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栩與曹文詔都半躺在一個小半圓的槽子里,出水口咕咕冒著熱氣,滾燙的熱水不斷湧出,騰騰白霧已經充斥整個房間。
在熱水沒過胸口,朱栩與曹文詔兩人都是身體緊繃,咬牙撐過,好一陣子兩人才緩了口氣。
朱栩拿過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開口道:「大元帥府里,作戰處,指揮處,情報處,後勤處,裝備處等都是朕最看重的,要細心搭建,培養,不容大意。一個軍隊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保證,我大明武備廢弛太久,又面臨國庫萎縮,朕寄望於這次軍改,既能勤儉節約,又能向精銳化發展,想要不重蹈覆轍,我大明的軍隊就要比其他國家強,怎麼強?就是事事都走在前頭,不能落後分毫……」
曹文詔聽著,應聲附和道:「皇上說的是,臣也這麼想,馬放南山,不思進取,頹廢自敗,是我大明軍隊的一個厄需整頓的危險之處。」
朱栩彷彿沒有聽到他說的話,道:「作戰處,專司統領,臨陣決斷,機變;指揮處,負責制定作戰計畫,規劃全局,謀求最大勝利;情報處,專司情報收集,通訊,刺探,離間等等;後勤處,就是錢糧等的供應,錢糧對一場戰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裝備處,是負責士兵從腳到頭,甚至到牙齒的裝備,其他的還有兵器,戰馬等等,武器的重要性,在未來戰場將會得到極其顯眼的體現……」
曹文詔心裡大概能揣摩出朱栩話里的一些意思,學著躺下,以毛巾遮蓋下半邊臉,有些瓮聲的道:「是,臣對那個大炮,火槍非常感興趣,就是人數少了一點,若是能組建一支三萬人精銳步兵,大炮,火槍,箭炮,騎兵等聯合一起的綜合軍隊,臣相信,一定會有不可思議的戰力,哪怕就是面對過去的建奴騎兵,臣相信,也一定能輕鬆戰勝……」
朱栩感受著滾燙的熱水,手在水裡輕輕滑動,心裡有些詫異。沒想到曹文詔居然是「唯武器論」者,雖然有些偏頗,可在當前的環境下,「唯武器論」也沒什麼壞處。
不過,他更看重的是指揮處,情報處,這兩個部門在未來戰場將會不斷發揮出更為重要的作用。
沒有糾正曹文詔,朱栩笑了聲,道:「你這是來請命了?」
朱栩已經命兵部準備人手,打算訓練一直強大,快速,戰力超絕的反應部隊,現在已經差不多,就缺一個主官了。
曹文詔連忙坐起來,熱氣騰騰中看著朱栩嘿嘿一笑,道:「不瞞皇上,臣盯著已經很久了,前不久呂國公還與臣玩笑,說要搶搶看,嚇了臣一大跳。」
朱栩笑容不變,沒有回答。對於這個人選,他一直在推敲,合適的人倒是不少,其中他最屬意的其實是盧象升。
但現在軍改要在四大軍區建立四個大營,這就需要四個高各地總兵半階的人負責,在他的預先想法中,秦良玉負責西部戰區,楊嗣昌負責南部戰區,曹文詔負責北部戰區,盧象升負責東部戰區,熊文燦負責海上戰區。他打算將這個快速反應的特種軍隊放在河南,以備不時之需。
但聽著曹文詔這麼一說,朱栩心裡起了一絲變化。
在大明如果要找出誰能更理解他,更能貫徹他的想法,執行力更強,非曹文詔莫屬。
「你對訓練感興趣?」朱栩問道。
曹文詔雙眼微亮,道:「是,臣有些心得經驗,最近一直在讀書。」
朱栩暗自笑了笑,道:「你這次的軍功還沒賞,等孫承宗等人完成軍改,勢必會對軍職,軍銜進行重新梳理,改動,到時候朕再封賞。另外,你要是做了這個快反軍隊的主官,北方大營可就沒你什麼事情了。」
曹文詔神色微怔,倒是不知道朱栩已經給他安排好了路子,根據軍改的計畫,一處大營是五萬精銳,比各省總兵高半階,算的上是手握重兵,威懾一方的主將帥——這樣的一個位置放棄實在太可惜了!
