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處亞洲大陸東部,紙及造紙術首先傳至鄰近的亞洲國家,這是不言自明的。中朝兩國山水相連,自古即有緊密往來與交流。中國紙在漢末至魏晉南北朝時就已傳入朝鮮半島。這時相當於那裡的新羅(公元57—935年)、高句麗(公元427—668年)及百濟(公元18—660年)三個政權鼎立的三國時代。其中高句麗與中國陸上接壤,中國漢魏北方文化從大陸傳入高句麗,高句麗又與東晉及南朝通使,吸取了長江流域的文明。百濟也既通使北朝,又與南朝往來。當時半島知識界以「五經三史」為普遍讀物,通行漢字,中國紙本書卷自會不斷湧入。早在西晉太康六年(公元285年)百濟博士王仁將《論語》等書卷寫本帶入日本,則高句麗、百濟得此寫本必在此以前。我們認為朝鮮半島造紙可上溯至4—6世紀,即魏晉南北朝之間,主要生產麻紙,但大部分紙仍從中國得到。王建(公元877—943年)建立的高麗朝(公元936—1392年)統一半島後,與宋朝保持往來,此時造紙業有了發展,皮紙成為新的紙種。高麗朝造的紙厚重、強韌而潔白,為宋代士大夫所喜愛。南宋人陳槱《負暄野錄》卷下說:「高麗紙類蜀中冷金,縝實而瑩。」北宋人喜歡用高麗紙作書畫卷子的襯紙,以其質地堅實。文人還作為贈友禮物,如韓駒(?—1135年)詩云:「王卿贈我三韓紙」,即指高麗紙。高麗紙扇大,風量也大,宋人蘇軾、鄧樁都誇過高麗紙扇好用。元代人鮮於樞《紙箋譜》將高麗蠻箋列為名紙之一。元時朝廷遣人至高麗選購印佛經的經紙。另一種染色的鵝青紙亦產於高麗,黃庭堅(公元1045—1105年)及金章宗完顏璟等喜在此紙上寫字。
明清時李成桂推翻王氏高麗,建立李朝(公元1392—1910年),改國號為朝鮮,再次統一半島。造紙業得到進一步發展,主要以楮、桑為原料生產皮紙,世宗時(公元1418—1450年)生產少量竹紙。李朝造皮紙有各種色箋、髮箋,中國仍沿過去習慣稱高麗紙。明人沈德符《飛鳧語略》說:「今中外所用紙推高麗貢箋為第一,厚逾五銖錢,白如截脂玉。每番揭之為兩,俱可供用,以此又名鏡面箋」,適於寫字,但不適於作畫,看來是生紙。董其昌(公元1555—1636年)、黃公望(公元1260—1354年)等名家喜歡用高麗鏡面箋寫字。故宮藏董其昌書畫作品有的即用此紙。這種紙還大量用於印書及佛經。高麗紙特點是紙厚(0.25毫米—0.5毫米),比中國紙厚兩倍,多為皮紙,紙白,纖維較長,紙面上簾紋較粗。這些特點是三國時代以來逐步形成的,歸根到底是魏晉南北朝時中國北方麻紙的遺風。朝鮮半島產竹少,竹紙沒有得到發展,主要是皮紙。其製造技術顯然沿用中國技術及設備。但有時略有不同,如皮料是一根一根地剝去青表皮,用木棍打成分散纖維後並不切得很短,用長纖維抄造只能造出厚紙,無法抄成薄紙,高麗紙使我們一眼即可認出,而與中國紙形態不同。高麗紙本與魏晉南北朝北方麻紙屬同一技術類型,又摻入唐以後皮紙技術,結合具體情況而最後定型。
中國與越南陸上相鄰,兩漢以來越南境內一些地區受中國封建王朝統治達千年之久,讀書通用漢字,習四書五經,且有科舉,中國紙及書卷在2世紀已傳入這裡。漢末社會動亂,大批中國人來越南避難,帶來了中原文化及生產技術。至遲在3世紀越南北部已能造紙。吳(公元222—280年)人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說:「荊、揚、交、廣謂之榖,……今江南人績其皮以為布,又(扌壽)以為紙,謂之榖皮紙。」交州即在越南境內,3世紀已生產楮皮紙。晉人稽含在其著作《南方草木狀》中說,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大秦(東羅馬)人獻晉武帝蜜香紙三萬張,帝以一萬張贈鎮南大將軍杜預,令寫《春秋例釋》及《經傳集解》。《晉書》卷四亦載太康五年「林邑、大秦國各遣使來獻(紙)」。林邑為越南中部的占城或占婆(Champa),蜜香紙由蜜香樹制,後者為越南生長的瑞香科蜜香樹。德國漢學家夏德(Friedrich Hirth,公元1845—1927年)在《中國與東羅馬》(a and the Roman Orient,1885)一書中認為公元284年東羅馬人來中國廣東通商,途經越南時買下沉香皮紙充作本國物品向中國朝廷進貢,就像東漢延熹九年(公元166年)東羅馬人從越南購象牙、犀角、玳瑁獻給中國朝廷那樣。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可見3世紀時越南北部不但生產楮皮紙,且中部還生產瑞香科皮紙。但後一種紙並不具有香味,因香味素在造紙過程中已除去,除非在紙漿中重新加入香料。
