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崇禎新曆 第369章 暴風雨前

景陽宮,偏房內。

朱栩坐在軟塌上,看著面前的兩位大臣。

一個是畢自嚴,一個是李邦華。

畢自嚴是第一任的天津衛巡撫,前戶部尚書,遭魏忠賢構陷,被迫辭官回鄉。李邦華是現任的天津衛巡撫,乃是與袁可立一樣,中立的東林黨人。

朱栩看著兩人,很是滿意,笑著道:「給兩位大人搬個凳子。」

李邦華是第二次見朱栩,畢自嚴還是第一次,兩人是老同僚,對視一眼,都抬手道:「臣不敢。」

曹化淳搬來凳子,放在兩人身後,兩人也都沒真坐。

朱栩也不在意,笑著道:「今天朕召二位大人來呢,一來是想問問天津衛的情況,二來,想聽聽畢大人對戶部,稅賦的想法。」

李邦彥稍作沉吟,道:「皇上,『三方布置』之策已漸顯成效,山海關,天津衛,登州水師互成犄角。臣已開墾荒田近五萬頃,還在不斷開墾,用不了多久,就足以支撐遼東的糧餉。臣也奉命清查了占役、虛冒等事,頗見成效。」

朱栩聽著不時點頭,心裡卻暗嘆,這位怕是也不太相信他這個皇帝,說的很是籠統,毫不涉及具體事情。好在他通過各種渠道也了解的差不多了,聽完便笑著道:「嗯,天津衛乃是遼東最重要的後方,朕交給你是放心的。還有什麼其他的建議嗎?」

李邦華抬頭看了眼朱栩,微微躬身道:「臣請皇上防備亂民,緝捕姦細,非朝廷所准,不得結社,嚴禁流言。」

朱栩聽著前面還算高興,後面就不是味了,京城裡的流言,怕是一多半都出自他這個「興兵亂政」的皇帝的,難怪他們都很是拘謹的模樣。

這位李邦華也是清流的砥柱,萬曆四十一年,神宗皇帝不想讓福王就藩,多番推脫,群臣不敢多言,李邦華帶頭,才領著一干諫臣逼得神宗皇帝按時讓福王就藩。同時,他還數次上書,大談特談神宗皇帝「貪財」的愛好,哪怕被彈劾貶官,也不改前言,稱「寧忍枯燥問學,不做反覆小人」。

不過,李邦華有句話說對了,結社,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朱栩想了想,抬頭對著不遠處的曹化淳道:「擬道旨意拿來給朕看,大意就是讓順天府嚴控京師安穩,再命文昭閣,商議民間結社等事,儘快復奏。」

「是。」曹化淳面色不動的應了一聲。

朱栩見李邦華不說話了,目光轉向畢自嚴,這位,才是他今天要見的主角。

畢自嚴賦閑了兩年,對朝廷各方面局勢洞若觀火,抬手看著朱栩道:「臣有十二策,請皇上垂聽。」

朱栩眼睛一亮,對不遠處一個小太監示意。

那小太監連忙拿筆,做認真記錄狀。

畢自嚴稍微愣了下,便道:「第一策,臣請移鹽稅補戶部空虛。第二令商販運送米糧充實邊鎮。第三,裁汰裁汰冗兵冗役。第四,檢查軍餉虛冒。第四。開墾京東水田。第五,興辦軍屯。第六,嚴控地方侵吞稅銀,按畝起科……第十二,清查天下隱田。」

朱栩笑容越多,道:「畢卿所言,深合朕意。不瞞你說,朕想要清丈天下田畝已非一日,只是阻力叢叢,難以決斷,你來的正是時候。」

畢自嚴一直在打量朱栩,聽著他的話,心裡暗道「果然,近年天下接連大變,怕都是皇帝在背後推動。」

他立在那沒有說話,他是被文昭閣召進京,現在想來,應該是皇帝想到他了。

朱栩右手按在手邊的案桌上,拍了拍,道:「畢大人,可聽說了南直隸之事?」

畢自嚴心裡轉動著念頭,眼光微閃,抬手道:「臣已聽聞,臣認為,皇上太過急切,此事沒有廷議,引起天下非議,南直隸之事,一年半載未必能消停,實乃失策。」

朱栩眉頭挑了挑,這畢自嚴還真是直言不諱啊。

他神色不變,從軟塌上下來,背著手站在兩人身前,笑道:「倒不是朕急切,也不是朕控制不了廷議,而是南直隸,必須從快,速決,一旦拖延,就是真的難行了。」

李邦華臉上動了動,不得不贊同朱栩的話。

明朝自張居正死後,多是因循守舊,誰妄言改動,都會被群起而攻之,有著無數的慘案在前面,哪怕是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

