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京華一瞥:都城的文化

都城不僅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全國的文化中心。這裡設有全國最高學府和各類專科學校,建有藏書豐富的國家圖書館和各種學術研究機構。文人秀士薈萃,各類藝術家和科學家也多彙集這裡,文學藝術繁榮,文化生活比其他城市豐富,古代重要的科技成果不少產生於此。

古代的教育事業分政府辦的官學和民間辦的私學兩種。官府設學,在秦以前已有,不過當時教育對象限於貴族子弟,人數也比較少。西漢武帝時,各級文化教育機構開始完善,在首都設立了全國最高學府太學,相當於今天的大學。唐代除設太學外,還在首都設國子學、廣文館、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等各類專科學校,通常有學生二三千人,上設國子監進行管轄。此後,歷代在首都皆設國子監和各類專門學校。

此外,都城還有地方辦的州縣學,以及民間設立的,稱作家塾、會館、書會等教育平民子弟的私立學校。南宋的臨安甚至每一里巷就有一二所私學,朗朗讀書聲,隨處可聞。

選拔和任用官吏是歷代政治的重要內容。戰國時代各國選用官吏,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條是「軍功」,即提拔作戰勇敢的人;另一條則是「養士」,即把一批有學問有才幹的人供養在自己的身邊。燕昭王修築黃金台,禮聘天下賢士。齊國在都城臨淄設立稷下學宮,招集天下賢士百千人,給以優厚的待遇。除了國王,一些國家的大貴族,例如齊國孟嘗君和楚國春申君,也都養了一大批士,這些貴族有的住在都城,也有的不住在都城,但都城無疑是士最集中的地方。

隋唐以後,科舉製成了當官的主要途徑,吸引了無數的讀書人。科舉考試一般分幾級進行,最後考試都在首都舉行。唐代武則天曾經親自在洛陽宮殿出題考試,開了科舉考試中所謂「殿試」的先例。宋代正式確立了殿試製度,並規定每三年開科一次,每次錄取進士二三百人左右。自唐宋開始,赴京趕考,金榜題名,成為無數文人夢寐以求的目標。唐代每年入京趕考者至少有萬餘人。當時諸科取士名額較少,每年只有幾十人至一二百人。到北宋時進士名額增多,有時竟高達七八百人,赴京趕考人數大大超過唐代。每逢科舉之年,這些四面八方前來會考的文人學士,給都城增添了不少的文化氣氛。

科舉考試中一舉成名的狀元照例進入翰林院,擔任修撰,第二、三名的榜眼、探花授編修。其他一些中舉者授庶吉士,入庶常館學習,三年期滿以後有的人也授翰林院編修或檢討。自唐代以來,翰林學士便是皇帝的近侍,作文學侍從之臣,並參與修國史、實錄和起居注,十分榮耀。由於這一措施,科舉考試的尖子差不多都要先在都城生活若干年。

擁有全國最大的國家圖書館是都城為全國文化中心的一個重要標誌。早在西周時代,周王室和各諸侯國都設史官,既記載國家所發生的政事,又負責保藏政府的圖書和文獻檔案。西漢定都長安不久,即在未央宮建了石渠閣、天祿閣和麒麟閣三座藏書樓,此後又建立新的藏書樓,並派人到全國各地訪求圖書,充實國家圖書館,此外又派學識淵博的學者劉向、劉歆進行校勘整理。雖然漢代是在秦始皇焚書之後,仍收集到很多圖書,到西漢末年藏書達到三萬多卷。

此後,歷代都繼承了西漢的做法,以國家力量在全國訪求圖書,建立國家圖書館,並派學者進行較勘整理。特別是在西漢、東漢等封建社會的前期階段,國家圖書館對促進學術起了顯著的作用。那時,私人藏書很少,只有宮廷集中了大量的圖書,國家圖書館的豐富藏書,除了供皇帝和近臣閱覽,也為部分士大夫使用提供方便。成書於漢代的兩部史學名著,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和東漢班固的《漢書》,兩人在寫作時都充分利用了國家圖書館的藏書。唐朝依賴豐富的藏書,設置史館,開創了官修前代歷史的先河。宋、明、清等朝都利用國家圖書館藏書,編撰卷帙浩繁的類書和叢書。清代編成的我國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就是政府組織一大批文人,利用國家圖書館的豐富藏書,編撰而成。

紙的發明和推廣有利於文化的傳播,唐代以後推廣使用的雕版印刷術則大大便於書籍的印刷出版。五代後唐在國子監開雕號稱「九經」的儒家經典,開創了歷代以國家之力雕版印刷大部頭經學和史學著作的先河。這種國家組織的雕版印刷活動大多在都城進行,此外,由於知識分子人數居各城市之首,都城的私人雕版印刷業也很興盛,往往是全國印刷業的主要中心之一。北宋都城開封是全國三大印刷中心之一,無論是官營印刷業,還是私營印刷業都很發達。南宋杭州官營印刷業有為朝廷主持的,也有臨安府主持的,除了刊印書籍,還印刷紙幣——交子。私人刻書更為發達,杭城內外有名可考的刻書鋪就近20家。當時杭州的公私刻書,不但以數量多著稱,而且以質量優勝居全國第一。雕版字體工整,刀法圓滑,紙堅色白,墨色香淡,有些宋版書籍至今還留有一股清香的墨味。明代南京為全國印書中心之一,明初編成的《元史》、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都是在南京印刷出版的。

