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傳統的宗教節日

我國的少數民族,有著各種各樣的宗教信仰。其中既有祖先崇拜、圖騰崇拜等原始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也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等宗教信仰。例如瑤族中就有糅合了本民族原來祖先崇拜在內的瑤傳道教信仰。藏、蒙古、土、裕固等民族有藏傳佛教(喇嘛教)的信仰。傣、布朗、德昂等民族有小乘佛教的信仰。信仰伊斯蘭教的主要有10個民族,即回、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塔爾、烏孜別克、塔吉克、東鄉、撒拉和保安等民族。一部分彝族、苗族及雲南邊境的一些少數民族信仰基督教。俄羅斯族和小部分鄂溫克族人信仰東正教。這些宗教信仰反映在節日方面,也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宗教節日。由於歷史的發展,這些宗教節日的活動往往不僅是宗教方面的內容,也增添了習俗的和文娛的種種色彩。

雲南省梁河一帶的阿昌族認為,古時候沒有天和地,只有「混沌」。後來從「混沌」中閃出光,才有了明和暗、陰和陽,以及天公「庶帕麻」和地母「庶米麻」。庶帕麻用五彩石造了天空,又用雨水拌金沙做成太陽,用雨水拌銀沙造了月亮,最後以自己的乳房分別做了太陽山和月亮山,從此男人就沒有了乳房。地母庶米麻則拔自己的臉毛織成大地,從此女人們沒有了鬍鬚。隨後血流成海,宇宙有了生機。天公與地母結合,產生了人類。天公教會人類進行狩獵、熟食和建築房屋,地母則教會人類掌握刻木記事,用占卜和咒語驅趕疾病與災難。為此阿昌族民眾要在每年農曆的二月馬日,五月二十八日、六月二十五日等三次過地母祭的節日,每次都有祭祀活動。第一個節日是祈求地母護佑全寨平安,那天忌下地作工,也不準外人進寨,每戶要出一男子去集合聚餐。第二個節日是為了祈求地母保佑牲畜興旺,祭後,要一起商討牧畜方面的事情。第三個節日則是希望地母保佑五穀豐登,糧食滿倉,屆時全寨聚集,設供焚香,祭畢將沾有雞血和貼有雞毛的竹片插在每塊田裡,並念咒語,以求驅除鳥獸蟲害,保障豐收。所有祭地母活動都在大青樹下舉行,祭時不得動土,也不能舂米,整個節日充滿了宗教氣氛。

居住在雲南省蘭坪縣的怒族,自稱若柔人,信仰萬物有靈,崇拜山川、河流、森林、巨石、太陽、月亮等自然景物。每年要舉行「祭山林節」,由全族男子參加。他們集中在山上的一片神林之前,由巫師主祭,殺黑羊祭祀。祭畢,就地煮羊肉會餐。通過祭山林節的活動,求得神靈的護佑。

哀牢山區的哈尼族,每年二月第一個屬龍日的「艾瑪突」,即「祭寨神」的節日,是他們最大的宗教祭典。據傳說,古時這裡有一個魔王吃人,由村寨輪流供奉。有一年輪到寡婦艾瑪的家裡出人供魔王享用。艾瑪請能通神達鬼的咪谷巫師同魔王談判,說如果每年嫁給它兩個美女,是否就改掉吃人的習慣。魔王答應後,艾瑪將自己的兩個兒子打扮成姑娘,送給魔王。這兩個男扮女裝的青年,趁魔王大喜飲酒之機,拔刀殺死了它。從此,足智多謀的艾瑪成了保護村寨的神,一連五天的祭寨神的節日「艾瑪突」也形成了。每個村寨的寨神艾瑪以一棵高直粗壯的大樹作象徵。樹根有一塊長一米、寬三四十厘米的長石板作祭台,稱作神石或寨石。節日期間,外人准進不準出,全寨成年男子參加祭典,從中選出沒有喪偶的身體強壯的男子九人,協助咪谷祭祀。祭品有豬心、肝、頭、腳、肉等,祭畢各取少許放入三隻碗中,埋於神石之下。其餘當場由眾人分食。然後選兩名英俊小伙扮成美女,在樂隊伴奏下游寨一周,入神林與裝扮的魔王成婚。酒宴中「美女」刺殺「魔王」,寨民們持木刀、木錘、木矛等挨家挨戶清除「小妖」。然後用一根結實的稻草繩掛在寨門兩邊的樹上,一端拴雞,一端綁狗,稱作「金雞神狗守寨門」。並且要舉行祝賀節日前出生的嬰兒和祭水神、祭神林的活動。祭寨期間,未婚男女不參加活動,他們徜徉于山林之間,約會對歌,但不得單獨幽會。姑娘給小伙敬煙筒,點煙;男青年則在約會後,背著裝滿糯米飯與雞腿的小背簍,送姑娘們回家。哀牢山區哈尼族「艾瑪突」祭寨神的節日,也穿插了青年人的社交往來。在其他地區的哈尼族,也於農歷二月屬龍日舉行「阿瑪施」的祭寨神節日。但其起源傳說與活動內容有所不同。傳說遠古時人與鬼是兄弟,後來不和分了家,但鬼常跑到村寨來搗亂。人告到天神摩咪處,摩咪就讓自己的兒女變作樹木,在村寨外成為護寨女神,並教人在二月龍日到鬼居住的林地去敲鑼打鼓,升火燒灰,鎮住鬼妖。屆時,先由巫師揮動長刀,將寨中的瘟神、火神送走;各家將塗有狗血的木刀、棍懸於村口斷路,不讓妖鬼進入。每家出一男子到寨神樹前共殺一頭純黑大豬,用豬頭、豬腿獻神,其餘平分給各戶食用。如有不生育的婦女,可去神樹前懷抱祭過神的豬腿,以求懷孕生子。

