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方之勝,區域中心——分裂時期的都城

秦統一以後,中國大地相繼出現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北宋、元、明、清等統一王朝,它們的首都即是五大古都。此外,在這一歷史進程中還出現過四次大分裂:第一次,公元三世紀的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鼎立達六七十年。第二次,公元四—六世紀,南方的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與北方的十六國和北朝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對立,達二三百年時間。第三次,公元10世紀的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主要佔據華北地區,在南方先後有吳、南唐、吳越、閩、前蜀、後蜀、楚、南平、南漢等九個割據政權,北方山西境內有北漢國,分裂局面達半個世紀以上。第四次,公元12—13世紀,南方的南宋和北方的金朝以及後來的蒙古政權——元朝對峙達一個半世紀。此外,在歷次改朝換代之際,農民起義軍和地方實力派往往還要建立一些為時較短的割據政權。總之,凡是分裂時期,在全國範圍內總要出現若干個乃至一二十個都城。

這些分裂時期政權的統治範圍只限於我國的局部地區,它們的都城是所統治區域的政治中心。這些都城一般都是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城市,在統一時期往往也是某一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為統一王朝都城的五大古都,在分裂時期常常也是某一割據政權的都城所在,因已在上一節涉及,此節從略。

讓我們首先進入黃河流域到太行山以東地區,看看被譽為七大古都之一的安陽。安陽位於華北平原的中心,很早就被建為都城。安陽西北小屯村是商朝都城殷的所在。故址在安陽北40里(今河北臨漳縣西南的鄴城),戰國初曾為魏文侯都城。此後的秦漢三百七八十年里,鄴一直是華北平原南部僅次於邯鄲的一個地方行政中心。東漢末為河北軍閥袁紹所據,為冀州州治,成為華北平原的政治中心。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破袁紹,若干年後又統一黃河流域。曹操自領冀州牧,自署為丞相,後又封為魏王,駐在鄴城。此時黃河流域名義上屬漢朝,都許(今河南許昌市),實際政治中心在鄴。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都洛陽,鄴才降為陪都之一。十六國的後趙、冉魏、前燕,北朝的東魏、北齊相繼建都於鄴,合計共78年。這些政權憑藉關東地區的經濟實力,與同時期建都長安的前趙、前秦、西魏、北周等政權相對抗。可見,當時凡統治太行山以東地區但未能控制整個黃河流域的割據政權,一般都要建都於此。

鄴城有南北二城。北城為曹魏所建,南城為東魏所建。北城東西六里,南北四里,城內的街道和建築物採用了新的布局方法。宮殿官署和貴族住房,都集中在北部,和一般民居截然分開。建築物對稱分布在主要街道的兩旁,並出現南北向的中軸線。鄴城的這種布局,在我國古都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後來南北朝和隋唐的都城規劃就是參照它的布局發展而來的。南城稍大於北城,東西七里,南北九里,許多宮殿模仿北魏洛陽。南城建成後,北城仍繼續使用,鄴的面積實際擴大一倍以上。

自三國至北朝,雖然定都於鄴的王朝統治範圍有所變化,但鄴都是黃河流域的主要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水運北可到華北平原北端,南可經黃河抵達江淮,城市工商業和周圍的農業相當發達。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地位的建安文學也誕生於此。建築宏麗,城市繁華,為北方著名都城。隋統一前夕,鄴城毀於兵燹〔xian顯〕,後來再也沒有復興。

今河北省邢台市和定州市也是十六國時期的重要都城。邢台在十六國時稱襄國,公元319年羯族首領石勒在此稱趙王,公元329年滅前趙,次年稱帝定都於此,史稱後趙,最盛時擁有今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等地。公元335年,後趙遷都於鄴。定州當時稱中山,公元384年鮮卑族首領慕容垂稱燕王,建立後燕,兩年後稱帝,建都於此。盛時據有今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的一部分,與立國關中的後秦東西對峙10餘年,後為北魏擊敗遷都龍城(今遼寧朝陽市)。

自華北平原西越太行山,便進入山西高原,臨汾、大同和太原分據高原的南、北和中部,為山西重要的城市。公元309年至318年匈奴族劉氏建立的漢政權建都於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其間劉聰滅西晉,統治華北的大部分地區。公元319年,漢主劉曜遷都長安,此前,在公元318年改國號為趙(前趙)。