為了滿足帝王與王公貴戚、達官貴人娛樂的需要,歷代都在都城集中了一大批歸朝廷專門機構管理的藝人。各地的藝人也視都城為比藝鬥技的大舞台,前來演出。唐代,長安、洛陽兩地表演歌舞和演奏音樂的藝人都達萬人之多。有的歌舞往往需要幾十人甚至更多的人參加演出,如立部伎舞隊便需要60—180人,鼓樂齊鳴,歌聲陣陣,氣象恢宏壯闊。獨舞也很受人歡迎。南唐後主李煜宮中有一名叫咬娘的舞女,輕麗善舞,用絲綢纏腳,纖小彎曲如鉤月,能在金制六尺高的蓮花上跳舞。相傳婦女纏足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對統治者來說,僅有音樂歌舞這種比較高雅的娛樂還是不夠的,很多帝王也喜歡民間的娛樂方式。隋煬帝曾招集民間雜技、魔術、戲劇等百戲藝人在洛陽舉行大會演,有黃龍變、雙人對舞走繩、力士扛鼎、頂竿舞、神鰲吹山、幻人吐火等精彩節目。每年正月十五,隋煬帝都要在端門外大街設百戲場,招待外國使節和商人。戲場周圍達十六七里,伴奏的樂隊達一萬餘人,樂聲遠播幾十里之外,燈火輝煌如同白晝。

隨著城市經濟的繁榮和發展,滿足下層市民需要的民間娛樂也發達起來。北宋開封和南宋臨安都有大型固定的娛樂場所,叫瓦子,又叫瓦舍或瓦肆。這是種綜合性的遊藝場,規模很大,有的可容納數千人。開封城內共有瓦子50多座,杭州的瓦子最多時達24處。瓦子內表演的伎藝多種多樣,五花八門,雜技、歌舞、馬戲、曲藝、武術,應有盡有,各種藝術又包含許多類的表演形式。例如,在杭州北瓦中的表演項目,有講史、說經、小說、相撲、喬相撲、杖頭傀儡、水傀儡、影戲、雜劇、雜班、嘌唱、唱賺、說唱諸宮調、舞蕃樂、使棒、打硬、踢弄、散耍、裝秀才、說諢話、學鄉談、背商謎、教飛禽、裝神鬼等,使人目不暇接。據記載,北瓦每日人頭攢動,十分熱鬧。在瓦舍內外,為滿足看客的需要,還開了各種雜貨零賣店和酒食店。

除了瓦子外,一些寺院在集市、廟會之日,也成了百伎顯藝的地方。此外,還有的伎人走街串巷,在街頭巷尾的空地做露天表演,被稱作「路岐人」。

說話、傀儡、雜技、雜劇、影戲是各種娛樂形式中最吸引人的數種。說話又分小說、說鐵騎兒、說經、講史書四家,其中,小說和講史多取材於市民生活和眾人喜聞樂見的歷史和當代題材,情節有長有短,塑造了許多極具個性的人物,頗受人們歡迎。小說和講史的底本稱為話本或平話,對後代的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國古代的著名小說《水滸傳》即與話本有著重大而直接的關係,而膾炙人口的明清短篇故事集,如《喻世明言》、《醒世恆言》、《警世通言》中的不少故事,就是根據宋代話本改編的。

兩宋以後,戲劇藝術不斷發展,新的形式、新的創作不斷湧現。北宋滅亡,原生活在開封的戲劇藝術家流落江南和華北北部。例如,說唱故事的諸宮調,便分別流傳於南宋都城臨安和金朝都城中都,在此基礎上形成南北兩大戲曲中心。雜劇是元代最重要的戲劇形式,都城大都城是元代初期雜劇在北方的中心,當時雜劇作家大部分居住在大都,大都也是重要的演出場所。到了元代中葉以後,逐漸向南方一帶發展。

清代都城北京的演出活動相當興盛。乾隆年間是清代的鼎盛階段,乾隆皇帝喜愛看戲,因而宮廷經常上演戲劇。除了太監所組成的內廷戲班,朝廷還經常把外地民間藝人徵調進京演出。除了宮廷,北京民間也有很多戲班上演的地方,稱「茶園」和「茶樓」,乾隆前後僅外城的茶園便有十幾個。到清中葉北京舞台上形成京劇,以後逐漸發展為全國最大的劇種。

都城也是畫家、雕塑家、文學家、學者、名醫師、科學家的薈萃之地。他們的偉大發明和不朽著作,如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東漢張衡的地動儀和渾天儀,宋代蘇頌的水運儀象台,李誡的《營造法式》,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