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景正之武 第544章 迫在眉睫

三人剛剛走出景陽宮,畢自嚴就苦笑了一聲。

靖王一怔,看向畢自嚴道:「畢大人這是怎麼了?」

畢自嚴搖搖頭,他們三人是來興師問罪的,結果卻得了這麼一個差事……

畢自嚴沒有多說,轉身向文昭閣走去,文官一系陸陸續續進京,他現在是半點空閑都沒有。加上黃承元這麼一個「程咬金」,京城短時間是不會太平了。

靖王看著畢自嚴的背影,又看了眼景陽宮,心裡暗自警醒。皇帝的帝王術是越來越嫻熟,今後得更加的小心翼翼才行。

黃承元這篇文章,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政見」,一些頑固的宿老自然憤慨難當,通過各種渠道痛斥黃承元。而另一些政治敏感的人,都心思叵測的想要藉此做點什麼。

對於崇禎以來非常穩定的朝局,很多人都不喜歡,想要亂一亂,也好渾水摸魚,撈得好處。

六部尚書,信王,靖王,甚至是平王都沒有逃過,不少人登門,嚴厲指責黃承元,指責他是「離經叛道的異端」,「妄圖壞大明禮法」,「居心叵測的國賊」……

隨著今天朝報的普及,宮外漸漸的熱鬧起來。

一群久在京城的文壇大家,名宿大儒帶領著一群人將黃承元的府邸圍住,叫嚷不休,射門的,扔石頭的,破口大罵的比比皆是。

黃承元府邸內,廳房內,黃承元一口一個悶酒,已經喝了一整壺。

黃夫人坐在對面,一張嘴如同機關槍一樣數落個不停。

「說說你,到底抽什麼風,聽聽外面罵的多難聽!」

「夫妻洞房是不是要派人監督?」

「朝廷是不是查夫妻交合的姿勢,次數?擺的不對要糾正嗎?」

「你在家裡能對族老不敬,不尊父母……」

「祠堂是不是直接拆了了事……」

黃承元對這位夫人沒辦法,雖然出身大戶人家,可向來粗鄙,毫不知羞臊。

他又喝了一口,皺著眉頭不出聲。這件事,他也是受害者,朝報上登的與他寫的大有出入,這件事即便不是皇帝做的,肯定也是知情人。

這樣一來還讓他如何辯駁,怎麼為自己申辯!?

同時,擺在他面前的,還有內閣剛剛傳達來的皇帝的要求,六部尚書、侍郎,九寺寺卿,以及進京的各位大人都要寫一道關於「王法宗法」的奏本。

他要怎麼寫?

黃承元酒入愁腸,臉更愁,喝了一肚子酒,猛的站起來道:「我去一趟吏部。」

黃夫人吐了半晌口水,大概也覺得累了,哼了聲,沒有理會黃承元。

其他接到內閣要求的官員,大部分都將這當成了一道「策問」,這是上達天聽,皇帝要看的,紛紛絞盡腦汁,費盡心思的揣摩上意,要寫出一篇有理有據,花團錦簇的文章來。

另一小部分則頭疼,要在王法與禮法中選一個,怎麼選?

普天之下所有人的事情都得用「禮」來衡量,「禮法」往往都大過「王法」,現在皇帝就是要論一個「禮大」還是「皇大」!

這個題目看似簡單,涉及的卻無比複雜,不論怎麼立意,都不能即滿足「禮法」的要求,同時符合皇帝的心意。

從禮法上來說,皇帝也要尊崇,不能違背。可從君權來說,皇帝是天子,至高無上,自古以來的聖人都是皇帝封的,「禮」從何來?

這是一個死結,明白的人心裡清楚,皇帝要找一把鑰匙,解開這個死結,讓他有「大義」將權力觸及到以往碰不到的地方。

傅昌宗與周應秋聚在一起,兩人剛剛招待完進京的江蘇,浙江等地進京的巡撫,萬分頭疼的坐在院子喝茶。

「皇上真是選了個好時機……」周應秋長嘆一聲。皇帝選擇百官進京的時候扔出這個炸彈,就是要逼著這些封疆大吏表態,在外他們可以推脫,可到了京城,文武百官都在,怎麼還能緘口不言?

最重要的是,朝報現在的威力越來越大,遍布天下,只要事先準備好,完全可以約定時間,將某件事同時傳遍大明!

他們在京城開了口,會如同颶風一般卷過大明,朝廷也就有了「大義名分」,到哪時候,即便還有人想推諉也推諉不得!