越南北部造紙較早,南方用紙由北方輸入。宋元以後南方造紙術逐漸發展。明人高熊征《安南志原》卷二稱,陳朝(公元1225—1398年)藝宗時遣使將越南紙扇送給明太祖,很受喜歡。1407年以後十幾年間越南每年都送給明廷紙扇萬枚。越南人黎崱〔ze仄〕《越南志略》卷一說,1730年清朝雍正皇帝將書籍、緞帛、珠寶玉器贈越南,而越方回贈的有金龍黃紙200張、斑石硯兩方等。13世紀以後越南從中國引進印刷術,開始以紙印書,更發行紙幣。吳士連《大越史記·陳紀》說,1396年夏四月陳朝初行通寶鈔票。越南印本書均以漢文和字喃寫成,版式、字體與中國大同小異,晚期的書多印以竹紙,因為那裡有豐富的竹材。但研究越南造紙技術史尚嫌史料不足,實物遺存多是18—19世紀之物。從近代越南手工造紙情況觀之,所用設備及方法與中國相同,越南紙也與中國紙類似,而與朝鮮紙及日本紙稍異。
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東鄰日本國造紙亦有千年歷史,其「和紙」是有名的傳統工藝品之一。即使在機製紙高度發達的今日,手漉和紙仍為書畫藝術家所喜愛,也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日本擁有造紙方面的豐富文獻記載及歷代實物遺存,而且日本學者研究紙史特別勤奮。據《日本書紀》記載,公元285年百濟人將中國書卷帶至日本,而公元610年高麗王遣高僧曇〔tan談〕征赴日。曇征(公元579—631年)知五經,且能製紙墨。過去史家都認為日本造紙始於公元610年,通過朝鮮媒介得中國造紙技術。但和紙史專家町田誠之教授認為日本造紙可能早於此年代 ,他的意見頗有道理。
實際上南北朝時的中國已與日本有頻繁的直接往來,隋時大批日本使臣、學問僧前來中國,中國人也東渡日本,有可能在這過程中從中國引進造紙術。法隆寺、東大寺所藏日本飛鳥時代(公元592—714年)、奈良時代(公元715—805年)、大寶年(公元701—703年)、天平年(公元729—748年)文書用紙,原料多為麻布、楮皮及雁皮。雁皮造紙始於奈良時代。日本造麻紙、楮紙技術與唐代是一致的。《延喜式》載平安時代宮內有圖書寮,「掌經籍、圖書,修纂國史」,更有裝潢手掌裝潢經籍並染紙,這同唐代宮內編製也是一致的。平安時代成書的《令義解》更稱「凡造紙長功日截布一斤三兩,舂二兩,成紙百九十張」。「長功」是技術熟練的紙工,估計此時抄造的是小幅紙。又說:「長功煮榖皮三斤五兩,擇一斤十兩,截三斤五兩,舂十兩,成紙百九十六張。」雁皮古稱斐皮,屬瑞香科,盛產於日本,是重要和紙原料之一。
平安時代在伊勢(今三重縣)、尾張(今愛知縣)、三河(今愛知縣)、越前(今福井縣)等地造楮紙、斐紙、麻紙及檀紙,而京都更有官局紙屋院。古小說《源氏物語》提到蠟染紙、青摺紙、紫紙、赤紙、胡桃色紙及交紙等加工紙。與此同時,中國各種紙及書卷陸續流入日本,奈良正倉院藏有大量唐代紙,其中有較薄麻紙,當是中國南方所造。
日本紙也流入中國受到好評,《新唐書·日本傳》載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日本使者真人興能獻百物,興能善於書法,其所用楮皮紙纖維細如蠶繭,表面平滑。宋人羅濬《寶慶四明志》說:「日本即倭國,地(處)極東,近日所出,俗善造五色箋,中國所不逮也。」明人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二提到日本國出松皮紙。而宋應星《天工開物》稱日本有造紙不用簾者,恐出於誤解,實際上日本造紙一律用竹簾。
鎌倉時代(公元1190—1335年)以後麻紙漸少,皮紙成為主要紙種,尤以楮皮紙產量最大。正倉院文書中還有以楮皮及雁皮混合抄造的紙。江戶時代(公元1603—1868年)手漉和紙達到全盛期,除以往各種原料外,三椏皮亦大量用於造紙。日本印刷術也發展很早,著名的《百萬塔陀羅尼》是寶龜元年(公元770年)印成的佛經。在亞洲國家中就現存印本古籍數量而言,除中國外,要數日本國。和刻本多以漢文寫成或漢籍重印,亦有用日本文寫成者。日本和紙特點是厚重潔白、纖維勻細,皆精工細作,經長期演變自成獨特風格,和紙文化在當今受到日本全社會的重視和保護,視為無形文化財產。
中國紙和造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