不過想到這個新建的快反大軍,曹文詔心裡還是一陣火熱,稍微猶豫,試探著道:「皇上,那臣放棄,行嗎?」
「啟奏皇上,盧大人到了。」外面有宮女輕輕敲門,奏稟道。
盧象升站在門外,聽著裡面靜悄悄的,神色很是怪異,不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
「帶他進來,換衣服,泡池子。」裡面傳出朱栩的聲音,只是有些怪異,有種沉悶的感覺。
「是。」宮女應聲,打開門。
瞬間就是一鼓熱氣沖臉,裡面是熱氣騰騰,什麼都看不清楚。
盧象升面帶疑惑,卻毫不慌亂,跟著宮女走了進去,待他如半個瞎子般走到屏風後,要他脫衣服後,終於面色微變。
「姑娘,這裡是何處?」盧象升看著身前的宮女,壓低聲音道。
「哈哈,盧大人不用擔心,就是池子。」曹文詔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朗笑如常。
盧象升已經漸漸適應,偏頭看去,果然見兩個模糊的人影半躺在不遠處的池子里。
自大明建國以來,有哪個大臣與皇上一起泡池子?這是何等的殊榮?
盧象升連忙道:「臣不知,皇上恕罪。」
朱栩道:「無妨,水正合適,快來泡一泡,今天出了不少汗。」
盧象升快速脫下衣服,圍住下半身,走到曹文詔身側,小心翼翼的下了水,坐在池子里。
宮女已經出去,這個房間內除了水流聲,幾乎沒有其他聲音。
曹文詔是無所謂,他跟隨朱栩多年,這樣的場景早已經習慣。
但盧象升不同,這位久在外,不了解京城局勢,對朱栩也不怎麼了解,被這怪異的寂靜折磨了好一陣子,悄悄的側身道:「啟稟皇上,事情已經處理好了,承天門前都已經疏散,只有極少人還在停留。」
朱栩臉上蓋了整條毛巾,淡淡的「嗯」了聲,閉著眼,正在享受。
盧象升不習慣這樣的場景,這樣的對話,忍了一會兒,道:「不知皇上還有何吩咐?」
朱栩躺在那,正享受著,胸口鼓了下,道:「你對朕取消『賤籍』一事,怎麼看?」
盧象升看不清朱栩的臉色,自己也漸漸熱起來,擦了下臉上的汗水,謹慎的道:「皇上胸襟偉岸,志向廣博,此乃順應民心,昌明之舉。」
朱栩不置可否,閉著眼,沒有再說。
大明其實很多潛力都被自我束縛,其中最嚴重的就是「賤籍」,尤其是其中的「匠籍」,不但阻礙了發明創造,科技進步,還對商品經濟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釋放「賤籍」,朝廷是出於革新政務,換取民心的需要,但朱栩看的更長遠一些,理解為事所必然。
曹文詔心裡捉摸不透眼下朱栩是啥意思,沒有隨意開口,躺在那,微閉著眼,彷彿什麼都沒聽到。
盧象升是文官出身,入行伍較早,進京也有幾個月,可對朝局的發展還是雲里霧裡,看不明白,對此刻朱栩的心思,毫無把握,不知道如何開口,可也不能任由場面這麼尷尬下去。
就在盧象升快要撐不過去的時候,朱栩又開口道:「你對巡防營,兵部怎麼看?」
這就問到了盧象升熟悉的地方,他稍做沉吟,道:「回皇上,巡防營巡視,防衛整個京城,舉足輕重,需謹小慎微,不可大意。兵部總理天下兵務,需有所節制,防止武人坐大,干政,危害社稷。」
盧象升這話里就有所指了,他不可能不知道現在的軍改以及大致情況。
朱栩無聲一陣,道:「你覺得大元帥府權職過大?」
盧象升坐在那,神色沉凝,道:「權職大小並不重要,臣在意的是,大元帥府對朝局的影響。這大元帥府不同於五軍都督府,請皇上三思。」
朱栩拿掉臉上的毛巾,擦了擦臉上的汗,道:「你的想法與孫閣老,申尚書等人說過嗎?」
盧象升道:「是,諸位大人問過臣的想法,臣也據實說了,但並沒有被採納。」
朱栩看了他一眼,坐起來,搓揉著毛巾,道:「你怎麼想的?」
盧象升看了眼曹文詔,道:「皇上,臣認為,大元帥府的品級需要低於內閣,大元帥府里的官員任命要由內閣舉薦,至少徵得內閣同意,輔臣不能兼職大元帥府,統調分離,大元帥府不能干政,涉政,一應官員皆要嚴格恪守……」
朱栩聽著盧象升的話,心裡暗自點頭,這位盧大人也是胸有溝壑之人,所說所想都很有見地,但不適合現在的大明的實際情況。
朱栩沒有回應他,而是問道:「你對兵部與巡防營的關係這麼看?」
盧象升心裡微沉,感覺朱栩已經被孫承宗等人說服了,這未必是好事情,壓著不安,想了片刻後道:「回皇上,臣認為,巡防營當有一公卿掌握,世襲罔替,如過去的英國公府一般,方能確保我大明京城太平,國祚安穩。」
朱栩又躺下,看著前面,目光若有所思。
盧象升說的並不多,但看得出來,他是屬於「保守派」的,對過去的政體架構有懷念,與內閣的想法大體一致,「平穩」勝過一切。
朱栩不想總是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