其典故源流。古畫、古墨跡、古碑帖等門中,都有關於紙的論述,對元明時贛、浙等地所出產的紙的種類和產地的記載極為生動。因此書描述的對象繁雜,內容難免有遺漏。如古紙不提宋藏經紙。故《四庫全書提要》稱「其書不過自抒聞見,以為後來考古之資」。
此書成於明初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問世後,刊本體例不一,文字多有錯誤,故吉水(今江西吉水縣)人王佐(字功載)於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予以增訂,天順三年(公元1459年)刊出名為《新增格古要論》的版本。曹著原書曾收入《夷門廣牘》,三卷。後來《惜陰軒叢書》根據舒敏、王佐增補本收載至13卷。1933年,商務印書館根據《惜陰軒叢書》本,再排成《叢書集成》本。
《考槃餘事》 撰者屠隆,字長卿,明代鄞〔yin銀,今浙江寧波〕人。
全書四卷,雜論文房清玩之事。卷一講書版碑帖,卷二評書畫琴紙,卷三、卷四述筆硯爐瓶,以至器用服飾之物,各卷都與紙有關。書中論述唐、宋、元、明四代各種名貴紙張的品種、名稱、產地,介紹了造蔡箋法、染宋箋法、染紙作畫不用膠法、造捶白紙法、造金銀印花箋法、造松花箋法等技術方法,常被研究造紙史者所徵引。
此書原收入《寶顏堂秘籍》和《龍威秘書》。《龍威秘書》本是屠隆曾孫屠繼序等人重刻,經錢大昕校正,勝於寶顏堂明刻本,所以《叢書集成》選印了錢大昕校本。此外,還有明末刻《錦囊小史》本。
《江西省大志·楮書》 《江西省大志》的撰修者王宗沐,字新甫,臨海(今浙江臨海)人。嘉靖進士,授刑部主事,擢江西提學副使,歷任山西布政使、總督漕運、刑部左侍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任江西地方官時,撰修成《江西省大志》。
宋、元、明、清時期,江西是我國著名的造紙和印刷中心,因而記載江西地區造紙技術的書較多。《江西省大志》中有《楮書》一篇,為陸萬垓所增補,專門介紹江西的造紙。篇中首先指出明洪武(公元1368—1398年)、永樂(公元1403—1424年)年間,在江西南昌府及廣信府設官局造紙,最初主要以楮皮為原料。接著列舉了當時江西以楮皮、藤皮、竹子為原料而造出的近30種紙的品種和名稱。最後詳細敘述了造楮皮紙的工藝技術。這是有關江西造皮紙的較為完整的技術記載,反映了廣信府的實際情況,很有價值。
《天工開物》 撰者宋應星,江西奉新人。歷任江西分宜教諭、福建汀州府推官、南直亳〔bo駁〕州(今安徽毫縣)知州。
全書18卷,系統論述農業和手工業各部門的生產技術,其中《殺青》卷介紹了竹紙、皮紙的生產過程,附有生產設備操作圖。關於竹紙的製造,可謂是最早的系統敘述。
這部書寫於分宜任上,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在友人涂紹煃(字伯聚)幫助下刊刻。明末書林楊素卿刻成坊刻本,在清初經修版後重印。十七八世紀時傳入日本、朝鮮和歐洲,引起外國科技界的注意。1771年日本出現了翻刻本。19世紀上半葉,《殺青》被譯成了法文、英文。在國外,被公認是一部關於造紙技術的權威著作。1952年,又被譯成日文,1966年,再次被譯成英文。目前,國外凡研究造紙史的,無不引用這部著作。
《三省邊防備覽·山貨》 《三省邊防備覽》的撰者嚴如煜〔yu育〕(公元1759—1826年),字炳文,清代漵〔xu敘〕浦(今湖南漵浦)人。試舉人方正科第一,授知縣,累官至陝西按察使。本書於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寫成刊行,有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來鹿堂藏版重印本。所謂三省是指四川、陝西、湖北。
全書14卷。卷十講山貨時介紹了造紙,主要是陝西的洋縣、定遠、西鄉等地造竹紙的技術。在書中,作者強調設廠造紙時選擇廠址的必要性,介紹陝南造竹紙的全部生產過程,同時還反映了陝南紙廠中出現的僱傭情況。書中說,僅西鄉、定遠、洋縣三地就有紙廠140—150座,「廠大者匠作傭工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