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多彩的習俗節日

各民族都有自己傳統的習俗節日,其來源多種多樣,內容也十分豐富,是各民族節日文化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一部分。

新疆喀什、墨玉等地的維吾爾族,每年新春之際,要過「撒拉哈特蔓」(意即屠宰牲畜)節,以求豐收。在節日時,各戶要宰羊備酒,用牛羊肉丁、胡蘿蔔丁、洋蔥、葡萄乾等,與大米混在一起,煮成抓飯,招待客人。飯後,親朋好友在獨特的民族樂器「獨他爾」(長琴桿的二弦琴),「熱瓦甫」(五根弦的長約90厘米的彈撥樂器)伴奏下,跳舞唱歌,度過歡樂的一天。到農曆春分前後,即伊斯蘭教曆的八月十四日,維吾爾、烏孜別克、塔塔爾族民間要過努魯斯(意為新日)節。這是一個受伊朗曆法影響而形成的民族傳統節日,早在唐代就已形成。屆時人們都盡情打扮,聚集在郊外高地,互致祝賀,並共砌大鍋灶,做飯菜聚餐。並唱努魯斯歌:「春天來臨,人間有了繁榮。春雨飄灑,人間五穀豐登,窮漢也歡樂無窮。」「大家歡聚盡情盡歡,把疲憊和憂傷遺忘乾淨。」

居住在我國東北的達斡爾族,將農曆正月十六日看作是「黑日子」,每年此日為「黑灰日」。一家男女老幼黎明即起,雙手上沾滿油和鍋底灰,你追我逐,爭著往對方臉上塗抹。青年們把這一天視作為快樂的節日,姑娘們雖然被抹得滿臉黝黑,卻感到分外高興。老年人雖不參加相互追逐,但也在額頭上抹一點黑灰,以示吉利。有的傳說此項活動是為了預祝豐收,也有傳說認為此日是「鬼日」,臉上抹黑是為了不讓鬼怪認出自己。

在新疆錫伯族中也有類似的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是「抹黑節」。黎明,他們就要挨門串戶互相往臉上抹黑。傳說是古代錫伯族以漁獵為生,後來一對老夫婦救活了受傷的燕子,燕子銜來麥種作為報答。於是錫伯族人開始種麥為生。巡天神知道後,派神犬告訴大家,以後人吃麵粉,狗喂麩皮,各有所食。但有一年新年時,一個年輕媳婦不慎將麵餅烙糊後喂狗。巡天神知道後大怒,使麥種長了黑色黴菌,播種後全部結黑籽,無法食用。於是全村人向巡天神祈禱請求恕罪,願往自己臉上抹黑,以免小麥再生黑霉。巡天神應允了,但用手在麥根處由下往上一捋,捋走了麥桿上所有的麥粒,只留下尖端處的一截麥穗,所以從此麥子的產量就沒有過去那麼多了。以後每年正月十六,巡天神下凡巡視的日子,就成了錫伯族的「抹黑節」。年輕人在這一天的清早,手裡拿著浸透清油、沾有鍋底黑煙煤的「庫肚苦」,挨家行走,只要遇見人,不分男女,就往他們臉上抹油煙,即使沒有起床的人,也會被人闖入家門塗抹。尤其是年輕的姑娘、媳婦更被人團團圍住,抹得如同黑炭。但錫伯族普遍尊敬老人,如遇老人時,要先下跪求得老人同意,然後才半跪著給老人抹臉,或由老人自己動手抹。據習俗,這一天如果有人未被抹黑臉,就會一年不吉利。所以錫伯族人在節日時,都會開心地相互抹黑,笑語歡聲,怪相百出,成為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廣西隆林、西林一帶的彝族,在農曆新年或過節時,凡有姑表兄妹關係的男女青年,都在雙手上帶著鍋煙煤,遇見時雙方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以示深情和祝賀。除此以外,即使沒有姑表親屬關係,但族規允許互相可以婚配的人,也可以互相抹黑。來參加過節的客人及外民族的來賓,也會受到抹黑臉的接待,以示歡迎和祝福。

在農曆五月十五日的時候,廣西龍勝一帶瑤族還要過一個奇特的「大端午節」,又叫「打泥坨節」。舉行帶有玩笑性質的競賽活動。節前,要在村前高坡上搭一座樓,樓上插小旗三面。各家預先捐款贈物作為獎品。節日那天,男青年聚集後,搶著爬登樓頂,以奪得第一旗者為獲頭功,取得第二、三面旗者為第二、三名。他們得旗以後,要帶旗沿著村內街路奔跑,盡量經過各戶的門前,而各家各戶則將事先準備好的泥坨向這些得勝者砸去,舉旗者既要躲閃擲來的泥坨,又要快跑。被砸中者往往引起歡笑。舉旗者在村中跑完一圈,回到原來奪旗的樓下領獎。全村無論老小,在泥坨仗中獲得歡樂,最後在一起聚餐,並為得獎者敬酒祝賀。

