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這個故事最初的原案構想,是在大約八、九年前(竟然有這麼久!),袁建滔第一次向我提及的。我還記得那一晚我們不知道什麼原因去了廟街逛逛(大概應該不是為了買過期的色情雜誌),之前在附近一家老舊的粥店吃東西,吃著吃著就聊起它來。

最初滔構思這個「迷宮調查」橋段的動機很單純,就是「如何用最低成本的方式拍攝一套立體動畫」。他想到一個表達形式,就是模仿「Doom」那類「第一身射擊」電腦遊戲,以密集的建築迷宮作主要場景,並且大量採取主觀鏡頭(那就省下許多主角的描繪)。

我還記得那一晚我們一邊吃著(還有後來一邊逛),一邊興高采烈地你一句、我一句替這個故事加油添醋。我一聽就已經對這個故事很有興趣,心想假如能夠用動感強烈(甚至加入遊戲風格)的方式,呈現香港舊區那令人驚異的風景,會是非常棒的點子(滔後來在他執導的「麥兜故事」動畫電影里,某程度實現了這個構想)。

其實那個時候,它還只是一個連大綱都沒有的故事雛型吧了,也擱下了好幾年。直到後來滔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希望搞一套原創的東西,又重新把它挖出來討論,而我也開始認真地寫大綱和各種設定。這段時期我開始把一些很個人的想法加進去(並且成為你們在這本小說里看到的情節版本),跟原先的構想出現了不少差異。

動畫最後沒有拍成。不過如今以小說形式呈現,也算是暗合當初「最低成本」的那個想法吧?

另外有趣的是:這本書的結局,我是坐在廟街那家四十年歷史的「美都餐室」里寫的。始於廟街,終於廟街,也算是頗值得紀念的事情。

(附帶一提:故事開始不久出現的那家冰室,我本來就是想著「美都餐室」來寫的,特別是那條樓梯。)

雖然故事裡的城市沒有設定為真實的香港(架空的背景是為了避免太多牽絆),不過其中的「本土元素」應該不難看出吧。寫著這些熟悉的東西,很有一種愉悅的感覺。

當然寫這樣的舊區(再加以某程度的幻想與誇張),在一些人眼中可能被視為販賣「異國情調」的「假洋鬼子」……不過,我不覺得「異國情調」有什麼問題。換了別的說法,也可以說成是「以另一個角度看相同的東西」而已。有的時候路過舊區,看見某些特別的建築風景,也忍不住感嘆「原來香港也有這樣的東西」——就是這種感覺。

寫這本書之前,我當然參考過一些描述九龍城寨的書。很遺憾的是,這些書都是外國人寫的。日本人對九龍城寨格外狂熱,其中一本《大圖解九龍城》,裡面有橫跨好幾大版的橫切面圖,那種研究精神實在讓人佩服。不過,其實最珍貴的是由兩位旅居香港的外國人寫的《City of Darkness》,它恐怕是唯一一部在九龍城寨仍有人居住生活時進行大量攝影和採訪的專書。

這書也出版了日文版本,反而在香港似乎沒有任何中文出版商垂青,想起來有點教人汗顏。

寫這本書的同時,香港政府剛好把具有重大社會和歷史意義的中環天星碼頭拆掉了,鐘樓也變成了堆填區的廢料。

不管是城市還是個人,進步與發展是必要的;可是假如把過去的記憶都掏空了,我們又憑著什麼來判斷,我們的未來需要什麼呢?

二○○七年三月九日

喬靖夫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