大同鄰近蒙古高原,為歷代捍禦北方的重鎮,也是歷史上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南下山西的必經之地。南北朝時稱平城,北魏於天興元年(公元398年)自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遷都於此,以此為基地,逐步吞併後燕、夏、北燕、北涼,統一北方。在此期間,平城獲得較大規模的建設。城周圍達32里,城內一些宮殿仿照中原形式,已逐漸趨向華麗。城內外還有供遊玩的鹿苑、鴻雁池等多處園苑。為了充實都城,北魏統治者利用武力,將來自黃河流域各地的百餘萬人民遷到平城一帶,從而促進了這座邊塞城市經濟文化的發展。世界著名的雲崗石窟就是這時開鑿的,現存洞窟53個,石雕塑像51000多尊,為國內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仍以此為陪都,稱北京。遼金二代,由於大同在控制山西、威攝西夏中的重要地位,仍設為陪都,稱西京大同府。

北宋以前,太原城區在今太原市西南晉源鎮,稱晉陽。公元前403年,原疆域主要在山西的晉國分為韓、趙、魏三國。趙國初期定都晉陽,並以此為據點,將國土擴展到雁門關以北,成為戰國的強國之一。太原由於居山西高原之中,對內對外交通方便,周圍物產豐富,冶鐵業發達,自東漢以後差不多一直是山西的政治中心。北魏末年,生活在山西的內遷民族秀容部的酋長爾朱榮以晉陽為根據地,掌握朝政,號稱「太原王」。東魏以晉陽為別都,大將高歡建大丞相府於此,操縱朝政,晉陽成為實際上的政治中心。高歡死了以後,他的兒子高洋乾脆廢了東魏皇帝,建立北齊政權,都城之制沿襲前朝,有好幾個皇帝是在晉陽登基的。因此,北朝時晉陽是北方的重鎮,重要性不在鄴城之下。北齊統治者大力經營晉陽,把它建成一座宏偉的城市。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後晉、後漢三個王朝的建立者都首先起兵於晉陽,而後問鼎中原。公元950年,後漢為後周所取代。但是,不甘心國家滅亡的後漢宗室劉崇次年在晉陽稱帝,建立北漢國,割據今山西中部達29年。北宋建立以後,花了極大的氣力,才攻滅北漢。宋滅北漢時,焚毀晉陽城,另建今太原城作為山西高原的行政中心。

自山西高原西渡黃河,便進入古代的關西地區。今甘肅武威市古代稱涼州,位於河西走廊東部,歷史上農牧業發達,地位重要,向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河西走廊的主要區域中心。十六國時期前涼、後涼及北涼都曾定都於此,合計將近百年。這些政權長期統治河西走廊,幾度控制西域地區,境內戰爭較少,經濟文化發達。涼州也成為當時中國北部重要的文化中心,保存了不少的漢族傳統文化。因最先接觸西域文化,涼州的寺塔和僧徒都比較多。

公元304年到439年的十六國時期,是秦統一以來我國中原地區割據政權最多的時期,擔任過大大小小國家都城的地方也特別多。除了以上提到的城市,下述市縣在十六國時也是中原地區割據政權建都的地方:河南滑縣(當時稱滑台,南燕初期都城),山東青州(其西北部當時稱廣固,南燕都城),山西長治(其南部當時稱長子,西燕後期遷都於此),山西離石(其北部當時稱左國城,前趙初期都城),甘肅敦煌(西涼前期都城),甘肅酒泉(西涼後期都城),甘肅張掖(北涼都城),甘肅榆中(其北部當時稱苑川,西秦建都於此)。此外,今遼寧省遼河流域自戰國以來即為漢族移民分布區。十六國時期這一地區仍有很多漢人,漢人建立的北燕國的主要部分就位於此,北燕都城龍城在今遼寧省朝陽市。

自關西地區翻越秦嶺和米倉山——大巴山,便進入長江上游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成都位於成都平原的中心,向為四川盆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春秋戰國時代,盆地內並立巴、蜀兩個奴隸制國家。巴國佔據東部,都城在今重慶市江北;蜀國佔據西部,都城即設在成都。秦統一後,四川盆地為我國出現割據次數最多的地區。這些割據政權,包括西漢末公孫述的成家、三國時劉備父子的蜀漢、十六國時巴氐李氏的成漢、五代十國的前蜀、後蜀,無不以成都為其都城。蜀漢時,成都曾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建設。唐末,城市面積有所擴大,周圍達25公里,有街坊120條。五代時城中人口至少有50萬,紡織、造紙、印刷等手工業部門聞名全國,商業發達,城市富麗。可以說,成都是有資格躋身於我國重要的古都之列的。

自四川盆地順長江而下,出三峽後便進入長江中游的兩湖地區。江陵、長沙和鄂州三個古都呈倒「品」字型,嵌鑲在平原大地上。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