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方之勝,區域中心——邊疆民族政權的都城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但完成這個過程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在歷史上,有些邊疆地區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處在當地民族政權的統治下。另有些邊疆地區,其民族在中央政府力量強大時,受中央政府統轄,或者尊中原地區的統治者為主,自稱臣子,進納貢物,表示歸順,但一旦本民族力量強大並且外部條件具備時,也會建立民族政權。相當多的民族政權,具有比較廣大的疆域範圍,有的立國較久,有的甚至進入中原,統治著中國北部的半壁江山乃至統一全國,由邊疆民族政權發展為分裂時期的政權(如遼、金)乃至統一王朝(如元、清)。因此,這些政權都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大小不同的影響,對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起過一定的作用,對邊疆的開發和少數民族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些邊疆民族政權的都城,也是我國古代都城的一個組成部分。

我國東北地區,除南部遼河流域戰國以來即為漢族移民分布區外,其他廣大地區基本上是少數民族的活動區域。

唐代東北東部長期存在粟末靺鞨〔mohe末合〕建立的邊疆民族政權渤海國。渤海國嬗〔shan善〕傳228年(公元698—926年),最盛時疆域東至今俄羅斯濱海州和日本海,西至今吉林省西部,南至鴨綠江下游,北至黑龍江畔。首都上京龍泉府遺址在今黑龍江省寧安縣東京城鎮。上京城周長17公里,宮殿、官署、邸宅、廟宇都大體仿照唐都長安格式,城牆牆基寬七—十米,至今仍殘高二—四米,城外有護城河。街道寬40—50米,用石塊鋪砌。居民區也稱坊,共有80坊。街道和坊縱橫交錯,構成棋盤狀的布局。宮殿前後有三重,覆蓋著紅色的琉璃瓦,建築規模相當宏偉壯麗。至今城牆、街道,建築物的遺迹仍依稀可辨,讓人回憶起往日的繁榮。

公元1115年,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完顏部首領阿骨打建立金朝,建都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市南)。金天會三年(公元1125年)滅遼,次年滅北宋。在此後的二三十年中,會寧府都是我國北半部的政治中心,大批中原移民遷到這裡,經濟、文化獲得極大的發展。金建國之初沒有城郭,皇帝和貴族分散居住,分別稱為皇帝寨、國相寨和太子庄。天會二年開始建宮城,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建為上京,以後又陸續修建敷德殿、宵衣殿、儲古殿等具有不同功能的宮殿。皇統六年(公元1146年),再次進行擴建,仿照宋朝都城開封的規模和布局建造。由於過於偏僻不便於統治中原,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金朝將都城遷到今北京市。為了切斷女真貴族對故都的留戀,幾年後上京宮殿和貴族的住宅都被犁為平地。但以後又設會寧府為陪都,陸續修復一些建築物,仍為東北北部的政治中心。

明朝後期,主要生活在東北長白山區的女真族(後改稱滿族)開始興起,數次擊敗駐守遼東的明朝軍隊。公元1616年,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城(今遼寧新賓縣西老城)登基建元,建立後金政權。後金天命七年(公元1622年)又在今遼陽市東五里修建東京城,並將都城遷到這裡。但未等東京城完工,三年後又遷都瀋陽。天聰八年(公元1634年)稱瀋陽為盛京,稱故都赫圖阿拉為興京,意為興王創業之地。天聰十年改國號為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朝入關,一躍由邊疆民族政權上升為統一王朝,並將首都遷到今北京。清初的盛京城是在明代瀋陽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周圍九里多,共有八門。皇宮位於盛京城的中部偏西,公元1636年前已基本建成。現稱瀋陽故宮,佔地六萬多平方米,有房屋300餘間,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是我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的宏偉建築群。

蒙古高原古代是我國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區。草原民族主要經營畜牧業,終年騎在馬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廣袤的草原上,一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沒有鄉村,沒有城市,沒有宮殿,也沒有首都。首領的帳篷支在哪裡,哪裡便成為指揮中心,帳篷一撤,指揮中心隨之轉移。史書上一般稱民族首領帳篷所在地為王庭。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有一些游牧民族過上了半農耕和定居的生活,才開始在草原地區興建都城。