畢自嚴確定了心裡的猜測,便心裡暗松,想了想道:「皇上所言甚是,只是南直隸,不,江蘇,即便有靖王在,很多事也未必能理順,還需朝廷中德高望重之人前往,方可安撫人心。」

朱栩何嘗不知道,只不過趙南星因為閹黨復起,撂挑子不幹了。另外,他也從畢自嚴的話聽出了「毛遂自薦」的味道。

他暗自一笑,這個畢自嚴,他喜歡。

朱栩頜首,背著手,來回走了幾步,道:「朕打算讓你去江蘇,掛副左都御史,主持清丈江蘇田畝。」

畢自嚴是非常有能力,實幹精神很強的人,尤其善於理財,他對大明的一系列弊端深知,也有改革的決心,聞言便抬手道:「臣領旨。」

朱栩看著他怔了怔,他剛才好像是說了「打算」二字吧?

不過,他越發的喜歡了。

「好!」

朱栩大聲笑道:「朕會下旨給靖王,讓他配合你,務必要好好做,江蘇是一塊鏡子,你要給朕照清楚了!」

鏡子?

畢自嚴先是一愣,旋即會意過來,皇帝這是要先在江蘇練手,然後推廣到整個大明!

「遵旨!」

畢自嚴的話里多了幾分立軍令狀的味道。

這也算君臣相談甚歡了吧?

朱栩很高興,與兩人,或者說李邦華基本是陪客,一直都是朱栩與畢自嚴在說。

畢自嚴對他的十二策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其中不少地方朱栩已經改革過,也有很多從未涉及,聽的真是讓朱栩受益匪淺。

朱栩對明朝現狀的認識,或許很多地方比他們深刻,但更多的是,畢自嚴這些人理解的比朱栩全面,細微,更加的切中要害。

足足談了一個多時辰,朱栩這才頗為依依不捨的送走了畢自嚴兩人。

站在屋檐下,朱栩感慨道:「我大明還是人才濟濟的。」

曹化淳站在他身後,沒有說話。

過了好一會兒,朱栩回過神,道:「對了,你先前說,黃太吉的兵馬越過大凌河了?」

曹化淳微微躬身,肅色道:「是,不過建奴沒有靠近義州,廣寧三十里,還修書給了毛文龍,請他『協守』瀋陽。」

朱栩眼角眯了眯,冷笑一聲。

這位是怕被近在咫尺的毛文龍闖了空門吧?

黃太吉吃過一次虧,既然還敢大張旗鼓的討伐林丹汗,應該也是有後手的。

現在與後金的「和平」局面還不能打破,遼東,東江都在飛速鑄城,休養生息,他的精力也都被不斷推進的改革,尤其是江蘇拖著,遼東不能再出事。

但是黃太吉公然「抗旨」,不教訓一下也顯得他太軟弱,讓黃太吉無端升起不該有的心思。

沉吟一陣,朱栩道:「傳旨蒙古各部,協同林丹汗防守,再命祖大壽,在大凌河對岸建城,同時再清查所有與建奴有關聯的往來,全部斷掉。再命毛文龍,搞一次軍事演習,規模要大,不過,不要真的去瀋陽,哪裡應該是個陷阱。」

「遵旨。」曹化淳道。

應天府,巡撫衙門。

已經有幾個人昏倒,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員,曾經也是萬曆朝的老臣。

這麼一來,越發的群情洶湧,整個巡撫衙門都被圍了。

「黃立極出來,給我們一個說法!」

「為虎作倀,亂政害民!」

「恢複舊制,還百姓安平!」

大院內,黃立極的小鬍子都要抓沒了,一臉陰沉的聽著外面的聲音。

李夔龍從裡面匆匆走出來,道:「大人,我收到消息,有一部人奔著孝陵去了!」

黃立極臉色驟變,連忙道:「快攔住他們,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攔住他們!」

孝陵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陵寢,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誰都保不了他!

李夔龍沉著臉道:「下官已經傳信給東廠了,只是,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啊!」

黃立極神色變了變,終究就沒有這樣的魄力,遲疑著道:「走,去見靖王。」

靖王現在官署在應天府,幾人商議一番,便闖了出去,來到應天府,結果,應天府也被圍的結結實實,還是府兵強沖了進去。

黃立極一臉愁苦與無奈,對著靖王道:「王爺,再這樣下去不行,總得想個辦法。」

靖王倒是悠閑,喝著茶,看著黃立極,李夔龍等人,笑道:「你們知道,來之前,本王跟皇上怎麼奏呈的嗎?」

眾人都沒有說話,認真的看著靖王。他們倒是不指望靖王能做什麼,只是要他背著這個黑鍋。

「鎮撫並用!」

靖王站起來,望著外面,看不到人,可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