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歡樂的青年節日

我國各少數民族有不少以青年為主的節日,它們雖然名稱各異,含義不同,但都具有青年活動的特點,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盡情歡樂的日子。

雲南省金平縣的瑤、苗、哈尼、彝等民族,在農曆新年(春節)後的第一個街期,要過一個「姑娘街」的節日。每逢這一天,各族姑娘都要穿上鮮艷的民族服裝,從四面八方湧向金平縣城。她們有的在廣場上伴著樂聲翩翩起舞,或舉行打陀螺比賽,有的走進商店,選購心愛的絲線、花邊、首飾、食品,黃昏時,她們在回家的途中與男青年對歌,互訴仰慕之情,約定後會之期。

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俄羅斯族,每年農曆六月底或七月初,要為男女青年過一個「成年節」,前後要歷時四天。由於俄羅斯人信仰東正教,所以每當夏季來臨,過成年節之際,有剛滿18歲子女的父母親就把孩子送到教堂,舉行「堅信禮」。過成年節的姑娘小伙都身著盛裝,女孩子一律是白紗衣裙,形似新娘,因為成群結隊,所以「成年節」又有「新娘廟會」之稱。屆時,家家製作美味的傳統食物,讓青年們歡度節日。

無獨有偶,與俄羅斯族遠隔千里以外的台灣高山族阿美人支系,每隔七年也要舉辦一次「成年禮」的節日。時間約在粟收穫祭後的月圓之日,即農曆八月的中旬舉行。屆時部落內年滿18歲的青年都要參加,並須在節日前的一個月就開始練習長跑和歌舞,節日前兩天要進山去捕捉野雞,準備粟酒,以供長老和節日時飲用。過節那天,青年們先到部落首領家中集合,聽長老訓話,宣布他們已經長大成人,以後各個方面要以成人的標準進行要求。然後一起裸身跑向海邊的目的地,在那裡歌舞歡慶。下午,又穿上盛裝,頭戴羽冠,耳插耳軸,到村中的青年會所,圍成圓圈繼續舞蹈。此時,部落首領還要訓話,教導他們如何遵從部落禮節規範,在盡情的宴飲中,歡笑達旦。

居住在貴州清水江流域一帶的苗族,每年農曆二、三月間要過「姐妹節」,又稱「吃姐妹飯」。時間有農曆二月十三日、二月十五日、三月十三日等等。但大部分是從三月十五日開始,連過三天。傳說古代這裡有很多勤勞美麗的姑娘,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但由於與外界缺少聯繫,很多人沒有出嫁成婚。因此她們便湊米聚餐,引來不少男青年共同跳蘆笙舞,並舉行賽馬、鬥牛活動。姑娘們殷勤招待,用自己的帕子包糯米飯送給小夥子。通過這些活動,互相找到意中人,解決了婚姻問題。因為世代延續,就有了這個節日。屆時姑娘們要上山採集花木枝葉,分別泡糯米蒸成紅、黃、藍、黑、白的五色飯,製成香軟適口,晶瑩透明,顏色鮮亮的姐妹飯,用以招待和饋贈親友。有的地區由於姑娘的銀頭飾、頸飾、胸飾分量較重,所以往往由母親用竹籃挑著,來到跳舞的江邊,當場穿戴後參加跳舞。人們圍觀,盛況空前。當地的各個家庭還分別招待自己熟悉的親友前來歇息。黃昏以後,青年男女唱起飛歌和遊方調,前者高亢飛揚,後者溫婉柔美,使大家沉醉在幸福和愛情之中,成為令人難忘的節日。

居住在雲南省及貴州省西部,廣西隆林一帶的苗族,則在農曆正月期間,選擇一天過「踩花山」的節日。在節日前,先由村中長老在附近山區上選一平坦之地,豎立一根「花桿」作為「踩花山」的標誌。屆時青年男女盛裝而來,有的雖居住較遠,也都聞訊參加。有的男青年吹奏蘆笙的技藝高超,能夠邊吹邊舞,倒立翻滾,吹奏不息。在蘆笙的伴奏下,小夥子攜帶小陽傘找尋觀察自己中意的姑娘,如有目標,就打開小傘,向對象靠攏。姑娘如不同意,就翻身跑入姑娘群中躲藏;如果雙方有意,姑娘就半推半就地在傘下與小夥子交談傾訴。訂情以後,再行拜訪雙方父母,談論婚嫁。會場花桿頂端,還懸有紅布包裝禮物,桿身塗有油脂,難於攀登。有技能高者,能夠頭朝下倒爬登桿,取得紅包,就是獎品。此外還有鬥牛等活動。