晉愍〔min敏〕帝建興三年(公元315年),鮮卑族拓跋部在今山西北部和內蒙古境內建立代國,建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公元376年國滅,386年拓跋珪重新建國,改稱魏(即北魏),最初定都盛樂,12年後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十六國時期今陝西和內蒙古毗鄰的地區一度為匈奴族所據。首領赫連勃勃於公元407年在此建立夏國,公元413年在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建統萬城為都城。為了使統萬城堅不可摧,選用優良的三合土築城。據說,築城過程中監工往往用錐子對每一段的牆體進行試驗,如果錐子能夠插入一寸深,立即殺死修這一段城牆的民夫,並連屍體一塊兒被築到城牆裡去。城築得十分堅固,至今遺址猶存。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以今內蒙古西遼河流域為主要活動基地的契丹族建立自己的國家,公元947年建國號為大遼。遼所統疆域絕大部分都在塞外的蒙古高原和東北等地,內地僅有以今北京、大同兩市為中心的燕雲十六州。遼神冊三年(公元918年)建都皇都(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天顯十三年(公元938年)稱為上京臨潢府。上京是當時北方草原上的繁華城市,城高二丈,周圍27里,由大內(宮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組成。城內既有開皇殿、安德殿和五鑾殿三大宮殿,還有一些手工業工場、商店和市場,也有國子監、孔子廟及佛教和道教的寺院,反映了中原漢族文化在草原的深刻影響。統和二十五年(公元1007年)遼將都城遷到新建的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南),中京代替上京成為遼後期百餘年的政治中心。在上京、中京兩城,當地人口主要是遷自中原的漢族人民。

公元13世紀初,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崛起,建立蒙古汗國。此後,以蒙古草原為基地,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戰爭,統一中國,威震亞洲和歐洲的東部。公元1235年,開始在漠北草原興建和林城作為都城。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漠南草原的東南部登上皇帝的寶座,並在此建立開平府,中統四年加號上都,成為蒙古汗國的新首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遷都今北京市,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建國號為大元。

和林遺址在今天蒙古國鄂爾渾河上游東岸,上都遺址在今天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兩城都是當時蒙古草原上的主要城市,參加修城的工匠來自北方各地,不少人來自西域包括遙遠的西亞地區,建成以後又有大批移民從四面八方遷來。和林城周長12里,有四個城門,大汗宮殿萬安宮在城的西南部。城內有兩個居民區,一個居住著來自中原的漢人,一個居住著來自西域等地的回回人民,有12所佛寺、兩所清真寺和一所基督教堂。上都城的東西、南北各寬四里多。城分為幾重,中間是內城(即皇城),內城外是外城,外城的西、北兩面是外苑城,外苑城以外是郭城和壕塹,主要建築集中在內城。明代以後上都城廢而不用,但至今宮殿、廟宇、城牆、樓閣等遺迹仍然星羅棋布,依稀可見當年的規模。

今寧夏銀川市位於黃土高原邊緣,銀川平原的中部,西有賀蘭山,東有黃河環繞,具有良好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北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党項羌建立的西夏政權將都城自西平府(今寧夏靈武市)遷至今銀川所在的興州,後改名興慶府,公元1038年党項首領李元昊在此稱帝。此後,直到1227年西夏滅亡,興慶府差不多都是西夏的都城,一道道詔書由此發往西夏轄下的今寧夏、陝北、甘肅、青海等地。興慶府方圓18里,城周有深闊的護城河,南北各有兩座城門,東西各有一門,城門上建有城樓。城內布局大多仿照唐朝都城長安,宮城居城內中部偏北,有方格形的街道系統,布局嚴整,而宮殿、樓台、廟宇等建築物則大多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點。城內居民大約有二三十萬人,為西北最大的城市,工商業具有一定規模,設有蕃學(教西夏文)、國學(漢學)、大漢太學、內學等各類學校。由於在原來的基礎上又興修了一些水利工程,確保了所在地區農業的發展。

新疆在九世紀以前一直存在著幾十個小國,其東北蒙古高原上的匈奴、柔然、突厥,東方中原王朝漢、魏、晉、唐,東南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渾、吐蕃都曾先後控制其大部分或一部分地區,那時候當然還不存在較大的國都。九世紀回鶻〔hu胡〕西遷後,至10世紀已建立西州回鶻與喀喇汗國,便形成了除南部于闐國以外東西對峙的兩大國。11世紀初于闐國又為喀喇汗國所並。西州國鶻又稱高昌回鶻,建都於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高昌故城),疆域最盛時北越天山,南接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到今阿克蘇,東連今甘肅省境。喀喇汗國有兩個都城,一為八喇沙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