傅昌宗笑了笑,道:「皇上決意南下,自然有些事情要在京城做完,這件事我倒是不擔心。我擔心的是政改。」說到最後,傅昌宗的神色肅了起來。

周應秋點頭,這次的會議,是針對過去崇禎數年革新的一次確認,徹底奠定大明的政局,同時還有對未來的一系列計畫,向天下百官闡明,齊心協力的向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這是一場除舊迎新,繼往開來的大會,註定要載入史冊,重如泰山!

可會議之前,突然出現這件事,怕是群臣都沒辦法安心討論政改了。

這件事,考驗的是皇帝對群臣的控制力。

京城本就不平靜,軍改會議剛剛結束,武將們都在相繼離京,而各地的巡撫總督相繼入京,正是京城最熱鬧的時刻。

黃承元的文章本是小事情,可在有心人的竄動下,漸漸成為京城街頭巷尾的談資,越來越變質,成了徹頭徹尾的謠言。

「你們聽說了嗎?朝廷不允許族老存在,要強行分家!」

「我聽說的不是,是朝廷要在各個族裡派遣細作,實際上是為了催繳稅糧!」

「不是不是,我親眼看過黃巡撫的奏本,上面明明是要取締宗祠,不允許私自祭拜……」

「胡說八道,我聽說現在災情嚴重,朝廷不允許生孩子,生了也得給扔了!」

……

茶館酒肆,處處都這樣的議論聲,都是茶餘飯後閑的。

一干已經進了京的巡撫總督,都接二連三的想要進宮見皇帝。

從河南巡撫趙晗,江蘇巡撫錢龍錫,浙江巡撫蔣德璟,貴州巡撫王三善,山西巡撫張瑞圖,山東巡撫黃立極等等,都在宮門前被擋了,理由是皇上會改日集體召見。

屬於朱栩早年心腹的趙晗等人自然是有些失望的,不過這也算是「例行公事」,既然皇帝不見,他們也有別的事情忙,開始在六部來回奔波。

各地都有各地的麻煩,需要朝廷六部幫扶,以前夠不到,現在進京自然要努力一把。

其他人則都是回到驛站,命人四處去打探京城近來的消息,以免信息錯漏撞出大事件。

阮大鋮,孫之獬雖然逼得靖王表了態,去宮裡找皇帝「告狀」,可他們也不是只有這一個手段,心有靈犀的四處走動關係,聯絡舊同僚,對剛剛進京的一些巡撫,總督也進行遊說,希望聯名上奏,彈劾黃承元!

一旦劾倒黃承元,就該是他們復起了!

這件事根本沒有放在朱栩心上,只是偶爾的小插曲,他如常的進行著他的工作。

眼下的重任,自然是政改,經過近五年的發展,大明新的政體已經基本形成,現在就需要朝廷進行一次正式的確立,昭告天下。

說起來簡單,實則很複雜,除開地方政體,中央朝廷也在變化,涉及的複雜程度,是軍改的百倍以上!

首先,朱栩要修改,完善大明律,再確定宗室,勛貴的地位,接著是內閣的地位,權職,然後是六部,涉及到財政,賦稅,人事,刑獄,司法,外加一個地位懸而未決的督政院。

其次還有惠通商行,十大糧倉等等!

這還是中央朝廷的,地方上涉及到巡撫的職權,總督的職權,三司衙門,還有就是田畝,商稅,海關,海貿……

儘管這些事情朱栩心裡都有底,也與畢自嚴以及六部尚書侍郎等都談過,可到了與天下百官開會的時候,朱栩還是要萬分謹慎,一個錯漏就能讓他多年辛苦化作流水!

朱栩桌上鋪著畢自嚴,傅昌宗,周應秋等人的奏本,他一個個的看,仔細推敲,將想法,心得,思慮都記錄下來,再完美的制度,細細追究都還是會有很多可以再商討的地方。

太陽落山,皇宮漸漸的亮起燈光。

朱栩還在看著,半點沒有鬆懈。

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宮娥輕步走進來,對著朱栩行禮,道:「皇上,夜深了,淑女讓奴婢問皇上今晚是否過去用膳?」

朱栩抬頭看去,直覺眼前一團漆黑,使勁的眨了眨,腦袋這才清醒過來,哦了聲才道:「嗯,今晚就不去了,你讓她找點休息。對了,過幾日冊封她為才人,淑女太難聽了。」

這個小宮娥是李解語的貼身婢女,聽著朱栩的話一怔愕然,淑女難聽?皇上覺得難聽就跳過選侍直接就將她家淑女晉封為才人?

小宮娥愣了一會兒,連忙大喜道;「謝皇上。」

朱栩嗯了聲,又低頭繼續看起奏本,細細的推敲,琢磨。

武英殿。

畢自嚴與孫承宗也不得閑的忙碌,孫承宗忙碌的是要推行、鞏固既定的軍改政策,而畢自嚴是為接下來的「政改會議」做準備,雖然已經準備兩個多月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