雲南省南部元江縣那婼一帶的哈尼族,每年農曆二月要過一個「好收色」的傳統節日。「好收色」是哈尼語,為「染黃飯」之意,因此當地漢族稱之為「黃飯節」或「二月年」。當地哈尼族在這一節日祭獻阿倉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鳥和「筆苦」鳥,「筆苦」為哈尼語,是「春鳥」的意思,也有人認為它就是杜鵑。哈尼人認為布谷鳥肩負天神重託,到人間宣告春天的來臨,使哈尼人從此分清以後的節令。因此不論男女老少,如果第一次聽到布谷鳥的叫聲,都有報以「阿嘎襪」(我聽見了),表示他們得到了天神信息。在聽見布谷鳥叫聲以後,就要選擇第一個亥豬日過「好收色」的節日。屆時各家各戶要用「染飯樹」(喬木、黃花、有濃烈香味)的花煮成黃色糯米飯,用「染蛋樹」(藤本,根細長,呈紅黃色)的根染成紅蛋。人們著節日盛裝,祭祖,並敬布谷鳥,感謝它們的報春。出嫁的姑娘都要背著黃色的糯米粑回娘家探親,給娘家同宗族的各家都送去米粑,而各家各戶也回贈以紅蛋,以示共度佳節。傳說遠古時候,哈尼族分不清農事節令,春不播種,秋不收穫,莊稼長得不好。因此天神才派來布谷鳥到人間報春,哈尼族人從此才知道春天的到來,分清了節令,使農事生產有序,及時耕作,五穀豐登。在豐衣足食的生活里,過傳統的「好收色」節日,使哀牢山上的哈尼村寨中增添了一個春意盎然的歡樂節日。

居住在新疆、甘肅的哈薩克民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擁有眾多的民間歌手,叫作「阿肯」。每年夏季,天氣晴朗,水草豐茂之際,他們就要擇日舉行「阿肯彈唱會」的節日。屆時人們在草原上聚集,搭起帳篷,將牛、馬、羊放牧在附近草地。各地「阿肯」也都前來,彈起樂器「冬不拉」,一展歌喉。人們圍坐聽唱,如痴如醉。傳說古代在阿爾泰草原上有一個美麗的年輕女歌手,深得群眾的喜愛。有一年夏天,頭人被她的美貌和歌聲所吸引,要威逼她成親。這時天上突然飛來一匹駿馬,將姑娘馱上雲天。原來駿馬是姑娘的情郎所變,將她救出險境,共同去向遠方。姑娘留戀這裡的草原,將手中的冬不拉扔下,化成了無數張同樣的樂器,飄落到這裡的人間。從此,每年夏天,人們都要聚集彈唱,以懷念這位姑娘。阿肯們有獨唱、對唱、合唱等等。除傳統曲目外,還往往即興編詞,歌唱讚美草原生活、追求自由民主的理想,其中彈唱時間最長、口才流利、聲音嘹亮、最吸引聽眾者為優勝,備受人們尊敬。

在雲南省紅河縣哀牢山中的大羊街一帶,居住著一個哈尼族的支系葉車人,他們的婦女服飾十分奇特,上衣袖短而寬,無領無襟,左右兩擺交掩,卻又掩而不嚴,微露側乳。下褲很短,腰緊襠淺,緊勒大腿根,赤足裸腿,形似泳褲。現在中年以上婦女都還保留此種服飾。他們喜愛歌舞,天性活潑,經常通過「阿巴多」(喝酒)宴會,由男青年作主,在節日趕場之際,用歌聲邀請遠方村寨的姑娘前來聚會。他們準備煎魚、臘肉、腌鴨蛋、煎豆腐、糯米粑、燉公雞、煎雞蛋等等,由小夥子頭向姑娘頭敬酒開始,往返對歌,來回敬酒,在酒與歌之間播種愛情。在每年陽春三月「里瑪主」(黃飯節)後的第一個申猴日里,要過一個團結歡歌的「仰阿娜」傳統節日,意即「眾人田間休息遊樂」。這個節日有對歌作樂、振奮精神、解除疲勞、調劑身心的作用。屆時人們身穿盛裝,手持陽傘,到名叫「孟者轟都」的山上彙集。人們吹笛、彈弦,唱起「阿茨」(山歌)、「哈巴」(規矩歌)等等。吟唱民族的古老歷史、讚頌幸福生活,談情說愛,傾訴衷腸,互定終身,日落西山時,才滿懷激動與甜蜜的心情而返。

有的民族還有展示和比賽服飾的佳節。福建一帶的畲族,每年七月初七要以村為單位,拿出自己精心編織的彩帶來比試,成為「賽帶會」的節日。這種多色花帶長短寬窄不一,長的達30米,短的不足二三十厘米;寬的有六七厘米,窄的還不到一厘米。帶上織有蝴蝶、蜻蜓、梅花以及田、井、日等圖形。這些腰帶,既可以捆紮衣物包裹,又是姑娘的定情之物。

雲南大姚、永仁一帶的彝族則在每年正月十五日過「賽裝節」。屆時家家備菜飲酒,姑娘們穿上艷麗的盛裝,互相比賽。人們飲酒對歌,度過色彩斑斕的一天。這個「賽裝節」的起源傳說跟兩個青年獵手有關,據說古時候有兩個叫朝里若和朝拉若的親兄弟,在直苴〔ju居〕地方建立了家園。家中長老要為他們找對象完婚。兄弟倆說,哪位姑娘能將這裡的山水花草綉到服裝上,我們就娶她們為妻。於是就決定在正月十五日集中年輕姑娘進行服裝競賽。通過這一次賽裝,朝里若、朝拉若兄弟都找到了滿意的愛人。此後代代相傳,就有了這個賽裝節日。

農曆正月十五是漢族的元宵節,東北的朝鮮族在這天過「上元節」。這一天,家家要吃以糯米、大黃米、大米、小米、飯豆合煮而成的「五穀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