居住在雲南昆明西山大、小勒姐村的彝族過去還有「祭太陽神節」和「祭太陰神節」。前者在農曆十一月二十九日舉行,屆時村中小廟內貼有用五色紙剪貼的「太陽菩薩」大字,下供雕有類似太陽的蓮花圖案的供品。全村居民來此敬香叩頭、念誦《太陽經》七遍,祈求太陽神保佑農業豐收,人畜興旺,經過這個節日的祭祀,使得這裡「榮日耀明月,星宿多輝煌,俯察於地里,四時不反常」。(《爨〔竄〕文叢刻·獻酒經》)到了農曆三月十三日,又要舉行祭太陰神節,在當晚月光皎潔之時,老年婦女聚集到村中小廟,在黃紙剪貼的「太陰菩薩」字下,以豆腐片、土豆片、油炸蕎絲和米飯、水果等作供品,向月神磕頭敬香,念《太陰經》七遍及《太陽經》三遍,祈求月神護佑家人無病無災、平安興旺。

雲南省寧蒗〔lang浪〕縣永寧一帶納西族的支系摩梭人過著母系家庭的生活,他們崇拜當地瀘沽湖畔的格姆山(又稱獅子山)上的女神,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要過一個「轉山節」。人們身著盛裝,攜帶美酒佳肴去格姆山上祈禱,並舉行各種文娛活動。據說女神原來是一位善織麻布的美麗姑娘,她十分聰明能幹,能將所見的鮮花綠草、自然風光織進麻布之中,使一位男神愛上了她。於是在七月二十五日這天用狂風將她攝上了天,使得當地的百姓無比驚慌。後來男神終於放了姑娘,但她已無法回到人間,就成為了格姆山上的女神。遇到風暴或野獸到來時,女神會大聲呼喊,向摩梭人報警。於是摩梭人每逢姑娘遇難之日,便到格姆山下祭祀女神,並歡樂聚餐,舉行搶抱酒罐的比賽等等。通過節日來感謝女神對人間的眷戀,保佑這一帶人畜平安,農業豐收。在農曆七月十五日的時候,他們也舉行拜瓦哈山的活動。據說過去有西藏活佛阿包奇者來到這裡,看到雄偉的瓦哈山,就告訴當地的摩梭人,要崇拜祭祀男性的瓦哈山,就會生活興旺。因此在農曆七月十五日又形成了一個朝拜瓦哈山的節日。

在一部分傣族、彝族中,也有崇敬山神的節日。居住在雲南省勐臘縣的傣族,每年有祭拜山神的「緊刁巴拉」節日,分農曆二月初二和三月初七兩次舉行。不許女性參加,每年舉行的為小祭,每隔三年要大祭一次。二月初二日全寨男性聚集點香,以祭品祭拜山神。並由成年男子輪流將年長老人拿來的一個雞蛋設法予以豎立,每人試作三次。如成功者,即為當年「廟主」,主持祭祀事宜。如無人能豎蛋成功,則由上屆廟主之子繼任。三月初七的一次較為隆重,要在寨外神樹旁南北二方先搭兩個草棚,南面的為寨神房,主祭為世襲。北面的為山神房,主祭可以輪流。人們布置神房後,擺上各種供品,主祭者念禱辭通告山神,並割破雞頸,用以卜卦。如果卜得吉卦,則要出獵,以獲得野獸,否則作罷。最後,參加祭祀者要殺豬宰雞,飲酒進餐,共度節日。

住在雲南省富民、武定一帶的彝族支系密且人,每年臘月三十日也要祭拜山神,彝語叫作「白興諾」,即「祭山神」之意。密且人認為在眾多神祇之中,山神最為重要,因為他能保佑糧食豐收、人丁興旺及狩獵成功。如遇瘟疫和災難時,山神也能滅病祛災。因此,臘月三十日晚,家家戶戶要先往寨中的山神廟前殺雞,然後才能回家過除夕,將舊曆過年與祭山神的節日結合起來。

台灣高山族在每年二月春耕之際,有祭祀祖先的節日,稱作「祭奧夫特」(意為祭祖先靈魂)。祭祀以「社」為單位,在專門的祭台上設置祖先靈位,用米酒、飯菜、水果作供品,唱有關的祭祀歌。事後,還舉行歌舞活動。這種祭祖節日在很多民族中都存在。但具體日期各不相同。

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的拉祜族,在七月十三日到十五日為祭祖節,各家各戶在神桌一側置一篾編桌子,上放菠蘿、桃子、芭蕉等供品,還要殺雞上飯、燒紙、誦詞,祭奠祖先。

麗江地區納西族有一年兩祭,即夏季和冬季的祭祖節,分別在農曆六月與十二月的初二到十四日期間進行。各戶都有不同的固定日期。夏祭比較隆重,冬祭則較簡單。祭祖以後,都要宴請親友共度節日。

散居貴州等地的仡佬族,其祭祖節日期各異,有在農曆三月初三,有在六月初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