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造紙術的起源及漢代的造紙技術

造紙術與指南針、印刷術及火藥合稱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在推動人類文明發展中起了重大作用。其中造紙術發明比其餘三項更早,因而中國紙和造紙術最先傳遍世界各地。早期的紙用作新型書寫材料和包裝材料,以代替其他已有材料,特別是作為書寫記事材料,為科學文化發展所必需。在紙未發明前,中國古代所用書寫記事材料有甲骨、金石、縑帛和簡牘。外國除用金石外,還用莎草片、貝葉、樹皮及羊皮等為書寫記事材料。古代的歷史和文化遺產有賴於這些材料而得以保存下來,傳諸後世。從上述古老材料發展到紙,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國最早文字記載主要見於殷商(約公元前17—前11世紀)的甲骨文中。甲是龜甲,骨是四蹄獸(牛)的肩胛骨,將文字刻記在上面稱甲骨文。商周至春秋戰國以來還將文字刻鑄在青銅器上或刻寫在石、玉之上。但從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起則大量用絲織物縑帛及竹簡、木牘作書寫材料。故《墨子》有「書於竹帛,鏤於金石,琢於槃盂,傳遺後世子孫者知之」之語。古代非洲尼羅河流域及西方沼澤地生有莎草,埃及人、希臘人、羅馬人和阿拉伯人將其木髓部切成薄條,壓成薄片為書寫材料。印度等南亞、東南亞國家則用扇椰樹葉子晒乾壓平作書寫材料。傳入中國的印度佛教經典都寫在樹葉上,再紮起,稱「貝葉經」。歐洲及阿拉伯地區古時還用羊皮書寫,有時寫在刮光的樹皮上。

我們可將上述古典書寫材料分為三大類,再同紙作一對比。第一類為重質硬性材料,如金石、甲骨及簡牘,容字有限,比紙笨重而不便攜帶,又不能舒捲,所佔體積大。用青銅或鐵器鑄字,要耗去大量金屬,工費較多。第二類為輕質脆性材料,如莎草片、貝葉、樹皮等,雖在堅固性上不及第一類,但重量小、容字多,便於攜帶。不過比紙性脆,不耐折,亦不能舒捲及隨意運筆寫字。而將許多片紮成束亦占較大體積,且比紙重。第三類為輕質柔性材料,如縑帛,羊皮亦可歸入此類,它們表面平滑受墨,容字多,更可作畫。尤其縑帛,可舒捲與剪接,便於攜帶。這類材料壽命亦長,是理想材料,但同紙比最大缺點是昂貴,不易多得,故中國史稱「貧不及素」,即窮人很難在帛上寫字。西方一般人也用不起羊皮。同上述三類材料比,紙具有下列優越性:

(1)表面平滑、潔白受墨,幅面較大、容字多。

(2)體質輕、柔軟耐折,可任意舒捲,便於攜帶,可用硬筆及軟筆(毛筆)書寫與作畫,適於東西方各民族使用。

(3)壽命長久,在良好條件下可保存千年而猶如新作,而且最大優點是物美價廉,原料隨處都有,可在世界任何角落製造。

(4)用途廣泛,既可作書寫材料,亦可作印刷、包裝材料,各種紙製品在工業、農業、軍事及日常生活、文化藝術中有數不盡的用途。

紙是一種萬能材料,所有其他古典材料都無法與紙比美,紙的發明是人類書寫記事材料史中有劃時代革命性意義的重大發明。當紙及造紙術從中國推廣到全世界之後,作為國際性通用材料,加速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是中國人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討論造紙史之前,首先要弄清什麼是紙?傳統上所謂的紙,指植物纖維原料經人工機械—化學作用製成純度較大的分散纖維,與水配成漿液,經漏水模具濾水,使纖維在模具上交織成濕膜,再經乾燥脫水形成有一定強度的纖維交結成的平滑薄片,作書寫、印刷和包裝等用的材料。這個定義適用於古今中外一切紙,為學術界普遍接受。它包括「紙」這一概念的四項要素:

(1)原料:必須是植物纖維,而非動物、無機物或人造纖維,用植物纖維以外原料造成者,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紙。

(2)製造過程:植物纖維原料經提純、機械分散、成漿、抄造及乾燥成型等工序處理而成者為紙,未經這些工序、用另外途徑而成者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紙。