湘黔桂邊境的侗族則在農曆四月初八過姑娘節。傳說這個節日起源於對古代侗家女英雄楊人媄的紀念。有一次她冒死給因造反而被關押在牢中的阿哥送飯。身陷獄中的阿哥吃了藥草香花做的烏米飯後,體力大增,掙斷鐐銬,兄妹二人取出藏在飯籃下的武器,衝破牢門,殺出城外。後來侗家姑娘為紀念女英雄,就將四月初八作為自己的節日。屆時,出嫁的婦女都要回娘家,與村內的姐妹們歡聚歌唱,並將帶來的節日禮物烏米糍粑分贈給大家。天長日久,就變成為當地人的共同的姑娘節,成為一個充滿女青年自強意識的歡樂節日。廣西三江自治縣小廣一帶的侗族則在四月初八過「採桑節」,其起源與前述的略有不同,據說古代這裡有一個放牛的青年與採桑養蠶的姑娘通過對歌,產生了愛情。因為姑娘養的蠶多,因此該青年就在四月初八這天,在姑娘帶領一夥姐妹上山採摘桑葉之機,也邀來不少小夥子上山幫采,大家有說有笑十分高興。姑娘們為了感謝男青年的幫助,就相約下河捕魚進行招待。這一天成為青年男女最高興的日子。長久以來,形成為固定節日。男女青年盛裝上山,名為採桑葉,實為尋找意中人,通過對歌熟悉,一對對情侶隱匿到林間僻靜之處,互訴衷情,直至夕陽西下,才依依惜別,成為年輕人難忘的節日。

湖南省江永縣一帶瑤族過的阿妹節,也是在農曆四月初八日進行。正如瑤歌所唱:「插秧忙到四月八,阿妹洗手做糍粑,麻線織出十樣錦,雞蛋上面畫彩畫。」這一天,姑娘攜帶自製食品,如在殼上畫有花邊圖案的熟雞蛋、雕有不同花樣的糍粑和用蜂蜜拌熟米粉熬成的糖果上用黑白芝麻鑲出頭巾圖案的「三花食品」,以及花生、板栗、熟肉等等,到山野里打鬧說笑,追逐嬉戲。這種姑娘們在山間的娛樂活動,名義上是不許男青年參加的,但小夥子往往前來偷看。如被發現,姑娘們喊出他的名字,就要受到為姑娘們撿柴禾、尋野果、烤食品、摘山花的「懲罰」。

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一帶的侗族,每年農曆穀雨節的前兩天要過一個「土王節」。屆時各寨的青年男女要結伴來到離寨不遠的土王坡上,舉行各種活動,實際上是一個年輕人的歡樂節日。除了對歌、鬥雞、賽臂力、比試鳥槍外,還有具有傳統特點的吃茶苞活動,即男青年用藤枝將茶苞串成圈,然後趁姑娘不注意之際,套住其脖子,或者乾脆將其扔進女青年的背簍里,並將未脫殼的茶苞塞進她們的嘴裡,強迫其吞下又苦又澀的茶苞,以此對姑娘愛情的忠貞與否進行考驗。傳說古代有18對侗族男女青年,因不甘屈服於封建禮教,爭取婚姻自由,而於穀雨前自縊身亡。為了緬懷這18對殉情的情侶,人們每年的這一天都要聚集一起吃茶苞以示紀念。逐漸演變為侗族青年男女進行社交和娛樂活動的固定的節日。

湖北省邊境鶴峰、恩施、建始、宣恩等地的土家族,還分別因地而異的在農曆五月初三、七月十二或八月十五過一年一度的女兒會。這一天前來趕墟場的姑娘們,打扮得特別漂亮。她們穿上傳統的民族服飾,有的購置日用品,有的出售土特產等等。而青年男女往往藉此機會結識初交或約會情人。有的人家還在這時相親定情,形成了一個熱鬧、喜慶、充滿情意的節日。

貴州省的仡佬族則在正月十五日起過三天「贊姑」節(意為「跳姑娘」)。青年們除了歌舞以外,還進行賽馬及唱歌比賽等活動。

雲南省普米族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要過一個「日往籩〔bian邊〕」,意即娃娃節。傳說在古代,普米山村氣候寒冷,雨水頻繁,很多人都患有風濕病,手足骨節等處疼痛不已。後來有一個叫阿根的孩子,帶著弟妹們在老君山砍柴,被一猛虎攔住歸路,阿根毫不畏懼,以拳擊虎,將虎擊倒在地。接著,阿根與弟妹們一起,蜂擁而上,拳打腳踢,使虎斃命。他們高興地抬虎回村。將虎肉虎骨分給村內各家,大家吃虎肉,喝虎骨湯後,風濕全部痊癒。人們為了紀念阿根兄妹,把他們打虎的日子二月初八定為「日往籩」。屆時,村裡的男女小孩都身背小巧玲瓏的背簍,內裝煮熟的豬蹄、雞蛋、糯米飯來到山上,唱歌、遊戲、野餐,度過一個愉快的日子,盡興而歸。這一天遂成為孩子們的節日。

雲南省富寧縣一帶的壯族,每年農曆一至四月間,要過「隴端節」,即趕風流街。隴端為壯語,「隴」為下之意,「端」為平坦寬闊的地方,「隴端」即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的意思。節日里,要舉行歌舞、雜耍、演壯劇活動,習慣白天演武劇,晚間演文戲。青年男女則聚集唱歌,夜以繼日。但白天在野外唱,晚間一定要回到村內,女在屋內,男在屋外,隔牆對歌。如果雙方有意,可以互贈信物。姑娘收到的大都是絲線、首飾、花毛巾和糕點等;而回贈給男青年的則是自己手制的布鞋,五色糯米飯和粽粑等等。

有的青年人的節日,已由一個民族拓展到附近幾個民族一起參加,成為民族間未婚青年的盛會。如地處湘、桂、黔三省交界處的大霧梁,接近通道縣的侗族地區。原來按侗家的習俗,每年初的六個戊日,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戍都不下田動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