(3)外觀形態:表面較平滑,體質柔韌,由分散纖維按不規則方向交結而成,纖維分布較勻,整體呈薄片狀(紙板除外)。

(4)用途:書寫、印刷、包裝等。

只有滿足這些條件的,才能稱之為紙。

以往人們由於沒有弄清或規定紙的確切定義,將一些不是紙的材料也當成紙,造成造紙起源上的誤會。例如《後漢書》作者范曄說:「其用縑帛者謂之紙」,今天看來就錯了。縑帛本是絲織物,是將動物纖維蠶絲借紡織工序製成,不符合紙的定義,因而縑帛不是紙。還有人認為莎草片是紙,且作出造紙術起源於西方的結論。莎草片雖為植物原料,但加工方法與造紙工序根本不同,外觀形態及結構也與紙大異,不能認為是紙。更有人認為太平洋沿岸各國及大洋島嶼上一些民族造的樹皮布(tapa)是紙,且將造紙術起源與「樹皮布文化」聯繫在一起。其實樹皮布與莎草片、貝葉一樣,製造工序及外觀形態上都不能與紙等量齊觀,都不是紙。紙的基本成分是提純的分散纖維,而莎草片、貝葉及樹皮布不是如此。在討論造紙術起源時,要嚴格按專家們一致同意的紙的定義出發,才不致造成混淆。

如前所述,在戰國時代中國主要書寫材料是簡牘及縑帛,這比商周時用甲骨、金石進了一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滅六國,結束了戰國的割據局面,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的統一順應了社會發展趨勢,採取「書同文、車同軌」等有力措施,推動了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史載秦始皇在位時每日批閱的簡牘奏文動輒以石(每石為120斤)計,費去他很多時間。繼秦之後,劉邦建立了統一的漢王朝,定都於長安,史稱西漢(公元前206一公元25年)。繼西漢之後的是東漢(公元25—220年),遷都於洛陽。漢初統治者推行休養生息、發展生產的政策,因而使社會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出現了新的高漲,造成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秦漢時期中國是強盛統一的封建帝國,但社會上仍沿用戰國時通行的帛簡作為書寫材料,已不再適應新時代的社會需要。如果說秦始皇批閱簡牘奏文以石計,則西漢皇帝要批閱的奏文還要更多。例如漢武帝用兩個月才讀完東方朔寫在3000枚竹簡上的上書。社會上迫切需要有能代替帛簡的廉價易得的書寫材料,因而有造紙術的發明。這是秦漢之際的先民經歷無數次試驗後的成功產物。中國造紙技術史就從這一時期譜寫了最初的一章。

到目前為止,我們只在公元前2世紀看到「紙」字,用以表示一種新出現的事物。這大概與造紙術起源於秦末至西漢初一事有關。許慎(約公元58—約147年)在《說文解字》這部現存最早的漢字字典中對「紙」字解釋說:「紙,絮——苫〔shan扇〕也。從糸,氐聲。」這是說此字會意從「糸」,發聲從「氐」,氐與氏通,讀作只〔zhi〕。苫又作(上竹下沾),表示席子。因此許慎認為紙是在席子上形成的一片絮。「絮」用現在話說就是纖維,而「苫」是使纖維聚集成形的模具。這個定義把紙的原料及造紙主要工具、模具都包括進去了。只是未說明絮是動物纖維還是植物纖維。絮字本義指絲纖維,但有時亦指植物纖維。而構成紙的植物纖維從肉眼看確像白細的絲絮,使古人將植物纖維紙美稱為「絮紙」或「蠶繭紙」,其實原料並非蠶絲,我們化驗這類紙後證明為麻紙或皮紙。古人造字時,「紙」字從糸旁,也不意味早期紙均由絲絮製成,正如西方語中paper(英文),papier(法文)從拉丁文papyrus衍生,而紙則不由莎草片製成一樣。紙出現後可起到以前縑帛及莎草片的作用,故造出「紙」、「paper」這類字,用以指示代替縑帛、莎草片的新型材料。反映新材料的新字衍生於被取代的舊事物之詞根,在文字學中這類實例常有。如「瓷」字會意從瓦,發聲從次,瓦是陶上燒制的器皿。瓷作為代替陶的新型材料,衍生於「瓦」字,不意味瓷器由燒制陶器的一般黏土為原料。從考古發掘實物觀之,最早的紙都由植物纖維為原料,而非由絲絮製成,可見《說文解字》內紙定義中的「絮」今天應理解為植物纖維,主要是麻絮,雖然「紙」字有糸的字根。為明確表示紙字含義,公元3世紀時創用「帋」字,曾用到10世紀,但後來又都用起「紙」字了。

關於造紙術起源,長期間以來有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以三國時文字學家張揖及南朝的史學家范曄為代表,認為東漢時宦官蔡倫於105年發明了紙。張揖將絲織物縑帛稱「幡紙」或「古紙」,他認為蔡倫以舊布搗抄作紙,稱「今紙」或「帋」。范曄持同樣觀點,也認為縑帛為紙,而蔡倫「造意」用樹皮、麻繩頭、破布及魚網為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上奏皇帝,帝善其能,自是通行天下。根據我們前述定義,任何時代的紙均以植物纖維借搗、抄等工序製成,而本無古今中外之別。張、范所謂的「古紙」並不是紙,而是絲織物。他們關於蔡倫造紙的說法是不正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